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日内瓦会议(下)

◎“联法抗美”的策略

◎奠边府大捷太是时候了

◎周恩来6月16日的六点建议“打开了一个新的门”

◎法国各阶层代表团纷纷来到日内瓦

◎法国主战派政府倒台

◎周恩来在伯尔尼会见了法国新总理

◎三天的柳州会议

◎在不损害基本利益的前提下,作个别让步

◎美国拒绝参加会议的最后宣言

◎“意外的收获”

日内瓦会议在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上取得突破性成果。

日内瓦会议期间,整个印度支那还处在战火纷飞之中。当时,法国对越南、老挝、柬埔寨三国发动的殖民战争已经五年。以法国及法兰西联邦的越南共和国、老挝王国、柬埔寨王国为一方,以越南民主共和国、老挝的寮国抗战部队、柬埔寨的高棉抗战部队为另一方,打得难解难分,使印度支那的局势变得异常复杂。在印度支那问题上,美、英、法三国各有打算。美国想在印度支那开辟战场,达到既可威胁中国,又可向印度支那扩充势力的目的。法国不愿意在印度支那过多地消耗实力,想在已有力量对比和既定战场形势下,通过谈判保住在印度支那的部分权益。英国也希望政治解决印度支那问题,保住在印度支那的部分权益。尽管如此,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法国同三国抗法武装力量的斗争,取决于各方的实力和对战场实际控制能力。

根据印度支那形势,是把战争继续进行下去还是通过和平谈判给法国一个面子使其撤退以结束战争,有两种选择。如果法国不停火不撤军,美国势必插进来,把战火直接烧到中国南部边境(因当时法军还占据着邻近中国边境的越北要地),这对中国十分不利。美军直接介入战争,也会大大增加越南和老挝、柬埔寨抗战力量的困难。考虑到种种因素,中共中央主张争取在美国尚未插手前,就在日内瓦会议上和平解决问题。根据中共中央的决策,周恩来在莫斯科举行的日内瓦会议预备会上,同苏、越领导人研究决定,在印度支那问题上采取“联法抗美”的策略,争取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根据战场上双方占领区犬牙交错,敌方又占着中心区和交通线,就地停战则越盟力量被分割而难以长期生存的实际情况,周恩来提出,比较有利而且可行的方案是争取以北纬16°线为界实行停火,线北法军撤出,线南人民军撤出。对此,中、苏、越三国领导人一致同意。

此前,法国政府的主战派和南越保大伪政府一直称越南民主共和国是没有固定领土的“幽灵”。1953年夏,韦国清(任越南总军委和越军总司令顾问)同胡志明商定,发动新的攻势,越军由北部正面战场向西北发展,解决莱州周围的敌人,并选择有利地形歼灭法军有生力量。同时进一步开辟西北战场和敌后战场,为解放红河三角洲平原创造条件。还在战役的准备阶段,莱州之敌就撤退了,越南人民军从南北两个方向构成了对奠边府的包围。奠边府在平原内,周围是山,中间是小平原。法军迅速增兵至16个营,建成49个大小据点和两个野战机场。法军声称,奠边府是东南亚不能攻克的“凡尔登”。军事顾问团与越军前指共同分析了这种情况,确定改“速战速决”为“稳扎稳打”,严密包围,逐点攻占,波浪式前进,最后总攻的作战方针。至4月下旬,越军扫除了周围山上的小据点,但大据点仍在法军手中,供应依靠空投,越军一时难以攻克。这时,是攻还是撤,出现争论。韦国清力排众议,主张坚决进攻,力争全歼法军。方针一旦确定,立即将在中国装备训练的六管火箭炮师调来,发挥了巨大威力。先在夜间偷袭飞机场成功,使法军无法逃走,然后炮击工事,再发起进攻。5月7日,法军指挥官德卡斯特里将军投降,奠边府战役胜利结束,此役共歼敌16000人。

奠边府大捷太是时候了,因为第二天,日内瓦会议就要讨论印度支那问题。

参加印度支那问题讨论的有中、苏、英、法、美、越南民主共和国、越南共和国(即南越保大政府)、老挝王国和柬埔寨王国。会议由英、苏两国外长轮流担任主席。

尽管有诸多有利条件,但要达成实现和平的协议,仍不是件容易的事。障碍来自法国主战派,更来自美国。美国看到法国势力式微,有机可乘,企图通过参与,逐步取代法国在印度支那的地位。他们当然不希望日内瓦会议达成协议。因此,他们不断散布会议将无结果而散的流言。

在前后75天的会议进程中,主要讨论的问题是:越南交战双方(即越南民主共和国为一方,法国和南越为一方)的武装力量划分集结区,老挝、柬埔寨问题如何同越南问题区别对待,停战的监督与保证,印度支那三国的政治前途等问题,其中以第一个问题关系最大。

老挝、柬埔寨问题是日内瓦会议取得的第一个重要突破。最初,越、中、苏方面主张印度支那问题要通盘解决,不能把三国的问题分开处理。但在讨论中发现,印度支那三个成员国的民族和国家的界线是非常明显而严格的,在法国建立印度支那殖民统治之前就已经存在,三国人民当中也是这么看的。而且,老挝、柬埔寨两个王国政府在大多数人民看来仍然是合法的政府,被世界30多个国家所承认。因此,必须严格地以三个国家来对待。周恩来及时地折中了有关方面的意见,于5月30日将此建议电报毛泽东、刘少奇,并请中共中央电商越南劳动党中央。6月4日,越南劳动党中央同意周恩来的意见。6月16日,周恩来在会上发言,提出对柬埔寨、老挝问题的建议:“在本次会议中我曾多次说过,印度支那三个国家的情况是不完全相同的,因而在解决问题时应该考虑各国的具体情况;同时三国的问题也不能截然分开,应该联系起来考虑才能获得适当的解决。”他接着提出了一切外国军队也应该自老挝和柬埔寨撤退,并在这两个国家中为本国双方军队规定集结地区;中立国对停战进行监察也应该适用于这两个国家,并应照顾到各该国的特殊情况;这两个国家可以从境外运入自卫武器,其数量和种类还待商定,但是,不得在这两个国家内建立军事基地等六项建议。同一天,他会见了会议两主席之一的艾登,向他表示:我们愿意看到老、柬成为像印度那样的东南亚型的国家,我们愿意同它们和平共处,这样对法国、英国也是有利的。艾登表示:英国的要求也正是这样。 这是很关键的一步行动,因为在此前一天,日内瓦会议关于朝鲜问题的讨论在没有达成任何协议的情况下结束,给会议蒙上一层阴影。美国等正准备中断印度支那问题的讨论。会议面临夭折的危险。周恩来建设性的合理的建议提出后,受到普遍欢迎。法国也积极活动,反对中断会议。

巴黎《世界报》说,对周恩来的建议“所有与会者都认为是走向协议途上的一大步”。

《震旦报》的标题为《日内瓦有了新的东西——周恩来提出了“值得注意”的建议》。它的驻日内瓦记者写道:16日会议“似乎产生了可称道的结果”。

瑞士《洛桑日报》写道:周恩来的建议无疑地带来了新的希望,“可以说在这次会议后,人们不能再设想日内瓦会议已近黄昏”。伦敦《每日先驱报》17日写道:“印度支那会议有了更多的希望,在秘密会议上,周外长发表了一个被法国人描述为‘前进一步’的长篇演讲。”

6月19日下午,在限制性会议上共同达成《关于在柬埔寨和老挝停止敌对行动的协议》。

关于在越南划分集结区问题,双方争执的焦点在集结区的界线应划在哪里。越南民主共和国和法国一开始就同意在越南停战后双方部队各集中到协议的集结区,后来又同意越南民主共和国的部队集中到越南北半部,法国和南越方面的部队都集中到越南南半部。但越南民主共和国原主张分界线划在北纬16°,法国主张划在北纬18°。

尽管美国和法国主战派政府对真正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缺乏诚意,但是法国人民却在为争取立刻停止印度支那战争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而努力。法国各个阶层的代表团从法国各地来到日内瓦,向出席日内瓦会议的中、苏、英、美、法及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表达法国人民迫切要求在尊重印度支那各国人民的民族独立与主权的基础上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愿望。设在莱蒙湖畔“美丽湖滨旅馆”内的中国代表团交际联络处,从5月6日到6月19日的45天中,共接待了359个法国人民代表团、2546人。在法国人民的代表团中,有工人、知识界、青年学生、退伍军人,也有市长、牧师、教授、工程师和厂长,他们都热切要求停止印度支那战争。天主教工会代表团在他们的请愿书中写道:“要想工人生活提高,必须停止印度支那战争。”

6月12日,法国国民议会对拉尼埃政府进行信任投票,结果306票反对、293票赞成。拉尼埃内阁遭到失败,不得不集体辞职。6月17日,主张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孟戴斯弗朗斯以战后法国的最高票数(413票)被国民会议授权组织新内阁。

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动向。周恩来认为我们的策略中心应放在鼓励法国的积极性上,使法国不完全听美国的话。孟戴斯弗朗斯是主张法越直接谈判的,因此,设法摆脱美国的影响,使法越直接谈判紧密起来较为有利。

日内瓦会议到这时已经开了近两个月,从6月20日起,会议暂时休会,各国外长纷纷回国。许多人认为周恩来也要回国了。但他说,我还要留几天,做几天工作。23日,他约法国新任总理兼外长孟戴斯弗朗斯在瑞士伯尔尼会面,就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坦率地交换意见。选择中立国瑞士另一个地点会面的原因是:中法还没有建交,而会议已经休会。孟戴斯弗朗斯此番之行名义上是对瑞士进行国事访问,并会见瑞士总统。

两人一见面,周恩来就直截了当地问他:你对印度支那停战到底是怎么个方案?以前,法国出席日内瓦会议的代表、外长皮杜尔在这个问题上一直躲躲闪闪,不肯有一个明朗的态度。孟戴斯弗朗斯就比较直率,他提出双方军队应有两个大集结区,就是从东到西画一条线,形成两部分集结区。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法国方面还没有提出十分具体的方案,需要几天的准备,也就是说待新政府组成以后。他表示也可以根据越南民主共和国代表团团长范文同在5月25日提出的原则来划分。他还说,只要印度支那停战,一定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越南民主共和国友好的。

这次会晤,使周恩来经过作出必要的让步推进和平实现的想法有了底数,以下就是协调各方面意见了。

7月3日至5日,周恩来偕罗贵波、韦国清、乔冠华、解方在广西柳州同胡志明、武元甲、黄文欢举行了八次会谈,这是一次高层的决策性会议。周恩来用三个半天时间,介绍日内瓦会议的经过和国际局势,分析了战与和两种选择的利弊得失。他说:“总的趋势是印度支那的战争在适当条件下应该停下来了”,“在停火的条件上是好办的,最后可以十六度为界,万一还不成,可考虑以九号公路为界,土伦港和顺化可有特殊规定。”胡志明表示同意周恩来总理的看法,即力争在划分集结区的问题上达成妥协,从而把战争停下来。他说:“(一)我们要帮助孟戴斯弗朗斯,使他不下台,这对我们有利。(二)时间问题,在11月以前,必须和法国搞好,取得和平。因为11月以前美国要选举,对干涉有顾虑,11月以后就不保险了。”

7月10日,应苏共中央邀请,周恩来在莫斯科同苏联领导人介绍中越会谈情况,交换对日内瓦会议的意见。苏联领导人也认为,当时美国正极力拉拢法国主战派,对孟戴斯弗朗斯施加压力,企图破坏会议。如果在划分集结区问题上坚持孟戴斯弗朗斯所难以接受的要求,易为美国所利用,法国主战势力又会抬头,对解决印度支那问题不利,对越南民主共和国也不利。经过柳州会议和莫斯科会议,越、中、苏进一步协调了彼此的看法,决定打破划分集结区问题上的僵局,扫除会议达成协议的最后也是最大的一个障碍。

这将是日内瓦会议中又一个重要突破。

风尘仆仆的周恩来在7月12日下午返回日内瓦,当晚就分别拜访莫洛托夫、范文同,介绍参加中越会谈的情况,说明中国、越南、苏联三国党中央所商定的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一致意见:主动、积极、迅速、直截了当地解决问题,在不损害基本利益的前提下,作个别让步,以求达成协议。

7月13日,周恩来会见来访的孟戴斯弗朗斯。孟强调十八度分界线在地理、历史和逻辑上都有道理,法国在红河三角洲所作的让步大大超过越盟可能放弃的利益,法撤出的是经济政治人口上都很重要的地区。以人口论,法方要撤出30万人,而越盟只要撤出3万人,他还表示,如果越盟能在分界线上让步,法方可在政治方面让步,如发表政治宣言。7月17日,周恩来回拜孟戴斯弗朗斯。孟说,越盟不应该要九号公路,因为九号公路是老挝向东方的出口,不能让越盟控制老挝的生命线。周恩来说,越南民主共和国对九号公路没有什么特殊的利益,也许主要是这条公路在十六度线以北的缘故,至于老挝的出口问题这倒是值得注意的。孟接着就问:范文同先生是否可以同意划出这条公路?果然如此的话,他们也愿在其他方面让步。这一天,苏、英、法三国外长会谈时,孟戴斯弗朗斯暗示可以在十八度线与九号公路之间画线,并愿以确定越南普选日期的“政治上让步”作为交换。18日和19日两天,处于中间人地位的英国代表团同中国代表团频繁地交换意见。英国方面表示,法国决不会放弃九号公路。

至此,双方的底牌都已经亮开。

19日,越、中、苏三国商定最后方案,共有四条:

(一)在停止敌对行动协议签字后两年内举行普选。举行普选的确切日期和准备及举行选举的办法,由越南北南两区有资格、有代表性当局协商,不迟于1955年6月作出决定。

(二)国际监督委员会由下列三国组成:印度、波兰、加拿大。以印度代表为主席。

(三)分界线通过第九号公路以北约10公里,照顾到地形。

(四)越南境内军队的集结应在245日内实现。

7月20日下午,越南代表范文同终于和孟戴斯弗朗斯就越南划分集结区问题达成协议,两集结区以北纬17度线南、九号公路北约20公里的六滨河(又名贤良河)为界。

7月21日凌晨3时30分,越南和老挝交战双方司令部代表分别在《停止敌对行动协定》上签字。中午12时30分,经过彻夜紧急磋商后,柬埔寨交战双方也终于在《停止敌对行动协定》上签字。

7月21日下午3时,日内瓦会议举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最后一次全体会议。会议主席仍然是英国外交大臣艾登。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讨论的最后一次全体会议都由艾登主持完全是一种巧合。会议主席首先一一征求各国代表团对宣言的意见,都获得肯定的答复,通过了《日内瓦会议最后宣言》。周恩来在发言中指出:“我们达成的这些协议不仅将结束八年的印度支那战争,把和平带给印度支那人民和法国人民,而且也将进一步缓和亚洲及世界的紧张局势。毫无疑义,我们会议的成就是很大的。”他说:“印度支那敌对行动的停止就要实现了。举世渴望的印度支那的和平就要恢复了。正如在朝鲜一样,和平又一次战胜了战争。让我们更加坚定信心,继续为维护和巩固世界和平而努力”,“我愿意指出,如果有关国家具有和平诚意,国际争端是可以经过协商获得解决的”。周恩来强调:“这次在日内瓦会议上曾经讨论了两大问题,即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关于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虽然没有达成任何协议,但是,它并没有从议程上去掉。现在,本会议对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不仅达成了停止敌对行动的协议,而且达成了关于解决政治问题的原则协议。这就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

美国代表未能阻止会议进程,但拒绝参加会议的最后宣言,他除了重申“人民有权决定他们自己的前途,而美国将不参加会阻止这一点的安排”这一“传统立场”外,他还声明:“(一)按照《联合国宪章》第二条第四款关于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的规定,美国将不使用威胁或武力去妨害这些协定和条款。(二)美国将充分关切地注视违反上述协定的任何侵略的再起,并认为这是严重威胁国际和平和安全的。”结合后来的历史看,美国代表的这些话,实际上是为它日后扩大干涉印度支那埋下伏笔。

经过75天的不懈努力,日内瓦会议实现了印度支那的停火,结束了法国在这个地区进行多年的殖民战争,确认了印度支那三国的民族权利,在印度支那三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斗争中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中国为通过谈判解决国际争端,作了不懈的努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说到会议的成就,还有一个“意外的收获”,那就是中美在日内瓦会议期间的接触。当时美国有一桩心事要和中国交涉,那就是美国的一批因侵犯中国领空而被俘的军人和因违反中国法律而被拘禁的美国侨民,美国希望中国释放他们。中国也有一批留学生和在美侨民要求回国被美国无理扣留,中国对此而深为不满。美国公众舆论对此反应十分强烈,认为这是美国政府强硬的对华政策所致,美国政府受到很大压力。它既想要求遣回那些在华人员,又不想同中国直接接触,以免造成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既成事实。美国因此想通过第三者来办理这件事。当时英国已经和我们建立了代办级关系,它受托于美国,照管美国的在华利益。日内瓦会议期间,美国代表团通过英国参加会议的驻北京代办汉弗莱·杜维廉来办理美国在华被押人员问题。中国代表团表示,中美双方都有代表在日内瓦开会,有关中美双方的问题可以由两个代表团进行直接接触,没有必要通过英国作为第三方插手。此后,由杜维廉中介,出席日内瓦会议的中、美两国代表团各自委派人员,中方代表是王炳南、宦乡、柯柏年,美方是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约翰逊(约翰逊曾参加过朝鲜停战的板门店谈判),从6月5日至21日,进行了四次会谈。

商谈虽无结果,但却成为从1955年8月开始的中美大使级会谈的前奏。 b7LoMpoFg2YbrxXfDPITZExxz0VHSRi01RhkEJJO3up82IuEgy4V4YnditGJD/C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