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自卫
梁自卫 :原广西壮族自治区外事办主任。现已退休。时任北海市委副书记、北海市市长。
时光流转,岁月匆匆,转眼间,北海市对外进一步开放已走过了30年的流金岁月。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一瞬,而北海,这个昔日鲜为人知的南国滨海小镇,却在改革开放洪流中度过了不平凡的岁月。在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凭借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艰苦奋斗,努力拼搏,终于在较短时间里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欣欣向荣、美丽多姿的滨海港口城市。
1984年4月,即北海开放后大约半个月时,我受自治区党委任命到北海市担任市委副书记一职。当年8月,我被任命为北海市代市长,后又当选为市长。到了1988年7月,自治区党委根据工作需要,又调任我为自治区外事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我离开北海又回到南宁工作。我真正在北海任职的时间,共有4年零2个月。
初到北海,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和现状。没过几天,我就被所了解到的数据资料和目睹的现状深深地震惊了。原来,这个早在1876年就已经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的北海,对外通商的基础设施却仅有一个装卸能力3000吨左右的小码头,此外再无任何像样的设施。当时的北海没有机场、没有铁路,甚至连公路也是弯曲不直的。在水、电及通信方面,更是只有规模和容量都很小的供电、供水和通信设施。1983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仅为3.05亿元,农业总产值3.78亿元,财政收入0.4627亿元,以这样的基础条件搞开发建设,其起步之艰辛可想而知。
后人可能会疑惑,以当年北海市的现状,为什么竟会有幸得到进入举世瞩目的中国14个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行列呢?我认为,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选择北海是必然的。国家要改革开放,要推进西部的发展,北海占有非常好的地理优势。国务院在《关于开发建设北海市的规划报告的批复》中,对北海市的开放曾作这样的评价:“北海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西南各省最便捷的对外海运港口,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唯一的沿海开放城市”,“北海市进一步对外开放,对于加速广西以至大西南的经济开发,增强民族团结,都具有重要意义”。
看到党中央、国务院如此高瞻远瞩,我内心感到无比兴奋、激动和震撼。与此同时,我也十分清楚地意识到,北海的基础差,起点低,自己的工作难度更大,肩上的担子更重。我们面临的不仅是党中央的关怀和北海开放带给我们的欢欣,更多的是需要我们这些开拓者有甘于吃苦,勇于拼搏,敢于探索,善于开拓的精神。我们市委和市政府一班人,就是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与全市人民一道,拉开了北海这场极其艰辛的改革开放的战斗序幕。
作为一个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当时的北海可说是一张白纸,百废待兴。中央虽然给了一定的优惠政策,但如何用好、用足、用活这些优惠政策是我们这些局内人面临的头等大事。万事开头难,找好切入点是关键。针对北海作为港口城市的定位,我们确定起步基础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于是,兴建机场、港口、供电、供水、微波通信、市内道路、旅游宾馆等八项基础设施工程同时动工。一时间全市宛如一个大工地。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把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放到非常重要的地位,决定邀请当代建筑大师、清华大学建筑系主任吴良镛教授挂帅,并多批次地邀请相关城市规划建设知名专家汇集北海,反复勘察论证。经过大家一年多的努力,最终完成了北海市开发建设总体规划的制订。今天北海市的城市布局和道路规划,完全是得益于当初这个完整的总体规划。
前进的道路从来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正当北海市建设蓝图基本描绘就绪,大部分建设项目动工的时候,却意想不到地遇上了1985年年初的全国性的“压缩”。当然,国家当时的宏观调控是应该的,可是北海刚起步,需要资金,又很缺乏资金。面对困难,是前进,还是退守?市委市政府班子这群人苦苦思索。俗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自然也是无路可退。在困难和考验面前,我作为政府一把手必须认真面对,敢于担当,迎难而上,带领政府班子成员群策群力开展工作,克服困难,继续前进。我们决定在中央每年给予北海市1000万美元额度用作进口市场物资政策上狠下功夫,不停滚动产生经济效益。市委和政府领导层统一思想,坚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用好、用足、用活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终于克服了前后两次“压缩”给我们造成的困难,取得开放以来阶段性的胜利,推动了北海市的经济发展。1986年底与开放前的1983年对比:
社会总产值增长147.39%
工农业总产值增长54.46%
国民收入增长192.9%
人均国民收入增长172.3%
财政收入增长216%
口岸出口增长76.3%
1985年基建总投资更是超过开放前34年的总和。虽然说取得的这些成绩仅仅是极其微小和初步的,但它极大地鼓舞了全市人民的建设热忱。到1987年,这个开放前几乎被遗忘的南国小镇,竟然可看到万吨巨轮靠岸装卸,波音737喷气客机在上空翱翔,宽阔笔直的市区道路纵横交错,新建、扩建的厂房在新老市区引人注目……如今,北海的建设者们经历了改革开放30年的风风雨雨,克服了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困难,终于把一个昔日的小渔村建设成了闪耀在北部湾畔的一颗明珠。看到了北海今天的新姿,身为最初进入北海的开拓者和当时政府的决策人,我内心感慨良多。当地乡亲父老为建设家园不惜流汗甚至牺牲个人利益,为配合政府建设港口,许多乡亲不讲条件,不循风水,主动地及时地搬迁自家的祖坟。这种感人至深的无私精神令人刻骨铭心,唏嘘不已。
尤其不能忘怀的是在我们面临困难的时候,党中央的关怀和支持平添了我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1986年2月中旬,胡耀邦总书记亲临北海视察,给北海人民以莫大的精神鼓舞,也给我留下一段难以忘怀的回忆。记得耀邦同志来北海的前一天快下班时,我接到自治区党委办公厅的电话,通知次日下午有中央领导来到北海视察,要求市委市政府准备汇报材料。市委决定由我汇报,汇报材料由市委、市政府两位秘书长共同起草。说实话,有机会能直接向中央最高领导汇报工作,我内心无比兴奋,但同时也感到有些紧张。当时最迫切期盼的是能尽早拿到两个秘书长给我准备的书面材料,以便熟悉汇报内容。第二天中午,所有市领导同志和参与接待的人员都全部集中到市迎宾馆等候。下午2时20分左右,我在焦急的等待中看到政府刘秘书长匆匆向我走来,满以为他会交给我一份准备得很好的汇报材料。谁知他走过来满含愧意地对我说,他们两人加班了一整晚上,汇报材料刚刚才脱稿,还不知是否符合要求。我当时已明显地表现出气急交加的样子,我对刘秘书长说:“总书记的车队已经到了高德,你现在才给我材料,我连看标题的时间都来不及。”无奈,当天我只好硬着头皮,不带任何文字材料,口头向总书记和随同前来的众多领导汇报工作,历时大约40分钟。汇报结束以后,我私下问温家宝同志(时任中央办公厅副主任),我今天没带文字材料,随口汇报,总书记是否介意?温家宝同志说今天你这样汇报很好。他说耀邦同志在湖北某地区听地委书记汇报时,该地委书记拿汇报稿子,刚念完第一句,耀邦同志便从地委书记手中拿过稿子,说我来帮你念。
这次耀邦同志来北海,除了充分肯定北海从1984年列为进一步开放城市以来在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还提出北海要以港口城市的模式来建设,为北海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989年春节,耀邦同志以中央政治局委员的身份再次来南宁。当时我已经调回南宁一年多了,我在大年初一上午去他下榻的西园饭店向他拜年。当谈到北海的发展情况时,我还跟他谈起当年在北海向他汇报前没有准备心有余悸这回事。我对耀邦同志说,大家都知道你博学多才,我当时真怕在向你汇报过程中,你会提出什么问题把我问倒。耀邦听了便笑出声来。
谁知世事难料,耀邦同志那次从南宁回北京不久,便因病与世长辞了。时至今日,虽然已经过去近30年了,但耀邦同志平易近人,笑容可掬的音容笑貌仍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他是我此生最崇敬的一代伟人。
岁月可流失,但流失的岁月始终磨不去人们的记忆。回想起30年前我在北海工作的日日夜夜,就如同发生在昨天,还是那样地清晰难忘。当年为了北海的开发建设,我们无数次地跑南宁,上北京,下工地,出国门……北海急需要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的专家,我亲笔给北京市市长写信求援;为了争取能上钦北铁路项目,我不惜与上级领导争论得耳红面赤,不欢而散;为了搬迁地处市中心的垃圾场,我不惜动用有限的市长预备金;在发大水的时刻,我带领北海军分区的官兵蹚过齐胸的海水到高德三街救出被困的老人和小孩;时值北海麻风病院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我亲自陪同前来北海参加庆祝活动的德国和印度麻风病专家去看望和慰问住院的麻风病员,并与他们一一握手……这些当年的记忆也是当年所历经的风雨和辛酸,应该说我们当时是在一定程度上实践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
说句实在话,在北海4年零2个月,我就是这样一直走过来的。有一年我回北海,正值我离开北海20年,自然有好友相聚,也难免酒逢知己干杯少,不多久大家全在酒兴上,一哄之下,我不禁乘酒兴赋诗两首:
魂牵梦绕故地游,
银滩碧海情未收。
历尽艰难创业苦,
无悔青春竞白头。
滨海一别二十年,
故园今昔两重天。
站在冠头放眼看,
城池处处展新颜。
2014年4月6日,是北海市进一步对外开放30周年纪念日。北海的建设者们经历了30年的风风雨雨,埋头苦干进行了扎扎实实的工作,在改革和开放的潮流中度过了不平凡的岁月,在建设北海的事业中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绩。今天的北海很美,北海的未来更辉煌。北海的建设方兴未艾,今后的路还很长。作为曾经与北海人民共同奋斗共同流过汗水的一员,我衷心希望北海人民继续披荆斩棘,开拓前进,真正把北海建成广西和大西南的通道和窗口。
(写于2013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