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误解的“应试教育” |
|
长期以来,很多中国家长和网友都崇尚西方的“素质教育”,排斥中国的“应试教育”,然后总是找机会把孩子送到国外去读书。然而中西方教育的深层次区别是什么?我相信大部分中国人都没有搞清楚。
曾经有一部由BBC(英国广播公司)拍摄的纪录片《中国老师在英国》受到很多关注,纪录片中,西方教育的自由散漫与中国教育的刻板严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西方的教育环境确实很宽松,学生不需要每天完成那么多作业。对他们来说,读书更像是一个成长和社交的过程。他们更多的时间是在一起交流、分享,一起参加各种实践和活动。
西方的这种教育更像一种基础性供给,学生都来一起学习,学校是自由、包容的。但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穷人的孩子和富人的孩子是两个世界的人,到了学校也是。
如果教育需要依靠视野开阔,依靠见识和经历,这对一个普通人家的孩子来说,是无法逾越的障碍。西方的教育只能为大家提供一个学习成长的平台,看似让大家自由、平等地成长,但是越自由的条件之下,越容易形成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趋向,最后那些穷人家的孩子就自然被淘汰了。
只有那些父母在同一个层面的孩子可以在一起学习、成长、分享。到了最后呢,富人的孩子走向了抱团,若干年之后依然是富人,而穷人的孩子以后依然是扎堆的穷人。
而中国的教育是只认“考试分数”的,无论你家穷还是富,分数相同的孩子是同一个阶层的,排名、选班干部等都以分数作为重要的参考标准。因此,这成了很多底层家庭向上攀登的阶梯。平民子弟也可以很优秀,只要你敢于吃苦受累。
现在我们不是提倡教育改革吗?于是很多家长和网友开始叫嚷要精英教育,但是我们不能贸然就跟西方学。举一个例子,你就明白盲目去学习精英教育的可怕了。
我有一个同学是做中学老师的,我曾经有一次看到他拿了一张表格,上面除了有每个学生家长的联系方式之外,还记录着这些家长的身份和职位,比如某某公司总经理、总监,当然也有普通职务之类的。
大家不觉得这样的教育变味了吗?一旦学生与学生的不同不再以分数为主要区分的时候,那么学生的背景因素就会凸显,学生受到的教育就和自己的家庭背景有关,这是多么可怕又卑劣的事!
虽然中国的教育竞争激烈,但更能让平民子弟实现向上的流动。一旦一味模仿西方的精英教育,那么中国普通家庭的孩子更没有希望。而且落后地区的学校学生更无法和城市地区的学生一起竞争,这只能让贫富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目前,中国至少还有一种手段,把各种背景的孩子放在一条起跑线上,这就是高考。很多孩子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拼命苦读。这恰恰就是为什么中国落后地区的孩子更愿意去读书。
高考是只认“分数”的,无论你家穷还是富,无论你的家庭背景如何,你都得努力拼搏,然后用分数作为进入大学的唯一标准。
高考的本质,其实就是一场社会阶层的打乱重组,这给了底层人们逆袭的可能。而如今底层社会的人们太需要一种上升通道了,所以经济越落后的地区越重视高考是有很大道理的。
高考,是世界上现存的最公平的制度之一。这就是中国教育的秘密。它和中国经济一样,你需要先看透中国社会,才能看透它的本质和价值。
中国广大的普通人,依旧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一旦落实西方所谓的精英教育,那么普通家庭的孩子基本上就被边缘化了。
因此,西方社会的阶层固化,远远大于中国的。英国还有一个纪录片叫《56UP》,导演选择了十四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从七岁开始,十四岁,二十一岁,二十八岁,三十五岁,四十二岁,四十九岁,五十六岁,几十年过去了,贫穷家庭的孩子长大依然是穷人,富有家庭的孩子长大基本都成了富人。这部纪录片每每播出都会在欧美收获极高的收视率,因为它是欧美社会最真实的反映。
至少我身边有很多人就是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读书未必会让我们大富大贵,但是起码可以让我们在社会上立足,可以让我们明心见性,可以更好地去理解这个世界的变化。
中国教育依然有很多值得保留的地方,比如我们在基础教育过程中,高压式的灌输使学生默默接受很多知识,这些知识即使当时消化不了,但是却沉淀在他们心中,将来都会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逻辑思维能力。
要知道,没有一个科目是多余的:数学锻炼你的逻辑,物理让你深刻,化学让你学会看微观,语文让你陶冶情操,历史让你看懂规律,地理让你看透万象,生物让你看透生命……
恰恰是这些基本知识,使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更加深刻了。正是有了众多知识做积累,才有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最终升华成了智慧。
普通人一生有两次改变命运的机会,第一是高考,第二就是创业。这两大机制保证了中国社会阶层的流动性,我们必须谨慎对待它们。
中国还有一句话,叫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很多富人选择了安逸,于是温水煮青蛙,后代就被淘汰;穷人穷则思变,痛定思痛,最终一定能取得成功。
物极必反,盛极而衰,月满必亏,否极泰来。蓦然回首,我们会发现中国是一个公平的社会,总有一只无形的手在维护着社会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