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为什么要强调读经典

我所说的中医经典,就是具有上古遗风的几部中医古籍,主要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难经》。热爱中医的学子总会收到劝告“一定要学习经典”。但通过我的长期观察发现,大多数人学习经典的态度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就是很多中医医生,虽然嘴上说一定要学习经典,但在临床中并没有用经典中的思维方法看病,而且处方很少用经方,针灸也是以阿是穴为主,临床疗效并不令人满意。可以说这部分人喊着要学习经典只是随声附和,通过喊着要学习经典来表明自己的立场,即表明自己不是革新派而是传统的正宗中医,但在他们心里并不明白究竟为什么要学习经典。第二个问题就是很多中医医生或老师,只是揪住《内经》中的一句或几句话大做文章,比如看到《内经》中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就大论人体阳气的重要性,时时处处都要温阳;看到《内经》言“年四十而阴气自半”,就认为阴气很容易衰减,所以处处都要养阴;看到《内经》中言“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就说胆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闲时一定要敲胆经等。这些人设定了一个具有迷惑性的推论程序:首先,《内经》的观点是最高明、最正确的;其次,我提出的观点来自于《内经》;最后结论:我提出的观点是最高明、最正确的。不难看出,这些人是先得出一个理论结果,然后再到《内经》中找到相应的原文,借机大发论述,以证明自己结果的正确性。他们将经典提高到很高的地位,实际是用了类比的方式将自己的观点提高到很高的地位,这种现象层出不穷。问题是《内经》非一人一时之作,体系庞大,无论你“发明”何种理论,都可以在《内经》中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从他们的言行中,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经典。

为了弄明白为什么要学习经典古籍,我遍览古书,希望能够找到答案。我发现如果通过后世注解入手理解《内经》,从中挑选出正确的解读,概率简直太低了,我是没有能力做到。因为我在读书中发现陈修园、徐大椿、黄元御、郑钦安等人虽然都奉《黄帝内经》为经典、为奇书,认为是无上宝典,但仔细研读他们的著作就会发现,他们所说的似乎并不是同一本书,虽然书名都是《黄帝内经》。《内经》的作者在书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但经过这些医家的注解却出现好多种答案,同一句话不同的注家会有不同的理解,甚至同一句话会注解出截然相反的两种观点。经典的原意只有一个,在这么多医家的不同注解中,最多只会有一个医家的注解与经典原意相符,甚至可能一个都没有。有很多医家为了炫耀自己的学识,在注解经典的时候故意用了华丽的韵词,并将经典简单的一句话注解成无限的引申意思,并引用大量丹道、术数等专业术语来解释,其实这些人并不是注解经典,而是借助经典注解自己,通过标新立异的解经来提高自己。从这些后世注解中,我同样没有找到答案。

我认识很多中医前辈,他们看病疗效不错,经验丰富,但很少读经典,他们认为中医是在不停地发展的,认为《内经》只是提出了中医理论的框架,是个雏形,经过后世医家不断地补充才变得完善,并且需要继续发展以使其更加完善。从他们那里我更无从获知为什么要读经典。

我看到很多人用一生来学习经典,最后用一副对联来形容却是“云在山头登上山头云又远,月在水面拨开水面月更深”。他们苦苦地一遍又一遍地读经典,似乎读一遍有一遍的感觉,但实际只是在原地画圈,感觉自己懂了一点,同时又引出更多的不懂,今天认为自己懂了,明天再看发现是错的,新想到的才正确,于是认为这次是真的懂了,可到后天又发现还是有问题!就这样不断地否定,不停地转圈。庄子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以有限的生命用于无限的学习中医经典当中,临退休或临终还说经典太深奥了,太难懂了,这是一件很可悲的事。因此我们必须弄清楚为什么要学习经典,要怎样学习经典,跳出这个类似轮回的圈子,读透经典。

我认为之所以强调读经典是因为中医经典中记载的是中医之道。“经”是达到“道”的最捷径的方式,故古人又言“经者,径也”。《内经》所言的就是“医道”,读懂《内经》(也包括其他经典古籍)是走进这个“道”的基础。古人言“经”,是因其用最简单的语言,最简捷的方式直指天地之道。因为最简单、最实用,所以这些书籍得以代代流传。

中国所有的传统行业都是“道”与“术”的完美结合,“道”即是天地的运行规律。明白“道”的先贤将“道”运用在各个领域,于是就产生了各行各业独有的“术”。无论哪个行业,上至宰相治国,下至农民种地,都运用这个“道”。不明“道”而行“术”,不仅不能有大成就,而且很危险。若不明“道”就种地,不能顺天时,那将颗粒无收;不明“道”而当宰相,治民不顺民意,则天下大乱。所以任何一个行业都必须遵从这个天地之“道”,行业虽不同,所求之“道”相同,此“道”百姓日用而不知,唯有心之人方可体察。同样,中医治病亦必须与这个道相同,若不用“道”只用“术”来治病,则是凭借经验,虽可有一定疗效,但终难成大医。

《道德经》《易经》等经典都在谈论这个“道”,所有经典都说这个“道”是最简单的。《道德经》云:“吾道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易经》云:“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内经》亦言:“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也就是说如果学习占筮,那经典在《易经》(虽然《易经》不是单纯的占筮方面的书),即《易经》这套占筮方法是最易知、最易从的方法。学习中医,经典是《内经》《伤寒论》(虽然《内经》也不单纯是看病方面的书),即经典中所载的看病方法最简单、最有效,我们要学习不是因为它复杂,皓首穷经也读不会,恰恰相反,是因为相比后世医家的书,这些书中所言医道最简单,所用之术最有效。 ezJG33zaMoiTycpwpovo8ilNWDfpqYqq0/ZBOppreHd9ZThXckzLdI+oCNacns0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