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蔡述传:
中山陵

中山陵是我国伟大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孙中山,生于清同治五年(1866)11月12日,诞生在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1925年3月12日上午9时30分逝世于北京,遗体曾安置在北京碧云寺内。按照他生前愿望,于1929年6月1日葬于南京东郊钟山中山陵内。

陵墓自1926年6月1日开工,到1929年春即基本完成。除了陵墓建筑外,还划钟山四周130方里的地方,辟为中山陵园。为了迎榇安葬,从中山门至中山陵又筑了一条六华里长的陵园大道。现在的中山门,它的前身是明代官城东面的正阳门,原是一座瓮城,不便通车。1927年兴建陵园大道时,将朝阳门拆除,门基挖低,又重建了一座三孔拱形门洞。在中门洞上嵌“中山门”的题字石额,由此叫中山门。但中山门两侧城墙还是明代建筑。出中山门过桥向左便是陵园大道,这是一条柏油路面的林荫大道,往中山陵是上坡,但还平坦,高大茂密的梧桐树分列两旁,树上枝干向两侧伸展,枝叶垂连在一起,好似绿色的长廊。距陵墓约半里处,公路北侧人行树后,有一座重檐四角攒尖式琉璃瓦顶的方亭,红色柱子,梁枋上配饰着鲜艳夺目的古典彩绘,亭四周设坐凳栏杆,供人们休息。名“行健亭”,为陵园建筑之一。

中山陵依山建筑,坐北朝南,面积8万多平方米,全部用花岗石和钢筋混凝土等建筑材料筑成。主要建筑有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等,都在一条中轴线上。从墓道前的平台至墓室,平面距离约700余米,高低相差约70多米。陵墓下面是广场,与陵园大道衔接,西边可至明孝陵,东直达灵谷寺。广场北面为水泥平台,呈半圆形,台边筑花坛,中间设台阶。与之相连接的还有一长方形的平台,长约12.16米,南面和东西两边也各设一台阶,谒陵人们分别由这三个台阶登上墓道。墓道长约435米,宽约39.27米,分成三道。中道宽约12.07米,为钢骨水泥路面;两旁草地,各宽约9米,植桧柏等树,形如长带,称“绿化带”。左右二道各宽约4.6米,柏油路面,它的东西两侧还各有一草坪,各植银杏等树,内置水泥靠背长椅。中道和左右二道互相平行,顺着山坡,平铺直上。

从陵墓入口处上至祭堂,共有石阶392级。石阶上为大平台,祭堂和墓室位于当中,北部及左右均为花岗石拥壁,将墓室圈围在里面。墓后为广阔的草地,内外植玉兰及法国冬青一圈,中间散置梅花。南面为石栏,周围为绿地,内四周铺金山石路面,中间植雪松,拥壁下植龙柏。祭堂前两旁立石华表一对,高约12.6米,底径约2米,顶径约1米,上刻云彩等古式花纹。平台前石阶边二石座上,各放着仿古铜鼎一尊。这是参照古代陵墓设计的。

1936年的中山陵

中山陵鸟瞰

祭堂是一座仿古木结构宫殿式的建筑,但不同的是四角各建堡垒形的小方室一个。平面长约27米,宽约22.2米,高约25.8米。四个小室系四角攒尖式的屋顶,小方室专为收藏纪念物品和供谒祭人员休息之用。祭堂墙身全部用香港花岗石砌成,当中为重檐九脊蓝色琉璃瓦顶。檐下有石制斗拱和铜质椽子。堂前是廊庑,正面入口共三处,均为石拱门。边框刻花纹,各门有镂空花格紫铜门二扇,门楣上分刻“民族”“民权”“民生”阳篆。正面上下檐之间,嵌孙中山先生手书“天地正气”四字的直额。

中山陵三面丛林,北面是高山峻岭,南面是开阔的平原,陵墓由上至下,顺着山坡的起伏,用长距离的墓道、宽敞的广场,大片的绿地和平缓的台阶,把各种类型的孤立的单体建筑连结在一起,组成了一个规模巨大、庄严而宏伟的建筑群。

《中山陵建造的经过及其前后》 RekicGDtOHHHHEOOSYSFHaZ93+RSIVtkCg9kEkn3/+9U0VUl17tJdypU0CJGKAy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