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节奏要跌宕起伏、引人共鸣

跌宕起伏的节奏,清晰响亮的语音,是成功演讲必须具备的特点。演讲的节奏能激起千百万听众情感的波澜。演讲者思想感情起伏变化结构的疏密松散,语调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以及演讲者的举止等要素,有秩序、有规律、有节拍地组合,便形成了演讲的节奏。

◎根据会场的情绪和气氛调整节奏

李燕杰在《德才学识与真善美》的演讲报告中讲道:

“一位母亲春节到大学看望儿子,可儿子正在实验室里聚精会神地工作。母亲不忍心惊扰他,来到了他的宿舍,发现三年来儿子用的被褥基本没拆洗过。母亲很心疼,动手拆洗了被子,又去拆褥子。可是当她把褥子掀起来的时候,泪落如珠,眼泪刷地流下来了。”

讲到这里,李燕杰突然停止演讲,一声不响地看着听众达30秒之久。此时的听众满腹狐疑,不知为何这位母亲泪落如珠,她到底看到了什么。

正当人们猜测不定时,他说:“原来整个褥子底下是一片钞票……”

演讲者抓住会场听众的情绪,运用演讲节奏术,使人们将“张”“弛”有机地融为一体,既有紧张的“提神”,又有松弛的“休息”,并且能使听众一个劲地往下“追”。褥子底下的钞票哪来的?此刻演讲者就像挥动一根魔棒似的,把听众的心紧紧地收了起来。

演讲者应根据会场听众的情绪,适时地用讲话节奏的停顿去消除听众可能产生的疲倦感。

◎根据感情表达的需要调整节奏

曲啸在一次演讲中举到被迫害“戴手铐”的事例,便采用了慢条斯理的节奏。他说:

“当时我戴着手铐,我的孩子刚会在地上爬,还不会说几句完整的话。他总是摸着我的手铐,一边摸一边说:‘爸,啥?爸,啥?爸爸,这是啥?’我怎么能告诉孩子这是手铐呢?这是关系到一家老小生死存亡的手铐啊!”

这段演讲字字锥心,催人泪下。

演讲节奏是在感情表达需要的前提下,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做到“快有章法,慢有条理”。

当演讲者要表达急切、震怒、兴奋、激昂的感情时,快速的连珠炮般的讲话,便能使听众产生一种亢奋感和紧迫感,以激起听者的振奋与共鸣。当要表达悲哀、思索等感情时,则要放慢节奏,使听者产生一种深邃感。

◎根据演讲内容的变化调整节奏

语言的节奏变化主要是通过演讲内容的变换来实现的。在适当的地方,插入些诗文、轶事、幽默等类的话语,将理论与生动的形象结合起来,如磁铁一样吸引着听者欲罢不能,如电光石火照亮每一个听者的心灵。

总之,在感情、情绪气氛、内容需要的前提下,演讲者进行有急有缓、有断有连、有起有伏、有张有弛的语言节奏的变化,就一定会挥洒自如地弹奏出一曲雄浑悦耳的乐章——“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演讲中节奏太快的调整

初次上场的演讲者容易犯的错误是速度太快,像放鞭炮似的噼里啪啦,一个调子,一个速度。他们提醒自己“慢慢慢”后,又趋于慢得平坦、慢得没变化。

这里要提醒初次上场的演讲者,演讲的进行要灵活控制,有快有慢。

就听众对象来说:一些年轻的听众,精力充沛、反应灵敏,他们的思维和举止很敏捷,可快一点;对小朋友、老人家演讲,因为他们接受迟缓,反应不快,可把音节的时值拉长,语流中间停顿可久点,停顿的次数可多些。

就内容感情来说:讲述一些热情、紧急、赞美、愤怒、兴奋之类的内容时,不能以“毋庸赘言”代替,叙述那种无法控制的感情,即表示激动的态度时、叙述进入精彩高潮时等可以速度快点;表现一些平静、悲伤、庄重、思考、劝慰之类的内容时,讲述一些需要听众特别注意之事时,讲述有关数字、人名、地名时,引起疑问之事时要慢点。

就环境而言:演讲场合大的,速度可慢点;场合小的可快点;听众情绪受到干扰时慢点,情绪旺盛时快点。

下面以亨利的演讲《诉诸武力》的结尾处为例进行说明:

“回避现实是毫无用处的。先生们会高喊:‘和平!和平!’但和平安在?实际上,战争已经开始,从北方刮来的大风都会将武器的铿锵回响送进我们的耳鼓。我们的同胞已身在疆场了,我们为什么还要站在这里袖手旁观呢?先生们希望的是什么?想要达到什么目的?难道生命就那么可贵?和平就那么甜美?竟值得以戴锁链、受奴役的代价来换取吗?全能的上帝啊,阻止这一切吧!在这场斗争中,我不知道别人会如何行事,至于我,不自由,毋宁死!”

这段演讲,开始几句平稳缓慢,从内心发出质问:“和平安在?”接下来加快,说明现实的严酷。演讲者激情迸出,向“先生们”发出串串质问。“全能的上帝啊,阻止这一切吧!”这里呼唤上帝,乞求得到一种救世之法,发于心中,速度可慢。最后“不自由,吾宁死!”戛然而止,猝然停顿,感情达到高潮。

总之,演讲要快慢适中。长时间的快会“供过于求”,引起烦躁,听众不易全面了解内容、理解感情;太慢则“供不应求”,导致听众注意力无法集中,情绪提不起来。 MlbgoWnVw8N0NIf1tHUsZj+Rwooj9ns2S+e4KRn2b8ODrOIlxEGhS89ghhHcKpE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