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成为全国首批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已经30年了。30年的开放开发使北海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座昔日南国小城,已经成为广西乃至西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已发展成为区域性国际化的现代产业集聚基地、旅游商贸物流中心和生态宜居文明城市。
北海市位于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岸,是中国西部地区唯一同时拥有包括海港、空港、铁路、高速公路在内的立体交通网络的沿海开放城市,辖海城区、银海区、铁山港区和合浦县,陆地国土面积3337平方公里,人口163万。是“中国十佳宜居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北海地处亚热带,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绿树成荫,全年花果飘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空气清新、水质纯净,空气质量居全国47个重点监测城市的前列,是全国10个空气质量好的城市之一,是我国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北海有丰富的港口、土地、海洋、淡水、矿产、油气等自然资源。盛产的珍珠——“南珠”闻名中外,素有“珍珠故乡”、“南国珠城”之称。全市海岸线长668.98公里,建港条件优越。北海土地平坦,滨海平原面积占70%以上,具有适宜成片开发等优越条件。
北海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自古以来就屡得开放风气之先。北海的历史就是一部开放史。
第一次开放:沿着“海上丝路”走向世界。2000多年前的汉代,北海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是历史学家眼中“商贸发达、水陆运输畅达、人烟稠密的沿海港口城市”。从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建合浦郡时起,一直为岭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从汉代到明朝,北海作为中国对外通商口岸,与东南亚、西亚乃至欧洲有着密切的交往与贸易。北海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开展中外贸易交流的通商口岸,也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第二次开放:通商口岸带来商贸繁荣。19世纪鸦片战争后,《中英烟台条约》将北海与芜湖、温州、宜昌一起辟为通商口岸。英、法、德、葡、奥、匈、日、美、比利时等国相继在北海设立领事馆或洋务机构,而各国商人和传教士也纷纷前来建立商馆、教堂、学校和医院等。北海对外商贸文化交流兴盛一时,开辟了通往香港、澳门、新加坡和西贡、海防的固定航线,对外贸易进一步拓展,西方的经济和文化渐次渗入北海,使北海得“欧风东渐之先”而成为中西文化交融的前沿,成为中国南方的重要商埠。
第三次开放:跻身开放行列迎来发展新机遇。进入20世纪80年代,北海再次引起国家决策层的重视:1984年4月,北海被国务院列为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北海从此掀起了历史上第三次对外开放高潮,并在30年时间里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开放发展的历史新篇章。
我们分五个阶段来回顾这30年的对外开放历程。
1984—1992年是北海对外开放的起步探索阶段。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发〔1984〕13号文明确指出“北海市(包括防城港区)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对于加速广西以至大西南的经济开发,增强民族团结,都具有重要意义”。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提出要把北海建设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技术窗口、对外政策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
这是一次全新的对外开放。它不同于第一次的原始和单一,不同于第二次的被动和屈辱,而是积极主动的、意义重大的高层次的开放。机遇难得,使命艰巨。
中央考虑到北海基础差、底子薄,1984年11月,国务院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关于开发建设北海市的规划报告》作出批复,给予了北海比其他沿海开放城市更特殊的政策支持,主要是:1.从1984年至1987年,对北海与外商合资、合作或外商独资企业,不论生产性或非生产性企业,一律减按15%征收所得税。地方税由北海市人民政府确定。2.北海市区进口的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设备、物资,1990年以前,不分外汇来源,一律免征关税、产品税、增值税。3.从1985年至1987年,北海进口的部分生活消费品和市场物资,在不突破外汇额度的范围内减半征收进口关税、产品税、增值税。4.允许北海在香港设立贸易和技术进口公司。
1983年,北海市工农业总产值30457万元,财政收入4627万元。全市人口16.6万,其中城市人口约11万。城市建成区面积仅9.3平方公里。全市有自动电话交换机一台,装机容量2000门。全市商业、饮食和物资等服务部门职工总人数为4817人,占城市总人口的2.9%。全市有市招待所1间,机关内部招待所6间,国营旅社1间,集体旅社2间。当年北海基础差、底子薄,由此可见。
北海的开放开发只能在艰难中起步。北海市委、市政府坚持“解放思想,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全面部署扩大对外开放的各项工作,提出了“建设以工业为主,同时发展渔业、外贸、旅游、商业、金融、服务以及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事业综合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港口城市”的方针,大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发展环境。
1986年2月1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北海。他指出北海开发区“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向外可以延伸很远,扇面宽,辐射大,这是北海开发区不同于其他城市的最大特点。北海首先考虑怎样为港口服务得好,要围绕港口的需要建设运输、仓储、贸易、包装、加工和其他第三产业等方面的设施。
1987年7月合浦县划归北海市管辖,北海市辖区面积由原来的275平方公里扩大至3337平方公里,人口由17.16万人增至113.45万人,发展空间拓宽,综合实力增强。
北海开放之初,在国家和自治区的支持下,市委、市政府根据港口城市的特点,开始“五通一平”(路通、水通、电通、通讯、交通、平整土地),进行总体开发建设。开工建设深水码头、飞机场、微波通信工程、送变电工程、供水管道等一批大项目,北海掀起了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潮。制定《关于鼓励本市企业利用外资的试行办法》、《关于内联企业若干优惠待遇暂行规定》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加强对外交流、引进外资和技术,大力发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横向经济联合,对“利用两种资源、打开两个市场、学习两套本领(国内建设和对外经济交流本领)”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很好成效。从1984年到1986年,北海“外引内联”的优惠政策吸引了2400多人次的外商、港商前来洽谈贸易,吸引外资1200多万美元,一批合资、合作、独资项目动工、投产。内地有190多家企业来投资建设,注册资金达2.3亿元。
从1984年到1991年8年间,北海经济建设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全市经济持续增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1991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1.21亿元,为1984年的4.1倍。兴建“三资”企业125家,合同投资总额2.3亿美元,其中外资8655万美元。口岸进出口总额1.7亿美元,是1983年的2倍多,年均增长15.1%。工业有了较好的发展,初步形成机电、化工、造纸、纺织等一批支柱行业,不少产品跻身国际市场。基础设施条件逐步改善,立体交通网络初步形成。万吨级码头、机场投入使用,公路四通八达,形成海、陆、空配套发展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兴建了一批宾馆、写字楼,城市建设初具规模。特色经济发展壮大,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银滩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旅游业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提高了北海的知名度,带动了第三产业发展。建立健全了一批对外服务机构,制订了一系列外引内联优惠政策和管理办法;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培养、引进了一大批各类专业人才和管理人员。北海市已初步成为交通比较方便、城市功能比较齐全、经济技术有一定基础、投资环境较好的沿海开放城市,为日后的大开发大开放大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90年11月,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北海时说:“后起之秀,前途无量。”揭示了北海的发展优势和潜力。
1992—1994年是北海的开发热潮阶段。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消除了北海干部群众在对外开放方面的思想疑虑。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重要谈话精神,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抢抓机遇,真抓实干,迅速掀起了开发建设热潮。1992年4月,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在北海主持召开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区域规划会议,指出北海对于西南、华南部分省区的经济发展,位置很重要,北海要充分发挥出海口作用,要求北海尽快“秀”起来。会上,广西自治区计委向国家计委提交了《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区域规划广西规划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建设大西南出海通道的设想。1992年5月16日,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作出了“要发挥广西作为西南地区出海通道作用”的战略决策。1992年12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鹏视察北海,希望北海用好国家给予的土地成片开发政策。北海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这一时期北海呈现出经济高速发展、人民大幅增收、知名度迅速提高的喜人景象。
为加快北海开发建设,发挥西南出海通道作用,北海市委、市政府及时敏锐地抓住了机遇,从实际出发,作出了建设“大北海”的总体方案,规划以市区为中心,向合浦县廉州镇和铁山港两翼扩展,开发“三区”(铁山港临海工业区、涠洲岛综合开发试验区、沿江高效优质农业区),建设“四带”(北海银滩旅游度假带、市区至廉州工业带、廉州至山口乡镇企业带、沿海养殖带)。在这期间,北海合理运用国家优惠政策,创造性地制订了“筑巢引凤”和“引凤筑巢”等一系列“低门槛”优惠政策,以土地出让或补偿的方式,将土地推向市场,实行土地成片开发,发掘北海土地潜在价值,加强外引内联,鼓励国内外投资者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掀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开发热潮,使北海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投资热点,成为全国最具吸引力的投资洼地和创业热土之一。兴起了4600家内联企业,批准了300多个外商投资项目。四川、贵州、云南、湖南等内陆省纷纷在北海建立开发区“借船出海”,积极参与西南出海大通道建设。从1992年3月同意第一家公司以地招商、组团开发始,至年底,以连片开发、组团招商为特征的北海开发热潮已初步形成。北海华侨投资开发区、乡镇企业城、现代产业城以及西南部分省市的开发区等17个开发区相继进行大规模招商和开发。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北海的房地产公司多达1300多家,注册资金超过60亿元,规划开发的土地面积60多平方公里,以房地产开发为龙头的开发热潮掀起,有力地带动了北海超常规跨越式发展。1992年9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国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有5项排名第一,有2项排名第二,其余2项分别排名第三和第五。1992年,北海市地区生产总值31.55亿元,提前8年实现了翻两番。1993年实际利用外资5.14亿美元,增长315%,占全广西当年实际利用外资的57%。1992、1993年,北海地区生产总值分别比上一年增长42.06%和46.31%。1992—1994年,北海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81.3亿元,全面加快港口、铁路、公路、机场、通信和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较为完备的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构成了北海以市区为中心、以铁山港和廉州镇为两翼的城市大框架,建成区面积从13.6平方公里扩大到28平方公里。
北海这一时期的开发热潮,引起了人们喻之为“经济泡沫”的责难。但不可否认的是,北海正是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抓住机遇,大胆实施开放带动战略,对外贸易、利用外资、技术交流、开放平台建设等各项支撑开放发展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出了发展奇迹,初步实现了城市开放发展的原始积累,向建成现代化滨海城市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1994—2000年是北海开放发展的调整蓄势阶段。1994年下半年,中央针对一些地方经济过热、投资建设摊子过大,虚设开发区过多、经济结构失衡以及物价上涨幅度过大等情况,实行宏观调控和经济环境治理,再次紧缩银根。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也导致北海的开发热骤然降温,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显露,大量外地涌入的资金撤离北海,企业效益滑坡,大批公司陷入困境或名存实亡,北海的改革开放面临很大的困难。1995—2000年,北海的开发开放热潮过后,经济发展缓慢,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仅为5.6%,低于全国8.3%的平均水平。这一时期,北海在失落和责难中艰难前行。
在宏观调控中,针对开发热中由于经验不足而产生的摊子铺得过大、第三产业特别是房地产畸形发展、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收缩战线,确保重点,完善硬件,优化软件,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策,进一步突出了港口和旅游产业的主导地位。1995年11月,北海首家上市企业新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1995年7月,钦州至北海铁路全线贯通,北海港的集散功能也得到改善,巩固了北海大西南通道的主体地位。北海继续坚持“内联促外引,外引带内联,双向驱动”的路子,坚持联合大西南、走向东南亚的战略,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全面实施土地盘整,1996年7月—12月收回土地14平方公里,大片闲置土地复耕复种,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1998年,市委提出要在困境中实现六大突破:海洋产业发展新突破、港口经济发展新突破、旅游产业发展新突破、多元化经济发展新突破、开放型经济发展新突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新突破。
2000—2009年是北海开放开发的复苏阶段。这一时期,北海在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实践探索的基础上,形成了“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以‘引进来’为重点,建设园区经济,做强做大旅游、高新技术、海洋和现代农业‘四大支柱产业’,在发展中化解遗留问题,通过化解遗留问题促进更大的发展,努力实现树立新形象、实现新跨越、建设新北海的宏伟目标”的发展思路,相应提出了从2000年至2010年“三个阶段”的发展目标。2000年8月,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两年起好步,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变样”的阶段性目标,确定了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工作思路,并努力付诸实施。
2004年8月,市委、市政府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了“把前人留下的事情基本做完、做好当前正在做的事情、为后人做好一些打基础的事情”的要求,做出关于工业立市、旅游旺市、抓好县域经济的工作部署。北海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创新发展思路以及一系列重要决策,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努力加快发展。2000年以后,北海经济发展速度下滑的局面得到有效扭转,2000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了113.68亿元,比1997年112亿元略有增加,2005年实现164.61亿元,增速明显,2007年增至225.95亿元,再创新高。利用外资实现恢复性增长,2000—2005年累计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14亿美元,年均2000多万美元,到了2006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5723万美元,局势得以改观。2007年则为7160万美元,呈现出近十年来最好态势。对外贸易实现新突破,进出口总额由2000年的0.74亿美元增加到2005年的1.96亿美元,再到2008年的7.08亿美元。北海经济逐步实现了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2002年12月北海市实施以“还滩于自然、还滩于大海、还滩于人民”为主题的银滩改造工程,拆除了建在银滩海边一线的38幢楼房,并于2003年5月1日将银滩免费对外开放,提升了北海整体形象。
2003年4月,北海利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处置海南省和广西北海市积压房地产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的通知》出台这一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国家和自治区的支持,全面处置130多个120多万平方米的停缓建工程(俗称“烂尾楼”)。经过近三年努力,有效地解决了困扰北海已久的房地产历史遗留问题,基本消除了泡沫经济的痕迹。2004年,北海房地产企业有318家,比2002年增长近2倍。当年,北海房地产业完成投资12.33亿元,增长160.8%,比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幅高133.2%,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22.46%,同比提高11.5%。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当时北海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拉动力量。
2008年1月,国务院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市委、市政府按照国家及自治区的决策部署,认真学习《规划》精神,进一步调整发展思路,落实具体措施,积极实施《规划》,促进了北海经济社会发展。到2008年,北海已出现良好发展势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76.4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0.3亿元,增幅均排全广西第二位。财政收入27.03亿元,增幅排全广西第三位。引进项目到位资金110.8亿元。工业园区、出口加工区、高新技术产业区、合浦工业园区共完成产值146.32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700万人次。
2009年至今,北海经济社会进入了跨越发展阶段。党中央、国务院对广西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化与东盟开放合作中的重要战略地位高度重视,强调要把广西沿海建设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一极。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在政策和项目等方面对广西、对北部湾经济区给予重视和支持。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继续坚持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中央投资、重大产业布局等向西部倾斜。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北海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在扩大与东盟的贸易、推动更多企业“走出去”、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等方面,迎来新的战略机遇。
2009年,北海市委、市政府结合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北海发展放在全区、全国发展大局中去审视和研判,“跳出北海看北海、立足当前看未来”。强调要“扬起开放风帆、推动科学发展、共筑增长一极、建设宜居北海”,强力推进项目、致力扩大开放、着力改善民生,办成了一批打基础利民利己的实事,干成了一批长期想干而没有干成的大事。
2010年1月,市委在2009年中石化北海异地改造项目取得重大突破的基础上,作出了实施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的重大决策,提出了通过三年的努力,“把北海基本建设成为区域性国际化的现代产业集聚基地、旅游商贸物流中心、开放合作重要平台和生态宜居文明城市”的目标。几年来,北海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真抓实干、把事干成、造福百姓”的理念,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突出发展主题,抢抓重大机遇,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到了“一年继续打基础、两年明显见成效、三年实现大跨越”,在建设重大项目、做大做强园区经济、发展优势产业、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走出了一条“产业带动跨越发展、文化引领持续繁荣、开放增添不竭活力”的路子,城市发展的产业支撑和文化支撑显著增强,石油化工、电子信息、临港新材料三大产业成为北海的支柱产业并加速向千亿元产业发展,如期夺取了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的全面胜利。2012年与2008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从276.49亿元增长到630.78亿元,翻了一番以上。人均GDP从2008年的1.76万元提高到3.5万元以上,超出全国平均水平;财政收入从27.03亿元增加到100.09亿元,翻了近两番,成为全区第五个财政收入过百亿元的城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200.31亿元增长到725.36亿元,增长了2.6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从191.09亿元增长到1020.89亿元,增加了4.3倍。GDP、财政收入、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增速在全区排名第一。2009至2012年,北海经济增长速度分别高出全区2.3、3.4、5.9、10.6个百分点,高出全国7.1、7.3、9、14个百分点,在全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位居第一,与其他6个地级市相比,差距明显缩小,与其中总量最大城市的差距由2008年的12.42倍缩小到8.37倍。与其中总量最小城市的差距由2.93倍缩小到1.88倍,这充分说明北海近年来的发展是一种追赶式的大跨越。
2009—2012年,北海产业发展明显加快。2012年北海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临港新材料三大优势产业分别实现产值500亿元、300亿元和150亿元,分别是2008年的6.5倍、8.8倍和10.8倍。开放合作成效显著,先后获批为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2012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0.78亿美元,是2008年的2.93倍,电子信息产品和加工贸易产品进出口额位居全区第二。
实施北海三年跨越发展工程期间,北海市委、市政府始终以改善民生、造福百姓作为发展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2009年起,市委、市政府组织实施民生路网工程,投入8.98亿元资金,连续3年修通和改造36条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市区道路,大大改善了群众出行条件和城市形象,成为得到市民和游客广泛赞誉的民心工程。2011—2013年,北海市委、市政府组织实施北海千里乡村公路畅通工程,多渠道筹措投入资金4亿元,建设通达500多个自然村、惠及63万人口的800多公里乡村硬底化公路,在广西率先实现通行政村硬底化公路全覆盖。农村公路密度、建制村通畅率和农村公路硬化率三项指标得到较大的提高,在全区排名前列。北海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关于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组织力量充分挖掘利用北海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获得批准。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全面发展。先后荣获“全国数字城市建设示范市”“中国十大休闲城市及最具国际影响力旅游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全国园林绿化先进城市”等荣誉称号,再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和“广西文明城市”光荣称号。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北海不仅进入了发展最快的阶段,而且也成为惠及百姓最广、群众得益最多的时期。
2013年,北海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35亿元,增长13.3%;财政收入113.6亿元,增长13.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300.9亿元,增长27%,增加值增长24.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85.9亿元,增长23.5%,其中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3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居全区首位。电子信息产业占广西整个行业的60%。北海已经进入产业带动跨越发展新阶段,全市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快、质量好、结构优、后劲足的特点,充分显示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活力和生机,成为跨越发展的典型市,为不断开创北海科学发展新局面,在广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积蓄了加速的能量。
30年的改革开放,北海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发展。
综合实力明显增强。30年来,北海城市综合实力从弱到强,经济总量快速扩张。2013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比进一步对外开放前的1983年增长350倍。财政收入增长244.5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46倍。
产业结构加快优化。30年来,北海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建成了一批重要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培育了一批骨干企业,加快优势资源向产业优势的转换,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全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从1983年的52.4∶26.7∶20.9调整为2013年的19.4∶50.8∶29.8,已经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第三产业占重要地位的产业结构,现代经济的结构性特征越来越明显。
发展环境不断改善。30年来,北海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城市功能不断完善,铁路、公路、海港、空港、管道“五位一体”的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速完善。城市建成区面积由原来的9.3平方公里扩大到83平方公里。投资软环境不断改善,已初步营造出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安全有序的治安环境、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舒适便捷的人居环境。
开放水平显著提升。30年来,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在强化开放意识、营造开放氛围、优化投资环境、抓好招商引资,引进紧缺人才、发展对外贸易和树立开放形象等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步和明显成效。截至2013年,北海累计审批外资投资企业1655家,合同外资额53.82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74亿美元。2013年进出口总额26.98亿美元,是1984年的343.3倍。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30年来,北海不断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促进科、教、文、卫、体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到2013年建成众多现代化影视院,建成群众艺术馆、图书馆、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等。一大批优秀作品荣获国家级和省级大奖。大型舞剧《咕哩美》获全国第八届“文华奖”、中宣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大型历史舞剧《碧海丝路》获中宣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和广西“桂花特别奖”。
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对外开放30年,是人民得到实惠最多、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2013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407元,比1983年的539元增长了42倍。农民人均纯收入8239元,比1983年的239元增长了33倍。
当前,北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迎来了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难得机遇,展示出广阔美好的发展美景。在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重点开发建设的5个功能组团中,就有北海组团和铁山港(龙潭)组团落在北海。到2020年,北海将发展成为城市建成区面积14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120万的特大城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要求,“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2013年10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印度尼西亚访问时,提出“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2013年7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海考察时指出:“北海已浴火重生,要乘势而上,北靠腹地,向南开拓,把北海建设成为广西乃至全国的新亮点。”对北海的发展既给予了肯定,又为北海的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带来了新机遇,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
中国对外开放已经呈现出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开放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北海市委、市政府正在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北海实际,坚持走“产业带动跨越发展、文化引领持续繁荣、开放增添不竭动力”的发展路子,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持续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加快打造三大千亿元产业,不断提升北海在广西产业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加快繁荣发展先进文化,进一步把文化的影响力变成城市的竞争力、把文化的软实力变成社会生产力,更好地发挥文化引领持续繁荣的作用;充分发挥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的优势,抢抓中国与东盟开放合作不断深化和桂港、桂台、桂粤、泛北合作不断扩大的机遇,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带动战略,不断加强与东盟国家、中国东部发达地区、港澳台地区的交流合作,主动融入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进一步拓展开放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吸引更多资源与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要素汇聚北海,加快发展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在扩大开放中促进北海更好更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