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历史文化名城北海
——琐忆与感怀

陈建功

陈建功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2010年11月9日,国务院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请示报告予以批复,同意将北海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批复确认“北海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历史遗存丰富,近代城市建设特色突出”,要求自治区及北海市人民政府根据批复精神,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要求,做好相关工作。12月27日,广西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西文化厅和广西北海市政府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国务院的正式批复,宣告北海因此成为继桂林、柳州之后广西第三个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早在新闻发布之前,中共北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邱灼明就打来了电话,报告喜讯并受市委市政府委托,邀请我回乡参加庆祝活动。我因在北京有早已定下的会议,未能及时赶来,12月28日下午飞抵北海时,上午的市民大会和花车巡游已经结束,北海还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当晚,市民们汇集火车站广场及附近的街巷,在绽放的烟花中绽放着内心的欢乐。作为一个“少小离家”的北海人,看到自己的家乡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里,成为了国家规定的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以有口皆碑的生态环境、舒缓从容的生活节奏和潜力活力充盈的经济前景声名远播,现又经由国家文物局和建设部专家论证和国务院的确认,以悠久而凝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在祖国西南海滨焕发熠熠之光。其自豪之情,是不言而喻的。

我离开北海时,还不到8岁。记得当时是在读二年级。1957年夏,已在中国人民大学任教的父亲回到北海,把祖母及我和姐姐接到北京去。8岁的孩童,对故乡很难说有什么深刻的印象。到了北京,和人家说起家乡是北海,似乎也鲜为人知。于是在我心中,故乡偏远而籍籍无名。但我牢牢地记得,母亲说过,我出生于英国教会创办的“普仁医院”,也记得童年时到过“双孖楼”,到过“老街”和电影院……及长,略读些书,更知道了《后汉书·孟尝传》里“合浦珠还”的典故。然而,家乡仍显得遥远而凄清。正如当北海得获批复为“历史文化名城”后,《北海日报》一则时评所回顾的,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远离中原文化中心的北海,其历史文化价值长期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价,它如一块璞玉,尘封土埋,光芒黯淡。由于缺乏认知,“小渔村”成为不少人对北海历史的成见。虽然也有人用史料、遗存和历史名人等竭力为之声辩,但由于未能对历史文化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深入研究,未能“跳出北海看北海”,放在历史长河和不同地域文化比较中对其潜在价值进行评估,更没有找到合适的提升文化价值的抓手,这种“弱弱地”发出的声音,一直难以消除对北海历史的误读。根据我的记忆,“小渔村”之说源自北海房地产“泡沫”时期的新闻报道。报道者出于“宣传效果”的功利目的,用“今是而昨非”的方式简单地否定了北海的历史,由此才酿成了这个“历史的笑话”。记得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次返乡,得以结识北海最负盛名的书法篆刻家,史学、民俗学者黄家蕃先生,除了从他那里得到很多关于我家族的资料之外,更听他纵论北海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可谓妙趣横生。又十年,北海突成“炒地皮”的热点,“小渔村”之说也开始在内地传播开来。我再次回乡时,向另一位同样热心于北海历史研究的张九皋先生请教,他为此而痛心疾首,说:“北海怎么是‘小渔村’?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纷至沓来,先后有英国、德国、法国等八个国家来这设领事馆,盖教堂,办医院,至今还有15座洋楼组成了近代西式建筑群,是国务院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呢……”从那时起,我也才知道,北海绝非靠“卖地”而暴发的“小渔村”,其厚重的历史与文化,有待于挖掘与展示。我也知道,这里一直活跃着一支热爱北海历史文化,努力挖掘、薪传其丰富资源和深刻内涵的队伍。

2005年10月黄家蕃先生去世后,这支队伍愈发激发了开掘北海历史文化宝藏的锐气,且其构成不仅只限于史学、方志学和民俗学方面的专家,还包括了许多领导干部和文史爱好者。比如出版于2009年的《寻根——北海普仁百年医史》和2012年出版的《拾遗——北海普仁百年济世情怀》,就堪称北海历史文化研究与普及的力作。作者在广泛搜寻中外医学史料,研究中西方交流史的基础上,对北海普仁医院的历史进行了全方位的挖掘。以严谨的学术精神和翔实的史料占有而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这两本书,就出自北海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刘喜松的手笔。当然我所更为熟悉的,是许多生活在这里的作家们——不管是本土的,还是外来的——纷纷把关注的目光投到北海的历史文化题材。应该说,这得力于开放时代北海人文化视野的拓展,也展示了北海文化界对本地域的历史文化定位,有了更自觉的追求。

我以为,这种文化气氛的形成,和历任北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重视文化建设有着直接的关系。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多次返乡过程中,我和当时的主要领导特别是主管文化工作的领导有不少接触。我发现,不管他们是不是本地成长起来的干部,共同的特点是,无不对北海的历史有深入的了解,对本地的文化建设,特别是引进新的文化视点和理念,有极大的热情。如北海市老领导帅立国、林宝光、张发强、宁铿、温卡华、连友农,现任市政协主席李蔚等,其中也有一些领导本身就是知名的作家,如现任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廖德全、现任市人大副主任顾文等,都曾以北海历史和人物为题材,写有优秀的散文发表。党政提倡和率先垂范的结果,营造了北海30年来开放活跃的文化氛围。仅就我的记忆所及,通过我这个渠道,来过北海讲学的作家、学者有邓友梅、李国文、叶楠、蒋子龙、舒乙、李陀、苏炜、陈祖芬、赵丽宏以及香港作家曾敏之、彦火、王一桃等。当然,通过其他渠道往来于北海的各界人士,就不胜枚举了。我特别要提到的是一届一届的北海市领导,对旅居在外的科技、文化界人士,也不断传递出家乡的呼唤。这对北海与外界的文化交流,可以说是居功至伟之举。最早回来的一批,如文学界的老前辈、原中宣部文艺局局长李英敏同志,在思想解放运动兴起之初,就经常回北海,宣传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宣讲“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1981年,我的一篇小说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在人民大会堂给我颁奖的,就是李英敏同志。我与这位老前辈在颁奖会上相识,又因同是“北海人”而交谈甚欢。1995年以后,我调到中国作协工作,每有出差到南宁的机会,都会去拜望他。他逝世的前一年,见到他时还谆谆叮嘱“常回来吧,北海要听听外面的声音啊”……2008年,在北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北海文促会和北海电视台联合启动了《北海儿女》拍摄工程。画家辛莽、黄铸夫、张绍城,雕塑家魏小明,作曲家伍雍谊伍家骥父子、傅磬,作家白原、林骥,火箭专家陈寿椿……北海各界杰出人士荣列其上,我也有幸获此殊荣。是年9月11日,在香格里拉饭店举行了隆重的首发仪式,忝列其中的我辈,越发深感在家乡的文化建设中应尽的责任。我想,同获这一荣誉的各界人士,也都会有此种感受吧?

应该说,到了2009年5月,市委书记王小东在市委常委会上提出北海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设想,是北海发展战略的一次升华。王小东是这年2月到北海履新的。王小东到任后,真抓实干,在北海市民中口碑甚佳。我在当年5至6月间回北海度假时见到了他。令我吃惊的是,这位才调来3个多月的市委书记对北海的历史文化如数家珍,诚如以后他到处宣传并期待广大市民的,对北海,他也称得上“因知而爱,因爱而行,因行而果”。那次会见,他告诉我,他刚刚陪同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主任、原建设部部长汪光焘考察过北海老街等历史文化街区,汇报过程中产生了“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想法,得到了指导和首肯。他已在市委常委会上提出并得到了支持。

王小东小我十几岁,虽是初见,他的胆气和活力,给我印象深刻。特别是他关于北海的历史文化定位对于北海精神的激励、北海软实力的提升、北海发展的长远意义等方面的思考,使我也很激动。当时就感到,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办成了,在北海发展历史上,将成为重要的里程碑。我感到,在这位市委书记的带领下,北海市委市政府一定能有所作为。

果然,申报之后仅过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得到了国务院关于确认北海市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批复。

一位北海的网友在得知“国务院批复”后,这样表达他的激动心情——

“某某市用了12年才成功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某某市用了8年时间才申报成功。国家对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准十分严格,2000年以来只批准了10个。北海,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拿到了这一荣誉,说明什么?走后门、跑关系能获得这一荣誉吗?不,这说明北海有料!北海有沉甸甸的历史文化,有经得起专家考证的历史文化!……”

我感同身受这位网友的欣喜,认同他关于“走后门、跑关系”无法获得“历史文化名城”称号的论断。他那“北海有料”的自豪,内涵实在是太丰富了。北海,倘若没有英、德、法领事馆以及北海关、普仁医院、大清邮政北海分局、女修道院、森宝洋行旧址等至今仍保护良好的近现代西式建筑群,倘若没有中西合璧、品相完整的老城街区、廉州古城街区以及其他历史文化遗产的存在,何以赢得今日的自豪?但这“有料”,也包括了一座城市的领导者所具有的科学发展的战略眼光和严谨务实的工作精神。

当然,还离不开一座城市长期的文化建设的积累,包括一座城市对先进的文化理念的孜孜以求。

一个具有说服力的故事是:

2010年3月下旬,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的单霁翔专程前来,调研、考察北海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工作。适值我在北海写作,遂陪同于后,算是半个主人。实地考察原英国领事馆建筑时,陪同的北海市领导说,1999年10月初,这座原建于1885年的建筑面临市政建设的难题,为保留这座古建筑,将其向东北方向平移了有55.8米,始至现址即北海一中的校园内。单霁翔闻之不禁肃然,发自内心地感叹道:“当时拿这主意的是谁呀!书记市长是哪个?拿这主意的,真是北海的功臣呀!”随后,他告诉我们,北方也有一座滨海城市,也曾向国家文物局申请“历史文化名城”,说“有多少多少个国家在我们这儿开过领事馆呢!”“……后来我就去啦。我说,你们说的‘多少多少国家的领事馆’都在哪儿呢?你猜人家怎么说?‘都炸啦’!……都炸了?那你还申报什么‘历史文化名城’啊?”

……

这个故事还有一个后续的版本,是一位北海市民告诉我的。他说关于这老领事馆,原本有拆除之议,因为某位干部的拼死进谏,才有了这令人欣慰的结局。

我没有去调查这一传言的真伪。或许也没有调查的必要。关于这一建筑的去留,或许有过争论和犹豫,但令人欣慰的事实是——这一展示百年中国沧桑的历史见证,这一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的建筑,依然屹立在那里。

可见,“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拿到了这一荣誉”值得自豪,而历经三十多年的沧桑巨变,身处风靡一时的“GDP至上”的乱流中,居然还可以“拿到这一荣誉”,更值得我们骄傲。

这是和“历史文化名城”同样弥足珍贵的城市文化精神。

秉持这种精神,历史文化名城才有可能永远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2013年岁末于钮黑文。本文系应北海市政协之邀为全国14个沿海城市开放史料北海卷撰写的专稿) YnA8506gdNdY+i1sPVkszxq3sktomiz2dMaBrWzOpG8PmqFo3LPO90xIRzJtcCr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