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我心理学

哈特曼早年曾在维也纳精神病学会和安娜·弗洛伊德一起工作过,是学会的助理,他的主要贡献是发展自我概念。弗洛伊德父女都把自我依附于本我,缺乏自我的主动性。而哈特曼提出“未分化的基质”这一概念,把本我和自我都看作是发生于这一生物学先天基质的机能,从而改变了自我的原来性质。“基质”:一方面分化出本能驱力,即本我;另一方面分化出自我装置。自我装置的机能具有自主性,即适应机能,例如知觉、记忆、语言和各种动作的成熟和发展。这样一来,在发生学上自我就摆脱了附属于本能的地位,使自我独立于本我。通过基质的分化,自我和本我同时各自产生一种机能,使本能内驱力和自我适应机能发生平行关系。从而使心理动力和心理过程的关系一致起来。例如,哈特曼指出,出生后3个月的婴儿饥饿时,能把饥饿感和记忆中的满足痕迹联系起来,用哭声召唤母亲。这就是说,新生儿基质的分化,使原来无目的的哭声变成有目的的哭声,饥饿成为适应过程的动力,发挥了自我机能的自主性。

哈特曼还把自我适应看作机体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和不断连续的运动,机体通过运动既可以改变环境来适应自己,也能调整自身以适应环境,保持自身和环境的平衡。不仅如此,自我的适应机能还能够保持本我和各种内驱力之间,即本我和自我、超我之间以及本我和自我之间这三个方面的平衡。由此可见,尽管哈特曼的自我心理学保留了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的基本框架,却突出了自我的自主性,使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的冲突论变成为三者平衡的理论。1939年哈特曼发表《自我心理学与适应问题》,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自我心理学正式形成。以后,虽然经过20世纪40~50年代的一些精神分析学家的推动和发展,但多数人只在儿童的自我概念发展方面有所贡献,将自我概念贯彻到人生全过程的只有艾里克森。 NQV1Jhn1VucuBchMJthZdc9WLQTbnNNUIYqZkZSRrjvY6L9tRw3Iyb8L7m7Pbyc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