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古人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

读《内经》要先回到古人的思维里。古人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宇宙的缩影,每个事物都包含有宇宙的全部信息,大到天地,小到一粒粟米,都遵循着一个共同的规律运行,这个规律古人用“道”来命名。每个行业都必须遵循这个“道”,“道”从细小的事物中很难发现,天地是最大的事物,对“道”彰显得最清楚,因此每个行业都是将重点放在对天地的认识上,而对行业的具体操作细节放于末位。《内经》所写内容也遵循这个规律,先谈天地,再谈人体,并且在谈论人体的时候也处处联系着天地,不会离开天地空谈人体。西方哲学与东方哲学在末节与表述上区分很大,我个人认为核心并无本质差异。西方认为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人类,即人与造物主本质没有区别。中国人则认为人是天地之气所生,天地之道与人之道同,人就是小的天地。这是同样的道理用不同的语言表述而已。

上古之人通过观察,将天地之道的运行规律用河图和洛书表示,两图如下:

img

河图

img

洛书

河图相传为伏羲所画,以表天象,并创八个卦象,以此推演万事万物的规律。洛书相传为大禹所画,以表地理,并依此画天下为九州,依此治理天下。事实上这里的伏羲与大禹都是托名,战国时期的每个学派都会选几个上古之人托名为本学派的祖师,如墨家首推大禹,道家首推黄帝,儒家首推尧、舜。这两个图分别托名伏羲与大禹,当为反映两个学派的思想,分别为阴阳学派与五行学派。阴阳学派主要偏重于对阴阳平衡的探讨,讲究时时处于中和之道,不可偏阳也不可偏阴。五行学派的主要思想为五行的传变,讲究生活在天地之间要顺应五行传变规律,行事不可逆天运。所有的中国古代文化都源自于古人对天地的观察,都用阴阳和五行说理,也就都离不开这两个图,都离不开这两套理。这两套理起源虽为二,然所言之理为一,故后人将两套理论完美地融合到一起,将两套理论分别作为先天与后天,即河图所传达的为先天八卦,洛书所传达的是后天八卦,一个言道,一个言器。《易经·系辞》言:“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人的思想很难用语言来记录,也很难用语言准确表达出古人的思想。下面我勉强用文字描述一下这两个门派在认识上的异同。 LsDhqP8ficqbOUzHFl7OEKCDi6jaelM28aUxdqqebrvTI4CKda2Anu1PjGUizaP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