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11月,孙中山在马来西亚的槟榔屿召开秘密会议,决定吸取以往多次起义失败的教训,集中力量,再一次在广州发动起义。孙中山为此次起义做了大量工作。他和黄兴分别到美洲和南洋各地华侨中募捐筹款,得到华侨的热情支持,共筹到18万多元作为起义的经费。1911年1月,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香港成立了起义的指挥机关——统筹部,由黄兴和赵声分别担任正副部长。与此同时,在广州设立秘密据点38处,以联络各地同盟会员,还购买了一批枪械,并从全国各地及华侨中挑选同盟会骨干组成选锋队,作为起义的中坚力量。
民国初年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纪念墓
1911年三月二十九日(农历)下午,革命党选锋队160多人,在黄兴率领下举行起义。起义军从设在越华路小东营5号的指挥部及莲塘街吴公馆出发,一举攻入清两广总督府,两广总督张鸣岐逃脱。当晚,清军组织大规模的反扑,起义军与之进行激烈的战斗,终因寡不敌众,起义失败。黄兴、赵声等部分起义军,辗转撤回香港,而未能逃出广州城的革命党人,不少惨遭敌人杀害。死难烈士的遗骸陈尸在咨议局前的空地上。后来,革命党人潘达微以《平民报》记者身份冒险四处奔走,终于劝得广仁善堂将东郊红花岗上的一片义地献出。潘达微想方设法收集了72具烈士遗骸,埋于红花岗。潘达微还以“咨议局前新鬼录,黄花岗上党人碑”为题,将安葬情况作了报道。潘喜欢菊花,认为黄菊高洁清雅,故将红花岗改为黄花岗。因此,这次起义亦称为“黄花岗起义”。
1912年,广东省军政府拨款10万元在黄花岗建烈士陵园,并于同年5月15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首次举行了七十二烈士墓祭典。孙中山亲自主持了祭典,并写下祭文如下:
维民国元年五月十五日,乃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殉义一周之辰,文适解职归来,谨为文致祭于诸烈士之灵曰:
呜呼!在昔建夷,窃夺中土,凶德腥闻,天神怨怒。嗟我辕孙,降侪台隶,含痛茹辛,孰阶之厉。种族义彰,俊杰奋发,讨贼义师,爰起百粤。觥觥诸子,气振风雷,三日血战,虏胆为摧。昊天不吊,忽焉殒踬,碧血一抔,歼我明懿。寂寂黄花,离离宿草,出师未捷,埋恨千古。不有先导,曷示来兹,春雷一声,万汇蕃滋。越有五月,武汉师举,荡荡白旄,大振我旅。天厌胡德,乃斩厥祚,廓清禹域,腥膻尽扫。成仁之日,距今一周,民国既建,用荐庶羞。虔告先灵,汉仪光复,九京有知,庶几瞑目。呜呼!尚飨。
《黄花岗祭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