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伟壮观、气势磅礴的天桥,是泉城济南的一大景观,它像一条长虹,腾空跨越胶济、津浦两条铁路之上,以天桥命名的天桥区在市区西北方向,是济南城区的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延续,有的街道、商店、工厂也都以“天桥”命名,天桥逐渐形成天桥区代表性的象征。
据史料记载,天桥始建于1911年,它是伴随着胶济、津浦两铁路修筑之后而建造的。胶济铁路始建于1904年,东起山东半岛南岸的胶州湾,湾口即全国著名海滨城市青岛。这条铁路全长393公里,是德国修建的。津浦铁路北起天津,南至江苏省长江北岸的浦口,全长1014公里,1908年破土动工,1911年建成。两条铁路建成后,将济南商埠一带与市区北郊隔离开来,为了疏通南北交通,而架设了这座天桥。原桥为三孔石拱桥(不相连接),桥身主要部分用石块砌垒,中间用土囤起,除了南北通向的主桥外,又从桥顶中间向西延伸,通向官扎营前街,桥是“丁”字形,全长450米,桥面宽4。5米。跨线桥净高5。2米。因该桥架设高出地面十数米,车辆行人皆可在桥下通过,仰视桥顶,给人以高入天际之感,而故名“天桥”。
济南天桥旧貌
新中国成立前,因桥的底端用石块砌垒,上端中间用土堆起,有很大的坡度,旧社会在济南混穷拉洋车、拉地排车以及逃荒要饭的乞丐等,无处栖身,就在两边土坡上扎窝棚居住。桥顶“丁”字形向西去的两边,每天早晨有“旧货市”(也称破烂市)。穷苦人做不起新衣服,买不起新鞋子,就到旧货市上买件旧衣服、旧鞋子穿。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还存有旧货市,以后迁往天桥南端东侧天茂路去。后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旧货逐渐无人光顾,旧货市也就逐渐消逝。
《天桥今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