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明豪迈、文武双全,左手执卷讲学授业,右手抚剑叱咤三军,旷世罕见的大圣人、大豪杰、大儒学家王阳明最终没能逃过疾病的魔爪,迎来了和自己波澜壮阔的人生永别的那一刻。
明嘉靖六年(1527)五月,五十六岁的王阳明受朝廷委任,不得不拖着病躯前往酷暑难耐、恶疫肆虐的南方戡乱。平定盘踞各地的贼寇之后,他又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加强治安,施以教化。但是,终日的劳累诱发了他的肺病顽疾。次年十一月,完成使命的王阳明在回乡途中病情加重,且又出现了痢疾腹泻之症。当王阳明乘坐扁舟抵达江西南安(今江西大余县)境内时,他已经病得卧床不起了。
当时,王阳明的弟子周积正在南安为官,听闻恩师抵达南安,急忙前去迎候。周积来到船舱,见恩师卧病在床剧咳不止,急忙上前请安。王阳明勉强坐起来,问他:“近来进学如何?”
“有所长进。如今政局大体平稳,恩师道体如何?”周积答道。
王阳明回答说:“病势危急,所未死者,元气而已。”
明嘉靖七年(1528),完成平乱使命的王阳明在回乡途
两三天后,王阳明自觉生命之灯将尽,便让家童叫周积到船舱来。周积躬身侍立在恩师枕边,神情悲怆,静静地看着恩师消瘦的脸庞。王阳明徐徐睁开眼睛,把头转向周积一侧,对他说:“吾去矣!”
周积抑制不住悲痛,眼泪夺眶而出,泣不成声。
孟子逝后,儒教心学丧失殆尽,王阳明重整心学,并将其发扬光大,开创新学风。其学为万世之师表,其德受万代之敬仰。在这静肃的一瞬间,圣哲的魂魄已脱离身躯,向着幽冥飞去。
“恩师,有何遗言?”周积压抑着呜咽,问道。
王阳明张开嘴唇,微笑着回答:“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然后,静静地闭上眼睛,撒手人寰。
王阳明遗言中的“此心”,指的就是良知。王阳明晚年所作的诗歌《中秋》(《王文成公全书》卷二十)中有如下词句:“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光明”指的就是良知的光辉。王阳明在晚年才开始提倡“致良知”说,此学说可以说是他历经千难万险之后才悟出的智慧结晶。
在王阳明看来,无论圣人还是凡夫,无论贤士还是愚人,无论学者还是白丁,只要是人,心中皆有良知,这是永远不灭的光明,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东西。只要在万事万物上都“致良知”,那么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只要听从良知的命令,无论遇到任何困难都可以轻松克服,并且不会误入歧途。
王阳明的“良知”说振奋了弱者的心灵,给那些深陷权势和名利的旋涡而不能自拔,遭受现世重压而不能逃脱的世俗中人指出了一条正大光明、强而有力的快乐生存之路。“良知”说不仅鼓舞了知识分子,也鼓舞了不通文墨的平民百姓,于是迅速在都市和乡村中传播开来,成为风靡一时的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