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要有方法的死撑,不要盲目的“傻坚持”

思想家梁启超曾说:“变则通,通则久。”知变与应变的能力是一个人的素质问题,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办事能力高低的一个很重要的考察标准。办事时要学会变通,不要总是直线思考,放弃毫无意义的固执,这样才能更好地做成事情。

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一诗中有这样的名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果你陷入了思维的死角而不能自拔,不妨尝试一下改变思路,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反其道而行之,开辟新的境界,这样才能找到新的出路。

马铭刚到一家企业工作,公司为新员工们提供一次内部培训的机会。按惯例,作为培训前调研,新员工应该与该公司总经理进行一次深入的交流。这家公司的办公室在一幢豪华写字楼里,落地玻璃门窗,非常气派。交流中,马铭透过总经理办公室的窗子,无意间看到有来访客人因不留意,头撞在高大明亮的玻璃大门上。大约过了不到一刻钟,竟然又看到了另外一个客人在刚才同一个地方头撞玻璃。前台接待小姐忍不住笑了,那表情明显的含意是:“这些人也真是的。走起路来,这么大的玻璃居然看不见,眼睛到哪里去了?”

其实马铭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在这扇门上贴上一根横标志线,或贴一个公司的标志即可。然而,为什么这里多次出现问题就是没人来解决呢?问题的关键是,大家都习惯了固定的思维方式,不求变通。这一现象背后真正隐含着的是一个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改变思路,重新审视我们的制度,才是解决问题的良方。

某市的一个生产品牌手机的工厂,有一组流水线上的工人,不断地进行改良和创新,把一个流程从两个多小时缩短到一分半钟。原来的BP机板是整个的,要切开以后再焊接,他们把第一步改成先焊接再切开,因为这样可以用机械手一次性焊成,缩短了时间。之后,他们不断改进,每一步都只有非常小的改变,但是每一步都很坚实,最后的结果是把流程从两个多小时缩短到了一分半钟。后来这一组工人受到了品牌手机总部的奖励,并前往美国向全球的其他生产该品牌手机的工厂介绍经验。他们的经验在工厂内部得到了推广,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

生产该品牌手机的工厂的绩效改变无疑是非常惊人的,而这个惊人的绩效改变不是来自多么大的改革,而只是来自于一小步、一小步的改变。

“如果你讨厌一个人,那么,你就应该试着去爱他。”善于改变自己的思维,不按照常理去想问题,就会取得非同一般的成效。这就是说,换一种思维方式,就能够化解问题。

巴黎有一位漂亮的女人,大选期间有人企图利用她的美色来拉拢一位代表投票。为了选举的公正,必须尽快找到这位美人,及早制止她的行动。但由于地址不详,担任这一寻找任务的上校经过24小时的努力,仍未掌握她的踪迹,急得坐卧不安。

这时,一位上尉来访,当即表示愿帮上校这个忙。上尉转身上街,找到一家大花店,让老板选一些鲜花,并让其帮助送给那位女人。老板一听美女的名字,把鲜花包装好后,举笔在纸上写下这位女人的地址,上尉轻而易举地获悉了这个女人的住处。

显然,上校用的办法是惯常的户籍查询、布控寻访等方式,故而费时费力而难见成效。上尉却善于改变思路,上尉思维的“终端目标”是美女的地址,那么,谁知道她的地址呢?显然是常光顾其门者——在公共人员中,送花人应是首选,因为美女总是与鲜花联系在一起的。

年轻人做事要讲变通,千万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一招行不通时,就换另一招。只要肯改变思路去寻求变化,就一定能发现新出路。只有懂得变通,才可以灵活运用一切他所知道的事物,还可巧妙地运用他并不了解的事物,在恰当的时间内把应做的事情处理好。 e/iw9vcoQj/WPfK0JkmlMpUBLb3G7TzHar7A4OFsf/0dUrhDgFdqEWVr0/+CcG2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