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学前期(3—5岁)

这一阶段的发展主题是“主动”,对比上一阶段的“身体探索”,主要特征体现为“心理探索”。

“心理探索”,第一个叛逆期来临

这个阶段的孩子语言和思维能力发展特别迅速。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父母印象最深的可能是孩子变得很难管了。之前还是父母说什么就是什么,到这个年龄阶段就会开始和父母唱反调,会和父母顶嘴了。比如孩子很喜欢吃西瓜,你叫他吃他可能会说“我不要吃”,你放下了,隔一会儿他又自己跑过来吃;你对孩子说不要在沙发上乱蹦乱跳,会摔跤,他反而跳得更起劲;你对孩子说不要在家里大吼大叫,再不听就要打他,结果你象征性地轻轻拍了他,他反而重重地打你……

都说青春期叛逆,但其实早在学前期,就有这样一个“叛逆期”了——3—5岁阶段是人的“第一个叛逆期”。这个阶段的孩子,一个显著的心理发展特点是自我意识增强,有了“我”的概念。如果父母留心这个阶段孩子的说话,便会发现孩子说话更多使用“我”这个词了。

当孩子能学着更准确地从环境中区别出“我是谁”的时候,他们就进入到了“冲动”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只管自己的感觉和体会,不是他们拥有冲动,而是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冲动。

——《青少年的家庭治疗》

“我”的意识的产生,使得孩子会有更多自己的想法,不再是简单地听从父母,从而导致可能与父母产生对抗。前一个阶段,孩子虽然已经发展了部分语言,大脑也得到较大发展,能与环境进行互动,但从心理层面而言,幼儿期阶段的这种互动更多地体现为依从式的互动——如同动物也会有对环境的探索,会有语言的交流——谈不上真正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这也是为什么把这一阶段称之为“身体探索”。举个简单的例子,1—3岁阶段的孩子,看见乌龟想买,父母不打算买,孩子可能会吵闹一阵,但父母提出去游乐园玩,孩子可能高兴地叫着去游乐园玩,便把买乌龟的事忘了,也就是说孩子只是在看见乌龟后产生了买乌龟的想法,并不是真的发自内心想买。但如果是3—5岁这一阶段的孩子说要买乌龟,父母再说去游乐园玩可能就没用了,他可能会吵着非要买乌龟,即使父母离开了,他要么可能会追着父母打闹,要么可能会远远地跟随父母,与父母保持一段距离以表达他的不满。这体现孩子的想法已经是发自内心,有着他个人的情感在里面,而不仅仅由环境引起,因而也不会轻易改变。父母需要去理解这个阶段孩子展现出的“难管”是成长的必然,这时候对待孩子的想法和要求时,不能再简单以哄骗或是命令的方式处理,需要与孩子多进行一些交流和沟通。父母尽量支持孩子发展自己的看法,如果不能实现或同意孩子的想法,通过讲道理进行沟通协商,说明缘由;如果孩子还是无理取闹,可能需要采取一定的批评惩罚。许多次在公共场合看到有小孩吵闹,不听父母话,父母怎么哄,甚至吓唬都没用,父母作势打了孩子几下,孩子竟然对父母拳脚相加,毫无顾忌。这种情况便是平常父母对孩子的约束不足。父母不要指望平常在家宠溺孩子,放任孩子的行为,到了公共场合,当孩子表现出任性和不合时宜的行为,显得缺乏教养时,才希望教育孩子收敛,突然打他就会听话——教育是需要时间培养良好习惯的!而好习惯的养成在于日常始终如一的要求,家人一致的教养。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行为如果过分,需要采取一定的批评惩罚措施,让孩子知道不能无理取闹,需要遵守环境要求,不能无限制地满足自己要求,才有利于孩子学会遵守社会规则,适应社会。父母对孩子宠溺危害其实不在于宠溺本身,而在于宠溺的教育方式,一味满足孩子要求,让孩子养成任性、只顾自己的性格,会增加孩子社会适应的困难。孩子在溺爱的家庭环境中长大,会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觉得自己的任何要求得到满足都是天经地义的!因为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一直是这样满足孩子的!可是这种认识只适用于宠溺他的家庭环境,一旦孩子进入家庭以外的社会环境,其他人不可能像家人一样无限制地满足他的要求,孩子必然会碰壁!这种时候孩子不会认为是自己的问题——因为一直以来他都是以这样的方式生活,他只会认为是别人的问题!但在别人看来,孩子任性、自私,这会造成孩子不合群,被别人排斥,孤立于群体之外。父母需要重视宠溺孩子对其成长的不利影响,不要认为孩子还小,满足孩子的要求是小事,孩子长大些就不会有无理要求!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像一张白纸,他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他的性格习惯很多时候在于父母的培养!孩子需要父母培养,而不是完全任其自然成长!

约束孩子的不合理行为,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时离不开批评惩罚,而批评惩罚教育孩子,需要讲究方式。在生活中,很多父母对待孩子的批评惩罚教育处于两个极端:要么一味批评惩罚,要么避免批评惩罚。现在非常流行“赏识教育”,鼓励父母用鼓励、赞赏的方式对待孩子。很多父母认为对孩子的教育只用表扬和鼓励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这是对“赏识教育”的严重误解。“赏识教育”是针对中国父母传统的教育方式对孩子鼓励不足,过于注重培养孩子“谦虚”的传统美德,出于“担心表扬会让孩子滋生骄傲的心态”,非常“吝啬”表扬而提出的!但这并不是说教育只需要用表扬和鼓励就行!孩子逐步成长的过程中,由“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什么是“自然人”?只顾自己需要,渴了要喝,饿了要吃,想要直接、立即满足自己的需要,不会顾及环境、时机、方式等方面,某种程度上可以用“任性”来代替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孩子越小,越是按“自然人”的方式,比如饿了就想吃,哪怕现在在车上,没有食物可吃,也无法去买,孩子只管要吃的,没吃的东西就哭闹;孩子尿急时就地解决,甚至可能不顾尿湿裤子。可是,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需要遵守一定的社会要求,因此,人慢慢长大需要学会很多社会规则,适应社会规则,而不能只顾满足自己的需要。比如,同样在车上饿了没食物,成年人知道无法满足当下进食需求,能做到忍受到有吃的时候再吃,而不是没吃的还在车上哭闹;成年人如果尿急时,也能忍着直到找到厕所,不会就地解决,会顾及形象和文明。换个角度,也可以理解为把人的“动物性”一面,转化为“人性”一面,这个过程就是“社会化”。既然是把原始、本能的“动物性”一面,转化为文明、礼仪的“人性”一面,仅靠讲道理自然不够,正如你不能指望对动物讲道理一样!孩子越小,越是只具有人的身体,而不具备人的心智。即使孩子学会了语言,开始慢慢有自己的思想,但孩子的心智仍然带有很强的“动物性”,因此,对孩子的教育有时会需要批评,需要惩罚,需要严厉,制止孩子的不合理行为,让孩子认识到:作为人,有时候自己的需求要让位于社会要求,必须在遵守要求的前提下满足自己的需要,这种要求是社会中的每个人都需要遵守的!

批评惩罚可用,但须善用!很多父母没能正确运用批评和惩罚,确实会给孩子造成很多负面影响。因为孩子的认知不成熟,不能全面看待事情,当父母批评和惩罚自己时,很容易认为是自己不好,自己不招人喜欢,父母不再爱自己了!因为父母的批评经常是:“你不是个好孩子”“你不听话,我不再喜欢你了”……这样的批评方式自然容易让孩子认为是自己整个人不好,而不是自己做的事不好!形成“自己=问题”这样的观念,对孩子今后的人生埋下深深的负面影响!父母运用批评教育孩子时,需要向孩子明确表达:父母是对他的无理行为不满,对他做错的事不满。错的是他做的事情,而不是他本人!父母批评孩子时,需要把话说完整,“你这样做是不对的”“你做的这件事不可以”,等等。对于惩罚,在教育中能不用时尽量不用,如果孩子无理取闹到非用不可时,惩罚过后,等到孩子情绪平复下来,父母一定要再与孩子说明,惩罚他是因为他的行为不合理,而不是父母不爱他,父母仍然是爱他的。这样才有助于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予以改正,而不会认为是自己不好。

正确地运用批评和惩罚,孩子从父母那接收和学习到的是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才能达到批评惩罚的教育效果!

学前期阶段的孩子还非常喜欢问问题,《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书非常适合买一本送给这个阶段的孩子。父母可能容易被孩子不厌其烦的问题弄烦,但父母一定不要用厌烦的语气和态度打发孩子了事——要知道你的不耐烦和敷衍打发,可能打发了一个未来的“爱因斯坦”。你打发孩子的同时,也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性——而这对孩子将来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着非常大的不利影响。学前期阶段孩子的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孩子高级心理活动的发展。好奇心带来的探索,极大地丰富了孩子的思想。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将来具有独立思考的品质,一定注意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尽量从孩子能理解的角度去回答孩子的问题。如果不知道如何向孩子解释,或是没时间向孩子解释,也可以告诉孩子寻找答案的方法,鼓励孩子自己去思考问题寻找答案。这样,在保护孩子好奇心的同时,还锻炼了孩子面对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孩子向自己解释他找到的答案时,父母一定要认真倾听——不少父母用一种心不在焉的方式对待孩子,听的同时做其他事情,自认为可以骗过孩子!殊不知孩子能够直觉地感到父母是否在认真听!当孩子兴高采烈地跑过来,想告诉父母自己找到的问题答案,获得父母的肯定时,父母最好能放下手头的事情,认真倾听孩子。重点不在于孩子的答案是否正确,在于父母用认真的态度,肯定和鼓励孩子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努力和行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身为成年人的父母,已经习惯用很多定式思维面对这个世界、面对生活,当我们愿意从孩子的角度去看世界时,未尝不是一种新的体验,能够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不要觉得孩子的问题太简单或是太幼稚,对于孩子而言,“我”的意识的发展,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心灵意识的真正觉醒——之前的阶段都可以看作是动物式的被动反应,正如人类历史的发展一样,自我意识的产生对人类进化有着里程碑的意义。这个世界对孩子来说充满新奇,他的不断探索是逐步建立他对世界的个人认识,形成自己独特的心理世界,在这种意义上,才可以说他开始成为一个真正的、区别于他人的“人”。

学前期阶段的孩子还经常会有自说自话的习惯,而且这种自说自话有时候会用“奇怪”的、听不懂的语言。这时候父母不必去干涉、纠正孩子,更加不要去嘲笑孩子。这是孩子发展语言的一个自然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自我练习,就像在“试错”。孩子的大脑会自动学习正确的语言交流,剔除不合适的语言组成,父母刻意纠正反而会阻碍孩子大脑的自动学习过程。有些孩子的结巴现象,正是父母在这个阶段对孩子自言自语的刻意纠正导致的——父母的纠正阻断了大脑的自动学习过程,让孩子体会到自动学习到的语言会出错,于是形成条件反射,担心自己学会的语言是错误的而不敢开口,变得结巴。在这个孩子学习语言的主要阶段,“顺其自然”即好!

孩子在学前期阶段思维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想象力的发展特别显著。而游戏是孩子发展想象力的重要过程。游戏对孩子有着非常多的帮助,不仅是想象力,还包括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当然,这个阶段孩子的游戏活动多是独立性的游戏活动,同时慢慢发展与其他孩子互动的游戏活动。观察孩子的独立性游戏活动会发现,孩子能够自己一个人发展自己想象的故事情节,沉浸在自己的故事情节中对话,颇能自娱自乐——当然,这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对孩子而言,这个过程同时发展着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多种心理能力。尽管孩子能够独立做游戏,但是父母这时候如果能够陪在孩子身边,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在孩子的游戏中与孩子对话,对亲子关系的建立、与孩子情感的滋养,以及智力的发育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哪怕仅是在旁陪伴观察孩子的游戏过程,对孩子的意义也是不一般的。

父母可能会发现这个阶段的孩子有着玩弄生殖器的行为,进而大声斥责孩子的行为。这样的做法对孩子并不利。这是孩子自然的性别意识开始觉醒,开始会有对男孩、女孩的区分,自然会有对性的关注。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关注自己是怎么出生来到这个世界的,这其实也是关注性的一种间接表达方式。如果父母只是简单地喝止,甚至用“不知羞耻”这样的话来斥责孩子,其实,也在孩子的心里埋下了“性是肮脏的”这样的观念,这对孩子成年后的性生活将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在中国,很多成年人存在性方面的问题,只不过由于中国人羞于谈性,致使大家对这个问题的了解不多。而性问题大多数源于心理原因而不是生理原因,心理原因又较多源于3—5岁这个阶段,父母在孩子心里种下的“性是不好的”性观念的影响。性生活的和谐是影响夫妻关系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国人羞于谈性,使得中国人下意识认为,在婚姻中只要两个人感情好,性生活并不是太重要!但实际情况是:性生活的好坏会严重影响到婚姻质量!长期性生活不愉悦积累的负面情绪,会扩展到家庭的其他方面,增加夫妻矛盾!对离婚案件的不完全调查显示,有近四成离婚的直接原因就是性生活不和谐,近九成的离婚存在性生活不和谐!性生活质量是婚姻不容忽视的问题!因而,父母不应轻视这个阶段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性教育,以免在孩子心里种下“性是肮脏的”这类错误的性观念,为孩子成年后不愉悦的性生活埋下隐患。本书下篇的“父母教育”中,会详细介绍男孩和女孩的不同培养教育。在学前期这个阶段,孩子性别意识开始觉醒,父母可以有意识地教育孩子男孩与女孩不同的行为规范。对于孩子的性好奇,腾出时间与孩子交流,给予引导,让孩子明白男孩与女孩身体构造的不同,不用回避男孩与女孩生殖器构造的不同——这恰恰是孩子很好奇的一点,可以向孩子坦诚:这种不同,表明你是男孩子,要勇敢些;表明你是女孩子,要温柔些等。性教育不仅包括告诉孩子男孩与女孩的区别,也应包含对孩子的性保护,这也是中国教育非常缺失的一块。目前对这方面的调查研究不多,但从如今出现越来越多的幼儿被成年人性侵的新闻媒体报道中可以看到,很多幼儿被侵犯后很长时间家长才知道,这里部分原因在于孩子不知道什么是性侵犯,需要父母告知孩子,身体的哪些部位是不允许被他人触碰的,如果这部分被人触碰应该及时告诉父母。

“延迟满足”培养

我接触的大量所谓的“问题学生”,存在一个普遍特点:不愿思考,缺乏耐心,做事凭一时冲动;只顾眼前享乐,不为将来考虑,即使能够考虑将来,也贪图当下享乐,缺乏抑制及时享乐,追求长远利处的能力。许多父母把这归结为孩子缺乏毅力,惰性大,自制力不强。有这些方面的原因,但还有一点容易被父母忽视的原因:从小对孩子“延迟满足”的训练不足!

所谓“延迟满足”,即教会孩子学习等待,学习不是自己的所有需求都能立刻得到满足,学习暂缓自己的需求,推迟满足。

推迟满足感,意味着不贪图暂时的安逸,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少有人走的路》

3—5岁是培养孩子“延迟满足”的关键阶段。本书前面提到过1岁以前对孩子的养育尽量做到照顾及时,以培养孩子的安全感。当孩子到达3岁的年龄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延迟满足”。许多父母问我:孩子做作业拖拉,东玩一会儿,西玩一下,怎么办?这便是典型的对孩子“延迟满足”训练不足。对孩子“延迟满足”的训练,能够培养孩子“先吃苦,后享受”的意识,锻炼孩子多些耐心,同时也是在锻炼孩子的自律性。

那些父母、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通常也明白学习对自己将来的好处。可是学习的好处需要先努力学习,考上大学,需要近10年之后才能体会到。而不学的好处:不用辛苦做习题、背单词、古诗词等,有更多的时间玩乐,在父母老师面前可以放肆些,不用再谨小慎微,不学的好处当下就能够体会到。“先苦后甜”是人生常态,为什么那么多人把自己的人生过成了“先甜后苦”?远方的樱桃固然好吃,即使就在看得见的前方,可是还有很长一段路;眼前的枣子并没有樱桃美味,可是总在眼前晃,触手可及的诱惑,总是容易敌过远方的美味!“坚持”“自律”,我们都知道这些品质对我们的重要性,然而知易行难,能做到的人终究是少数!

在3—5岁 “延迟满足”训练的关键阶段开始注重对孩子的培养,从小持之以恒地训练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孩子的毅力和自律自然能得到有效培养,具备较强的行动力,能够追求远期目标的实现而避免被眼前利益诱惑!

对孩子“延迟满足”能力的培养,需注意:

(1)延迟满足的时间由短至长。不能要求孩子立即做到延迟很久才满足要求,孩子年龄越小,训练延迟满足的时间应越短,一开始可以是几分钟,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延迟满足的时间可以逐步延长,比如说孩子刚入小学时,想要买某个玩具,可以提出一周上学表现好便同意买;孩子进入小学高年级,满足孩子的要求可以变为半学期或是一学期表现好。

(2)延迟满足得到的奖励要比及时满足大。这样对孩子才会有吸引力,才能鼓励孩子选择延迟满足。比如,孩子总是想先玩再写作业,如果孩子一直很想买某个玩具,父母可以提出如果他能做到每次先写作业后玩,父母就同意买。延迟满足的奖励可以先让孩子提出来,再与孩子商量。一旦父母承诺了孩子某种奖励,必须做到。

(3)逐步把物质奖励转变为引导孩子明白“延迟满足”对自己的收获——能够追求实现比及时满足价值更大的长远价值,从而避免孩子一味追求物质奖励。 oAQVAPoOddUjr53eOoIaudqj2c6TTNVNgBeaKzt08OLVqbgzHBUeoxdJbbUbZPY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