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努力的前提,是要作对选择

所谓取舍,其实就是一种选择,在得到与放弃之间作出自己的抉择。我们每个人想要的东西都很多,可真正属于自己的又能有多少,或许不过是沧海一粟。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通过鱼和熊掌的不可兼得,引申到生命与义之间的选择,得出的结论是,舍生取义。

虽然生活中很少有人会遇到在生命与正义之间作出选择的机会,但选择无处不在。面对生命,有时也需要抉择,在躯体的完整与生命的延续间,需要取舍;同样,面对丰富多彩的世界,会面临许多选择。比如在读书的时候,我们要选择学校专业。在毕业的时候要选择继续深造还是马上就业。在生活中,我们要选择恋人和朋友。到了人生的暮年,我们同样要面临各种选择,是独享晚年还是与儿女们共同度过等问题。

每当面对取与舍时,很多年轻人都会在有意无意地作着选择,因为取意味着得,舍意味着失,于是在取舍之间,我们自然而然地趋向于前者。然而,生活这门艺术并非如此简单,生活并不像一加一等于二那么一目了然,生活当中的取舍艺术,也并不是取与得、舍与失的一一对应关系。生活当中的有关取与舍的艺术,需要我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去实践。

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时,年轻人应学会放弃,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失去的,会有回报,不要悲观地感慨“不可兼得”地失去,要乐观地看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成功者往往有着很强的紧迫感,他们一旦认识到所面临的事情有价值,就会全身心地去奋斗,巧妙策划,不怕挫折,直至达到目的。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过:“明智的艺术即取舍的艺术。”在很多时候,都要做到适度的取舍。如若不能很好地面对生活中各种纷繁复杂的事物,不能对这些事物进行适度的取舍,那么我们在生活中的表现就不能算得上是明智的。那些不懂取舍之道的人也不能算得上是生活中的智者。

在人生道路上,当面对种种取与舍的选择时,我们必须认认真真地加以选择。只有合理适当地进行取舍,我们才能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尽享人生道路上的种种乐趣。

有这样一道测试题:在一个暴风雨的夜里,你驾车经过一个车站,车站有三个人在等巴士,一个是病得快死的老妇人,一个是曾经救过你命的医生,还有一个是你长久以来的梦中情人。如果你只能带上其中一个乘客走,你会选择哪一个?

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有的选择了自己一生难得的情人,有的基于道德选择快死的老妇人,有的要报恩选择那位医生。任何一种答案都会遭到另外一些人的反对,而最好的答案是:“把车钥匙给医生,让医生带老人去医院,然后和梦中情人一起等巴士。”

当这个答案出来以后,很多人都不得不感慨地说:“多么完美啊,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是啊,这个答案既报了恩,也救了人,同时也没有和情人失之交臂。而我们为什么没有想到呢?这大概就是因为我们从来没有想过放弃那把钥匙,在我们心里一直固执地认为那把钥匙是属于自己的。

面对机会的来临,我们常有许多不同的选择。有的人会默默地接受;有的人抱持怀疑的态度,站在一旁观望;有的人则顽固得如同骡子一样,固执地不肯接受任何新的改变。而不同的选择,当然导致迥异的结果。许多成功的契机,起初未必能让每个人都看得到其深藏的潜力,而起初抉择的正确与否,往往便是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所以,有时候,如果我们可以放弃一些固执、限制甚至是利益,反而可以得到更多。所以,在我们面对很多选择的时候,不要固执地去选择其中的一个,换一种角度,试着去放弃一些,效果会更好。 RJRoTp8YqvdzY/qR3J7ZyzlX4RUxaXjb8GpUykKyDUgmPhueO8/pAdl8ieXon1D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