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四章 做生意

李明波点了点头,说道:“你饭店呐,不干了?”

李得水无所谓的摆了摆手:“破饭店本来也不挣钱,挣点钱也都是赊账,我早想干点别的了。”

李明波想了想,说道:“行,你那饭店改食堂吧,招工。来厂子里上班的,每人每天二十块钱,再管一顿中午饭。”

李得水大咧咧的答应了:“好咧,叫我老娘做大锅菜,也花不了几个钱。那个,咱收花生米,多钱一斤。”

李明波随口问道:“集上花生米什么价格?”

李得水想了想,说道:“上个礼拜集上,三块二。”

李明波一伸手,从抽屉里掏出一张报纸,递了过去,说道:“花生米,咱收两块八,带壳的不要。”

李得水将信将疑的接过报纸,说道:“两块八一斤,这个价钱不好弄呀……哎?”

最新一期出版的胶东农业报,经济版头条的大标题写着,受出口额锐减等因素影响,花生米市场价格呈现逐月下降趋势。胶东地区花生米平均价格,由六月份的每公斤六点四二元,下降到九月份的每公斤五点九九元。

李得水抓了抓脑袋,说道:“哎,有这事?”

李明波哈哈一笑,说道:“拿着报纸去,有用,两块八咱先收一车,开工做一批样品,打开销路。”

李得水眼睛亮了,兴奋的叫道:“行呀,波,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是块做生意的材料。”

李明波又微微一笑,说道:“做生意嘛,就是个信息不对称。”

李得水一阵猛点头,也笑了起来:“对,知识就是财富。”

两个人商量着,就把分工给安排好了,李得水本乡本土的熟人多,管原料采购,李明波留下来看家,招工。没到半天,村里的小青年,大娘大嫂就招了二十多个,李明波算了算,好家伙,这一天的工钱就得五百多块,耽误不起呀。李得水不知道从哪借了一辆金杯货车,把磅秤,编织袋往车上一仍,带着七八个村里的小青年走了。

李明波送到了村口,才叮嘱了几句:“得水,开慢点。”

李得水摇开车窗,笑了笑:“行,知道了,回去吧。”

也不知道报废了几年的金杯货车,发动机一阵轰鸣,排气管里喷出一阵黑烟,摇晃着开上了国道。李明波看着货车开走了,才一溜小跑,跑回了厂子里,正碰上村长背着手,在厂房里转圈。

李明波赶忙迎了上去,笑着打招呼:“叔,有事?”

村长看了看他,板着个脸说道:“没事,来看看。你和得水呀,要是能把村里这帮小青年组织起来,干点正事,挺好。”

李明波赶紧说道:“放心,叔,反不了他们。”

村长又走到院子里看了看,说道:“钱不够,大队账上还有两万,我叫会计,先支给你们办厂子。”

李明波一呆,赶紧说道:“叔,大队上的钱我可不敢用。咱们这是正规的注册企业,账上不能出问题。”

村长也是一呆,笑了起来:“行,还挺像那么回事,你忙着吧。”

李明波赶紧把村长送到大门外,回头领着一帮大娘大嫂,开始清理卫生,地面上铺上草席,一个分拣车间就算成了。忙了一天,傍晚的时候金杯货车,稳稳的停到大院里,七八个小青年从车上跳了下来。

李得水跳下车,得意了起来:“五千多斤,装满了,这破车实在不得劲,不然还能多装点。”

李明波哈哈笑了起来:“一吨半的车,你楞装两吨半,够可以了。”

“愣着干啥,卸车呀!”

厂子里十几个小青年,一拥而上,把一包包沉甸甸的花生米搬了下来,在院子里摊开了,晾干,分拣。这一忙就忙到晚上十点多,大家伙才结算了工钱,回家吃饭。结算工钱的时候,李明波还一个劲的道歉。

“对不住,婶。”

“哥几个,辛苦了。”

都是乡里乡亲的也没人嫌累,领了工钱还都笑呵呵的。在乡下,一天二十块的工钱还管一顿中午饭,这样的活也不是天天都有的。

结了工钱,李得水还咧嘴说道:“波,工钱是不是给多了,就咱村这些老弱病残,一年才赚几个钱?”

李明波笑着说道:“乡里乡亲的,多给几块钱吧。”

李得水也就不说话了,晚上十点多了,两个人还守着一张胶合板桌子,一个破打字机,核算账目。

这一核算账目,六万多块钱已经花出去了,账面上还剩不到九万。

李得水打着哈欠,说道:“咱们就是太实心眼,往年去各村收山货的,哪有给现钱的,都打欠条。”

李明波笑了笑,岔开话题:“你今天去收花生,还顺利吧?”

李得水一咧嘴,说道:“那些个老农民,懂个啥,我一说花生米要跌价,还老多人不信呐!”

把脸凑了过来,李得水小声说道:“波,今年花生米真要跌价了?”

李明波笑着说道:“那我还能骗你,现在国际关系紧张,出口萎缩,库存过剩,多方面原因影响吧,农产品价格还得下跌。”

李得水猛一拍大腿,说道:“你这么一说,还真对,夏天的时候粮站收小麦,保护价都下调了!”

他嘀咕了一阵,又问道:“这么一看,两块八好像有点亏,那咱明天还收吗?”

李明波笑着说道:“不收了,门上挂块牌子,让他们自己送来。”

李得水想了想,信服的说道:“行,我听你的。”

“九月二十一,晴。”

“产能过剩,库存积压,出口萎缩,内需低迷,各行各业都不景气呀。对亲爱的祖国来说,这是一次大考,我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一大早,厂子里就又忙活了起来,分拣车间忙的热火朝天。乡下人都实在,为了一天二十块钱,加一顿中午饭的报酬,二十多个工人一大早就走进厂房,忙碌了起来。五千多斤花生晾在院子里,瞧着红澄澄的一片。

李明波找来毛笔,硬纸板写了块牌子,今日花生米收购价,两块五。说实话两块五一斤这个价格,偏低了,大集上陈花生米还卖三块二呢,反正订购的机器还没到货,李明波也不急,他在等着花生米的价格下跌。

当着村长父子的面,李明波把近三年内粮食价格,动手画了个表格,做了个类比。村长父子头碰头,凑在一起,眼巴巴的看着。 mE6BwGCqUpHuLZD1P+N45i0RojNYVrI4aaqh4GWv3mPPIpY28SoiTGSgowBsnS8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