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 如欲采蜜,勿蹴蜂房

卡耐基金言

◆批评不但不会改变事实,反而会招致愤恨。

◆因批评而引起的羞愤,常常使雇员、亲人和朋友的情绪大为低落,并且对应该矫正的现实状况,一点好处也没有。

◆尽量去了解别人,而不要用责骂的方式;尽量设身处地去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比起批评责怪要有益、有趣得多,而且让人心生同情、忍耐和仁慈。

1931年5月7日,纽约发生了一桩轰动一时的搜捕事件。警方经过几星期的搜捕,终于将被称为“双枪杀手”的克洛雷在他的女友的寓所中被擒获,而这位杀手是一个烟酒不沾的人。

150名警方人员与侦探在克洛雷藏匿地点的顶楼展开包围。他们先在屋顶上砸了一个洞,打算用催泪弹把克洛雷逼出来,并且在四周建筑物上架上了机关枪。约一个多钟头后,这幢纽约高级住宅响起了枪声,还有机关枪“哒—哒—哒—”的声音。那位“警察克星”克洛雷就蹲伏在一个大沙发后面,对着警方开枪。上万名市民涌到街道上看热闹,这是纽约市前所未有的壮观场面。

克洛雷就擒后,纽约市警察局长E·P·马洛里发表谈话时表示:这位双枪恶徒是纽约有史以来最具危险性的罪犯。“他动不动就开枪杀人。”局长如此说道。但是,这个“双枪杀手”对自己的看法如何呢?那天,围攻的警察向公寓开枪的时候,克洛雷正在写信给“有关人士”,他如此写道:“在我外衣里面隐藏的是一颗疲惫的心,这是一颗善良的心——一颗不会伤害别人的心。”当他写这封信的时候,鲜血从伤口流出,在纸上留下深红的痕迹。

就在搜捕发生之前,克洛雷还和女友开车在长岛一乡村公路上寻欢。有个警员走上前去,向克洛雷说道:“”请出示你的驾驶执照。

克洛雷一语不发,掏出手枪就是一阵狂射。警员中弹倒地,克洛雷跳下车,从警员身上找出左轮枪,又向倒地不起的尸体开了一枪。这难道就是他自己所说的“在我外衣里面隐藏的是一颗疲惫的心这是一颗善良的心,——一颗不会伤害别人的心”吗?

克洛雷最后被判死刑。当他到达星星监狱(美国关押重罪犯人的监狱)里放着电椅的受刑室时,有没有说“这就是我杀人的代价”?没有!他反而说:“这就是我自卫的结果。”

整个事件的关键是:“双枪杀手”克洛雷根本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

“我把一生当中最好的岁月用来为别人带来快乐,让大家有个好时光。可是我得到的却只是辱骂,这就是我变成亡命之徒的原因。”这是阿尔·卡庞说的一段话。他是美国鼎鼎有名的黑社会头子,后来在芝加哥被处决。卡庞也不曾自责过。事实上他自认为造福人民——只是社会误解他,不接受他而已。达奇·舒尔茨的情形也是一样。他是恶名昭彰的“纽约之鼠”,后来因江湖恩怨被歹徒杀死。他生前接受报社记者访问时,也自认为造福群众。

我曾和刘易斯·洛易斯就这个问题通过几次信。罗斯在纽约星星监狱担任过好几年的监狱长,他表示:牢里的犯人很少自认为是坏蛋。他们和你一样,都是人,都会为自己辩解。他们告诉你,为什么要打破保险箱,为什么要开枪杀人。大多数人都能为自己的动机找出理由,不管有理无理,总要为自己破坏社会的行为辩解一番。因此,他们的结论是:他们根本不应该被关进牢里。

假如阿尔、克洛雷、达奇·舒尔茨这帮歹徒,以及许多关在监狱里的亡命男女,他们从不为自己的行为自责过,我们又如何强求日常所见的一般人?

闻名遐迩的心理学家B·F·史金勒经通过动物实验证明:因好行为受到奖赏的动物,其学习速度快,持续力也更久;因坏行为而受处罚的动物,则不论速度或持续力都比较差。研究显示,这个原则用在人身上也有同样的结果。批评不但不会改变事实,反而只有招致愤恨。另一位心理学家汉斯·希尔也说:“更多的证据显示,我们都害怕受人指责。”

因批评而引起的羞愤,常常使雇员、亲人和朋友的情绪大为低落,并且对应该矫正的事实状况,一点也没有好处。

俄克拉何马州的乔治·约翰逊是一家营建公司的安全检查员,检查工地上的工人有没有戴上安全帽是约翰逊的职责之一。据他报告,每当发现工人在工作时不戴安全帽,他便利用职位上的权威要求工人改正,其结果是:受指正的工人常显得不悦,而且等他一离开,便又常常把帽子拿掉。

后来约翰逊决定改变方式。他再看见工人不戴安全帽时,便问帽子是否戴起来不舒服,或帽子尺寸不合适,并且用愉快的声调提醒工人戴安全帽的重要性,然后要求他们在工作时最好戴上。这样的效果果然比以前好得多,也没有工人显得不高兴了。

这类事件真是不胜枚举。我们举个例子:

西奥多·罗斯福和塔夫脱总统之间有段广为人知的争论——他们的不和睦导致共和党的分裂,而将伍德洛·威尔逊送进了白宫。让我们简单地回忆一下这段历史:1908年,罗斯福搬出白宫,共和党的塔夫脱当选为总统,然后,罗斯福到非洲去猎狮子。当他回到美国后,看到塔夫脱的保守作风,很是震怒。罗斯福除了公然抨击塔夫脱,还准备再度出来竞选总统,并打算另组“进步党”。这几乎导致老共和党的瓦解。果然,紧接而来的那次选举,塔夫脱和共和党只赢得了两个区的选票——佛蒙特州和犹他州,这是共和党有史以来遭受的最大失败。

罗斯福谴责塔夫脱,但是塔夫脱承认自己有错吗?他曾含着眼泪说道:“我不知道所做的一切有什么不对。”

我们再举一个“石油保留地贪污案件”的例子。这一案件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早期,曾受报界围剿,也震撼了全美国。事实是这样的:

哈丁(美国第29任总统)政府的内政部长阿尔伯特·胡佛,拥有政府在爱克陵和茶壶敦这两处石油保留地的租赁权——保留地是保留给海军未来使用的。当时,胡佛部长有没有公开招标呢?没有。他把这项令人垂涎的权力完全给了好朋友爱德华·杜黑尼。而杜黑尼也“借”给胡佛部长一笔10万美金的“贷款”。胡佛部长还利用职权调动联邦的海军陆战队,驱逐了在爱克陵附近掘油的其他油商。这些油商迫于武力威胁,只好离开油田进入法院,这才揭发了这桩贪污案件。丑闻轰动了全美国,也毁了哈丁政权。共和党几乎瓦解,阿尔伯特·胡佛也锒铛入了狱。

大家都公认阿尔伯特·胡佛品性不端,但是他表示过悔意吗?没有。事情发生几年之后,赫伯特·胡佛在一次公开演讲时透露,哈丁总统是死于心力交瘁,因为有个朋友出卖了他。这话传到胡佛太太耳朵时,她从椅子上跳起来,挥着拳头,又哭又叫,“什么?哈丁被胡佛出卖?没有!我的丈夫没有出卖任何人。就算这屋里装满了黄金钞票,我的丈夫也绝不心动。相反的,他才是被人出卖,才会落得这么狼狈的下场。”

你看,人就是这样,做错事的时候只会怨天尤人,就是不去责怪自己。我们也都如此。所以,明天你若是想责怪某人,请记住阿尔·卡庞、“双枪杀手”克洛雷和阿尔伯特·胡佛等人的例子。让我们认清:批评就像家鸽,最后总会飞回家里。也让我们认清:我们想指责或纠正的对象,他们会为自己辩解,甚至反过来攻击我们,或是像塔夫脱所说:“我不知道所做的一切有什么不对。”

1865年4月15日的早晨,亚伯拉罕·林肯躺在一家廉价租屋的睡床上,濒临死亡边缘。这所住屋就在福特别墅的对街,也就是约翰·布斯枪杀林肯的地方。林肯颀长的身躯斜躺在松垮的睡床上,墙上挂着一帧制作简陋的罗莎·彭皓尔的名画《马集》,屋里一盏显得阴郁的煤气灯闪着昏黄的光芒。

当林肯咽下最后一口气时,陆军部长史丹顿说道:“这里躺着的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完美的统治者。”

林肯善于与人相处的秘密是什么呢?我花了10年时间研究林肯的一生,而且花了3年时间写作、修订了一本书《林肯的另一面》。我自信,我对林肯的性格和居家生活所做的研究,比任何人都要详尽彻底,尤其对林肯待人处世的方法更有心得。林肯喜欢批评人吗?不错。他住在印第安纳州湾谷的时候,年纪尚轻,不仅喜欢评论是非,还写信写诗讽刺别人。他常把写好的信丢在乡间路上,使当事人很容易发现。

林肯在伊利诺州的春田镇当过见习律师后,仍然喜欢在报上公开抨击反对者,不过只是偶尔而已。

其中,有封信所导致的后果,使他刻骨铭心,永生难忘。

这是林肯终生最惊心动魄的一桩事,也让他懂得了如何与人相处的艺术。从此以后,他不再写信骂人,也不再任意嘲弄人了。也正是从那时起,他不再为任何事指责任何人。

南北战争期间,林肯好几次调兵遣将,更换波多马克军的将领——马克克兰、波普、伯恩赛德、胡克和米地——但是这些将领接二连三出错,几乎使林肯陷入绝境。全国有半数人无情地指责林肯用人不当,但林肯“毫不怨天尤人,宽容地保持缄默”。他最喜欢的一句名言是:“你不论断他人,他人就不会论断你。”

当时,林肯夫人都极力谴责南方人。林肯答道:“不用责怪他们,同样的情况换上我们,大概也会如此而为。”

1863年7月1日到3日,盖茨堡战役打响了,到了7月4日晚上,李将军开始向南方撤退。当时乌云密布,随即暴雨倾盆而下。李将军带着败兵逃到波多马克河边,只见前方是高涨的河水,后方是乘胜追击的政府军,李将军进退无据,真是陷入了绝境。林肯见了,知道这是天降的大好良机,只要打败李将军的军队,战争很快就可以结束了。于是,他满怀希望地下了一道命令给米地将军,要他立刻出击李将军,不用通知紧急军事会议。林肯不但用电报下令,并且另派专差传讯,要米地马上行动。

米地将军有没有马上行动呢?正好相反。他完全违背林肯的命令,先行通知紧急军事会议。他迟疑不决,故意拖延时间,用尽了各种借口,拒绝攻打李将军。最后,水退了,李将军和军队越过波多马克河,顺利南逃。

林肯勃然大怒,“这是怎么一回事?”林肯对着儿子劳勃特咆哮,“老天,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他们就在伸手可及的地方,只要我们伸出手,他们必定跑不掉的。难道我说的话不能让军队移动半步?在这种情况下,什么人都可以打败李将军,就是我也可以让李将军俯首就擒。”

极端失望之余,林肯坐下来给米地写了一封信。记住,这时的林肯,言论措辞都比以前保守自制。所以,这封写于1863年的信,已表达了林肯内心的极端不满。

亲爱的将军:

我不相信你对李将军逃走一事会深感不幸。他就在我们伸手可及之处,而且,只要他一就擒,加上我们最近获得的胜利,战争即可结束。现在,战争势必延续下去,上星期一你不能顺利擒得李将军,如今他逃到波多马克河之南,你又如何能保证成功呢?期盼你会成功是不明智的,而我也并不期盼你现在会做得更好。良机一去不复返,我实在深感遗憾。

你以为米地将军读了这封信之后,会有什么表示?

令人意外的是,米地将军从没有读过这封信,因为林肯并没有把这封信寄出去。这是后来,别人在一堆文件中发现的。

“我的猜测是……这仅是我的猜测……”林肯在写完这封信之后,望着窗外,心里想,“慢着,也许我不该这么性急。坐在安静的白宫里发号施令很容易,如果我身在盖茨堡,像米地一样每天看见许多人流血,听见许多伤兵哀嚎,也许就不会急着要攻打敌人了,如果我个性像米地一样畏缩,大概也会做同样的决定吧!无论如何,现在木已成舟,把这封信寄出,除了让我一时觉得痛快以外,没有别的用处。米地会为自己辩解,会反过来攻击我,这只有使大家都不痛快,甚至损及他的前途,或逼他离开军队而已。”

于是,就像我所说的,林肯把信搁到一边,惨痛的经验告诉他:尖锐的批评和攻击,所得的效果都等于零。

西奥多·罗斯福说,在他当总统的时候,凡是遇到难解的问题,就会望着挂在墙上的林肯像自问:“如果林肯处于我的情况,他会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以后,每当我们想指责他人的时候,请拿出一张5美元钞票,望着上面的林肯像自问,“如果林肯碰到这个问题,会如何解决?”我年轻时,总喜欢让别人留下深刻印象,所以写了一封可笑的信给理查德·哈丁·戴维斯。他当时刚出现在美国文坛上,颇引人注意。那时,我正好帮一家杂志撰文介绍作家,便写信给戴维斯,请他谈谈他的工作方式。在这之前,我收到一个人寄来的信,信后附注:“此信乃口授,并未过目。”这话留给我极深的印象,显示此人忙碌又具重要性。于是,我在给戴维斯的信后也加了这么一个附注:“此信乃口授,并未过目。”实际上,我当时一点也不忙,只是想给戴维斯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戴维斯根本不劳心费力地写信给我,只把我寄给他的信退回来,并在信后潦草地写了一行字:“你恶劣的风格,只有更增添原本恶劣的风格。”的确,我是弄巧成拙了,受这样的指责并没有错。但是,身为一个人,我觉得很恼羞成怒,甚至10年后我获悉戴维斯过世的消息时,第一个念头仍然是——我实在羞于承认——我受到的伤害。

以后,假如你想引起一场令人至死难忘的怨恨,只要发表一点刻薄的批评即可。让我们记住,我们所相处的对象,并不是绝对理性的动物,而是充满了情绪变化、成见、自负和虚荣的东西。

英国著名小说家托马斯·哈代曾因受到苛刻的批评而放弃写作,另一位英国诗人托马斯·查特敦年轻的时候并不圆滑,但后来却变得富有外交手腕,善与人应对,因而成了美国驻法大使。他的成功秘诀是:“我不说别人的坏话,只说人家的好处。”

只有不够聪明的人才批评、指责和抱怨别人——的确,很多愚蠢的人都这么做。但是,善解人意和宽恕他人,需要有修养自制的功夫。托马斯·卡莱尔说过:“伟人是从对待小人物的行为中显示其伟大的。”

鲍勃·胡佛是个有名的试飞驾驶员,时常表演空中特技。一次,他从圣地亚哥表演完后,准备飞回洛杉矶。根据《飞行作业》杂志的描述,胡佛在300英尺高的地方时,刚好两个引擎同时出现故障。幸亏他反应灵敏,控制得当,飞机才得以降落。虽然无人伤亡,飞机却已面目全非。

胡佛在紧急降落之后,第一个工作是检查飞机用油。正如所料,那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螺旋桨飞机,装的是喷射机用油。

回到机场,胡佛求见那位负责保养的机械工。年轻的机械工早为自己犯下的错误痛苦不堪,一见到胡佛,眼泪便顺着面颊流下。他不但毁了一架昂贵的飞机,甚至差点造成3人死亡。你可以想象胡佛当时的愤怒。这位自负、严格的飞行员,面对不慎的修护工作显然要大发雷霆,痛责一番。但是,胡佛并没有责备那个机械工人,只是伸出手臂,围住工人的肩膀说:“为了证明你不会再犯错,我要你明天帮我修护我的F-51飞机。”

在家庭生活中,一般为人父母者,也很喜欢责备小孩。你也许认为我会说“别责备小孩”。不是,我要说的是,在责备之前,请你读一篇有名的文章——《父亲备忘录》。

父亲备忘录

听着,孩子,我有一些话想要对你说。此时你睡得正熟,一只小手掌压在脸颊下,你的额头微湿,蜷曲的金发贴在上面。我偷偷溜进你的房间,因为刚才在书房看报的时候,内心不断地受到斥责,终于带着愧疚的心情来到你的床前。

我想了许多事,孩子,我常常对你发脾气。早上你穿好衣服准备上学,胡乱用毛巾在脸上碰一下,我责备你;你没有把鞋子擦干净,我责备你;看到你把东西乱扔,我更生气地对你吼叫。

早餐的时候也一样,我常骂你打翻东西、吃饭不细嚼慢咽、把两肘放在桌上、奶油涂得太厚等等。等到你离开餐桌去玩,我也准备出门,你转过身,挥着小手喊:“再见,爸爸!”我仍皱着眉头回答:“肩膀挺正!”

到了傍晚,情况还是一样。我走在路上,偷偷观察你,看见你跪在地上玩玻璃弹球,脚上的长袜都磨破了。我不顾你的颜面,当着别的孩子的面叫你回家。并对你吼道,长袜子是很贵的,你要穿就得爱惜一点!想想看,孩子,这话居然出自为人之父的口里!

记得吗?就是刚才,我在书房里看报,你怯生生地走过来,眼里带着惊惶的神色,站在门口踌躇不前。我从报端上望过去,不耐烦地叫道:“你要什么?”

你不说一句话,只是快步跑过来,双手搂住我的脖子亲吻。你小手臂的力量显示出一份情爱,那是上帝种在你心田里的,任何漠视都不能使它凋萎。你吻过我就走了,吧嗒吧嗒地跑上楼。

孩子,就是那时候,报纸从我手中滑落,我突然觉得害怕。我怎么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啊!挑错、呵斥的习惯——这就是我对待一个小男孩的方法!孩子,不是我不爱你,只是我对你期望过高,不自觉地用自己年龄的标准去衡量你了。

其实,你的本性里有许多真善美。你小小的心灵就像刚从山头升起的阳光一样无限明亮,这一点可以从你天真自然、不顾一切跑过来亲吻、道晚安的动作看出来。孩子,今晚其余的一切都不重要了,我在黑暗中跪到你床边,深觉愧疚!

这是一种无力的赎罪。我知道你未必懂得我所说的这一切。但是,从明天起,我会认真地做一个真正的父亲!要和你结为好朋友,你痛苦的时候同你一起痛苦,欢乐的时候同你一起欢笑。我会每天告诉自己:“他只不过是个男孩——一个小男孩!”

我实在不该把你当成大人,孩子,像我现在看到的你,疲倦地蜷缩在床上,完全还是婴孩的模样。记得昨天你还躺在妈妈怀里,头靠在妈妈肩上,我要求的实在太多太多了。

让我们尽量去了解别人,而不要用责骂的方式吧!让我们尽量设身处地去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比起批评责怪还要有益、有趣得多,而且让人心生同情、忍耐和仁慈。

“了解就是宽恕。”约翰博士也说过:“上帝本身也不愿论断人,直到末日审判的来临。”

你我又何必如此呢?因此,从现在开始,请你记住待人处世的第一大原则:

不要批评、责怪或抱怨他人。 Rn7c4HqQSyARbTv+fTMbLaEPsndw5DrUlsQS5ldbJrxxiTOUAnwe+y+L9od5L14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