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内创业是三个圈子的事

传统创业讲究生态,内创业同样有生态。那么,两者是一回事吗?

不完全是:传统创业是一个二环生态,而内创业是一个三环生态。正是这多出的一环,让内创业生态变得异常“微妙”。

在传统的二环创业生态中,内环是创业团队,外环则包括投资人、供应商、竞争对手、客户、创业服务机构、政府相关部门等外部组织。内创业则是在企业内部,也就是在图1-2中的深色环上创业,它在创业团队和外部环境之外多了“企业”一环。这是一个由创业团队、企业、外部环境构成的“三环生态”。

图1-2 内创业的三环生态

三环生态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看完下面的四个问答,就能大致明白。

问1:内创业究竟是由谁推动的?

答:很多人会说是由外部竞争推动的,或是由内部变革推动的,这些都没错。但真正让内创业出现的,是企业的一把手。如果没有一把手对内创业的认同,不管是内部高管、技术人员,还是外部创客想在企业内部创业,都非常困难。更进一步,也只有一把手能自上而下调动企业内部资源、协调各职能部门支持内创业。所以,内创业是“一把手工程”。还有人会问,如果一把手不想推动内创业而下面人想做,怎么办?本书第3章中会告诉你五种解决之道。

问2:企业中有大量不创业的人,他们怎么看待内创业?

答:在刚开始做内创业但没有成绩时,他们会觉得内创业者不务正业;等干出成绩了,他们又会心生羡慕甚至嫉妒与恨。所以,内创业者受到的干扰和影响其实要比外部独立创业者更大,他们既要处理好企业外部环境中的人和事,又要处理好与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人员的关系,才能在内创业的“双重利益圈”中游刃有余。因此,内创业者不仅需要有智商,更需要有高超的情商——他必须是一名兼具企业家能力和职业经理人特质的“多面手”,能够胜任多个角色。

问3:大企业的传统管理套路,能直接套用到内创业上吗?

答:大企业本身就有一套成熟的管理体系,然而,一旦原封不动地套用在内创业团队身上,很可能会把它扼杀在襁褓之中。一家全球领先的机械制造企业在刚开始推动内部创业时,就提出入孵企业必须着工装、8点准时到岗、参加早操会等,这传统的、僵化的管理做法令人啼笑皆非,让很多创业者望而生畏。正确的做法是:既不要用大企业的传统方式去“管”内创业,也不要放任自流,而要形成一套能兼顾双方的有效治理方式,当然这并不容易。本书第10章会告诉你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问4:企业内部的各职能部门,如何支持内创业?

答:企业为内创业团队提供的资源和服务,要由具体的职能部门落实。然而,这些职能部门经常出现言行不一的情况:很多职能部门领导在一把手面前承诺得很好,“砸锅卖铁也要支持!”,但当真正需要支持时就找各种理由推脱:“这事不是我们的KPI;这事要部门老总审批;我们人手不够”等等。这也不难理解,这些职能部门的领导通常想的是:凭什么把我部门积累多年的数据资源、客户信息,给你一个创业团队,我有什么好处?此时,就需要有一个恰当的激励考核机制,绑定职能部门和内创业团队的双方利益。

综上所述,在一个成熟组织中做内创业并不容易,就因为内创业是三个圈子的事。内创业能否成功,取决于创业团队与企业的“配合”和三个圈子间能否达到动态良性的平衡。企业可以用表1-1对内创业的三环生态进行诊断。

表1-1 内创业三环生态的认知诊断表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2018) uPAp/8wiYsk/KdRxlg+/+2rTktj5FFuADWi602zWKvxMxItQtJhmyg0l9IoWT7G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