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阶段指小学阶段。这是与前面三个阶段非常不同的阶段。前面提到的三个阶段虽然有着较大的不同,但仍然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父母和家庭对孩子有着最重要的影响。到了学龄期,将变成父母与老师和同学、家庭与学校对孩子的成长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并且孩子受学校环境的影响逐步上升。
学龄期孩子的生活将变成有规律的校园生活(幼儿园的学习会因身体、家庭情况等原因而对学习的规律性方面要求低很多,这里不等同看待),学习将成为孩子生活的重心,同时,同学间的人际交往以及老师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甚至会超过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因此,父母应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以及关注孩子成绩之外的人际交往等校园生活情况。
我在工作中接触过不少孩子,在小学期间遭到老师的不公正对待,父母为了息事宁人,哪怕不是孩子的过错,也主动承担责任,责罚自己的孩子。孩子的委屈得不到伸张,还可能认为父母也不站在自己这一边,不值得依靠,这会对亲子关系造成严重伤害!对于孩子在学校遇到问题,父母对老师的处理不要过分干涉,因为这样会削弱老师在孩子心中的权威性,影响老师对孩子在学校的管教!但是,如果老师处理不合理,父母也不应该保持沉默。
我们相信,大多数老师都是本着“教书育人”的师者精神为人师表,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现实中有些老师的所作所为与自身职业身份不符!当下的教育环境,许多学校老师的工资收入与学生成绩挂钩:学生成绩好,老师奖金多。这导致不少老师面对成绩差的学生时,缺乏基本的教师职责和素养,考虑的不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想到的是自己这个月的奖金又没了,怒从心头起,对待成绩不好的学生,简单粗暴地批评谩骂,甚至利用老师的权力,禁止班上同学与成绩差的学生交往,或是联合其他老师,想方设法逼学生转学。有位家长向我讲述:她的孩子因为与同学打闹时弄坏了另一名同学的课桌,班主任要求打闹的两名同学把弄坏的课桌抬到教务处换,当天教务处老师不在,坏课桌没有更换。第二天,班主任看到坏课桌没更换,要求这位家长的孩子把自己的课桌换成坏课桌,孩子不情愿,班主任竟然直接把孩子的课桌掀翻在地,还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孩子说“滚”。家长找到校长处理这件事。之后班主任开始各种刁难孩子:不让孩子参加考试,联合其他任课老师故意把她叫到学校反映孩子表现不好(有任课老师对家长说过并不想把家长叫过来,说孩子在她的课上表现还不错,是班主任让她这么做)!还有位家长向我诉说:她的孩子从小好动,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经常遭到班主任的无理打骂。一年级时几个男孩打碎了人家玻璃,孩子在旁看没参与,班主任不敢找当事人而打了她的孩子三巴掌。孩子之间发生矛盾,不论对错班主任都认为是她的孩子的错。二年级时孩子与同桌发生争执,把同桌的女孩打哭了,班主任把孩子叫到办公室用力一巴掌打在孩子脸上,孩子说这一巴掌比一年级的三巴掌更痛。打了之后,班主任说:“滚,有多远滚多远!”平时莫名踢孩子三两脚。孩子的性格因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二年级暑假期间,孩子多次想轻生。该家长找班主任谈过,班主任仍然没什么改变。
举这些例子,我想要说明的是:学校也可能存在不良老师,父母面对老师反映孩子在校表现不好时,不能一味只听老师的说法。对于孩子在学校发生的事情,父母最好能在听完老师的述说后,听听自己的孩子如何讲述事情经过,再尽可能把其他的当事人也找过来,还原一个客观事实再处理! 在很多家长眼里,老师掌握着孩子的学习大权,影响着孩子的学习成绩,甚至是孩子的将来。即使遇到不良老师,家长有时候也不敢去质问老师,怕得罪老师,对孩子更加不利。
如果遇到不良老师,父母处理问题时,本着对事不对人,可以先以询问而不是问罪的态度与老师沟通,表明父母是来处理问题,而不是来吵架的!了解清楚情况后,是孩子的过错,坦陈是孩子不对,该道歉,对于老师合理的处罚,家长也会支持;但是,如果老师的处理过分和不合理,父母也应坚决不接受,老师必须给个说法!先礼后兵!父母这样的处理方式也是让孩子认识到:做错事需要承担责任,但他若遭受到老师的不合理对待,父母也一定会为他出头,保护他! 从小学开始,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是极大的。试想一个上小学的孩子,在学校被老师这样的权威不合理对待后,心里会有多害怕、多愤怒、多伤心,回到家是不是会希望父母是可以依靠的?如果父母也不分青红皂白责骂孩子,孩子只会更委屈!不要让孩子觉得在外受了委屈,回家在父母这仍是受委屈,得不到理解和支持!我们都教孩子要听老师的话,可当老师出现问题,听从的对象都出现问题时,孩子会非常不知所措。这种时候需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支持!家传递给孩子安全和温暖,需要通过这样的事情来建立!
当然,父母给予孩子支持的同时,还需要让孩子明白:一码归一码,老师处理不当,是老师的过错;孩子自己犯下的错,仍然需要承担责任。如果面对不良老师,父母仅仅是兴师问罪的态度,可能孩子一开始确实也有做错的地方,但因为老师的过分惩罚,结果注意力全部聚集在对老师的责问,忽略孩子的过错,孩子可能会得意,觉得以后有父母为自己出头,老师也不用怕,降低老师的威信,同样不利于孩子成长!父母要明白:你的做法是在给孩子做榜样,教孩子如何处理问题——你解决问题的方式影响着孩子处理问题的方式!父母要让孩子认识到:处理问题始终应把重点放在是否达到合理有效地解决问题的目的,而不是变成情绪的发泄!
如果遇到态度傲慢的不良老师,对于父母对事不对人的处理态度仍然居高自傲,父母可以态度坚决地向老师表明:如果老师不给说法,会向年级主任反映;再没结果,会向学校教导主任反映;再没结果,会向校长反映;再没结果,会向教育局反映,向媒体曝光,甚至到法院起诉学校不作为!总之,要让老师、让学校给个说法!如果老师、校领导相互包庇,有条件的,家长能给孩子换所学校最好;没条件,尽量要求换个班,实在不能换班,也要让老师知道家长的强硬态度,避免老师对孩子的报复!
有些父母对待孩子在学校遇到的问题,直接自己处理,比如孩子在学校被同学欺负了,父母跑到学校打欺负自己孩子的同学——这样的新闻已经屡见不鲜了;孩子在学校受到惩罚,父母不论缘由地要求老师赔礼道歉……类似这样父母完全代替孩子处理问题的做法,看似在帮孩子,其实会严重妨碍孩子适应社会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发展!
问题的出现不是一种威胁,也不是一个人无能的表现,相反,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进一步成长和自我提高的机会。
如果父母完全代替孩子处理问题,也就剥夺了孩子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如果父母能够理性处理问题,孩子才能学会合理有效地处理问题;如果父母冲动行事,孩子也可能学会冲动处理问题!
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主要在小学阶段。对于许多中国父母而言,学习是孩子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事情,与之对应的是,“厌学”也成了中国父母最害怕出现在孩子身上的问题,一旦孩子不想学习了,全家人都容易变成热锅上的蚂蚁,甚至放下一切事务来帮助孩子恢复学习。然而,厌学正是青春期孩子最常出现的问题,青春期孩子容易对学习表现出强烈的厌学情绪,对老师也容易出现对抗——归结为对学校的反抗。这种表现的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小学阶段没有培养孩子对学习自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孩子一直是被逼着学习。中国父母对孩子学习的重视程度毋庸置疑,但不得不提的是,很多父母在用错误的方式强迫而不是引导孩子学习——为孩子买各种学习资料,报各种培训班:奥数、书法、绘画、舞蹈、乐器、跆拳道……孩子的课后时间被安排得满满的。对于孩子的将来,父母远比孩子紧张,因为孩子还没感受到生活的压力和竞争,而父母的人生已经让他们倍感生活的压力。这种压力,经常在父母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隐藏在教育中,转移给了孩子。父母这种强迫式学习,不仅不利于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反而会抑制和消磨孩子的学习兴趣——学习已经成为一种负担。
3—5岁阶段发展的好奇心是小学阶段学习兴趣的一个重要源头,但这只是一个起点,小学阶段学习兴趣的培养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学习成就感。
孩子进入小学阶段,社会适应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他人”对孩子的影响越来越大,孩子会越来越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因而,从小学阶段开始,孩子学习兴趣的保持仅仅由好奇心驱使是不够的,还需要好的学习成绩予以肯定——与同学相比自己的成绩更优秀,并能获得老师、父母等他人的赞赏和肯定,同时,自己通过努力学习获得好的学习成绩,付出有回报,体验到自己能力的实现,激励孩子愿意继续努力学习。孩子在小学阶段通过学习成就感建立起的学习兴趣,才能调动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维持孩子自身的学习动力。
在小学阶段,成绩与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紧密联系,而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家庭学习氛围密切相关。如果孩子放学回家后,孩子做作业,父母玩手机、看电视,甚至是打麻将,喧嚣玩乐,没有一个安静学习的氛围;如果孩子在学习上遇到不懂的问题询问父母,父母用不耐烦的态度打发孩子……父母没有给孩子做出一个好的学习榜样,没有营造适合学习的家庭氛围,却一味要求孩子努力学习,非常不现实!在培养孩子学习兴趣非常重要的小学阶段,父母需要腾出时间辅导孩子的学习,陪伴孩子学习。学习时有父母陪伴,亲近父母的愉悦感会增加孩子学习的良好感受,本身也有利于维持孩子的学习兴趣。
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父母应避免“唯成绩论”和“唯大学论”。成绩好和考大学是学习的目标,但不应该成为学习的唯一目标!如果父母只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一切以“考大学为中心”,这时候父母需要反思自己对孩子的学习要求,是否只是在满足自己的需要!
我接触过许多父母,后悔自己读书少,如果自己当初多读些书,能够上大学的话,生活不会像现在这样辛苦,同事、同学中谁上过大学,现在就混得比自己好很多,所以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考一所好大学,将来不用像自己这么辛苦;还有不少父母,对孩子的不满意有着明显的攀比之心,觉得谁的父母比自己差,自己的孩子理应比对方的孩子要强;有些父母身居要职,或者在商业上比较有成就,平时在人前都比较风光,如果孩子成绩不好,就会觉得自己脸上无光等。这些父母在面对孩子的时候,会教育孩子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但他们没有意识到实际上是把孩子作为满足自己愿望的工具。
生活好的标准是什么?读过大学?身居要职?过上层社会的生活?……这个问题本就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会有自己的标准。当父母以自己“生活好”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时,实际上是在拿孩子来满足自己的愿望:希望孩子考上大学弥补自己没读过大学的遗憾;希望孩子很有成就来证明自己没成就只是运气不好,不是没能力;希望孩子有成就以突显自己的优秀,自己比别人优秀,自己的孩子也比别人的孩子优秀等。父母可以扪心自问一下:你“为了孩子好”的名义,有多大成分是为了满足自己?如果真为孩子好,你有体谅孩子的感受吗?你是否想过,孩子的将来为什么一定要成为你期望的样子?那是你的愿望,还是孩子的愿望?
当然,大多数的父母只是出于父母之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孩子不落人后,有个好的将来而让孩子参加很多课外培训。这种殷切希望有时会让父母忘记——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天性和禀赋。我们都知道,向日葵的种子无法长出玫瑰花。可如果把孩子比作向日葵,许多父母都无法接受这一观点,他们不接受这样的事实:一颗向日葵的种子只能长出一朵向日葵,而不能长出一朵玫瑰花,即使他们天天站在向日葵身边,施最好的肥料,浇最好的水,并祈求它变成一朵玫瑰花,“向日葵”孩子也无法长成“玫瑰花”!
如果孩子的内在是一颗向日葵种子——只有被“允许”成为向日葵,孩子才能在他自己的成长中获得深度的自信。每个孩子的天赋秉性是不一样的,不应该按统一的标准强求一致。如同有的种子长成树,有的种子长成草,有的种子长成花,不能说树一定比花或草要好,或者说,花比树或草要好,各有特色。对孩子有利的教育,是帮助孩子找到适合其天赋成长的方向,让孩子成长为“适合的自己”,对孩子来说才是最好的教育——让向日葵成长为向日葵,让玫瑰花成长为玫瑰花。如果这个“向日葵”孩子被迫成为一朵玫瑰花,便像父母给孩子外在披上玫瑰花的花瓣,孩子本性的一面得不到自然成长,逐渐枯萎,缺乏积极向上的生命力,在生活中也难以表现出积极向上的动力。
帮助孩子找到适合的方向,让孩子成长为适合的自己,孩子才能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换一个角度说:如果所有的孩子都“成龙成凤”,满世界都是“龙凤”的时候,“龙凤”还有什么稀奇之处吗?每个人的价值体现在他的独特性中,当孩子的独特性得到充分发展时,孩子自然会得到成功的人生。因此,作为父母,在小学阶段,需要更多地去注意和发现孩子的爱好、兴趣和优势所在,而不是仅仅从父母的角度去培养孩子的兴趣。当下的中国教育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唯成绩论。许多父母只关注孩子的成绩——只要成绩好,其他方面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只要成绩不好,其他方面再好也没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造成的问题是:培养了只会读书学习,难以适应社会的孩子;许多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的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先来说说第一点。不论是报道过的一些高校大学生,甚至是名校硕士、博士——杀同学、老师,或是自杀,还是一些学生上大学了,换洗衣物还要全部带回家让父母洗,以及现今越来越多的“啃老族”——近来甚至发生过一起骇人听闻的事件:因为父母没钱付首付买房,逼父母卖房,还有与父母发生争执,一怒之下杀父母,而后像什么也没发生一样去网吧上网。大家只要对这类事件有过关注,便能够发现这些事件存在一个共同点:这些当事人基本上都是在父母唯成绩论的环境下长大。我不得不说,这些人是被他们的父母毁了。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他的将来都有着无数种可能性,父母的教育引导,很大程度决定了孩子的将来成为哪一种可能性。“高分低能”的孩子越来越多,“唯成绩论”的不良后果不仅仅是社会适应困难,其造成的性格缺陷,对人的心理健康造成的严重不良影响——人格的不健全,也会对人的一辈子产生长远的负面影响,而且很难改善。“唯成绩论”本身就是一种错误认识——父母认为只要孩子成绩好,将来就能出人头地的想法本身就是错的!
成绩≠成就!
不论是那些获得巨大财富的企业家,如阿里巴巴的马云、腾讯的马化腾等,还是像爱因斯坦这样伟大的科学家,甚至像毛泽东这样的伟人,他们并不是“学霸”,他们能够取得成就不是因为他们的学习成绩好,很多取得巨大社会成就的人反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既然成绩不等于成就,父母用“唯成绩论”这样错误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时,得不到期望的结果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这里我不是说成绩不重要。成绩重要,我个人的观点也是鼓励孩子有机会的话争取上大学,但不应该变成“唯成绩论”。
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而言,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远比成绩重要,而且是让孩子受益终生的事情。如果孩子的性格存在缺陷,将在意识不到的情况下对他的一生产生非常多的负面影响,包括社会成就、人际适应、婚姻家庭等。在我十余年的心理学学习和工作经历中,接触过太多由于童年经历造成的性格缺陷对自己生活产生极大困扰的人。这种负面影响一旦产生,将会非常顽固地盘踞在人的心里,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从这些负面影响中走出来。
前面提到的那些“高分低能”的高才生发生的惨剧,不论是对本人,还是对其家庭,甚至对社会,都是一种不幸。父母花费十几二十年心血培养出一个大学生,或是硕士、博士,顷刻间毁于一旦。如果可以重来,我相信这些父母会宁愿自己的孩子成绩普普通通就行,不再追求高分,至少孩子可以健健康康地活着!
在我写这本书时发生的一起社会新闻,让我再次感慨于这点!
一位准大学生揣着家人辛苦积攒的近万元学费准备入学,正要开始人生新的旅途之际,学费被骗,悲愤郁结离世!
一个生命陨落,无法再回来!即使抓到无良的骗子惩罚千万遍,逝去的生命都无法再回来!这名走过应试教育、本该在人生旅途上振翅翱翔,享受一段自在大学时光的花季少女,人生的画卷正要展开,却戛然而止!事件的背后是寒门学子,母亲有残疾,全家靠父亲打工,9900元是一家人省吃俭用大半年的费用!我小时候家境也不好,很能体会懂事的孩子承载父母辛苦挣钱,节俭生活,只为孩子好好学学习,将来有个好出息的期望的感受!9900元被骗,对这名女孩来说,也许当时脑袋里想的全是父母日日夜夜的辛苦,生活上处处节衣缩食的舍不得都被自己的“不小心”变得白费了!强烈的自责让这个懂事的孩子不知道如何承受!一念之间,天人永隔!
如果孩子的心理健康得到更好的培养和锻炼,自我调适能力再强一些,何至于发生这样的悲剧?9900元对这个家庭是很大一笔数目,但可以通过求助社会捐款、申请助学贷款等其他方式筹钱,等自己将来工作后有能力还上便是!无论如何,9900元不论是对父母,还是对自己而言,都远远不及生命的价值!钱没了可以再想办法,可生命无法再重来!孩子如果能乐观些、积极些,也不至于发生这样的悲剧!
“素质教育”已经提倡这么多年,我们的教育实际上仍然停留在应试教育!社会、家庭对孩子的期望仍然是努力学习,成绩好是最重要的,其他都不重要!真的不重要吗?前面提到的这些悲剧都是发生在符合社会、家庭好好学习的期望,走过了高考独木桥的大学生身上。可这样的结果是大家想看到的吗?一定要发生这样的惨剧才能认识到平平安安度过一生就很好吗?
可这时候已经太晚了!生活没有“如果”!但这些惨痛的事故可以给更多的父母以警醒——注重孩子心理健康,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才是最重要的!心理健康、人格成熟才有利于孩子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种种人生际遇,让人生的种种厄运成为成就孩子人生高度和厚度的积淀,而不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坎!
现在再来说说第二点。我曾经看到过一篇文章,一位妈妈写到自己的女儿成绩一般,诸多家教辅导,孩子也很努力,就是不见成绩提升,不过孩子助人为乐,人缘很好,一次班上选举最喜欢的同学,全班同学竟然一致投了女儿的票,班主任老师说这是她从教几十年来从没遇到过的事。文中这位妈妈还写了孩子其他方面的点点滴滴,都展现出孩子善良的一面。这位妈妈最后也顺其自然,不再强求孩子的成绩——不得不说,这个孩子也遇到了一位好妈妈。
有些孩子可能确实不善于教材、书本知识的学习——这是学校成绩最重要的考核标准,也是当下学校老师、父母衡量孩子的最重要标准。许多孩子在“唯成绩论”的教育中,被逼着追求学习成绩,自身天赋没有培养发展,扼杀了取得更大成就的可能性!成绩不是,也不应该成为衡量人的唯一标准。很多成绩不好的孩子,可能动手能力强,可能具有绘画优势,可能长于音乐舞蹈,可能助人为乐,人际交往好……父母不要因为只关注孩子的成绩,而忽视了孩子真正的优势。孩子将来可能成为出色的画家、舞蹈家、球员、作家、企业家、雕塑师、陶艺家等。社会存在各行各业,需要各式各样的人,不是只需要成绩好的人!
对于父母而言,让孩子能够良好适应社会,充分发挥自身天赋优势,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才是对孩子最佳的教育方向。为了达到这样的教育目标,在小学这样一个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的重要阶段,父母教育真正需要注重的是以下几方面:
这点我在前面也提过,不过这里的学习兴趣不仅仅是指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而是探索的兴趣——培养孩子对自己好奇的事物探索的兴趣,这样才有利于孩子一步步发现和发展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面,找到孩子的天赋优势所在。正如有些孩子可能喜欢翻箱倒柜,喜欢拆解东西,喜欢乱涂乱画,喜欢裁剪布料等。这些喜好可能会破坏家里的东西,但只要父母合理引导,也许就能培养出一个未来的家装设计师、机械师、画家、服装设计师……如果父母只看到破坏,就开始不分青红皂白一顿打骂,也许一位天才的未来之星便被你打没了!
如果父母有心,可以去搜索很多历史名人的成长故事,就能发现很多历史名人的背后都有着父母在其小时候对他们探索兴趣的保护和鼓励。呵护好孩子的探索兴趣,让孩子对学习能保持孜孜不倦的态度, 那么,不论孩子成绩好坏,父母都可以放心,孩子的未来不会太差!
这点对于孩子的一生同样无比重要,也将给孩子带来极大的好处。
中国父母的一个通病是——当孩子向自己寻求帮助时,习惯于直接帮孩子解决问题。殊不知这个过程扼杀了孩子锻炼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学生每年参加各种国际奥赛拿金牌拿到手软,可是诺贝尔奖得主、创新性发明却寥寥无几!当孩子向自己寻求帮助时,父母应该先鼓励孩子自己尝试解决问题,询问孩子对这个问题有哪些看法,已经尝试过哪些方法,然后多给孩子提供寻找答案的途径,比如和同学一起讨论、查找相关书籍、上网查找等,即使帮助孩子解决问题,也尽量从孩子能够理解的角度提供帮助。
孩子如果具备“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人生路上追求目标的实现,只剩时间早晚而已!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追求物质生活的当下,许多父母注重的都是孩子的社会成就,从如何让孩子将来获得高收入去培养孩子,以出人头地、上流生活为目标一步步倒推,制订孩子的人生计划:培养尽量做到各项全能,压榨孩子的课外时间,为的是升学加分;从幼儿园开始努力让孩子上尽可能好的幼儿园,再到尽可能好的小学、初中、高中——这都是为了考上好大学。现在更是发展到从怀孕开始重视胎教,“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俗话说“十年磨一剑”,中国的父母为了孩子的未来可是准备了远超过十年的时间,不可不谓“深谋远虑”!但问题是:孩子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他会有自己的想法。而“中国式父母”的做法通常就是:以“我是为了你好”的父母之心逼迫孩子,而不是在尊重孩子个性的基础上引导孩子成长,可以说完全忽视了对孩子人格的塑造。从心理健康的角度而言,在“中国式父母”的教育下,社会上太多的成年人都没有达到成年人的心理成熟水平!我们都追求幸福的生活,不论我们观察身边的人,还是通过心理学的研究都可以发现,幸福并不与金钱呈正比。较好的经济水平有利于提升幸福感,但不是钱越多就越幸福。父母其实只是希望孩子能够生活幸福,又因为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所以父母希望孩子能够上好大学,有份好工作,因此安排甚至逼迫孩子。很多父母把高收入作为对孩子的目标,他们忘记了:幸福才是他们对孩子的希望,追求金钱只是达成目标的手段。如果为人父母者能够明白这一点,就需要记住对于孩子的一生而言,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远胜过高收入。健康的人格才会将人引向幸福的道路。
对人格的培养,父母可能会比较陌生——明白其重要性,却不知如何实施。人格的培养并不复杂,只需要父母从小对待孩子时,尊重孩子的个性,把孩子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去教育。教育本就是“教而育之”,引导从而培养,而不是完全逼迫。完全违背孩子意愿的强迫式教育,只会造成孩子表面的服从,内心却埋下了问题的种子,在孩子心里不断成长,严重时造成扭曲人格,出现各种问题——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人很难相处,这就是人格不成熟的外在问题表现。前面提到过的一些名校学生杀人的不幸事件,正是这种不良结果的极端表现。
没有其他,我特意列出这一条是因为很多父母试图寻找一条捷径,指望教育孩子像装配机器一样,只要将所有有效的教育方法全部照搬用在孩子身上,便能教好孩子。这样的教育观念是“舍本逐末”。所有的教育方法都只是工具!父母对孩子教育的用心用情才是根本!“因材施教”,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真正的教育需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去引导孩子,而不是拿一套教育方法去让孩子适应!教育没有“万能钥匙”,父母不要期望只要把所有有效的教育方式都列出来照做就可以了。能够从以上三个方面在小学阶段去培养孩子,已经能够为孩子的将来打下一个非常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