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复国还乡)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中国古代,出仕自然喜悦,那是人生的成就;还乡更喜悦,那是情感的归宿。谁都知道,中国是安土重迁的农业民族,自古最重桑梓之情。客居他乡,总会愁肠百结,不免“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旦有机会还乡,却又未免“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真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杜甫这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最快乐,因为这不是一个人的还乡,更是一个国的复兴。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

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妻子:妻子和孩子。

青春:指明丽的春天的景色。

巫峡:长江三峡之一,因穿过巫山得名。

杜甫号称诗圣,以苍生为念,忧国忧民。既然忧国忧民,就不免愁肠百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也罢,“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也罢,他的诗里大部分都是感时伤世,所以才会那么沉郁顿挫。但是,这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号称是老杜生平第一首快诗。

这首诗畅快在哪里呢?题目就畅快。题目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官军是什么军队?是唐朝的政府军。河南河北是哪里?河南河北,当然是黄河的南北两岸,这个地理范围,不仅包括了今天的河南省和河北省,还包括了今天的山东省,甚至辽宁省的一小部分地区。收,是从谁手里收呢?从安史叛军手里。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整个北方遭受战火涂炭,唐朝的东西两京相继失守,老百姓流离失所,杜甫一家,也辗转流落到四川。到762年,唐朝的政府军在洛阳附近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河南,随即挺进黄河以北。763年,安史叛军的首领,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自杀,手下将领纷纷投降,安史叛军的老巢河北地区归附中央,至此,安史之乱宣告结束。

所以,《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题目虽然只有八个字,但背后却是从755年到763年,整整八个年头的安史之乱战争史。八年战乱终于结束,唐朝终于挺过了这场劫难,社会疮痍终于有望平复,漂泊的百姓终于可以回家,听到这个消息,杜甫能不畅快吗?因为有这样的历史背景,所以,这个诗题就畅快。这样畅快的心情,怎么表达出来呢?

先看首联:“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剑外,就是剑门关以南。安史之乱中,杜甫一家辗转流落到梓州,也就是今天四川省三台,正在剑门关的西南方向。杜甫就是在这儿,听说了官军收复河北的消息。那为什么又是“忽传”呢?因为安史之乱的结束,并不是官军积小胜为大胜,逐步推进,最后直捣黄龙;而是叛军内乱,史朝义自杀,手下将领投降的结果。它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因此也就显得突然。换言之,这不是一个大家心理准备都非常充足的好消息,而是有如春雷炸响,倏忽而至。这就是“剑外忽传收蓟北”。

但是,正因为有点突然、有点意外,才会让人一下子陷入狂喜的状态。很多人都知道一首著名的贺年歌曲《恭喜恭喜》:“每条大街小巷,每个人的嘴里,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恭喜恭喜。”这其实是当年抗战胜利的歌曲,每个人见面都说恭喜恭喜,这就是狂喜。可是杜甫更厉害。他不写“恭喜恭喜”,他写“初闻涕泪满衣裳”。什么叫“初闻涕泪满衣裳”?就是一听之后,马上泪如雨下,涕下沾襟。这句诗真丰富、真传神。胜利了,诗人是什么心情?这心情太复杂了,听到好消息的第一时间,当然是喜悦、激动,接着呢?一定会想起八年的颠沛流离,不免悲从中来。可是,再难再苦的日子,终于要过去了,新的生活要开始了。想到这里,人又转悲为喜,而且喜不自胜。就这样百转千回、悲喜交加的心情,诗人只一句“初闻涕泪满衣裳”的形象描写,马上,我们都看懂了,也感受到了。这是首联。

再看颔联:“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回过神来,诗人就要把这好消息告诉几年来同甘共苦的妻子儿女,可是,回头一看,妻子和儿女的脸上早已挂满笑容。是啊,这个消息,本来就是大家一起听到的,感情,也是人所共有的,诗人既然狂喜,妻子和儿女又怎么可能忧愁呢?几年来压在全家心头的愁云惨雾一扫而光,大家一起笑逐颜开。亲人的喜悦又增加了诗人的喜悦,诗人怎么表达?他“漫卷诗书喜欲狂”。要知道,唐朝的书还不是我们熟知的线装书,而是卷轴装,看的时候,要像画卷一样展开,看完再卷起来,用丝带系好,这才有利于保存。可是此刻诗人既然狂喜,就没有办法像平时那样把书收好了,他拿起平时珍重的诗书,胡乱地卷成一卷儿,这像不像高考之后从楼上往下扔复习题?就是那么传神。当然,还有一种理解,是说“漫卷诗书喜欲狂”的主体不是杜甫,而是妻子儿女。回头看看,妻子儿女的脸上早已没有了愁容,他们正胡乱地卷起诗书。哪一种对呢?我个人的理解是,这首诗是讲诗人自己的所闻所思,每一句前面其实都可以加一个“我”字。我“初闻涕泪满衣裳”,我“却看妻子愁何在”,我“漫卷诗书喜欲狂”……这样一来,虽然两种理解都算通达,但还是以诗人“漫卷诗书”更为顺畅。问题是,诗人也罢,诗人的妻子儿女也罢,漫卷诗书是要干什么?

看颈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漫卷诗书,这是在收拾行李打包呀。胜利了,诗人第一个想到的事情不是别的,而是还乡。怎么回呢?他要唱着歌回,他要喝着酒回,他要在铺天盖地的春色里,自由自在地回。这就是“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要知道,这一年杜甫五十二岁了,在古代已经是白头老翁。但是,胜利的喜悦压倒一切,还乡的喜悦压倒一切,所以诗人“老夫聊发少年狂”,他要痛饮狂歌,他要不顾一切,他要让满目的春光作伴,快快地回到家乡去。白日、青春、放歌、纵酒,这是何等明媚的意象,何等畅快的心情呀!当然,这句诗还有一个写法,叫作“白首放歌须纵酒”,行不行呢?也行,自己已经是白头老翁了,但还要放歌、还要纵酒,这也是喜悦的表达方式。而且,用白首对青春,也工整。但是我个人觉得,白首不如白日好。为什么?因为这里的青春,不是人的青年时代,而是万物生长的春天,诗人实际上是拿白日和春天相对,用自然景色的美好来衬托自己心情的美好。而一个白首,顿时让人产生衰颓的感觉,和诗的整体基调不符。放歌纵酒,春日还乡,诗到这里,已经欣快至极了,怎么收尾呢?

看尾联:“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这是什么?这是诗人在头脑里勾画的回乡线路。诗人身在何处?在梓州。诗人心在何处?在洛阳。杜甫出生在河南巩义,属于洛阳。另外,诗人在洛阳有田园,所以也算洛阳人,更何况,洛阳还是大唐的东都呢!身在梓州,心飞洛阳,怎么走呢?诗人在两句诗中连用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是两个峡;襄阳与洛阳,是两个阳。既是句内对偶,又是两句对仗,真是美不胜收。连续拿四个地名作诗,谁还敢?李白敢呀,且看他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五个地名连用,真是说不尽的风流潇洒。问题是,这五个地名还分在四句诗里,杜甫更厉害,四个地名,就两句诗,极难驾驭,可是又极其流畅。这四个地名,从四川到湖北,再从湖北到河南,彼此都有漫长的距离,但是,诗人用穿、下、向三个动作,一下子把它们串联到一起,好比电影镜头一样,一个个地点飞驰而过,有如大江放舟、平原走马,气势奔腾而又音韵铿锵,真是一首回乡狂想曲。而且仔细想来,这几个动词用得多准确呀,从巴峡到巫峡,是长江中上游的一段水路,峡谷险峻,水流湍急,小船如飞梭一般,当然是穿;而从巫峡到襄阳一段,虽然还是水路,却已经是水深江阔,可以顺流而下,所以是下;从襄阳到洛阳呢,这是水路改陆路了,每走一步,都是朝着洛阳的方向,所以用“向”,这不就是“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吗?炼字如此精准,这才是老杜啊。

“剑外忽传收蓟北”,这是国之喜事;“青春作伴好还乡”,这是家之喜事。一听官军收复河南河北,马上收拾行装,而且马上神游在路上,这就是中国人对故乡的情义。这不是一个人的回乡之旅,这是安史之乱后多少中原流民的回乡梦与回乡路,也是千百年来多少游子的回乡梦与回乡路,老杜用他的至情至性,把这种急切的心情和奔腾的喜悦表现得酣畅淋漓,这才有全诗欢快明朗的节奏和一泻如注的气势,才有这首所谓平生第一快诗。 2iqHpUkbrxOvjMaUq4TO12lpYE/OegypiydqPg04PhWJdX4+dmeSH1vUxJY8DOF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