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吊桥坊,就是东关正街(即东、中、西街),两边尽是商号,一般都是平房,最多是一层楼房,或修间门楼,那就比较阔气了。街面都是横铺石条,1927年冯玉祥部驻陕时,改铺人字形。商号有杂货业,如和盛太、德茂泉、德庆源、德庆恒、茂盛福、茂盛顺、同庆祥、德盛成、四盛成、德盛和等,他们多是三间门面,零售带批发。各外县乡镇客商,都来采购趸批,什么红白糖、卷烟、生记烟、茶叶、纸张、海菜、调料等,门口零售,后边批发,前后都忙,一家有一二十人,或二三十人不等,生意都在数十年,甚至还有百年的历史。京货也是一样,先后有同心泰、瑞生福、火神楼布铺、茂春荣、义信成、端诚元、永新福,也是零整批发,什么湖北土布、万年青官布、染色布、阴丹士林布、库缎、羽缎、花丝葛、湖绉、纺绸、世乐鸟洋布、花鸟布、五色丝线、袜子针线,各种染色颜料等,唯茂春荣、义信成,资金雄厚,生意较大。食品店先后有吉庆鸿、永泰福、敬仪福素点心店、丛芸斋、敬心诚、德信和,都是自带作坊,分什么南式点心、半料点心、本地点心、水晶饼,都是白皮点心。有提糖月饼、鸡蛋糕、绿豆糕、芙蓉糕、麻片、寸金、各种南糖,代卖瓶酒、果露罐头等,唯协盛斋的绿豆糕以油、软、香、甜而出名。药铺有际盛隆、全盛裕、恒胜生、广育堂、通盛和成药铺,王正通的人参砂锅丸,凭一味药,远近驰名。际盛隆、全盛裕,确有百年以上的历史,我的友人王希文,看到乾隆时的一块石碑,上有际盛隆、全盛裕捐款的名字,闻老人云:满人问病人,先问吃谁家药,总是推荐际盛隆、全盛裕的药。这两家在满人中,颇负盛名的。恒胜生的凉眼药,后来通盛和的三光眼药,都是驰名的。西药只有一家,锡九药房经理张锡九也能看病,医术很高,故生意相当发达。还有张淑琰者,河南人,于围城后在东关鸡市拐附近以卖膏药开了一间小铺,但识字不多,人是能说能干,至今还在中街开了一间诊疗所。切药房子西板巷有德和生,中街有瑞盛祥,东板巷有通盛和,他们由药材行买回各种药材,又加工切成片、段,或用碾槽碾成粉面,以备外县乡镇小药铺采购。
还有门口外挂上许多猪尿脬,作为幌子,这一望而知是酒店,酒店有德信酒店、源盛酒店、复信酒店、同盛酒店、大兴酒店等,他们一般都是零售带批发,还有专门跑街的店员,联络顾客。如代卖盐碱生意的,门口摆一个木箱,用白纸糊上,上边写着“运来东晋一块玉,换去西秦万两金”等字样。旧社会的酒店生意一般都是高朋满座,喝五喊六的猜拳,门口都摆有猪头肉、腊汁肉、五香豆腐干,复信酒店门口有兔肉铺,复信酒店经理说他有百年的陈酒,可见营业历史之悠久也。他们由凤翔陈村把酒运回,用大酒海(用竹子或荆条编制内用麻纸猪血糊成)盛装。东关东街(正街东头)有太和楼,西街(正街西头)有永兴馆,这两家是唯一的大饭店,凡商号请客,群众婚嫁,大多在这两家包席。他们都有拿手的好菜,像太和楼的干煸鳝鱼、葫芦鸡、温拌腰丝;永兴馆海参烀蹄子、代皮炒肉、爆肚块等,做几十种菜,不成问题。据说永兴馆是复字号的生意,开业很早,和复信酱园、复信酒店、复兴通银号是连号。太和楼是股东生意,开业较迟,但负责人何兰亭,是自乐班会的会首,能唱晋福长的捉鹌鹑,交际好,故生意也很发达。
1926年的东大街和东门
酱园有增盛酱园、复信酱园、德盛酱园、自立明酱园,都是山西帮,开业也早,每家都有晒酱的广场,自做自卖,销路很广,前后都在五六十人的大生意。还有活动金融,流通市面的银号,如永兴福银号、同心盛银号、复兴通银号、积盛德银号,分布在东西大街和东西板巷,做些存款和放款的事业。1942年前后,陕西省银行在东关筹设办事处,做些借贷、汇兑业务,负责人是王雄藩。新中国成立后由人民银行接收,负责人韩严甫,人都能干,业务相当红火。
《旧社会西安东关商业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