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七章

金戈铁马惊破后宫歌舞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蝶恋花》

(一)

宣和六年(1124年),赵明诚的莱州太守任期已满。根据大宋秩满非升即调的规定,被调任淄州太守。新任莱州太守到达莱州后,他便和李清照去了淄州。

淄州也称临淄,是春秋时期齐国的都城。在淄州城外的田野里,耸立着一座座巍峨肃穆的古墓。有的古墓上松柏森森,时有野狐出没;有的古墓前面排列着石人石兽,显示着墓主人的显赫。齐桓公、齐景公等齐国的众多国君和宰相管仲等著名大臣都葬在这里。

州城越古老,地上地下的古物就越丰富。

对于热衷金石的赵明诚和李清照来说,调任淄州,是求之不得的事。

上任伊始时,赵明诚有时和同僚们下乡视察农事,也有时去城中的府学抽查学生们的考卷、文章。闲暇时,便和当年在东京逛大相国寺一样,同李清照一道去逛城北的古玩街。不到两个月,他们购得了一册唐人手抄的《齐民要求》和三卷《隋书》,还从古董商人手里购得了二十余方石碑,有的已断为数块,他们便仔细拼接起来,擦拭干净后拓下了拓片。

更令他们夫妇兴奋不已的,是在邢家村获得了半卷白乐天手书的《楞严经》,共三百九十七行,写在唐时的纸笺上,字为楷体。这是他们第一次看到白乐天的真正墨迹!

丁香的家在城北的王家庄子。有一次,丁香听邻人说,淄州来了一位新太守,太守夫人是位轰动东京的才女,她填的词,是当今天下第一,无人能比!

这不是说的李清照吗?难道她和赵大人来了淄州?丁香十分激动,连忙回家告诉了王才有。王才有正在自家院子里雕一块匾额,听说恩人到了淄州,便丢下手里的凿子,和丁香匆匆进了淄州城。

李清照知道丁香住在城外北郊,她准备等赵明诚空闲时,一同去北郊看望她。但由于赵明诚上任不久,又公务缠身,所以一直未能去成,不想丁香却找上门来了!

一见到李清照,丁香虽然满脸是笑,眼眶里却涌起了泪花。她转身对丈夫说:“才有,快来见过夫人。”

王才有说道:“恩人,请受我一拜!”说着,竟在地上磕起头来。

李清照慌了,连忙将他拉起来,领他们进了客厅。

正在后院里洗衣的田杏儿听说丁香来了,甩了甩手上的水珠儿跑出来。一见到丁香,就抱住她的肩头,大声说道:“丁香婶婶,你可想死我了。”

听说来了客人,仆人送来了热茶,客厅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了。

李清照望了望王才有。这个和丁香同岁的木匠,看上去像是六十多岁的人了,由于常年在工地上奔波,脸庞似抹了一层古铜色,额头上刻着深深的皱纹。因为长年手握斧头、凿子、刻刀的缘故,双手磨得十分粗糙,手掌心里还有几条深深的裂口。她说道:“听说你在东京遭罪了。”

王才有答道:“回夫人,没,没遭什么罪。”说着,转头望了望丁香,又说:“谢夫人替我,我们……”

看来,这是个不善言辞的憨厚汉子。

丁香连忙说道:“夫人,亏了你出手相帮,我和大年进京后,交了银子,人就放出来了!”顿了顿又说:“我用夫人的银子,一共赎出了五个人!”

原来,赎出丈夫之后,还有四个匠人因交不出银子还被关着。丁香和丈夫商量了一下,便将剩下的银子都给了道士,四个匠人才被放了出来。但道士威胁他们说,出去之后,谁也不许说出此事,若谁说了,就犯了杀狗之罪!杀狗就是杀官家,死罪难逃!

“还有一件事,我不敢告诉夫人。”丁香笑着说道,“怕惹夫人生气。”

“什么事,说吧,我不生气就是了。”

丁香说:“他们放出来以后,到东岳庙为夫人烧过香外,还用檀木为夫人雕了一尊像哩!”

田杏儿抢着问道:“雕得像不像夫人?”

“因为他们都没见过夫人,就按着自己心里想的去雕,雕出来的夫人,”丁香忍不住先笑起来了,“你知道像谁?”

“丁香婶,你快说,到底像谁呀!”田杏儿急着问道。

“像南海观音!”

李清照听了,笑得都弯下了腰!

丁香还告诉李清照,因洛阳的一位茶商要修一座祠堂,听说王才有的手艺好,托人让他去雕门窗,待丈夫走了之后,她就来城里陪她。

田杏儿兴奋得像只小喜鹊,又是拍掌又是跳跃,大声说道:“太好了,太好了,丁香婶,你快来吧!”

丁香夫妇一直坐到后半晌,才恋恋不舍地出城了。

(二)

淄州是李清照的祖籍,她虽然不在这里出生,但总觉得这里与自己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她望着高高的城墙和城中用青石板铺成的长街,以及长街两旁的房舍,便会想起慈祥的爷爷,想起父亲当年路过淄州时写的那首七绝《过淄州》:

击鼓吹竽七百年,

临淄城阙尚依然。

如今只有耕耘者,

曾得当时九府钱。

有一天,她和田杏儿去逛古董店,看见迎面走来一群人,有的扶着花甲的老人,有的用筐子挑着婴儿,一个个衣衫褴褛、灰尘满面。有些店铺纷纷送来了茶水、烧饼,有一位妇人还抱来了几件夹衣。听人说,他们是燕京人,因金人大举南侵,守城的官兵弃城而逃,金兵破城后,抢杀奸淫,燕京已成了一座死城!数万百姓连夜逃出去,他们是一路乞讨着才来到淄州的。

望着那些惊恐不安的眼神,李清照再也没有心思进古董店里了,她取出随身携带的几两银子,交给田杏儿,又低声交代了几句。

田杏儿走到一位领头的老人面前,将手中的银子递给了他。老人接过银子后说道:“姑娘,谢谢你了。”

田杏儿摇了摇头,说道:“老人家,你别谢我,这是——”说着回头看了看,李清照已经走远了。

老人双手捧着银子,望了望大街的尽头,喃喃说道:“好人啊,好人啊……”

回家后,李清照仍然心绪难平。不是说朝廷和金国已订了“海上之盟”,宋与金联合,打败了侵扰宋境的辽国,收回了燕云十六州吗?明诚还对她说过,童贯作为大宋河北河东宣抚使,蔡攸为两河副使,率领大军北上,势如破竹,捷报频传,赵佶还撰写了《复燕云碑》以颂扬其功吗?怎么会有燕京难民四处逃亡呢?

晌午,赵明诚突然从太守衙门回来了。平时,他总是早出晚归,极少午时回来。李清照连忙让人去备饭菜。赵明诚摇了摇头,说道:“我马上要和司户参军孙河领兵出城,这几天不能回来,你在家里,最好不要外出。”又向门口指了指,说道:“署衙里派来几个差人,守候附近,以防不测。”

“以防不测?”李清照有些不解,问道:“明诚,到底出了什么事?”

“昨夜得报,有数百歹人,携带刀枪,在周村一带杀人越货,疑为金兵混杂其中,为保辖境,需即刻前往弹压!”说完,便匆匆走了。

丈夫走了之后,李清照一直惴惴不安,丈夫是一介书生,对领兵打仗一窍不通,如何对付得了局面?但身为一府之主,不论是匪盗猖獗,还是金兵侵犯,为保一方平安,亲自率兵讨伐,亦是责无旁贷。但不知此时他到了周村没有,难道真有潜入的金兵吗?

第一天,没听见消息从周村传来。

第二天、第三天,仍然听不见消息。

一直到了第五天中午,忽然听见从大街上传来了一阵阵的马嘶之声,接着太守府派人来报:周村祸乱已平,赵大人凯旋!

李清照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当天晚上,赵明诚回来后,向李清照讲述了弹压匪寇的经历。

原来,所谓匪寇,是宋军中的一些逃兵。当燕京未陷之前,童贯以“赴京面奏皇上”为由,在几个心腹的护卫下,连夜逃出了燕京。蔡攸不顾守城将士和城里百姓的性命,以去“调遣援军”为名,带着几骑侍卫也逃之夭夭了。守城士兵群龙无首,随即溃散而去。侵扰周村的便是溃逃的宋军士兵。他们对金作战是些草包,而对自己的同胞下手,却十分歹毒!不过,他们终是惊弓之鸟,没等与淄州的军队交手,便望风而逃了,只有一些亡命之徒被官兵斩杀,还有些被囚于狱中了。

李清照问她:“明诚,带兵打仗,你不害怕吗?”赵明诚听了,忍不住笑起来了。

“你笑什么?”

“我哪里会带兵打仗呢?”赵明诚解释说,“一到周村,孙将军便把我安排在一座祠堂里,又命十多名士兵守在我的身边,不让我走出一步。其实,去弹压的官兵是他率领的,仗,也是他指挥打的,我连打仗的场面都未见过呢!”

李清照听了,笑了。她说:“我已为你备下了一罐黄米酒,再去炒几样青州小菜,算是为你庆功吧!”

赵明诚摇着头说:“有愧,有愧,我可是无功可庆啊!”

“就算是为你压惊吧!”

赵明诚不由得大笑起来。

人世间有许多事教人琢磨不透,有些事虽费心劳力地去苦苦经营,到头来却所得不多,甚至毫无所得;又有些事会在不经意间让人功成名就。事过不久,赵明诚接到了朝廷诏令:“敕,逋卒狂悖,惊扰东州,尔为守臣,提兵帅属,斩获为多,余录尔功,进官一等。翦除残孽,以纾朝廷东顾之忧。”

孙河也因此立功,不久便调往西京去了。

其时,大宋王朝正面临着一场劫难。远离京城的赵明诚和李清照虽也隐隐感到了劫难前的一些预兆,但由于交通不便,资讯闭塞,加之赵佶曾下旨“不准妄言边事”,朝廷有意封锁金兵南侵消息,他们无法判定这场灾难到底会有多大,会在何时发生。

其实,这是一场关系大宋存亡的大劫难。

大劫难已迫眉睫,无法逃脱了。

(三)

宣和七年(1125年),金太宗下诏发兵伐宋,命完颜杲为都元帅,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为副元帅,攻陷了太原之后,两支大军像决了口的两股滚滚浊浪,直扑东京而去。

东京城里,依然是一片歌舞升平。

十月十三日,刚刚庆贺了自己四十一岁寿辰的赵佶,像往常一样,在蔡京等人的拥簇下,从延福宫出来,沿着宫掖中的一条花径缓缓走着。蔡京了解赵佶喜好猎奇,便在宫中置办了市肆、店铺、杂耍、百戏,宫女们装扮成酒家女儿,站在酒缸之前当垆卖酒。今日,赵佶忽发奇想,命太监找来了一身破衣旧履,自己装扮成了行乞的叫花子。他走到酒肆门口,取出一只破葫芦,向“卖酒女”乞讨酒喝。“卖酒女”给她灌了半葫芦,他仰起脖子喝下去了。再要时,“卖酒女”怕他醉了而受到惩罚,便不给他了。谁知他却赖着不走,非要喝个够不可!蔡京也怕他喝醉了,便提醒他说:“陛下,万岁山已告竣工,为庆贺边战大捷,陛下曾下诏开园一个月。今日乃黄道吉日,为开园日,请陛下临幸御览。”

“尔等都进去看过了吗?”赵佶问道。

蔡京连忙说道:“陛下未看,我等不敢先看。”

赵佶听了,点了点头。几名随行太监便将他引进旁边的行宫,为他更换了常服,一行人前呼后拥地进了万岁山的门楼。

在赵佶到来之前,山下便集满了等待进园观赏的人群。他们中既有文武官员、文人秀士,也有巨贾富商和王孙公子。王可意问身边的秦桧:“何蕊不是嫁给右监门卫大将军赵付了吗?为何不见她来?”说完,朝人群里的何蕊瞥了下眼。

秦桧说:“听说他随赴金使节过黄河时,失足掉进河里,受了风寒,回来后一直卧床不起。”

“哼,怕是见了金兵吓软了腿吧?”王可意没好气地低声嘟噜了一句。她一直对这位豪门千金怀有敌意。其因有三:一是何蕊自诩为“东京第一美媛”,她心中不服;二是何蕊自称东京才女,还刻印了一册《花蕊集》,以示高雅,想与表姐李清照一比高低,她心中就更有气了;三是依仗嫁了个王孙,就瞧不起进士出身的秦桧!

在人群中的何蕊,明知王可意处处在和自己作对,但又不便发作,不过,她心中早已暗暗得意:待会进园时,照例是皇亲国戚在先,其余臣民随后,气也气死你王可意!

这座万岁山,确实不同凡响。

万岁山位于皇城东北,在旧城之内,西接宝录宫,东连封丘山,北靠城墙,南到皇城门,山周四十里,是靠人力在平地上堆起来的一座大山!

山上有两座高峰并峙,一座称龙寿山,一座叫凤寿山,象征皇上皇后万寿无疆。主峰叫万岁山,也叫万寿山,高九十五步(每步为五尺),十分巍峨。山下有一泓湖水,水中有洲,众多仙鹤嬉闹于苇丛之中。湖面上建有浮亭,一群妙龄舞女正在亭中起舞,水波中倒映着她们飘动的舞衣,似一群展翅欲飞的仙鹤。

在万岁山的东麓,有缘萼堂、龙盘阁、千佳轩、遇仙亭、太真馆等小巧玲珑的建筑,西麓有伴月亭、揽月亭、浇月亭、弄月亭以及琴亭、棋亭、书亭、画亭等四十余座亭子;南麓是一座连一座的华丽殿堂和各种奇花异草。也许蔡京怕赵佶体力不济,没领他去看东西南三面的风光,而是将他引上了万岁山的北麓。

北麓有一座小型的城池,取名为芙蓉城。城墙、城楼、城门建得都十分精致。城中的布局也十分别致,有供观舞的飞燕馆,供听歌的天籁馆,供品茗的煮茶馆,还有不知作何用的卧玉馆、青鸟馆、忘忧馆、晚香馆、会真馆等十分别致的房舍。

万岁山上到底有多少奇花异草和珍禽异兽,谁也说不清楚。仅孔雀就有六百只,梅花鹿有四千八百头!山上有册可查的官吏,一共有八百二十人!至于散落在楼台亭阁中的宫女、优伶,就难以计数了。

万岁山的下面有一个洞穴,里边埋着一大堆白森森的人骨,都是为修建万岁山而死的民夫遗骸!万岁山修成以后,蔡攸下令封死了洞穴,这些可怜的鬼魂们再也见不到天日了。

正是这些白骨,托起了一座前无古人的万岁山!

赵佶沿着一条曲折的小径边走边看,渐入仙境。他回头对蔡京说道:“知寡人心者,唯蔡卿也!”

当走到北麓的一片湘妃竹林时,忽见林中有一座粉色的小楼,楼门上挂着一方小匾:藏香书院。一名女子正在窗前临书。赵佶忽然来了兴趣,便大步进了藏香书院。那女子见是皇上来了,连忙伏地叩首。

赵佶并未理她,伸手从笔架上取下笔来,站在窗前略微思索了一会,便用他独创的瘦金体书写了一首律诗。

他刚刚写完,身边宠臣们的赞美之声不绝于耳。蔡京连忙亲手收起,又命人立即送往内府装裱。

也许是写累了,赵佶坐在一乘楠木摇椅上,一回头,看见了仍跪在地上的女子,便让她站起来说话。

那女子站起来以后,低着头,有些胆怯。

原来这是个十六七岁的女孩儿,虽无过人姿色,但长得十分端庄,不似那些用粉脂和衣饰取悦于他的宫中女子。她浓发如黛,身材修长,宛若溪边浣纱的村姑,楚楚动人,一看就知道是从江南挑选来的女子。

善于察言观色的蔡京说道:“若陛下累了,可否进内室小歇一会?”

赵佶点了点头。

蔡京低声吩咐了女子,她便扶赵佶进去了。

赵佶进去了之后,太监轻轻放下了门帘,众人便悄悄回避了。

就在这时,一骑人马疾风般地奔到了万岁山下,他是从黄河南岸来报军情的统兵将军陈川,那匹战马一停下来,便软软地倒下了!陈川气喘吁吁地跑到藏香书院时,被蔡京拦住了。

“蔡大人,我有万分火急的军情要面奏圣上!”陈川一面揩着额头上的汗水,一面焦急地说道。

“十万分火急也不行!”蔡京冷冷地说道。

“为什么?”

蔡京说:“圣上正在里边批阅重要奏章。此时此刻,不说是你,连皇亲国戚、执政大臣都不许前去打扰!你先去兵部候着吧!”

陈川听了,如同被人泼了一桶冷水,他沿着下山的路,一步一步地走着,自言自语地说道:“晚了,也完了,什么都完了……”

(四)

冬至过后,北风便开始发威了。

书房里已生起了炭火,李清照坐在火盆旁,正在修补一张新买来的拓片。赵明诚回来了,与他一同来的,还有何云。

寒暄了几句之后,何云交给李清照一封家书,说道:“这是李杭大人托我带来的。”

李清照拆信一看,果然是李杭的笔迹。原来,他已被诏为敕局删定官了。信上还说,金兵过了黄河之后,东京的情势已十分紧迫。金兵攻城以后,会东进青、淄、莱、胶诸州,要她早做防范准备,以应突发事变。

李清照觉得有些不可思议,难道大宋的数十万大军会如此不堪一击?京城真的危在旦夕了吗?

何云见她疑惑,便告诉她说,自己已诏为兵部侍郎,此次是来山东东路诸州调兵的,又将东京的局势告诉了他们。

当金兵直逼东京时,东京城里一下子就乱了套,朝廷上下和平民百姓,都不知所措了。

为了阻止金兵继续南下,赵佶派陕西转运使判官李邺使金求和,但金人不许。他回来之后说什么“金人如虎,马如龙,上山如猿,入水如獭,其势如泰山,中国如累卵”。东京的军民都骂这个被金人吓破胆的使臣是“六如给事”!

求和不成,赵佶这才感到事态的严重,连忙下了“罪己诏”,数落了自己即位以来的种种失政之事;又下了一道“罢花石纲指挥诏”,废除了天怒人怨的“花石纲”和应奉局,恳请各郡县都率师勤王,以保大宋社稷。

但这一切都已经太迟了!金兵以破竹之势席卷河南,将在东京城外会师!

赵佶得知金兵兵临城下时,竟吓得晕倒在地上!待太医们给他灌药扎针之后,才缓缓醒过来。他睁开眼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命身边的给事中吴敏起草禅位诏书,禅位给自己的长子赵桓,即是后来的钦宗皇帝,又诏命吴敏为门下侍郎,并诏明年为靖康之年,以乞求上苍保佑大宋太平兴旺。

赵桓即位不久,有个叫陈东的太学生不顾官员们的重重阻拦,率领一大群太学生登上了宣德门外的登闻鼓院,拿起粗大的鼓槌,猛力地擂击起来。鼓声如一串串的闷雷,不但惊动了赵桓和文武大臣们,也召来了成千上万的百姓和士卒。登闻鼓院里人山人海,群情激愤。

这位血气方刚的太学生,一边擂鼓,一边历数蔡京、王甫、童贯、朱勔、梁师成、李彦等“六贼”的种种罪行,乞请钦宗立斩“六贼”,以谢天下!几个宦官去夺他手中的鼓槌,愤怒到了极点的军民纷纷冲上来,将几个宦官活活打死在大鼓下边!

对于“六贼”,赵桓心中早就想除掉他们。一是不杀他们不足以平民愤;二是不杀他们,自己的皇位朝夕难保。但是,若公开诛杀,一是太上皇赵佶不会同意;二是他们的党羽遍布军政,若贸然斩杀他们,恐会引起混乱。于是打算对他们秘密处决,以绝后患。为了防止他们狗急跳墙,赵桓决定将他们处决于京城之外。

王甫是第一个被处决的。赵桓先罢除了他的一切衔职,查抄其家,又下诏永州安置,再命开封知府派人到永州将其斩首。

朱勔被罢官后,被贬往循州,再派人将他斩于贬所!

童贯被贬往英州,当他走到南雄时,被人斩下首级,首级送往东京,高悬于城门示众!

对于梁师成,赵桓先将他贬为彰化军节度副使,当他途经一座八角亭时,被人活活勒死!

梁师成被诛后,李彦、赵良嗣等赵佶的几个弄权误国的朝臣也先后伏诛。

“六贼”之首蔡京,被贬往儋州,行至潭州时,死于驿馆。其子蔡攸在流放途中病死,死后数日无人收尸,其尸饱了一群野狗!

赵桓即位的第六天,又从登闻鼓院里传来了惊天动地的擂鼓之声,他问御史中丞秦桧,是何人击鼓?

秦桧说:“陛下,还是太学生陈东击鼓。”

“又为何事击鼓?”

“为请复李纲的‘京城守御史’之职。”

原来,金兵第一次打到东京城下时,主战派李纲率军出城,一举击退了金兵,京城暂时解围。但求和心切的赵桓和主和派们为了讨好金兵,免了李纲之职,并派使臣带着割让太原、中山、河间三镇给金朝的诏书及地图等,到金营去谢罪。消息传出后,城中军民极为愤怒,陈东再次击鼓,请求为李纲复职,以保京城。

赵桓问秦桧:“秦爱卿,你对此事有何见解?”

秦桧说道:“我以为对金宜战不宜和。当前复李纲之职乃是人心所向。请陛下三思。”

赵桓听了,无可奈何地说道:“就按秦爱卿所言,复李纲‘京城守御史’之职。”

李纲复职后,金兵开始退却。不久,统制官马忠、胜捷军统领钟师道等数路勤王大军陆续赶到了京师,宋军的阵脚已经巩固了。谁知皇帝仍急于求和,金人这次不但要求割让三镇,还索要黄金五百万两,白银五千万两,牛马各万匹,锦缎一百万匹!并要以宰相、亲王为人质,方同意退兵!

李清照问道:“这等条件还敢答应?”

何云叹着气说道:“李纲力谏不可,但皇上还是答应了,并遣康王赵构和宰相张邦昌为人质,送到了金营,后来又用肃王赵枢换回了康王。不久,竟又借故罢了李纲之职!”

李清照说:“依我之见,京都易主,是迟早之事!”

赵明诚听了,心中一惊。低声说道:“清照,此话怎讲?”

李清照说:“大宋今日之难,绝非偶然,应是天意。”

“何以见得?”

李清照侃侃而谈:“宋太祖建宋,至今已有一百六十七年,其间,虽有不济之时,但好歹都已渡过了,不过,已经埋下了病根,到了这一代,已百病缠身,且病入膏肓了,就像汴河边上的一棵柳树,根已腐烂,倒伏于水中,树干上虽能生出新枝,但毕竟断了根基,待朽了树心,新枝就会焦枯而死!”

“夫人所说,乃是我等想说而不能出言之语,尤其是‘朽树社稷论’,绝妙、精辟,一矢中的!”何云又转头对赵明诚说道:“明诚兄,听了夫人宏论,才知李夫人胆识过人啊!”

李清照连忙说道:“何大人取笑了。我和明诚远离京城,久居书斋,有何胆识可言?我担心的,是存放在青州的那二十余屋金石书册!”

一提到金石,赵明诚便着急了,说道:“是啊,是啊!这兵荒马乱的,是要想个万全之计了。”

何云说:“对了,我离京时,李杭大人曾说过,赵存诚大人官牧广州,赵思诚大人在泉州任上,他建议将你们的金石运往江南,以妥善存放。此事,我可设法安排车辆。”

李清照日夜都惦记着青州的金石,若东京失守,战火必然会烧到青州,青州一旦落于金兵之手,数十年的心血便将毁于战火!她十分同意李杭和何云的建议,便说道:“明诚,何大人所言极是,我们应尽早将青州的金石运往江南。”

赵明诚有些犹豫,说道:“过些日子再运吧!”

李清照知道赵明诚对赵桓还抱有一线希望,她想等何云走了之后,再好好劝劝他。

窗外的北风,像无数条鞭子在狠狠地抽打着屋瓦、树梢,发出饿狼一般的吼叫声,虽然管家又送来了一只红红的炭火盆,但仍然难抵透骨的寒气。

(五)

好不容易熬过了靖康元年(1126年)的寒冬。

听说金人已经退兵,东京暂时解了围,退位后逃到扬州的太上皇赵佶,又回到了东京。

在金兵兵临城下时,赵佶将一个“国破山河碎”的烂摊子交给了赵桓,便带着郑皇后和一群心腹连夜南巡了。回来后才发现,蔡京等旧臣已经伏诛,自己七岁的孙子赵湛已立为太子,这才知道自己重登皇位已经无望,只好深居宫中,独自品尝着唐玄宗退位后的滋味。

铁戈金马之声似乎远离了东京。

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赵明诚得知母亲病逝于金陵,便急忙前往奔丧。他让李清照先回青州,待母葬之后即回青州接她同去江南。

丈夫走了月余,既不见人影,又不见书信,李清照在青州度日如年,心焦如焚。

不久,听说金兵再次围了东京,赵佶和赵桓已被囚于金营,康王赵构已在南京(今商丘)即位。又听说金兵所到之处,血流成河,而溃退的宋兵也趁机抢劫,其害不逊于金兵!

有一天,她终于收到了丈夫的信,让她立即赶往金陵!还特意嘱她,其他金石可以不带,但要带上《赵氏神妙帖》。

望着满满的二十多屋金石书册和古董字画,她问自己:怎么办?怎么办?若在青州等下去,一旦金兵破城,便会物毁人亡;若现在轻车简从赶往江南,虽然自身安全了,但丈夫一生的心血便付诸东流了。想来想去,她决定要和金石同存亡!

有一天,田叔从城里回来说,听逃难的人说,金兵已攻破了历下和章丘,又说临朐的守军趁机聚众作乱,入室抢劫,杀人放火,无恶不作。他说:“夫人,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啊!再迟了,恐就走不脱了!马车已准备好了,我一路护送你去金陵,你就发个话吧!”

“田婶和田杏儿呢?”

“留在青州,为夫人守住屋子里的宝贝。”

“不,不能留下她们!要走,就一块走!也带着明诚的宝贝走!”

田叔说:“我这就去准备装宝贝的箱子。”

李清照连夜开锁清点所存的金石等物,先将笨重的印本书籍留下,又将没有款识的古器留下,再留下官印书籍和大型古器,还将一些不十分珍贵的字画、拓片也忍痛留下了,只将精心挑选的稀世珍品装箱封好,一共装了十五车。留下来的,存放在原处,准备时局稳定下来之后,再用船运往江南。

她没忘了丈夫的嘱咐,将蔡襄亲书的《赵氏神妙帖》挑出来,带在自己身上。

临行之前,她忽然想起了丁香夫妇,听说丁香随王才有去了洛阳,不知此刻洛阳陷落了没有,若是陷落了,他们会逃往何方?还有孟后和麦花,她们仍留在瑶华宫里,还是被金兵掳去了?东海鸥如今在哪里?最好去外地云游去了,只要不留在东京城里就好!

当天晚上,天色阴沉沉的。李清照在归来堂的院子里焚了三炷香,跪在地上,默默地向上苍祷告,乞求上苍保佑青州平安……又摸黑摘了几片桂花叶子,还从树下捧了一捧黄土,装在了一个小布袋里了。

第二天一大早,周英华匆匆赶来了,接着,梁月儿也赶来了,原来,她们两家都准备南下逃荒,家中的男子正在准备车马行李,数日之后才能动身,听说李清照要去金陵,便纷纷赶来,要求和她同行,李清照自然十分高兴。

一行人终于出发了,当他们走到城南的望城亭时,都不由自主地回头望了望,不知谁低声哭泣起来,接着便哭成了一片。是啊,此刻背井离乡,踏上逃难之路,尚不知何时才能再看到青州城!

她们一步一回头地向南走着,最后,青州城终于在朦胧的双眼中,渐渐成了一团迷离的泪花。 Rt+/wOgJWGt5Ef9c2y+D2sEp8U+5/1aw9ebvkazEaW6787ye39pJN+lz82Ro3x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