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韩信破赵

代(今山西北部)、赵(今河北南部)、燕(今河北北部)三种割据势力,投靠项羽,成为楚的羽翼。汉要灭楚,就必须先剪除这些诸侯国,使项羽陷入孤立的处境。

公元前204年,韩信统率新招募的三万人马,越过太行山,向东挺进,对赵国发起攻击。赵王歇、赵军主帅陈馀闻讯后,率军集结于井陉口防守。

井陉口是太行山有名的八大隘口之一,就是现在河北获鹿西十里的土木关。在它以西,有一条长约几十公里的狭窄驿道,易守难攻。这场战役中,陈馀被杀,赵王歇和李左车束手就擒。“井陉之战”以韩信大获全胜、一举灭赵而告终。“井陉之战”的结局,对楚汉战争的整个进程具有重大的意义。

【原文】

太祖高皇帝上之下三年(丁酉,公元前204年)

冬,十月,韩信、张耳以兵数万东击赵 [1] 。赵王及成安君陈馀闻之 [2] ,聚兵井陉口 [3] ,号二十万。

【注释】

[1]张耳: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人,汉时常山王。后封为赵王。汉高帝五年薨,谥曰景王。习称赵景王。年少时,曾为魏国公无忌(信陵君)座上常客。[2]陈馀:大梁(今河南开封)人。秦末人物,魏地名士。《通鉴》卷七载:“大梁人张耳、陈馀相与为刎颈交。”[3]井陉口:要隘名。九塞之一。故址在今河北省井陉县北井陉山上。又县西有故关,乃井陉西出之口。

【译文】

汉高帝三年(丁酉,公元前204年)

冬季,十月,韩信和张耳率领数万名士兵向东攻打赵国。赵王赵歇和成安君陈馀听到这个消息,在井陉口集结部队,号称二十万大军。

【原文】

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韩信、张耳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1] ’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 [2] ,从间路绝其辎重 [3] ;足下深沟高垒勿与战 [4] 。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麾下;否则必为二子所禽矣。”成安君尝自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韩信兵少而疲,如此避而不击,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矣。”

【注释】

[1]樵苏后爨,师不宿饱:这句话的意思是临时打柴割草,烧火做饭,士兵们很难安饱。樵苏,砍柴刈草。樵,砍柴。苏,割草。爨,烧火做饭。[2]假:借。[3]间路:隐蔽小道。辎重:军需物资,此指粮草。[4]深沟高垒:深挖战壕,加高营垒。

【译文】

广武君李左车劝成安君道:“韩信、张耳乘胜势离开本国远征,其锋芒锐不可当。我听说:‘从千里之外供给军粮,士兵会面有饥色;临时拾柴割草来做饭,军队会常常食不果腹。’而今井陉这条路,车辆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成列;行军队伍前后拉开几百里,依此形势,随军的粮草必定在大部队的后面。望您拨给我三万人作为骑兵,抄小路截断对方的辎重粮草,而您则深挖壕沟、高筑营垒,坚守不出战。这样一来,他们向前无仗可打,退后无路可回,野外又没有什么东西可抢,用不了十天,韩信、张耳这两个将领的头颅就可以献到您的帐前了;不这样做肯定要被他们二人所俘获。”陈馀曾经自称是义兵,不屑于使用诈谋奇计,故说:“韩信兵力单薄且又疲惫不堪,对这样的军队还避而不击,诸侯会认为我胆怯而随便来攻打我了。”

【原文】

韩信使人间视 [1] ,知其不用广武君策,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2] 。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 [3] ;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令其裨将传餐,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佯应曰“诺。”信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 [4] ,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也。”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韩信对将士们说:待今天打败赵军后再会餐。

【注释】

[1]间视:暗中探听,窥伺。[2]萆:通“蔽”,隐蔽。[3]空壁:全军离营。[4]大将旗鼓:主将的旗帜和仪仗。

【译文】

韩信派人暗中打探消息,得知陈馀不采纳广武君的计策,非常高兴,于是大胆率军径直前进。在距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停下来安营扎寨。到半夜时分,韩信传令部队出发,挑选两千名轻骑兵,每人手拿一面红旗,从小道上山隐蔽起来,观察赵军的动向;并告诫他们说:“交战时赵军看到我军退却,必会倾巢出动来追赶我们;你们就趁机快速冲入赵军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遍插汉军的红旗。”又命他的副将送一些食物给将士们,对他们说:“待今天打败赵军后再会餐!”众将领们都不相信,只是假意应承道:“好吧。”韩信说:“赵军已经抢先占据了有利地形安营扎寨,而且他们没有看见我军大将的旗鼓,是不肯出兵攻打我们先头部队的,这是因为他们怕我军到了险要的地方,遇阻后就会撤回去。”韩信随即命一万人打先锋,出井陉口,背靠河水摆开阵列;赵军望见后都哗然大笑。

【原文】

平旦 [1] ,信建大将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于是信与张耳佯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旗鼓,逐信、耳。信、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 [2] ,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见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

【注释】

[1]平旦:天刚亮。[2]逐利:追夺战利品。

【译文】

天刚蒙蒙亮的时候,韩信打出了大将的旗鼓,敲着战鼓开出了井陉口;赵军打开营门迎击,双方激战了很久。这时,韩信和张耳便假装丢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营;河边部队大开营门放他们进去,然后双方展开激烈鏖战。赵军果然倾巢出动,争抢汉军抛下的旗鼓,追逐韩信和张耳。韩信、张耳进入河边的阵地后,全军上下都拼死奋战,赵军无法打败他们。韩信派出的二千名骑兵等到赵军将士全体出动去追逐抢夺战利品时,立刻快速进入赵军营地,拔掉所有赵军旗帜,插上两千面汉军红旗。赵军已经无法抓获韩信等人,想退回营地;却见自己的营垒中遍是汉军的红旗,都惊慌失措,以为汉军已将赵王的将领全部擒获了,于是士兵们大乱,纷纷逃跑,赵将虽然不停地斩杀逃兵,但也无法禁止溃败之势。汉军随即前后夹击,大败赵军,在水边杀了陈馀,活捉了赵王歇。

【原文】

诸将效首虏 [1] ,毕贺,因问信曰:“兵法:‘右倍山陵,前左水泽 [2] 。’今者将军令臣等反背水陈,曰‘破赵会食’,臣等不服,然竟以胜。此何术也?”信曰:“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 [3] ,此所谓‘驱市人而战之’,其势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为战;今予之生地,皆走,宁尚可得而用之乎!”诸将皆服,曰:“善!非臣所及也。”

【注释】

[1]效:呈献,贡献。首虏:首级和俘虏。[2]右倍山陵,前左水泽:右面靠着山陵,前方和左面靠着水泽。倍,背靠,背向。[3]拊循:抚慰,顺从。引申为受过训练,听从指挥。士大夫:指一般将士。

【译文】

将领们献上敌人的首级和俘虏,都向韩信祝贺,并问韩信说:“兵法上提出:‘布军列阵要右面和背面靠着山陵,前面和左边临着水泽。’而这次您却反而让我们背水布阵,还说‘待打败赵军后再会餐’,我们当时都颇不信服,结果竟然取胜了。这是什么战术呀?”韩信说:“这战术也是兵法上有的,只不过你们没有留意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况且我所率领的不是平时训练有素的将士,这就是所谓的‘驱赶着街市上的平民百姓去作战’,势必把他们置于死地,使他们人人为各自的生存而战不可;如果我给他们留下活路,他们就会逃走了,那样一来,怎么还能用他们去冲锋陷阵啊!”将领们都心悦诚服地说:“是啊!您的谋略不是我们所能比的呀!”

【原文】

信募生得广武君者予千金。有缚致麾下者,信解其缚,东乡坐,师事之。问曰:“仆欲北伐燕,东伐齐,何若而有功?”广武君辞谢曰:“臣,败亡之虏,何足以权大事乎!”信曰:“仆闻之: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诚令成安君听足下计,若信者亦已为禽矣;以不用足下,故信得侍耳。今仆委心归计,愿足下勿辞!”广武君曰:“今将军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东下井陉,不终朝而破赵二十万众,诛成安君;名闻海内,威震天下,农夫莫不辍耕释耒 [1] ,褕衣甘食 [2] ,倾耳以待命者,此将军之所长也。然而众劳卒罢,其实难用。今将军欲举倦敝之兵顿之燕坚城之下,欲战不得,攻之不拔,情见势屈;旷日持久,粮食单竭。燕既不服,齐必距境以自强。燕、齐相持而不下,则刘、项之权未有所分也,此将军所短也。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韩信曰:“然则何由?”广武君对曰:“方今为将军计,莫如按甲休兵,镇抚赵民,百里之内,牛酒日至,以飨士大夫;北首燕路 [3] ,而后遣辩士奉咫尺之书,暴其所长于燕,燕必不敢不听从。燕已从而东临齐,虽有智者,亦不知为齐计矣。如是,则天下事皆可图也。兵固有先声而后实者,此之谓也。”韩信曰:“善!”从其策,发使使燕,燕从风而靡;遣使报汉,且请以张耳王赵,汉王许之。楚数使奇兵渡河击赵,张耳、韩信往来救赵,因行定赵城邑,发兵诣汉。

【注释】

[1]释耒:放下农具。谓停止耕作。[2]褕衣甘食:褕衣,美衣。穿漂亮衣服,吃美味食品。[3]首:方位。

【译文】

韩信悬赏千金招募活捉广武君李左车的人。不久就有人将李左车绑送到韩信帐前。韩信立刻为他松绑,让他面朝东而坐,以老师的礼节对待李左车。问李左车道:“我想向北攻打燕国,向东征伐齐国,该如何做才能成功呢?”李左车推辞说:“我是一个兵败国亡的阶下囚,哪里有资格来谋划大事啊!”韩信道:“我听说:百里奚在虞国而虞国灭亡,在秦国而秦国称霸;这并不是百里奚在虞国时愚蠢,在秦国时聪明,而是在于国君用不用他,接不接受他的建议。如果成安君陈馀真的采纳了您的计策,像我韩信这样的人早就被俘虏了;只是因为他不接受您的意见,所以我才能够侍奉在您身边向您请教啊。现在我实心实意地听取您的计策,望您不要推辞。”李左车于是说:“如今您渡过西河,俘获魏王,生擒夏说;东下井陉口,用了不到一个早上的时间就打垮了赵军二十万人马,杀了成安君,名闻海内,威震天下,使农夫们慑于您的声势,无不放下农具停止耕作,只图穿漂亮衣服、吃美味食品,恭候将军您的号令,这是将军您用兵的长处。然而如今百姓们实在劳苦不堪,士兵也已疲惫之极,实在是很难再用他们去继续攻伐了。现在您想要调动疲惫困乏的军队停扎在燕国防守坚固的城池下面,结果是想打打不了,要攻又攻不下,军队内情暴露在敌前,威势也就随之减弱,如此时间久了,粮食必将耗尽。且燕国这样弱小的国家都不肯屈服,齐国必定要据守边境逞一时之强。这么一来,燕、齐两国都与汉军对峙,相持不下,刘邦和项羽双方胜负的趋势也难见分晓,这是将军您用兵的短处。善于用兵的人,从不以自己的短处去攻击他人的长处,而是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他人的短处。”韩信说:“既然如此,那该怎么办呢?”李左车答道:“现在将军最好的办法,不如按兵不动,暂作休整,镇守并安抚赵国的百姓,使方圆百里之内,天天都有人送来牛肉美酒犒劳众将士;将部队向北移动,指向通往燕的道路,然后派遣能言善辩的人拿着一封书信去向燕国炫耀汉军的优势,燕国一定不敢不听从。燕国已经顺服了,再向东威临齐国,如此,纵使有聪明人,也不知道该怎样为齐国出谋划策了。这样,天下大事就可图谋了。用兵之道原本便有先造声势然后再有行动的,我这里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韩信说:“好。”随即采用李左车的计策,派使者出使燕国,燕国听到消息就立即归降了;韩信于是派人向汉王刘邦报告,并请求封张耳为赵王,刘邦应允了。这时楚国屡次派兵渡过黄河袭击赵国,张耳、韩信往来奔波,救援赵国,乘势平定了所经过的赵国的城邑,随即又调兵赶赴增援汉王。

【原文】

伐赵之役,韩信军于泜水之上而赵不能败 [1] 。彭城之难,汉王战于睢水之上,士卒皆赴入睢水而楚兵大胜。何则?赵兵出国迎战,见可而进,知难而退,怀内顾之心,无出死之计;韩信军孤在水上,士卒必死,无有二心,此信之所以胜也。汉王深入敌国,置酒高会,士卒逸豫 [2] ,战心不固;楚以强大之威而丧其国都,士卒皆有愤激之气,救败赴亡之急,以决一旦之命,此汉之所以败也。且韩信选精兵以守,而赵以内顾之士攻之;项羽选精兵以攻,而汉以怠惰之卒应之。此同事而异情者也。

汉军背水一战。

【注释】

[1]泜水:古代鸿沟支派之一,故道自今河南开封县东从鸿沟分出东流经杞县、睢县北,宁陵、商丘南,夏邑、永城北,安徽濉溪县南,宿县、灵璧、江苏睢宁北,至宿迁市南注入古代泗水。[2]逸豫:安乐。

【译文】

汉军攻打赵国这场战役,韩信率军驻扎在地形不利的泜水边上,但赵军却无法将其打败。彭城遭陷落一仗,汉王也在睢水岸边作战,但士兵却被赶入睢水,楚军大获全胜。这是为什么呢?赵军出国迎战汉军,见到可以打赢就前进,知道难于取胜就后退,怀着关顾自身存亡的心理,没有出阵拼死一搏的打算;而韩信的军队孤立无援地在水边,士兵背水作战,不进就必死无疑,故将士们都不怀二心,抱定决一死战的信念。这就是韩信能获胜的原因。汉王深入到敌国,摆设酒宴,兵士们安逸快乐,求战心理不稳固;而楚国凭着它强大的威势却丢失了自己的国都,将士们个个义愤填膺,急于挽救败局,无畏惧地奔向死亡,以决胜败。这便是汉军所以失败的原因。况且韩信挑选精兵坚守阵地,赵军却用瞻前顾后的士兵去攻打他;项羽选择精兵发动进攻,汉军却用怠惰散漫的将士去应战。这就是所做的事情相同,而结果不同的例子啊。

【原文】

故曰:权不可豫设,变不可先图;与时迁移 [1] ,应物变化,设策之机也。

【注释】

[1]与时:指准确把握时代特征。

【译文】

所以说,应对事物的权变是不可预先设计好的,事态的变化也是不能事先谋划定的;而是要随着时局的变化而变动,应事物的发展而变化,这才是制订策略的关键。 DJ0O7ThVTcbMDNdmHJJ9g1RRGG+dRgYzdVyon6d8P6dhcLaI6Cd0RMloaWz0KAa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