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第四节 /
语言的再创造

现在的专业写作和普通写作中,很少有人再强调语言的重要性。其实,语言是至关重要的,从写作的角度上讲是首要的。

我听过很多老师讲课中,会疯狂去发掘课文背后的内容,发现社会的、哲学的、人生的意义。短短一千多字的一篇散文,恨不得挖到作家祖宗八代上去。这是典型的过度阐释,把原文并没有的东西硬塞进去。

有哲学家说过,意义止于语言。语言背后的很多东西可能是你附加的。有一些再思考是很好,但一些意义可能完全是你强加上去的。

我们阅读的时候太喜欢挖背后的东西,就失去了很多乐趣。有时候我们看《笑傲江湖》《天龙八部》或《倚天屠龙记》,看着玩玩就可以了,看得感动,流下几滴俗泪。这样很好,有些东西不需要挖掘得特别深,适可而止。当然,你作为一个研究者,还可以进一步挖掘,那是另外一个问题。

什么叫止于语言和语言的再创造?这对我们今天的表达特别重要。

在上节课我讲到,我很讨厌不假思索地运用成语、俗语。语言的再创造,就是要运用特别能够表达我们思考内容的词语,来再现认识。

我们接下来要做一个简单的语言训练。

三个人一组:一个同学说时间地点,类似状语的用途;一个同学想人物;另外一个想一个动词。

现在就开始。随便想,想得越怪越好。

学生们的现场组合结果:

1.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CC在湖面上赏月。

2.万校长在喝西北风。

3.2098年,美国圣地亚哥,姆尼的妻子闭着眼。

4.狂风暴雨的晚上,骑着红色长虹的女神因为动力系统耗尽即将陷落在千丈冰渊。

5.去年夏天在动物园镇洗脚。

6.今天早上在平和食堂跳着广场舞。

同学们还没有充分自由,还没有真正放开地投入。以上六条中,还没有发现超有意思的句子,不过大家都觉得好玩了,这是因为语言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差异效果。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是因为我一开始就强调,不同的词语之间会形成特殊的张力。距离越大,张力也就越大。前面是很庞大的科幻史诗,后面有可能就是下了蛋这样的荒诞小事。

一位校长曾转给我一首小朋友的诗。他问我,小朋友诗歌写得怎么样。我说一般般。校长追问,你的一般般是不是就表示还行啊。我顺着他的话往下说,还行,还行。

那么,诗歌是什么?诗歌,是语言的再创造,要把属性上距离最远的词语加以组合。诗歌可以让你成为一切事物:一条河、一朵花、一条鱼、一只大象。

这有个很文艺的专业名词叫“异质同构”。

今天的很多诗歌,在我看来不是合格的诗歌,因为太符合逻辑了。前一句跟后一句,是连着的,谁都能想出来应该这么连着。那就不是独特的诗歌了,诗歌是一般人想不到它会这样连在一起的。

在我们的课本中,除了高中有小部分诗歌是合格的以外,其他都是不合格的,都是符合逻辑经验的陈述。这并不是真正的诗歌,真正的诗歌,创作者的经验不那么符合大众逻辑,这才有冲击力。

上周我们讲过北岛的诗《生活》,内容是一个字:网。

诗歌的语言,要强调是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词语加以组合。“生活”和“网”,在属性上,隔着很远的距离。今天,如果老师命题要求大家写天上的白云,你说像狗,像天鹅,像犀牛,像树林,这种比喻都很熟悉,还是距离很近的两个词——形状类比——还不能构成一流诗歌的特质。

诗歌的语言需要在属性上距离很远——举例说,悲痛是抽象的,失望是抽象的,石头是具体的,刀子是具体的,悲痛像一块石头,失望像刀子。是不是有点“异质同构”了?不过,讲究的诗人不喜欢用“像”这个字,再调整一下,加上另外一句话,可以这么写:

悲痛这块石头/撞碎了他的前半生

失望这把刀子/把天空裁成一团乱麻

调整以后,词语彼此之间的契合度好多了,也有意境多了。

当然这还不是最好的诗,只是我随意想出来的。而且,我也不是一流的诗人,能写到这个程度不错啦。

这只是举例,当我们真正进入诗歌创作时,会更加关注那些跟我们的切身生活、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时代和我们的内心相关的事情。

有人会说,白云像棉花糖,这也是性质太近的延展,因为棉花糖形状像白云,比较容易类比。

假设我们说,白云像一块石头,坚硬地悬在天上。这就靠近我刚才所说的距离很远的概念。

通常来说,语文教材总是鼓励写作中的拟人化,但这不是好的做法。

刚才同学们造出来的句子,有几组很棒。比如科幻组,叙事极宏大,让人想到了日本科幻小说《银河英雄传说》,很有书中的气势和规模,但后面结尾收得有点可笑,于是产生了巨大的落差。

语言与语言之间的遥远距离,以及因此产生的落差,就构成了真正的诗歌语言。

一名有心的写作者,对语言是很敏感的。

我建议大家注意以下两点。

一、诗语与情语

诗,并非日常生活节奏的再现。

我们要说:诗的语言不能符合生活。生活中很少有人用诗的语言来讲话。

不过,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人这样对话,也是很有意思的。

你说:“同学呜呼,其言也善,能否递给我那个青春哀怨之包子?”

同学可能递给你包子,同时会翻你一个白眼。

我曾经写过一首诗,叫《白眼》:

一个前滚翻,

一个后空翻,

女孩翻了一个

洁白的白眼。

我自己写得还挺得意的。

前滚翻、后空翻是体操或高台跳水的专业术语,原本和白眼没关系;但硬放在一起,发现产生了新意。不过,这都算是小技巧。诗写到大,需要更多的修炼、更大的胸怀和更宽的眼界。

诗的语言,它带出来的,是非生活的节奏。

我希望大家尤其要注意到这一点,诗是非日常生活之节奏。

我见过很多语文老师、学生,他们对现代诗不太读得懂。他们不明白现代诗的魅力,很随意地断言说,把一篇散文分成行,排列起来就成了诗。

真正的诗是无法复原为一篇散文的,凑在一起读不通顺。如果凑在一起逻辑合理,很通顺,那就不是我们说的真正的诗。

因为我们中小学缺乏真正的诗歌教育,大部分人对现代诗歌了解得很少而体会不到诗歌的独特语言魅力。

诗的语言不是日常生活的节奏。

散文语言却可以与日常生活对应。

散文的语言尽量要和日常生活相对应。如果不对应,会形成非常糟糕的落差。

今天的课主要讲到语言,要求我们对语言有新认识。

语言的训练,除了刚才的游戏外,还有很多玩法,它既是日常的高级消遣,同时也能让人体会到语言运用上的细微不同。

同学们可能会说一些流行词,如“这是什么节奏”“献上我的膝盖”“没想到你是这样的××”“你的良心不会痛吗?”“惊喜不惊喜?意外不意外?”等等,大家都喜欢。为什么呢?新的语言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新认识。

大家玩过“空耳”吗?就是完全不懂某种语言,只是根据那种语言的音调,自己配上了一段文字。这样就形成很多搞笑的,但也许意味深长的新词语。

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主题歌I believe就被空耳成了“阿婆你”;韩剧《大长今》主题曲则被空耳成“武大郎挨猪打”;著名动画片《游戏人生》主题曲中有句“We are maverick”,被空耳成“鱼,好大的鱼,虎纹鲨鱼”。不同语言的发音相似,内涵完全不同,造成了奇特的效果。在同一种语言中,也可以“空耳”。如歌手张敬轩的《樱花树下》有句“乘电车跨过大海”被空耳成“成碟青瓜过大海”。

哈哈,什么嘛。

确实很有意思。

二、日常语言的敏感

对日常生活词语的敏感,也是写作非常重要的要素。

刚才我跟同学们介绍这间特别的教室的窗,你们“哇”地叫起来说这是黑科技。我开玩笑说,这明明是白科技嘛。哈哈,就是一个日常生活词语的调换,没什么特别的意思,但是有一点点意思。

“黑科技”,这也是我们现在常用的词,而在二十年前,这个词是不存在的。

所以,我们在阅读和写作中,都要注意到一点:语言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语言是一条河,不是一块石头。社会不断发展变化,语言也不断发展变化。我们现在看到网络上出现了大量的流行词,并不是因为人们喜欢胡乱捏造,而是因为原有的词汇无法有效表达新世界新问题,而随之出现语言的不断创新。

历史上,每次到了社会急剧变化的时代,流行词都不断爆发。

因此,我们要留心语言的变化。不是说,凡是流行的词,都要随之跟进,而是要关心社会语言的变化中,哪些是可能沉淀下来而成为“常用词”的。例如,“宅男”这个词,本是来自日本的一个新表达,现在我们一看就能知道是什么意思,它成了某种状态和性质的有效归纳。这样的词,就已经慢慢地变成“常用词”了。

作 业

今天我们着重讲了AlphaGo和人工智能的内容,也谈到了人工智能今后对人类可能产生的巨大影响。请以此为题,写一篇文章,论述你对“人工智能与人类未来”的看法。

要点:注意这几个环节——寻找资料,整合资料,得出观点,然后以三个以上的论据来证明你的观点,最后作出总结。给你的文章起一个好题目。

字数:2000字。 gdHdyyJiuyBv64AZXr5Y7wza0E2hK2fMqw7IovfSota87h3dfMtjMM4oMRbKZpl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