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诚而诚实的举动能赢得别人的信任。敞开心扉、毫无遮掩的诚实和慷慨能够攻破人们心中的防线,即使是那些最有疑心的人也能放松警戒。一旦献上真诚,你就能在他们坚实的防卫盔甲上打开一个突破口,接着你就可以赢得对方的好感,在关键时刻获得帮助。
元末农民起义中,群雄割据,其中以朱元璋、陈友谅和张士诚势力较为强大。1366年5月,朱元璋受到陈友谅和张士诚的两面夹攻,江北形势骤变。小明王韩林儿和刘福通派出的三支北伐军,遭到元军反击而惨败。小明王退兵安丰后,张士诚却派大将吕珍围攻安丰,情况十分危急。小明王多次派人向朱元璋征兵解围。朱元璋与部将商议,众将都反对派兵,连军师刘基也坚决不同意。朱元璋力排众议地对大家说:“我自有安排!”于是毅然派兵去救安丰小明王。
朱元璋为什么愿冒此风险?他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其实,朱元璋自有他的盘算。他认为安丰是应天的屏障,安丰失守,自己的应天就暴露在敌方攻击下,救安丰就是保应天。至于小明王,他在红巾军和百姓中影响最大,有号召力,是一面旗帜。他朱元璋尊小明王为主,打他的旗号,一来是利用小明王影响,争取人心;二来敌方打击的矛头首先冲着小明王,是为了实现他今后的更大图谋。于是,他亲自率军北上,杀退吕珍,保住了安丰。小明王感激涕零。朱元璋乘胜回师,和陈友谅在鄱阳湖经过一场激战,陈友谅兵败身亡。朱元璋获得大胜后,打着小明王的旗帜,又被封为吴国公。此后,他借着小明王的旗号,达到更大的目的。
朱元璋诚心助小明王不假,但安丰战后,朱元璋出于野心,决心把小明王控制在自己手中。他先把小明王迎到滁州。在滁州给小明王建造了巍峨的宫殿,安排了威武的銮驾仪仗、丰厚的食物和华丽的服饰。对小明王态度十分恭谨,完全是真心诚意地顺服。小明王本来对朱元璋已是感激不尽了,对滁州这样的安排,使他由感激简直发展到感恩。他哪里想到,朱元璋迅速安排亲信,对小明王实行封锁、隔离,甚至把侍奉小明王的宫中人员全部换上自己的部下。从此,小明王的一切,统统在朱元璋的掌握之中。
随着朱元璋节节胜利,兵多地广,他野心大发,干脆取消小明王给他的吴国公封号,自立为吴王。后来,朱元璋觉得小明王已无多少利用价值,而且越来越成为绊脚石,他不甘在名分上还是别人的臣子,于是策划了借刀杀人之计。不久,朱元璋派专使到滁州晋见小明王。专使在朱元璋的指使下,对小明王说,朱如何关心小明王的身体、生活,如何日夜企盼与小明王在一起,又如何在应天已做好准备,迎接小明王回驾应天,等等。小明王听得心花怒放,他感到朱元璋安排如此周到,如此忠心,真是难得的忠良!他满口答应下来,准备回应天过皇帝的安乐日子。
小明王准备停当,高高兴兴坐上了专使派的船,向应天进发,行进中,江上风平浪静,小明王兴致勃勃地站在船头观赏水天景色。突然,船身一震,颠翻在江中,小明王及随侍宫女掉进江中,全部被淹死。临死时,小明王还念念不忘感激朱元璋的迎驾之德呢!他哪里知道是朱元璋的密令害死了他。
朱元璋接到小明王淹死的消息后,为掩人耳目,把船工斩首示众,还假惺惺地痛哭了一场。两年后,朱元璋在应天正式登上皇帝宝座,国号大明,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称帝的野心。
朱元璋之计之所以能够成功,缘于他自始至终以“真诚”为幌,实行蒙蔽手段,先是临危救主,继而周到侍奉,就是在小明王丧生之后,朱元璋也不忘“真情”演绎一场哭戏,在世人眼中留下一个“忠心事主”的光彩形象。
尽管从道德上讲,朱元璋的歹毒、阴险是应该摒弃的,但他当初用真诚的态度来帮助小明王却值得仿效。无论你有多么直接的目的,也要让自己多一些真诚,多一点实在,才不会被别人抗拒。你表现得越真诚,就越容易让对方产生浓厚的好感。“人心都是肉长的”,谁会忍心拒绝一个真诚的人呢?真诚在手,你会轻易打开紧闭的门,踏平难走的路,登上陡峭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