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独立行走作为分界线,是因为能否独立行走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不论是促进孩子生理发育,还是心理发展,特别是心理发展。不能行走前,孩子只能在非常狭小的范围内活动,通常只能被动地借助成人的帮助才能扩展活动的范围(能够爬行后,孩子的活动范围有所增加)。当孩子可以独立行走后,探索的范围扩大,感官接受的信息增多,能有效刺激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同时,孩子不断提高控制自己身体行动的能力,对孩子自信心的建立极为重要,这也对孩子将来的成功影响非常大。
这一阶段的发展主题是“意志”。我把它描述为“身体探索”——这是为了与下一个阶段的“心理探索”相区分。孩子在这个阶段发展出走、跳、说话等很多技能,正如一个沉睡许久的人,醒来后特别想活动,孩子具备这么多行动技能后,也特别好动,总是闲不住,哪怕吃饭,也总得捣鼓点事情。为人父母一定深有体会,这个阶段的孩子特别折腾人,喜欢到处跑,喜欢玩弄东西,但由于孩子行动能力有限,又担心孩子磕磕碰碰伤到自己,父母不得不尽量跟随。父母不仅出于担心孩子伤到自己会限制他的有些行动,还会出于教化孩子社会标准而限制孩子行动。比如,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对自己排泄的粪便很感兴趣,对从自己身体出来的这个物体很有探究欲望,会去玩弄一探究竟,这样的行为一定会遭到父母的强烈斥责和禁止;比如,孩子可能会坚持要像大人一样自己吃饭,但又不能熟练使用勺子,结果弄得饭菜到处都是,父母只能喂食,对于孩子仍然坚持自己吃饭只能劝说或者喝止;比如,看到父母使用水果刀削皮,孩子可能也会想要尝试,但父母一定会禁止孩子使用,以免孩子伤到自己。诸如此类,这一阶段孩子发展出很多身体机能,也会不断运用自己的身体进行各种探索,但孩子不知道自己的行为可能带来的危险后果,同时父母对孩子社会标准的逐步教化,使得孩子探索与父母限制间存在争夺。如果父母出于担心孩子的安全、教养的方便等原因对孩子管制过度,对孩子身体活动的自由限制过多,孩子支配自己身体活动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种与父母争夺对自己的掌控而没有得到满足的需求,会一直留在心底,等到青春期再次出现与父母争夺控制权的时候被唤醒,从而增大与父母的对抗,增加父母对青春期孩子管教的难度。因此,父母需要对这个阶段孩子的约束把握好一个“度”,减少青春期教育可能被引爆的又一个“炸弹”。
如果给予孩子过于宽泛的行动自由,比如孩子不高兴了出现打人的行为,想要别人手里的东西时直接动手抢,觉得扔东西很有趣,喜欢扔东西等这样的行为都不约束和纠正,就会形成孩子任性的性格,对他今后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造成困难,也会为孩子青春期出现问题埋下隐患。如果在幼儿期对孩子的管教过度放任,没有在孩子心里建立起“心理边界”意识,让孩子感受到做事要有所约束,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极可能出现随心所欲、无所顾忌的放纵行为!我在工作中遇到过很多青少年的问题行为,都有着家人早期过度宠溺的原因。这种宠溺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身上出现较多,这也是我们现在逐步关注的“隔代教育”问题。现在很多家庭都是孩子断奶后就交给爷爷奶奶等带,老人家对孩子通常非常疼爱,对孩子照料的用心毋庸置疑,但这种疼爱容易忽略从教育角度考虑对孩子的培养。父母是不应该,也没有权利指责自己的爸妈没有带好孩子的,毕竟教育孩子是自身的责任,自己的父母只是来帮忙的。不过从教育角度而言,更有利的一种方式是妈妈自己带孩子,陪伴孩子到3岁入幼儿园的年龄再工作。这不仅仅是从教育方式考虑,妈妈能够更注重对孩子的培养,还在于在1—3岁这个阶段如果有妈妈长时间陪伴,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的情感得到足够滋养,将为孩子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犹如一粒种子虽在泥土之下,给予适宜的温度、湿度、空气等环境条件,让种子为破土之后的茁壮成长积蓄力量;如果种子在泥土之下,为今后的成长积蓄力量时,某些方面的滋养不足,到了某个成长阶段,这种不足可能就开始显现出来,对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1—3岁亲子关系的强度对青春期父母与孩子间的相处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如果这个阶段父母与孩子相处时间少,缺乏足够的情感联结,那么等到孩子进入青春期时,可能对于父母的管教会对抗较大,在父母眼中显得“非常叛逆”。很多父母在孩子断奶后就将孩子留给自己的父母照看,忙于打拼事业,等到若干年后生活稳定再把孩子接来与自己一起生活,这样的情况容易导致:到了青春期孩子与父母的对抗非常大!许多父母在孩子需要陪伴的时候,不在身边,等到拥有较好的物质条件再想来陪伴孩子时,已经错过陪伴孩子成长的重要时机!这时候孩子已经长大,拥有较多自己的想法,父母再想与孩子亲近,孩子则是想要远离父母,独立成长。父母亲近孩子以及想要补偿以前对孩子照顾少的内疚的方式,通常是物质的满足,可是错过陪伴孩子成长,再多的物质补偿都无法替代陪伴带来的情感上的亲密关系的联结!
这个阶段,妈妈对孩子教育的重要性要重于爸爸,但爸爸的作用仍然不能忽视。心理学对家庭的认识有着“三角关系”的观点,即爸爸、妈妈、孩子三者间的关系构成一个“关系三角形”。有人可能会问:如果家庭中有一个以上的孩子,那就不是三角形了啊?是的,如果孩子不止一个,确实家庭关系的讨论更复杂,“三角关系”只是一种简化的象征性描述,便于大家理解。
健康的家庭关系模式呈等边三角形,即父母与孩子三者间彼此关系比较均衡,和谐的家庭通常是这种关系模式,我们能看到和谐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都生活得比较快乐。
家庭关系模式呈非等边三角形,显示出家庭的问题状态:父母与孩子间有两者关系较亲近,团结在一起,而与余下的那个家庭成员关系疏远。
第一种情况是母子关系近,与爸爸关系疏远。
第二种情况是父子关系近,与妈妈关系疏远。
第三种情况是父母关系近,与孩子关系疏远(这种情况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的家庭中出现较多:由于孩子出现问题行为,难管教,父母结成联盟面对孩子的问题)。
家庭既然作为一个整体,不健康的家庭关系模式对家庭中所有人都将产生不良影响。对于孩子而言,家庭关系模式会深刻地影响到孩子将来成年后的婚恋关系。1—3岁阶段如果孩子与爸爸相处时间少,家庭关系会变成第一种情况:母子关系近,与爸爸疏远。这种家庭关系模式,对于女孩而言,对其将来寻找配偶以及组建自己的家庭会产生不利影响;对于男孩而言,对其自信、力量感、方向感的建立的不利影响较大(本书下篇“父母教育”的“父性教育”中将详细阐述)。
说完了1—3岁阶段对孩子过度自由的影响,再谈谈这个阶段训练孩子完全遵从社会标准的影响。
这个阶段,孩子有着天性的“身体探索”,如果父母为了教养的方便,或是担心孩子受伤而极力限制孩子的各种活动,孩子很可能变得顺从,不敢表达,缺乏勇气。他将来的人生也许能够安安分分过完,却很难有所成就。孩子能够行走后,他本来不知道这个世界有多大,带着新奇不断探索,父母对孩子的限制就像给孩子筑了一道围墙。如果父母对孩子的限制较多,这道围墙的半径可能只有1米,那孩子的心理世界就在1米的围墙内;如果父母对孩子的限制少一些,这道围墙的半径可能是10米,孩子的心理世界也就扩展为10米。我们面临的现实世界是一样的,但每个人的心理世界是不一样的。我们的心理世界越大,表现在生活中就是我们越敢于探索和尝试。这一阶段的发展主题是“意志”,孩子建立适度的“意志”,在内心建立起能够按自己想法行事的信心,性格中会形成积极向上的一面,对其一生都将产生积极影响。
幼儿期的教育需要父母有一种“智慧的忍耐”,既要允许孩子探索、发展自己,又要有适度的约束和限制。
有一种横跨婴儿期和幼儿期,对人一生的人际交往,特别是在婚恋的亲密关系中影响重大的因素,我们称之为“依恋关系”!依恋关系主要是3岁前与母亲(或抚养者)的关系,我把它放在幼儿期来介绍。
“依恋”指的是个体对特定他人持久而强烈的情感联结。依恋关系主要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矛盾型三种类型。童年早期形成的依恋关系,会在成年后的恋爱和婚姻这种亲密关系中重复,也就是说,成年后我们与爱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实际上是早期我们与母亲(或抚养者)的互动关系的重复!
孩子与母亲建立了较稳定的关系,孩子的需要能得到母亲及时的回应、照顾和满足,孩子与母亲之间有着良好的互动。安全型依恋类型的人在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中,容易信任和依赖爱人,容易建立稳定的感情与和谐的婚姻关系。
孩子可能接受了来自母亲过多的干扰,例如,孩子想睡觉时,母亲却不停地和孩子说话,逗弄孩子。孩子因此形成回避母亲,避免过多的干扰!回避型依恋类型的人成年后,一般的人际交往正常无碍,在恋爱初期也能像一般恋人那样发展,但一旦恋爱关系发展到深入阶段,感情就会出现问题,会通过各种问题来回避感情的进一步深入,最后导致分手!如此反复,在一段段恋情中不断重复,总是到了感情深入发展的时候就会出现问题,导致分手!很多人可能会以要求高、性格不好等原因来解释这种现象,但实际上是因为回避型依恋关系在爱情这种亲密关系中无意识的重复,与恋人的亲密关系互动激活了幼年与母亲的互动方式,导致回避的互动方式再一次在恋爱中重复!区别在于以前是回避母亲,现在是回避恋人,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亲密对象!这也是为什么幼年与母亲互动形成的依恋关系模式会在恋爱中重复!
孩子受到的经常是母亲不一致的照顾,母亲对孩子的照顾本身就很矛盾:有时对孩子能够及时回应、照顾,有时对孩子的回应置之不理;有时放任孩子到处探索、玩耍,有时孩子要探索时又限制孩子。这样的养育方式会让孩子形成对母亲既想亲近,同时又很抗拒的依恋关系。有着矛盾型依恋关系的人,成年后进入恋爱关系中,容易出现“忽冷忽热”的情况——对恋人一段时间很亲近,当对方也回应以亲近时,却有可能突然疏远对方,将对方推开!这样的恋爱关系肯定难以持久!一般我们将这归结为性格不好,但了解依恋关系之后,我们便明白:这种“忽冷忽热”性格的人,其实是由于“矛盾型依恋”关系在作祟!
关于依恋关系说了这么多,这与教育孩子有什么关系?婚恋关系影响着人一生的幸福,而婚恋关系质量与童年早期“依恋关系”密不可分!父母如果能培养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关系”,自然能为孩子今后的幸福埋下种子!同时,“安全型依恋关系”的人对人有着更大的善意和信任,这对人际交往有着极大的提升作用。良好的人际交往对于孩子的成长及今后成就都能有非常大的助益!培养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父母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母亲自身的依恋类型会极大地影响孩子的依恋类型。比如母亲是回避型依恋,便会避免与孩子的亲密接触,有可能造成孩子的回避型依恋;母亲是矛盾型依恋,对孩子“忽冷忽热”,可能促成孩子形成矛盾型依恋。因此,需要母亲反思、了解自身的依恋类型,如果自己是不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和矛盾型依恋),就需要多提醒自己,避免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造成孩子的非安全型依恋,尽量学习安全型依恋关系的母亲养育孩子的方式:及时回应孩子!
(2)父母养育方式与孩子天性相一致。孩子本身存在容易养育、难养育等不同。有些孩子从小好动、易哭闹等,对父母的养育是一种耐心的考验,如果父母难以适应孩子的天性,容易失去耐心,可能孩子就会形成“回避型”依恋或“矛盾型”依恋;如果父母能够以较大的耐心养育孩子,孩子仍然可能形成“安全型”依恋。
(3)父母教养方式的一致性。父母对待孩子有着一致的教养方式,能够一致地给予孩子及时的照顾,才更有利于孩子形成“安全型”依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