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萨兆寅:
屏山与镇海楼

越王山在市区的北面,形如屏扆,又叫作屏山。远在史前时期,来到福州的原始民族,就有一部分择居越王山。这是一个靠近河流的小山顶(过去闽江比现在的靠北,西湖、东湖比现在的大,南面也有湖沼),既便于生活,又能防御敌人和野兽。汉初,无诸建国,都冶为城,就是根据越王山而建立城址的,这也是山名的由来。至今,山麓有越王井,俗称金鸡井,又有越王鼓琴石等遗迹。越王山可以说是福州历史的策源地。

自汉以后,人口日多,经济逐渐发达,原有城址不够容纳了,于是逐渐扩大建筑,由晋代至六朝的子城,变为唐朝改建的罗城和南北夹城,又变为宋朝增建的外城,把南向的九仙山和乌石山也包围在城内了,这三座山,成为福州城的特征,因此福州别称三山。宋代福州第一部地方志书,就名为《三山志》。

明初洪武四年(1371),有一个建筑工程专家驸马都尉王恭,把福州城垣重新修砌,北面的城墙就跨在越王山上,并在山上建造一个样楼。样楼的设计有一定的规格,作为其他各个城门的城楼的模型。这个样楼雄踞山巅,成为全城最高的建筑物,不仅是越王山第一名胜,也增加了全城的壮观。样楼为海舶昏夜进航省会的标识,也是防哨要地。当明戚继光扫平倭寇的时候,有一次从福州鼓岭移兵入连江路过北岭,由楼梯崎俯瞰省城,观察形势,认为越王山上的样楼是福州城防的险要。数百年来,福州人民喜爱登临这个胜地,写了不少诗歌,还把楼改名为镇海楼。镇海楼曾经倾圮焚毁了许多次,但每次焚毁后不久就在群众力量的支持下重建起来。最后在1929年被火焚毁了,至1947年改建为现在的形式。山麓有宋代乾德三年(965)建筑的华林寺,是福州市仅存的宋代建筑物,为本省重点保护文物之一,它表明了福建人民的建筑技术早在一千年前就已经高度的发展。

9787503497100_0-Part01-3.jpg

屏山上的镇海楼

9787503497100_0-Part01-4.jpg

镇海楼

《三山两塔》 fDuZyYPLizSRFzTuBRmquNWOvsJfu6Eth071JKpHUw40iEkF/OWuBT5fDGlBDi2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