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横跨珠江的海珠桥是20世纪30年代闻名全国的一项重大工程,该项工程是在陈济棠治粤初期的1929年12月破土动工的。
广州市因珠江一水之隔,形成南北市区。两岸往来交通,全靠舟楫,一遇风雨,易生危险。且因交通不便,河南市区商业不振,一切建设事业都不能与河北并驾齐驱。清朝以来,曾有人多次发起建桥的倡议,并想利用珠江礁石,安设横柱,横架桥梁贯通南北,可惜没有完整的设计方案,又缺乏足够的资金,建桥之议终未能实现。1929年初,在林云陔任广州市长期间,再有建造海珠桥的倡议;由城市建设委员会进行规划,并开始征求建桥的设计方案。
自公开征求建桥的设计方案以后,应征者共有三家:一为德国人,建筑费约需400余万元;一为中国人,建筑费约需300万元;一为美国人(即慎昌洋行),所需建筑费最廉,为103.2万两(大洋计)。几经研究,决定与慎昌洋行订约承建,由马克敦公司承包建筑。工程则由市工务局进行监理。这座广州市民想望已久的海珠铁桥终于1929年12月正式动工兴建。
1933年海珠桥开通时景象
海珠桥建筑地点:自维新路口直达河南厂前街(即南华东路)。桥长600余米,宽60米。南面斜坡360米,北面引桥斜坡为476米,这项斜坡工程是由梁启寿工程师设计的。桥心高度约离平水线26米。全桥计分四桥趸。第二至第三桥趸之间,距离为160米,其上设有机关电掣,能将中段桥面向上开合,使较大轮船可从桥下通过。
海珠桥动工兴建以后,工程进展顺利,于1933年2月竣工。粤省府定于该月15日为海珠桥的落成举行盛大的通行典礼;规模盛大的广州市展会亦于同日开幕。陈济棠还派出专人到香港邀请港澳各界侨领组团回粤参观海珠桥及市展会。当时,以莫应溎为团长的华侨回国观光团在参观了海珠桥以后,对这座大桥的建成深表赞扬,认为它贯通了南北市区,交通方便。河南各业亦会逐渐获得平衡发展,对广州市经济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广州市政建设几项重点工程忆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