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别做被责任感驱使的陀螺

从小父母和老师就教育我们做人要有责任感。步入了职场之后,老板和上司会时时提醒员工,做事要有责任感。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责任感更成为我们为人处世不可缺失的品质之一。然而,当责任感走到极致,超过了一定限度的时候,它就会成为我们心里的包袱了。

生活中有一些看似很干练的人,他们做事向来都是风风火火,想问题也很全面,凡事都喜欢操心,可一旦结果与努力的方向不一致,就会产生内疚感。他们的责任心特别重,做事不甘落后于人,更不能容忍被人指责。

在同龄人中,他是大家愿意效仿的对象,在后辈们眼里,他们很自然地成为晚辈尊重的人物,但他们其实活得很累。由于责任心强,他们总想控制形势的发展,有时一点点出乎意料或者在他掌控之外的变化,就会在他心里激起很大的波动。

克劳斯从小生活在一个不和谐的家庭,他的父母感情不好,时常吵架。克劳斯知道,虽然父母都非常爱他,但是他们性格不合根本已经没有感情了,不离婚也是为了他和他的两个弟弟。

克劳斯家里很贫穷,但是父母从来都不会吝啬在他身上花费金钱,加上他又是家里最大的孩子,因此克劳斯从小就对自己说:一定要挣钱,让父母和自己的两个弟弟过上好日子。

大学毕业后,克劳斯去了一家建筑公司上班,这个信念支持他努力工作,每个月大部分薪水都寄回家里。随着父母年纪的增长,克劳斯自觉地将全家责任都背到自己身上。于是为了挣更多的薪水,他只好不停地加班,最后,因为劳累而病倒了。

现在流行一个词叫作“过劳死”,说的就是员工因为过度劳累而死亡。曾经有一份报告显示,现在每年“过劳死”的数量惊人。在台湾,甚至因此修改了“劳动基准法”,用提高雇主违反该法的惩罚力度,来遏制这种现象的发生。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过劳死”现象大多都不是老板雇主造成的,而是员工自我的精神压迫造成的。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人喜欢争强好胜,要求完美,把责任都往自己身上揽,苛求自己,同时他们急躁、缺乏耐性,一旦达不到要求,极容易失望进而强烈自责。造成他们这种心理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追求完美,另一个就是有过度的责任感。正因为这样,他们做事谨小慎微、一丝不苟、优柔寡断,甚至敏感多疑。

许多人为了一件事确实无误,还会让责任感膨胀扩大,从而多次反复地去重复检查同一件事情。就比如说,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状况,一个人锁完门之后,又再度回去接二连三地确认门是否锁好了。这些人认为自己对家庭的安全负有极大的责任,从而增强了自己检查的渴望和重复确认行为的渴望,致使他们在明知门已经锁好了的情况下假如不反复检查就会深感不安和焦虑。

还有些人因为这些过度的责任感,变得过度的谨慎,很难区分事态的危险程度,所以即便是在毫无危险可言的情境中,也让自己的责任感处于一个很高的水平,从而导致自己的神经一直处于紧绷的状态。

艾伦是个优秀的青年,二十多岁就成了一家大型银行的总裁助理。老板看重他的沉稳踏实,所以对他委以重任,经常将一些重要的工作交给他来完成。艾伦自然不敢有一丝一毫的马虎大意,总是在心里不断地提醒自己“要谨慎,要小心,要负责任”。

他把所有心血和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加班成了家常便饭,就是下了班也不敢松懈,老惦记着工作上的事。有点错漏,老板批评一句就得自责半天,精神长期处于紧绷状态。久而久之,他的情绪开始不稳,越来越暴躁,渐渐地失去了平常心,工作中的纰漏也越来越多。最后,老板无奈之下,只好将他调到了其他部门。

适当地抑制自己的责任感,并不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有的时候恰恰是为了担负起更长远、更重大的责任。人生不能做一次性买卖,拥有健康的心态才是进取之道。

面对工作或是生活中的一些重要事件,有些人可以应对自如,但是有些人却最终被压垮,其区别在于自我情绪的调节。有些人情绪调节能力差,找不到积极的应对方式,从而使自己身心俱疲。有的时候,调整一下心态,看淡一点得失,对事物就容易看得宽,放得开,从而取得心理上的平衡。 xuFLfHGcBzSwLJGAJhgu2JAaImKOobj3ifKHLAZ3PYFN/Xl+cAlC1JFRAdVVGJe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