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临机随感》自序

这本小册子是我自1998年下半年至2001年7月初完成的大部分是非专业性文章的选编。所谓“非专业性文章”是指不一定根据专业的规范而写的,并以非专业读者为主要对象的文章。其中少数文章是在学术会议上提交的论文,或为学术刊物写的文章,但考虑到它们的读者比较广泛,绝大多数读者阅读时也不会有什么困难,所以也收录了。

这些文章多数曾发表于报刊,少数是第一次发表。此前没有发表的原因大多不是作者方面的,但也有文章是写好后自己觉得需要修改,或者已经过了预约的时间。不过,即使发表过的文章,读者们还是可以读到一些新内容,因为报纸和杂志的编者必定会受到编辑宗旨或篇幅的制约,不得不做一些修改或删节,现在收录时就能完全恢复原状。为了恢复原状,除了错字外我没有做任何修改,即使某些文章或其中的某些段落现在读起来有点不合时宜。

这几年不时见到读者批评某些作者将自己的文章编为不同的集子,反复出版,我很赞同这些批评。1996年我出版《往事和近事》后,另一家出版社约我编一本自己的书,考虑到内容的特点,我收入了一部分已经收入《往事和近事》的文章,因此造成了一定的重复。事后我十分懊悔,感到对不起看得起我的读者。因此自己定下规矩,今后不管什么性质或类型的集子,只要是由我自己编的,就不应有任何重复,所以编入本书的都是自《碎石集》编定后的文章。也出于这样的考虑,自1998年以来的三类文章没有编入本书:一是读历史的文章,我已答应一家出版社汇为专集,而目前未结集出版的这类文章篇幅还不足,所以先留着再说;二是有关南极的文章,在我预先与出版社约定的专书出版以前,这些文章也不宜编入集子;三是纯学术的文章,或按学术标准撰写的文章。

由于这些文章的内容很杂,只能大致按内容分为几组。各组内的编排也全无定规,只是自己觉得合适而已。

也由于内容杂,给集子命名是一个难题。一种通行的办法是从收入集子的文章中找一篇名。我那本《看得见的沧桑》就是编辑帮我从所收文章中找出来的。大概是我平时写文章及发表时就不讲究命名,这次的数十篇文章中竟然找不出一个自己满意的题目来。但没有书名,等于是在计划经济年代报不上户口,或者领不到出生证。在编完目录时总算想到了现在的名字——临机随感。

此机之“机”,非商机、战机、时机,而是计算机(电脑)。自1988年开始用四通机输入文字,1990年正式用个人电脑,特别是1991年使用笔记本电脑以来,我的绝大多数文字都出自电脑。近年来键盘已成唯一的“写字笔”了(签名除外),“临机”自然成了这些文章的共同特点。

《碎石集》是由(王)学泰兄一手促成的,这本集子又是如此,深情隆谊,无任铭感。

2001年7月23日 NOtX6Zl4nV16DsnVZNQxFBOUJjvDMSlbQtfmpBsWC+cXrv8XBYOS3I8QjVeCBXM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