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人力资本理论:累积资本,做强自己

个人的价值有多高

中国历史上,曾有一则“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秦末农民战争中,韩信投奔项梁军,项梁兵败后归附项羽。他曾多次向项羽献计,却始终未被采纳,于是他离开项羽投奔刘邦。有一天,韩信违反军纪,按规定应当斩首,临刑时他看见汉将夏侯婴,就问道:“难道汉王不想得到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夏侯婴因韩信所说不凡、相貌威武而下令将其释放,并将韩信推荐给刘邦,但并未获得重用。后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论时局,为萧何所赏识。刘邦至南郑途中,韩信思量自己难以受到刘邦的重用,于是中途离去,被萧何发现后追回,这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此时,刘邦正准备收复关中,萧何就向刘邦推荐韩信,称他是汉王争夺天下不能缺少的大将之才,应重用韩信。刘邦采纳萧何的建议,选择良辰吉日,斋戒,设坛,拜韩信为大将。从此,刘邦文依萧何,武靠韩信,举兵东向,夺取天下。

在刘邦夺取天下的过程中,人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古往今来,人才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的。人才,不仅是经济范畴的概念,还有其社会性、文化性和政治性。从经济学的视野来观察人才,或许有助于对人才的决策选择。在现代经济学中,决定个人竞争力的知识和技能被认为是一种人力资本。

说得专业些,人力资本是指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亦称“非物力资本”。由于这种知识与技能可以为其所有者带来工资等收益,因而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资本——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比物质、货币等硬资本具有更大的增值空间,特别是在后工业时期和知识经济初期,人力资本有着更大的增值潜力。因为作为“活资本”的人力资本,具有创造性,具有有效配置资源、调整企业发展战略等市场应变能力。对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对GDP的增长具有更高的贡献率,因为人力资本的积累和增加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增加重要得多。美国在1990年人均社会总财富大约为42.1万美元,其中24.8万美元为人力资本的形式,占人均社会总财富的59%。其他几个发达国家如加拿大、德国、日本的人均人力资本分别为15.5万美元、31.5万美元、45.8万美元。

概括起来,人力资本理论主要有以下内容:

(1)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2)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与国民收入成正比,比物质资源增长速度快。

(3)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不应当把人力资本的再生产仅仅视为一种消费,而应视同为一种投资,这种投资的经济效益远大于物质投资的经济效益。教育是提高人力资本最基本的手段,所以也可以把人力投资视为教育投资。生产力三要素之一的人力资源显然还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具有不同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资源,高技术知识程度的人力带来的产出明显高于技术程度低的人力。

(4)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

提升自己的硬实力

随着竞争的加剧,人力资本所表现出来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经济学家舒尔茨曾说,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得多。

在美国想要找一份好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你教育水平与经历的影响。受教育的程度越高,个人经历与阅历越丰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你就会比别人更容易获得一份好工作。比如,普通员工没有职业律师收入高,主要是因为两者在人力资本投资上的极大差别所致。培养一名律师需要5~10年的专业学习时间,而培养一名普通员工最多只要1~2个月。用于学习手艺或接受培训的时间及货币财富共同构成了人们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而支付的全部机会成本。正是由于这种投资,人们在单位时间的生产率才会得到提高,正是生产率的提高才使雇主愿意雇用他,并为他付出较高的报酬。

人力资本投资对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现代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进行人力资本的投资就是要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以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资源,让自己具备更大的升值空间。

年轻、健康、智慧……这些人力资本的重要构成部分是金钱换不来的,这些资本的存在,就可以帮助一个人成就他自己。

对于一个人而言,要成功就一定要好好利用自己的资本,不断地发掘自己的内在潜力,并努力使这些潜力发挥出更大的能量,从而使自己的职业生涯更加辉煌。

【定律链接】吃苦也是一种资本

有人问一位著名的艺术家,跟从他习画的那个青年将来会不会成为一个大画家?他回答说:“不,永远不会!他没有生存的苦恼,他每年都会从家里得到好几万元资助。”这位艺术家深深知道,人的本领是从艰苦奋斗中锻炼出来的,而在财富的蜜罐中,这种精神很难发挥出来。

翻开历史可以知道,各行各业的许多成功人士,在早年往往都是贫苦的孩子,成功的人大多是从艰难困苦中走过来的。大商人、教授、发明家、科学家、实业家和政治家大多是为了实现提高自己地位的愿望而努力向上的人。

成功是排除困难的结果,伟人都是从同困难的斗争中产生的,不经过艰难挫折的拼搏而要想锻炼出能耐来,是不可能的。

一个生长于优裕的环境中,时常依附于他人而无须靠自己的努力挣饭吃,自小被溺爱,习惯于躲藏在父辈羽翼下的年轻人,是很少能具有大本领的。富家子弟与穷苦少年相比,就像温室中的幼苗一样,只有那些经受风雨洗礼的大树,才能看见更加蔚蓝的天空。

日本教育界有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许多日本学生在课余时间都要去参加劳动挣钱,大学生中勤工俭学的现象非常普遍,就连有钱人家的子弟也不例外。他们靠在饭店端盘子、洗碗,在商店售货,在养老院照顾老人或做家庭教师来挣自己的学费。孩子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背上一个小背包。别人问为什么,父母说:“他们自己的东西,应该自己来背。”

学会吃苦,你才不会在困难和逆境面前乱了阵脚,无助哀叹;学会吃苦,能够让你在奋斗的路上多一份坚韧,多一些从容。然而,曾几何时,我们早已将吃苦精神丢弃一旁,我们习惯于依赖别人,等着别人为我们搭好桥、修好路,再牵着我们的手慢慢通过。

殊不知,没有受过寒流的抽打,就不会感受到阳光的温暖;没有经历沙漠的干热,就不会体会到绿洲的清爽。

苦,可以折磨人,更可以锻炼人!吃下这个“苦”字,会使你的生命力更加顽强,让你的人生更加灿烂、辉煌。

多一点吃苦精神吧!因为,吃苦的经历是我们成长的养分,吃苦是一种资本,更是一种财富! J/dhPV9Gh9hCIXl5F4zhifTFzrgdCjquROMc+s/+r1QLwCpfgPtWsayAylU+ZN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