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另类出走,试马居庸关

朝夕如流,一晃王阳明已经在京城居住两年有余,十三岁的王阳明生活的年代,正是明朝末期,皇帝昏庸,贵胄沉迷酒色之中。黎民苍生正为了一条卑微的生路而拼死反抗。

华夏大地上,硝烟四起,刀枪血影。王阳明看到这连年的征战,不无感慨地对父亲说:“今天下波颓风靡为日已久,何异于病革临绝之时。”意思是说,现在天下纷然扰乱这么长时间,就像一个人久病快死亡了,这可怎么办呢?

与此同时,边关也不太平,明朝曾多年遭受周围其他部落的侵袭,先是蒙古瓦剌部的挑衅和掠夺,瓦剌衰落后,又被势力日渐升起的鞑靼所侵扰,民众苦不堪言。

英宗正统年间,瓦剌部落部长脱欢向明朝发动大规模进攻,竟然直取皇都,俘获了英宗皇帝,明朝耗费了数以万计的金银珠宝,才得以换回偌大江山的主人。日暮西沉,王阳明所生活的王朝此时已经建立一百年了,经历了惊心动魄的开国时代,经历了五光十色的兴盛发展,而今留在王阳明眼中的,除了积弱,便是无奈。

眼看国不成国,虽然父亲王华一再督促他好好读书,以待将来考取功名,可王阳明却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下安心只读圣贤书。终于,有一天,他偷偷地从家里马厩偷出一匹快马,策马狂奔,出了关外。

远离京城,王阳明不由得心事浩茫起来,一心追求圣贤之道的他,面对广阔的天地,不禁思绪翻涌。大明朝自开朝至今,多少圣贤人前仆后继地倒在了前行的道路上!

如果说圣人方孝孺的倒下是明朝文人悲剧的伊始,那么贤人于谦之死则就是苍生沦陷的开始。方孝孺乃大义凛然之象征,于谦则是众生活下去的契机。人,总是要有一些精神的支撑才能活下去的。

大义失去,还有活的希望,依然可以勉强地走下去,可是时至今日,内忧外患,那么脚下的路究竟在何方?王阳明正是在这无穷无尽的思索中慢慢成熟的,他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在复杂的环境中寻找自我的根本。在居庸关考察的那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登长城,评古迹,思战略,经略四方之志在那个时候终于酝酿成熟。

边塞之行如果说是王阳明的任性为之,在回程途中,王阳明更是任性了一次。

他和随从正骑马往回走,迎面看到两个骑马的鞑靼人向他们走来,在那个谈“胡”色变的时代,王阳明不但不躲闪,反而迎上前去。双方大战几个回合,王阳明因为年纪太小,虽然伤了这两个鞑靼人,但未能取其性命,让他们逃走了。

但是这件事情后来流传开来,王阳明过人的胆略和勇气一时传为佳话。

一个月的行程使王阳明收获到了在京城养尊处优的生活中无法体验的感受。经过一趟关外之行,他身上少了一些斯文,增添了一些侠客的勇猛和威严。在回京的那天夜里,王阳明还做了一个梦。他梦见了自己特别崇拜的东汉将领马援,两人不仅相见,王阳明在梦中还作了一首诗:

卷甲归来马伏波,

早年兵法鬓毛皤。

云埋铜柱雷轰折,

六字题文尚不磨。

马援的一生经历过无数次的战争,建立过卓著的战功。他的事迹激励着后世许多人报效国家,血溅沙场。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王阳明对马援的崇拜,也可以看出小小年纪的他就已经有了要建功疆场的志向。 6E7LpM6XnVrWf7qzIjHqkhjkYz9NLCXAyz5DPxdT9mJPUax53ouQa5Z24QIu8Qf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