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刘玉澂:
消失的北坛

北坛在济南老城西北隅,天桥区的东南端,明代坛所在地,因在城北,故俗名北坛。

古代世俗,以天为阳,以地为阴;以南为阳,以北为阴;又有“天圆地方”之说,所以古代皇帝祭天神,在宫城的南方建天坛,坛为圆形,象征“天圆”,故又叫圆丘。祭地神在京城的北方建地坛,坛为方形,象征“地方”。封建社会里,祭天地为国家大典,是皇帝独有的特权;因皇帝自称为上天之子,故叫“天子”。如现今北京的天坛,在京城南,正阳门外;地坛在京城北,安定门外,皆为明嘉靖年间所建(见《嘉靖一统志》)。济南为什么也建有天地坛呢?说起来,济南有个独特的巧事!

明英宗第二子朱见潾,于天顺元年(1457)封为德王驻德州。宪宗(英宗长子朱见深)成化二年(1466),德王在济南珍珠泉建德王府,移藩济南,盖得其兄宪宗之许可,以示优待,在王府南,也建起了天坛。按明朝的规定,每年正月合祭天地于天坛,所以今有天地坛街之名。至明嘉靖九年(1530),又规定天地分祭,故济南也建地坛于省城的北方,今北坛之名,盖起于此时,距今已有450余年。明崇祯十二年(1639),清军攻陷济南城,将王爷俘虏,王府也被焚烧,从此,济南德王灭绝,天、地坛也随着王爷逐渐消逝,建为民房,距今也有340余年之久,故北坛遗址,很难确定准确地点,据说在今北坛小学以南。

地坛系皇家坛庙,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是明清两朝帝王祭祀“皇帝祇神”的场所。明、清两朝皇帝每逢夏至或国有大庆,都要在地坛祭祀地神,礼仪极为隆重。

祭礼共分通神、奠玉帛、进俎、初献、亚献、终献、撤馔、送神、望瘗九个仪程。各个仪程演奏不同的乐章,跳文、武“八佾”舞(由六十四人组成的古代天子专用舞蹈)。每进行一项仪程,皇帝都要分别向供奉着地神的正位、皇帝列宗祖的配位和山神海神的从位行三跪九叩大礼。整个仪程中要下跪70多次叩头200多个,历时两个多小时。

地坛是皇帝封建迷信的祭祀礼仪的地方,早已绝迹,但济南“北坛”地名,留传至今,可为历史的见证。

《街名地名趣谈五则》 HlsTF0psSgw6mTGlkvqKkLI+frv95Xn01cbmS0sZ7IavsmhTemAVVtBgUZK65fl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