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子路篇第十三

【原文】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译文】

子路问为政之道。孔子说:“自己先要身体力行带好头,然后让老百姓辛勤劳作。”子路请求多讲一些,孔子说:“不要倦怠。”

【原文】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

【译文】

仲弓做了季氏的总管,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自己先给下属各部门主管人员做出表率,原谅他人的小错误,提拔贤能的人。”仲弓说:“怎么知道哪些人是贤能的人而去提拔他们呢?”孔子说:“提拔你所知道的,那些你所不知道的,别人难道会埋没他吗?”

【原文】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1]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2]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3] 。”

【注解】

[1]阙:通“缺”。缺而不言,存疑的意思。

[2]中(zhònɡ):得当。

[3]苟:随便,马虎。

【译文】

其身正,不令而行。

子路说:“卫国国君要您去治理国家,您打算先从哪些事情做起呢?”孔子说:“首先必须正名分。”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真是太迂腐了。这名怎么正呢?”孔子说:“仲由,真粗野啊。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所以,君子一定要定下一个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的言行,是从不马虎对待的。”

【原文】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

孔子说:“(作为管理者)如果自身行为端正,不用发布命令,事情也能推行得通;如果本身不端正,就是发布了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

【原文】

子适卫 [1] ,冉有仆 [2] 。子曰:“庶矣哉 [3]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 [4] ?”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注解】

[1]适:往,到……去。

[2]仆:动词,驾御车马。亦作名词用,指驾车的人。

[3]庶:众多。

[4]加:再,增加。

【译文】

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子。孔子说:“人口真是众多啊!”冉有说:“人口已经是如此众多了,又该再做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裕起来。”冉有说:“已经富裕了,还该怎么做?”孔子说:“教育他们。”

【原文】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己的言行,治理国家还有什么难的呢?如果不能端正自己,又怎么能去端正别人呢?”

【原文】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 [1] ,远者来。”

【注解】

[1]说:同“悦”。

【译文】

叶公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让近处的人快乐满意,使远处的人闻风归附。”

【原文】

子夏为莒父宰 [1] ,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注解】

[1]莒(jǔ)父:鲁国的一个城邑,在今山东省莒县境内。

【译文】

子夏做了莒父地方的长官,问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急于求成,不要贪图小利。急于求成,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小利则办不成大事。”

【原文】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1] ,小人同而不和。”

【注解】

[1]和:和谐,协调。同:人云亦云,盲目附和。

【译文】

孔子说:“君子追求与人和谐而不是完全相同、盲目附和,无德之人追求与人相同、盲目附和而不能与人和谐。”

【原文】

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译文】

孔子说:“君子安详坦然而不骄矜凌人;无德之人骄矜凌人而不安详坦然。”

【原文】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译文】

孔子说:“刚强、坚毅、质朴、慎言,具备了这四种品德的人便接近仁德了。” ti4siO1n9uiLSoe9YtZECj1Pk8plhp75egIsMzEyoh7rU9DdJKmK1OYvm1vsYAh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