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刘玉成:
济南古名称小考

济南最早的名称叫历下邑,因在历山之下而得名,是春秋时期齐国之一县。《史记》中曾有“齐晋战于历下”的记载,事在公元前555年,这是“历下”一名最早的出现,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了,可谓年代久远。但历下邑的成立,一定还早于此时。

济南在秦朝的时候称历下县,汉朝初年始改称历城县,此时已有了“济南郡”,因在济水(今黄河)之南,故名。历城县隶属济南郡,郡治在东平陵(在今济南市东70里龙山镇)。但“济南”之名,最早见于司马迁的《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内载:“齐哀王二十二年,高后立其兄之子郦侯吕台为吕王,割齐之济南郡,为吕王奉邑。”事在吕后称制元年,公元前187年,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两汉、魏、晋,或称济南国,或称济南郡,名称未变。至西晋永嘉之末,始将济南郡治移于历城县。

南北朝时北魏设齐州,治所在历城县,历经隋、唐、北宋,这是济南又有“齐州”之名的原因。宋徽宗政和六年(1116),改称济南府,直至明清。“济南”之名至今未变。据此,说明济南只有历下、历城、齐州之名,并无其他名称。

有人以为济南的名称还有谭、鲍、泺、鞌、台、平陵等名称,我认为这些说法都值得研究。

“谭”是周朝子爵之国,按周分封制,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按此,谭国仅有五十里的疆域,其故址在今济南城东70里龙山镇之东,即城子崖。当时谭国不能包括今济南地区,与济南无关。《济南府志》曾说济南“周为齐地”,也证明不属于谭国,焉能又称“谭”呢?

9787520501767_0-Part01-1.jpg

位于济南大明湖东南隅岛上的历下亭

9787520501767_0-Part01-2.jpg

20世纪30年代济南城一瞥

“鲍”是齐大夫鲍叔牙的食邑,在今济南城东30余里的鲍山下,其辖区不及济南。而且当时历下邑已经设立,是同时存在的两个县邑,因此,鲍不能代表济南。

“泺”是泺水,最早见于《春秋左氏传》,内载:“桓公十八年,公会齐侯于泺。”因而有人误济南为“泺邑”,其实不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春秋桓公十八年,公会齐侯于泺是也。”这也很明显指的是泺水,而非泺邑。关于这个问题,《续修历城县志》也有明确的记载:“泺上台在邑西北洛口,春秋公会齐侯于泺,即此遗址。”并载诗说:

草满荒台泺上寒,

当年齐鲁旧盟坛。

如云如水同归处,

百尺横梁不忍看。

据此,很明显说的是在泺水之上相会,而不是在“泺邑”。泺口就是当年泺水入济水之处。古代两国君主相会,很多是在城市以外,立盟坛以示郑重。如齐鲁夹谷之会,在今山东莱芜市夹谷峪;又如《春秋左氏传》载:“公及齐侯,遇于鲁济。”鲁济指的是鲁界之济水,也不是邑名。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鞌”见于《春秋左氏传》“齐晋战于鞌”。“鞌”指的是今北马鞍山(见《山东通志》),并非“鞍邑”。

“台”是齐景公时晏婴的封邑,在华山东北,距济南30里(见《续修历城县志》),其封疆决不及于今济南,而且此时“台”与“历下”已是两邑并存,台已晚于历下十年,焉能说济南又称“台邑”呢?

至于“平陵”,还可以代表济南,因晋永嘉以前济南郡治在东平陵,是济南的发源地,今山镇以东平陵城遗址,可以称为济南的“故乡”。

以上是我对济南古名称的一点浅见,愿提出来就教于通人。

《济南古名称小考》 aaXn7txWpaRlrp5TwLi2CixEQffdvzbKdgyUpMGEZ1oC5TcQzXaDQOurs49i63e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