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开发区承载大青岛明天

吴希善

吴希善 :1984年—1988年3月任市对外开放办公室主任;1990年11月—1992年9月任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现已退休。

1984年四五月间,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提议,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经济特区取得成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包括青岛在内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并在这些城市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应运而生,拉开了青岛市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序幕。

时代背景

当时的背景是,中央确定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采取建立经济特区和在广东、福建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后,获得了明显成效,对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在国际上产生了良好影响。但是,中央分析认为,总的看来利用外资还不够,引进技术的步子还不大,在关键项目和先进技术上没能取得较大突破,无法应对世界层出不穷的新的技术革命的挑战,更不能适应加快四化建设的需要。1984年1月和2月间,邓小平同志视察了深圳、厦门等特区,肯定了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同时指出建立特区、实行开放政策,指导思想要明确,就是不是收,而是要继续放,并提出“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考虑再开放几个港口城市,如大连、青岛。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

1984年3月26日至4月6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学习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对外开放和特区工作的重要意见,着重讨论了如何加快步伐、更好地利用外资以及引进先进技术等问题。青岛市市长臧坤、副市长许善义参加了这个座谈会。5月4日,中央以中发〔1984〕13号文件批转了座谈会纪要,决定进一步开放包括青岛在内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对这些城市放宽政策,扩大地方权限,并允许其中的某些城市可以划定一个有明确地域界线的区域兴办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增强对外开展经济活动的活力,使其成为“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对外开放的窗口”。要求各地制定具体规定,保证中央这项重要政策的贯彻落实。从中可以看出,进一步开放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是中央实施对外开放国策的又一个重大战略步骤;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是继经济特区试验成功后对外开放战略的一项新的创举。其目的就是,充分利用沿海港口城市的资源优势,赋予经济特区的某些优惠政策,尽快形成有利于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的“小气候”,开创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的新局面,加速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选定地址

中共青岛市委、市政府对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重要讲话和中央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精神,十分认真和迅速,在北京座谈会尚未结束前就开始着手做准备工作。4月8日,臧坤市长回青岛后,市委、市政府立即召开会议进行传达和部署,并从全市有关单位抽调50多名干部,分成老企业改造、开发区规划、风景旅游度假区规划、综合办公室等4个组,集中在市人民会堂,编制青岛市进一步对外开放方案。我当时在综合办公室工作。与此同时,臧坤市长、郭松年副市长带领市有关部门负责人赶赴深圳特区和厦门特区,考察学习他们对外开放的经验。我们作为编制开放方案的参与者,当时都非常兴奋。大家心里明白,邓小平同志点名开放青岛,中央把青岛列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意味着青岛迎来了一个历史性的发展机遇,青岛将会像深圳那样高速发展起来。所以都满腔热情、夜以继日地工作,只用了不到10天的时间,于4月17日完成了方案草稿,向市委常委扩大会议作了汇报。4月22日,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向省委常委扩大会议作了汇报。这时,中央13号文件尚未正式下达,可见当时全市上下的积极性多么高涨。

5月30日,青岛市委、市政府正式行文向山东省委、省政府作了《关于青岛市进一步对外开放方案的请示》;6月5日,省委、省政府报告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对外开放工作的领导,市委于8月21日成立了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领导小组(后改名为青岛市对外开放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全市对外开放的组织、宣传、协调、综合工作。9月11日至15日,国务委员谷牧同志受党中央和国务院委派,率领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来青岛检查指导,到黄岛区及薛家岛视察了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选址地,肯定了青岛市进一步对外开放和兴办开发区的方案,并作了具体指示。他特别指出,进一步开放的城市在改革方面要走在前头,以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加快四化建设的步伐。10月20日,国务院以国函〔1984〕149号文批复了青岛市进一步对外开放和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方案。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宣告诞生。

9787503459023_0-Part03-1.jpg

1984年9月,中央书记处

开发区选在什么地方兴办,这是在制定兴办开发区规划方案之前就要确定的。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13号文件的指示精神,确定所选的地址要有明确的地域界线,对外交通便利,有一定的基础工程设施,尽量少占用耕地,远期有发展余地,符合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布局要求等方面的条件。据此,当时市政府分管城市建设的宋玉珉副市长带领和组织有关部门的人员,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分别考虑过在东部的崂山、北边的女姑口和胶州湾对岸的黄岛等地区选址的意见。综合各种条件,并经多方审慎论证,认为黄岛比其他两地的条件优越,最终选定在胶州湾西海岸的黄岛区与胶南县(后为胶南市,2012年已经国务院批准,与原黄岛区重新整合为新的黄岛区)之间,划出一个15平方公里的区域兴办开发区。其中,从原胶南划出7平方公里,作为开发区的南组团;从原黄岛划出8平方公里,作为开发区的北组团。这就是当初开发区的所在地域。

这一选址的优势是:第一,交通条件方便。黄岛虽与青岛老市区隔海相望,但海运、公路均可通达;黄岛油港一期工程已建成,二期工程准备开建;国家重点工程青岛港前湾港区即将兴建,胶州至黄岛的铁路将与港口同时开工,将来可以依港兴区,这是当时市领导考虑的重要一条。第二,水、电资源条件较好。黄岛发电厂当时已有25万千瓦的发电能力,国家又批准其扩建两台21万千瓦的发电机组。用水近期可从胶南的几个水库调配;而当时市区严重缺水,如果在东部崂山和北部女姑口发展工业,就会出现与市区争水的问题。第三,可以利用滩涂,节约用地,开发建设的动迁和征地成本相对较小。第四,腹地广阔。北接胶州、西邻胶南,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开发胶州湾西海岸,也完全符合青岛城市发展的整体战略布局。正因为有这些优势,才获得国务院批准在这里兴办全国第一批14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的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在回头再来审视当初的决策,就会发现,当年这个决定是很有远见、十分正确的。

开工建设

对开发区这一新生事物的诞生,山东省委、省政府和青岛市委、市政府都特别重视和支持,在开发区各项筹建工作全面开展后,就决定趁1985年3月28日山东省首届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贸易洽谈会在青岛举办、国内外客商聚集之机,举行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奠基典礼,以扩大宣传,吸引关注。

9787503459023_0-Part03-2.jpg

1985年3月28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奠基

3月28日这一天,奠基典礼隆重举行。会场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彩旗飘扬,一片欢腾。参加奠基典礼的有省、市领导同志,驻青部队首长,中央和省主管部门的负责同志,本省各地市负责同志,部分外国来宾、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以及准备在青岛开发区投资办厂的企业家,参加青岛开发区规划设计的单位和承包建设项目的施工单位代表,以及开发区所在地群众代表共3000多人。

奠基仪式由青岛市委常委、副市长郭松年主持。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李昌安和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臧坤,分别代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对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奠基表示热烈祝贺,热情欢迎各国和港澳地区的朋友们前来投资开发,殷切希望中央和省各部门、各兄弟地市给予大力支持,共同利用这个“窗口”,希望开发区的建设者坚持改革,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开拓前进,确保按期完成各项建设任务,尽快把开发区办好。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刘鹏,市长臧坤,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开发区赠送了金色的拓荒牛雕塑,鼓励开发区的建设者发扬坚韧不拔的精神,开拓好开发区这片新天地。省、市领导同志为开发区奠基石培土,并将培土用的17把铁锨分别赠送给青岛市经济开发公司和首批进入开发区的16个施工单位,用以鼓励开发区的建设者发扬坚韧不拔的精神,开拓好这片新天地。

奠基那一天的天气不作美,凌晨突然刮起大风,弄得露天会场上飞沙走石。下午风越来越大,从市区运送来宾到开发区参加奠基典礼的船只不能开了,只得让来宾改乘汽车绕道胶州,历时近3个小时才返回到市区,给他们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当时市区到黄岛既没有高速公路也没有轮渡,接送客商到开发区只能乘小港到薛家岛安子码头的小轮船,一遇恶劣天气便无法通行;后来虽然开通了轮渡,但是遇到大风大雾天气,往返也会受阻,使得有些客商望而却步,放弃到开发区投资。一次,韩国土地开发公社拟在我们开发区包片开发2平方公里的土地,开始洽谈进行得比较顺利。后来该公社社长亲自率团来考察,我出面接待。可是在他们回老市区时遇上了大风大浪,轮渡关闭,客轮停驶。无奈,我们联系港务局,带他们到港务局码头乘工作艇过海,岸高艇低,他们只能手握艇顶铁栏杆双脚离地荡上艇,社长也不例外。虽然每过一人大家就鼓掌,但是他们从此没再来。由于这样的事一件件发生,社会上有些人就在各种场合,甚至在报纸上发表言论,刮起了一股“开发区区址选错了”的冷风,使开发区的建设者承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

面对争议

其实不仅仅是在选址上有争议,开发区在发展过程中对体制问题、融资问题、定位问题也都有过争议。面对种种争议,市委、市政府的态度很明朗。时任市委书记刘鹏同志在离青赴省工作前,专程到开发区与同志们告别时说:“历史会最终证明,开发区建在黄岛没错。”他希望大家不要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相信开发区一定会有光明的未来。我到开发区工作时,时任市委书记郭松年同志找我谈话说:“开发区建在黄岛,主要着眼于未来。青岛的发展寄希望于开发区,你们一定要带领大家坚定信心,顶住压力,加强团结,努力把工作做好。”后来,当市委决定从开发区抽调干部去开发青岛东部、建立高科技工业园时,社会上反响很大,有人议论说开发区不重要了。时任市委书记俞正声同志来到开发区对大家说:“开发区的地位并不会因为东部开发而改变,这一点市委、市政府坚定不动摇。东部就那么大的地方,从长远看,只有开发区才能承载大青岛的明天。”

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鼓励下,开发区工委、管委始终没有泄气,而是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发扬“坚定、主动、开拓、求实”的主导精神,坚定信念,更加努力工作,决心用成绩来回答那些流言蜚语。时至今日,胶州湾西岸的巨大变迁,用活生生的事实和辉煌的成就,验证了当年几届市委领导同志的预言,也回报了领导们和几代建设者的坚持。现实也告诉我们,信念是最重要的,有了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必胜的信心和力量,去战胜一切困难险阻。

为了开放事业,开发区建设者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很感动人。青岛开发区是在一片荒原上搞建设,早期的创业者连基本的生活条件都不能满足。他们住宿、办公都在薛家岛建筑公司招待所的几间平房里,门口有个水龙头,每天早晨大家在此接水洗脸。家在青岛老市区的同志,每个周末都回家自带干粮、咸菜,回来几个人凑在一起支锅轮流做饭;外地来的同志则乘船到老市区买够一周吃的馒头、火烧和蔬菜,如果遇到雾大浪高不通船,生活就会遇到更大的困难。

刚开始时开发区没有电话设备,后来买了3台对讲机,作为区内联络和与市开放办公室联系的工具。那时的对讲机质量很差,通话时间长了就发热断线。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到1992年,工委、管委机关只有一辆12座面包车、一辆普通的桑塔纳、一辆尼桑轿车,另有三辆中型客车,主要做接待和班车用。当时开发区的干部、职工,每月只有98元的开发补贴(后来增加到120元),机关干部每年领取80—100元的年终奖,没有其他奖金。

如此简陋的环境、艰苦的生活,没有影响开发区建设者的创业热情。大家都把建设好开发区作为自己最大的使命,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奋发有为、埋头苦干的精神面貌。可以说,没有过去的艰苦,就没有今天的辉煌。

改革创新

开发区能走到今天,不仅是因为建设者有着坚定的信念和艰苦奋斗的精神,还因为具有敢于变革的勇气。开发区遵照中央13号文件关于“在改革方面应该走在前头”的指示,按照党的方针政策,结合实际,在管理体制、招商机制和劳动、人事、土地、教育、融资等工作中,锐意创新,大胆进行改革试验,不断推进开发区的发展。

开发区在全市最早实行了“小政府、大社会”的体制改革。到1991年,管委会只设10个局室,有的局挂几块牌子,与上级几个局对口。对干部和工作人员实行聘任制和聘用制,这在当时全市政府机关是绝无仅有的。在全市机关中率先试行岗位目标责任制,有效地提高了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在招商项目的引进和审批上,最早试行“一站式”服务,工商、税务、计划、规划等环节,一个窗口对外,简化办事手续,做到了大的项目8天、小的项目两三天就办完所有手续。韩国独资的青岛南涯电子公司,一天内就办完手续领取了营业执照,一天时间完成招工任务,办事效率之高,受到投资者的好评。

开发区在融资方面也有创新。因为开发区兴办于国家资金需求高峰期,中央13号文件明确指出,进一步开放沿海开放城市“不能指望中央拿很多钱,主要是给政策”。国务院批准青岛开发区规划建设面积为15平方公里,先开发2平方公里,当时每开发1平方公里要花1个亿的资金。中央和省都没有拨款,市政府只为经济开发公司注册出具了2亿元的担保函,市财政只负责开发区头两年的人头费和办公费,基础设施靠开发区自筹资金、负债建设。所以,搞好融资是开发区建设初期的一项繁重任务。面对“无米下锅”的压力,开发区利用国家给的政策,采取了跑人民银行总行和其他银行争取贷款、两次向社会发行债券、与多家有实力的公司合资经营房地产等许多办法,筹集资金“找米下锅”,保证了开发区基础设施的顺利进行。

除此之外,青岛开发区还是全省最早成功试行土地使用权拍卖、最早创办和发展私立学校、最早将农民的被征土地折价投资举办公司进行地产经营、最早试行在外资企业中建立党组织的单位,这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不断在开发区发扬光大。

科学发展

兴办开发区是全新的工作,没有先例可以借鉴,靠“摸着石头过河”,通过实践探索前进。而开发区要致力于积极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这一条,在开始创业时就很明确,一直坚持被归纳为“三为主、一致力”(以发展工业为主,以利用外资为主,以出口创汇为主和致力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方针来发展开发区经济。尽管当时对外资进入我国尚持试探和观望态度,发展项目难度很大,但开发区在市委、市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始终竭尽全力招商引资,视项目为开发区的生命线。

开发区引进的第一个高科技项目是美国的激光全息,用这项技术生产的防伪商标等产品覆盖省内外。引进的第一个外商独资的大项目是日本三美电机株式会社投资的青岛三美电机有限公司,初始投资1400万美元,后来几次追加投资到1.6亿美元,它生产的各种电子零部件70%返销出口,是全市、全省的创汇大户。

引进这个项目有一段故事:他们是先到大连、天津考察的,然后来到青岛开发区。由于我们态度热情,准备充分,介绍情况周到实在,连开发区的自来水都被带到日本去化验。结果他们得出结论说,青岛开发区也有“三美”,即环境美、水美、人美(指我们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好),最后决定把项目落在青岛开发区。这个项目从接触谈判到租借厂房试生产只用了5个月,可见投资环境特别是软环境的优劣,对吸引外资是十分重要的。到2013年底,青岛开发区已引进外商投资项目2241个,实际利用外资76.7亿美元。

青岛开发区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并不是来者不拒。因为开发区土地和淡水资源有限,在引进项目时除了看它技术是否密集外,还强调节水、节约用地和环保等准入条件,不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例如80年代末,美国阳明造纸公司看好青岛开发区,要来投资建大型造纸厂,需占地4平方公里,最终投资额达10亿美元,而且技术先进,产品高档,返销量大;这么大的项目确实令人心动,但是它占地多,用水、电量大,污染严重,终被开发区婉言拒绝。这几年,开发区更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发展循环经济,强化资源节约利用,构筑绿色生产体系,突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经济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推动了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掀起了新的一轮发展高潮。从此,青岛开发区也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这一年的5月4日中共山东省委、省政府为尽快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制定了鲁发〔1992〕9号文件,决定“积极争取把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展到黄岛全区”。5月7日中共青岛市委、市政府下发了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决定的青发〔1992〕13号文件,决定“开发区与黄岛区体制合一,创造条件逐步把经济技术开发区扩展到黄岛全区”。11月19日国务院批准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划出2.5平方公里的面积成立青岛保税区。12月19日国务院授权国家科委批准建立国家级的青岛高科技产业开发区,其中包括1989年5月6日国家科委批准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设立的青岛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

这时候我已到了退休年龄。1992年8月,市委成立开发区和黄岛区两区合一工作筹备组,由拟任开发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的曾崇明同志任组长,我担任顾问。开发区扩展到黄岛全区、两区体制合一后,开发区的发展空间由原规划的15平方公里扩展到黄岛全区159平方公里。因两个体制引发的扯皮现象消除了,加上国家给予保税区和高科技产业开发区的优惠政策,使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集政策优势、地理资源优势于一身,开始了加速度发展。

经过近30年的建设发展,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扩展到黄岛全区,面积达274平方公里。2013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66亿元,占全市的七分之一。已成为投资环境良好,家电电子、石油化工、汽车、造修船、海洋工程、港口等6大产业集群蓬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日益繁荣的现代化新城区,原黄岛区和胶南市撤并重组的新黄岛,更为开发区乃至整个胶州湾西岸的发展铺就更大的舞台。这里承载着大青岛的明天。 Kj/E+wufpTNInMluh9KEkCfEtuPRycot/nDfdWUuecuZi04hjmMcbwGSwKqX1wA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