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
应似飞鸿踏雪泥
——出仕凤翔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

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

路长人困蹇驴嘶。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凤翔苏文忠公祠

嘉祐六年(1061)十一月十九日,苏轼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治所在今陕西凤翔)判官,也就是知府的助理官,相当于副知府,掌管文书,佐助州官。按照北宋官吏任职惯例,只有相当资历的官员才能担任知府的助理官,而苏轼这个二十六岁的年轻小伙子刚入仕途,就担任这个比较重要的职务,主要是由于他在进士、制科考试以及文章写作方面出类拔萃的表现。

十二月,苏轼离京赴任,苏辙送到离京城一百四十里的郑州西门之外,才依依不舍地与兄长告别。苏轼赋《留别诗》寄给苏辙,诗曰:

不饮胡为醉兀兀,

此心已逐归鞍发。

归人犹自念庭闱,

今我何以慰寂寞。

登高回首坡垅隔,

但见乌帽出复没。

苦寒念尔衣裘薄,

独骑瘦马踏残月。

路人行歌居人乐,

童仆怪我苦凄恻。

亦知人生要有别,

但恐岁月去飘忽。

寒灯相对记畴昔,

夜雨何时听萧瑟。

君知此意不可忘,

慎勿苦爱高官职。

日后,苏轼把此诗收集在自编的《东坡集》四十卷的卷首,以示对手足之情的珍视。

苏辙返回京城汴梁后,难忘眷眷手足之情,写了《怀渑池寄子瞻兄》寄赠。诗曰:

相携话别郑原上,

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

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

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

无言骓马但鸣嘶。

苏辙十九岁时,曾被委任为渑池县的主簿,但因为准备参加制科考试而未赴任。所以,苏辙在《怀渑池寄子瞻兄》中说:“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苏辙自己注释:“辙昔与子瞻应举,过宿县中寺舍,题其老僧奉闲之壁。”在写这首诗的五年前,苏轼、苏辙兄弟两人由蜀中赴汴京应举,途经渑池,留宿寺院,并在寺院墙壁上题诗。苏辙在诗中感慨,这些经历真是充满了偶然。如果说与渑池没有缘份,为何总是与它发生关联?如果说与渑池有缘份,为何总是无法驻足稍长时间?

苏轼写了《和子由渑池怀旧》诗,诗云: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

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

路长人困蹇驴嘶。

苏轼看了苏辙的诗,进一步对人生抒发了一段议论。苏轼认为,人生充满了偶然。不仅具体的生活行无定踪,整个人生也都充满了不可知。对一个人来说,为了谋生,为了读书,为了应举,为了做官,东奔西走,像一只鸿雁。鸿雁或是到南方过冬,或是回北方生活,来来去去,年复一年。飞鸿的脚爪踏在雪泥之上,偶然留下指爪的痕迹,转眼鸿飞雪化,痕迹很快就消失了。

苏轼、苏辙兄弟两人曾经留宿渑池的寺院,并在寺院墙壁题诗。但是,如今老和尚奉闲已经圆寂了,只留下一座藏骨灰的新塔;当日题写的诗句,也因为墙壁损坏,再也找不到了。雪泥鸿爪、老僧新塔、坏壁旧题的意象,令人怅惘人生的来去无定,深情感念往事的旧迹无痕。

最后,苏轼提起一件往事。苏轼在诗中自注:“往岁,马死于二陵,骑驴至渑池。”他说,弟弟,你还记得当时往渑池的崎岖山路吗?那年,我和你路过渑池西的崤山,颠颠簸簸地走着,不料,骑的马累死了,只好改骑驴子。那时,路又长,人又乏,那驴子不停地叫着。当时的情景,你还记得吗?

这种经历,既是一种人生的历练,也是一种人生的财富。人生有着不可知性,但不应该放弃努力;事物虽多具有偶然性,但不应该放弃对必然性的追求。苏轼的人生观在这首诗中得到了缩微的展示。

凤翔是西北的军事重镇,是抗击西夏侵扰的前沿阵地。苏轼来到凤翔任职,他的职责之一就是佐助知府,保证前方的军需供应。他在《和子由苦寒见寄》中写道:

西羌解仇隙,猛士忧塞壖。

庙谟虽不战,虏意久欺天。

山西良家子,锦缘貂裘鲜。

千金买战马,百宝妆刀环。

何时逐汝去,与虏试周旋。

在这首诗里,苏轼写出了朝廷对西夏的妥协苟安,揭露了西夏的骄横,暗示了战争的不可避免,歌颂了人民自发的抗敌热忱,表达了自己“与虏试周旋”的决心,字里行间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之情。

苏轼到凤翔上任后,关心民生疾苦,深入了解民情,大刀阔斧地进行兴利除弊的工作。关中自从元昊叛乱以来,差役繁重,百姓贫困。凤翔是关中重镇,每年都要砍伐大量南山木材为筏,装运货物后从渭河入水,再进入黄河,途经三门峡砥柱的险处,运入京城。负责押运的衙前役人由乡间的富户充当,如遇上风浪、盗贼,使货物丢失或发生霉烂,衙前役人相继倾家荡产,差户常因赔偿不起而家破人亡。苏轼经过深入察访,认识到这是“民所最畏者”,深感“救之无术,坐以自惭”。于是在走访槽工、周密思索的基础上,特为修正了衙规,允许担负衙前役的人可以自己选择雇用有丰富经验的水工,官府不硬性规定运送的时间,让水工根据天气阴晴及河水涨落来自行决定行船时间。这个提议得到朝廷批准后,使“衙前之害”减少了一半。

苏轼努力振兴凤翔的酒业。凤翔自古便是有名的酒乡,“橐泉酒”享誉全国,但因为酒类官卖,课税过重,加之常年战争,天灾人祸,官办的酿酒作坊倒闭得所剩寥寥无几,酒业生产呈现出严重的萧条景象。苏轼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先抓酒业生产,提出了“官榷与民”的主张,即取消曲禁,实行官酿私酿并存,允许私商卖酒贩酒,官府只征收税赋。“官榷与民”的意见在府衙经过激烈的争论,太守陈希亮采纳了这个建议,将方案“具录于府”,准备行文上报朝廷。为了让朝廷顺利批准该方案,苏轼写了《上韩魏公论场务书》给韩琦,以争取他的支持。苏轼说:“从轼之说,而尽以予民,失钱之以贯计者,轼尝粗较之,岁不过二万。失之于酒课,而偿之于税缗,是二万者,未得为全失也……如使民日益困穷而无告,异日无以待仓促意外之患,则虽复岁得千万,无益于败,此贤将帅之所畏也。”朝廷准允“官榷与民”以后,酒的产量及质量很快提高了,每年为国家交税20万贯以上,产量及税收均居全国第三位。

苏轼改造修建了凤翔东湖。苏轼在凤翔期间,干旱频繁发生,勤政爱民的苏轼与老百姓一样忧心忡忡,便产生了兴修水利的想法。他发现凤翔城东有个水潭名叫饮凤池,此处地势低洼,极能蓄水,就于政务之暇,察看地形,规划设计,领导官民在古饮凤池的基础上扩大疏浚,筑堤蓄水,引城西北凤凰泉水注入其中。因湖在城东,于是命名为“东湖”。东湖建成后,“水多则蓄之,以防涨溢,干旱则泄之,以润田畴,湖成而民利普焉”。他还在湖心小岛上建君子、宛在二亭,湖中植荷,湖岸栽柳,使其又成为官民休息游玩的场所。经过苏轼的改造,东湖成了北方有名的人工园林。

苏轼在凤翔府判官任内的第二年春天,由于长时间不下雨,严重的旱灾使百姓生活非常困难。他在诗中写道:“我来秋日午,旱久石床温。安得云如盖,能令雨泻盆。”(《是日自磻溪将往阳平憩于麻田青峰寺之下院翠》)苏轼渴望解除旱情,减轻人民痛苦。他奉上级命令到太白山求雨。后来,果然下了三天大雨。为了庆贺天降大雨,苏轼把在官舍北边新筑的亭子命名为“喜雨亭”,并为这件事作了《喜雨亭记》。记曰: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示其不忘一也。

余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树,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抃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繄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文章从该亭命名的缘由写起,记述建亭经过,表达人们久旱逢雨的喜悦心情,反映了作者重农、重民、与民同乐的仁政思想。文章立意高远,议论宏阔,感情浓郁,胸怀博大,手法巧妙,文字精到,骈散结合,结构紧凑,“意思愈出而不穷,笔态轻举而荡漾,可谓极才人之雅致矣”(《古文观止》卷十一)。

苏轼决心在凤翔埋头苦干,做出成绩,实现自己济世报国的理想,但万万没有想到,来到凤翔府衙门后,他遭遇到了一连串不顺心的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苏轼年少而才高,深受仁宗皇帝以及朝中大臣的器重,难道还会有人欺负他,给他小鞋穿不成?还真有,这个人就是苏轼的顶头上司——凤翔知府陈公弼,他常给苏轼找麻烦。

陈公弼也是眉山人,是苏轼同乡,论辈分是苏洵的长辈。陈公弼身材不高,又黑又瘦,对人不苟言笑,目光冰冷如霜,语言犀利,平时常常会当面让人下不了台。他疾恶如仇,秉公办事,从来不考虑自身的祸福得失。对于那些贪官污吏,他严加惩治,毫不留情,但对于那些贫寒人家,却又轻财好施,有恩多义。他对人一视同仁,从不干厚此薄彼的小人之事。士大夫们在一起游乐玩赏,听说知府来了,就都不说也不笑,纷纷散去。他就是这么一个严肃得令人望而生畏的老头儿。

苏轼性格开朗豁达,口无遮拦,想说啥就说啥,加上少年成名,以才气自负,于是难免与这位陈知府发生矛盾。而陈公弼才不管你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名还是第二名,来到官府就是个普普通通的官吏,少在这儿摆“少年成名”的架子!苏轼刚到凤翔府,陈知府就给了他几个下马威。

苏轼在制举考试中以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被皇帝钦点为最上等,一帮幕僚出于对他年纪轻轻就获得了如此之高官职的仰慕和尊敬,尊称他为“苏贤良”。有一次陈公弼听到了,他很不高兴地说:“一个小小的判官有什么贤良的?”不顾脸面,将那个同事打了好几板子,弄得苏轼非常难堪。

宋朝规定每年的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官府按照惯例聚会,苏轼赌气没有去,结果被罚了八斤铜。宋朝每一千文铜钱的标准重量通常是五斤,八斤铜等于罚款一千六百文。钱多钱少倒是次要的,关键是太伤情面!

苏轼以文章名满天下,可陈公弼对他起草的斋醮祷祈等小文章,圈圈点点,涂黑改定,往往要几易其稿,然后再叫苏轼抄写整齐。苏轼觉得这是对他的极大侮辱,愤愤地想:我苏轼的文章,连当朝文坛宗主欧阳修、当今皇上都说好,你一个区区的知府却故作风雅,乱点笔墨,真是倚老卖老!

有一次,苏轼因事去府衙投谒陈公弼,陈公弼令属下传出话来,要苏轼在客厅等候,而他却迟迟不出来接见。苏轼左等右等,久而不见,走也不是,坐也不是,强压着一腔怨气写诗一首,题为《客位假寐》,诗曰:

谒入不得去,兀坐如枯株。

岂惟主忘客,今我亦忘吾。

同僚不解事,愠色见髯须。

虽无性命忧,且复忍须臾。

约好接见,又不出来,这是什么意思!呆在这个糟老头儿的手下,不用担心丢掉性命,但是你得经常咬紧牙关,忍受他的窝囊气!(事见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苏轼还在《九日独不预府宴,登真心寺阁诗》中写道:“忆弟恨如云不散,望乡心似雨难开。”其不堪如此。

此时的苏轼只有二十多岁,年轻气盛,才华出众,对前程充满自信。可是初涉官场,苏轼偏偏遇上了陈公弼这样严厉倔强的上司,陈公弼的百般挑剔让他实在难以忍受。那么,面对苛刻严厉的上司,他是逆来顺受还是针锋相对呢?按照苏轼的性格,他当然咽不下这口气,他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报复一下这个小老头儿。有一天,机会终于来了。

陈公弼在官府后园建了一座楼台,取名“凌虚台”,供官员们休息时使用。楼台建好了,陈公弼请苏轼为凌虚台写一篇文章,留作纪念。

苏轼遵嘱写了《凌虚台记》,全文不到四百字,其中有一段这样写道:

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窜伏。方是时,岂知有凌虚台耶?废兴成毁,相寻于无穷,则台之复为荒草野田,皆不可知也。尝试与公登台而望,其东则秦穆公之祈年、橐泉也,其南则汉武之长杨、五柞,而其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也。计其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而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而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荆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而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盖世有足恃者,而不在乎台之存亡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事物的破败或兴盛、完成或毁坏,是无法预料的。从前,这里一片荒草野地,霜露遮盖,狐狸、毒蛇出没无常。在那时,哪里知道会有今天的一座凌虚台呢?破败或兴盛、完成或毁坏是交相更替以至无穷无尽的,那么,这个高台将来是否再变成荒草野地,也是不能预知的。我曾经与您登台远望,台的东面是秦穆公时修建的祈年宫、橐泉宫,南面是汉武帝时修建的长杨宫和五柞宫,北面是隋代修建的仁寿宫、唐代修建的九成宫。猜想它们当时的盛况,那种宏伟奇丽的景象和坚固而不可动摇的气势,岂止超过土台一百倍呢?但是,经过数代以后,想要看看它们大致的样子,却连破瓦断墙都不存在了,那些宏伟的建筑已经变成长满庄稼的田地和荆棘丛生的荒丘了,何况是这座土台呢?这座土台尚且不能凭着它的坚固与长久保留下来,何况人事方面的得失、官职的变迁呢?如果有的人想要以此向世人夸耀而且感到自足,那就错了。因为世上有足以依靠的东西,而不在于土台的存在或消失。

文章借着小小的亭台感怀古今,其中蕴含着一股郁郁勃勃、不可阻挡的生机与活力。不过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这篇短文是苏轼的“出气”之作,明摆着是冲着陈公弼去的。

陈公弼读了这篇文章后,一向没有笑脸的他笑了,他说:“吾视苏明允(苏洵,字明允)犹子也,某(指苏轼)犹孙子也。平日故不以辞色假之者,以其年少暴得大名,惧夫满而不胜也,乃不吾乐邪?”(事见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

大意是:我对苏洵就像对自己的儿子一样,苏轼就好像是我的孙子,我平时之所以对他分外严厉,故意不给他好脸色,是因为看他年纪轻轻就名声大振,担心他把握不住自己,骄傲自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所以有意挫一挫他的锐气,让他头脑冷静一些,没想到这个小伙子还真往心里去了呢,对我满肚子的不高兴!

陈公弼虽然是个严厉的上司,但他的心胸非常宽广,他让属下把这篇文章一字不改,刻石立碑于凌虚台旁。也许,陈知府就是要通过这篇碑记告诉后代的年轻人,究竟应当怎样正确看待少年成名,怎样才能真正做一个成熟的人,就是要让年少才高的苏轼领会他的一番良苦用心。

苏轼写《凌虚台记》的时候,只有二十八岁,他对世事、对官场的认识还很肤浅,对陈公弼的良苦用心也不理解。多年以后,经历了仕途、人生的风风雨雨后,他看清了陈公弼这个高尚之人的珍贵品质,他理解了当年陈公弼严格要求他的良苦用心。四十六岁时,他撰写了《陈公弼传》,以传记的方式表达对长辈陈公弼的深深敬意。苏轼一生只写过十篇传记,其中只有两篇传记涉及当代人物,这十篇传记中,为陈公弼所写的这篇文字篇幅最长、感情最为真挚。在这篇传记里,苏轼用满怀愧疚的笔调回顾了当年《凌虚台记》的写作过程,同时更为自己年轻时的莽撞和对陈公弼的误解忏悔不已。苏轼在《陈公弼传》中写道:

轼官于凤翔,实从公二年。方是时,年少气盛,愚不更事,屡与公争议,至形于言色,已而悔之。

意思是:我在凤翔做官的时候,年少气盛,不懂事,屡屡与陈公弼大人发生争执,有时候甚至怒形于色,现在想起来真是非常后悔。苏轼也终于明白了,如果一个人的胸怀能像蓝天一样宽广,那么又何愁不能流芳百世呢?

苏轼为人诚恳,对朋友推心置腹,周围常有一帮朋友。到凤翔后,他结交了王彭、文同、陈慥等人,他们成为苏轼一生中的莫逆之交。

苏轼任凤翔府签判时,王彭为凤翔监军,苏轼与王彭交游甚密。王彭为太原人,字大年,其父为武宁军节度使王凯。王彭曾从父讨贼,边功卓著,奏功不赏,不以为意。王彭很有个性,“时太守陈公弼驭下甚严,威震旁君,僚吏不敢仰视”,只有王彭“侃侃自若,未尝降色词”(《王大年哀词》)。他与苏轼住得很近,两人常在一起谈论学问。他很喜欢苏轼的文章,苏轼每有新作,他都要仔细欣赏一番,拊掌欣然终日。他博学多才,在佛学上有很深的造诣,是苏轼修习佛学的启蒙老师。后来,王彭去世,苏轼为他写了《王大年哀词》:“嘉祐末,予从事岐下。……予始未知佛法,君(王大年,即王彭)为言大略,皆推见至隐以自证耳,使人不疑。予之喜佛书,盖自君发之”,阐述自己喜学佛书的缘由,对这位“颇知文章”的武吏,欣赏之情溢于言表。

文同,字与可,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四川盐亭)人,著名画家,擅长画竹。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治平元年(1064),文与可父丧服除回京师,路过凤翔,与苏轼相识。苏轼在《黄州再祭文与可文》中回忆:“我官于岐,实始识君。甚口秀眉,忠信而文。志气方刚,谈词如云。”两人一见如故,从此开始了相知相契的深厚情谊。文与可教苏轼画竹,要求不能对枝节和叶子进行机械描绘,应当细致观察,“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于凤翔相识后,文与可就成了苏轼的良师益友,苏轼后来画墨竹,就是按文与可说的方法。苏轼曾经写过一篇《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文章结尾云:“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这一段文章,写出了苏轼与文与可之间的深挚情意。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陈慥。陈慥字季常,号龙坵居士,宋代眉州青神(今四川眉山青神)人,是陈公弼的小儿子。陈慥为人豪爽,性格乐观,苏轼与之关系密切。两人高兴起来,席地而坐,一边喝酒,一边吟诗唱歌,有时也互相戏弄以为乐。苏轼被贬黄州时,与陈慥书信往来频繁,在与他人之信中也常提及陈慥。苏轼曾五次到岐亭看望陈慥,陈慥则七次到黄州拜访苏轼。元丰七年(1084)四月一日,苏轼自黄州迁汝州,留别雪堂,作《满庭芳·归去来兮》。陈慥等人一直送到九江,陈慥还独自在九江守候至六月,等苏轼从高安返回九江后才依依分手,苏轼作《岐亭》五诗赠之。后来苏轼也为他撰写了《方山子传》。陈氏父子和他们的独特情谊,在苏轼仕途的关键时期对他的精神影响颇为深刻。

苏轼是幸运的,在家里有严父慈母的谆谆教诲,在科举考试中有欧阳修这样的导师提携鼓励,任职后又有陈公弼这样的长辈时时严格要求,这对于苏轼高尚人格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苏轼在凤翔任职三年,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正月回到京城。

【相关资料】

1.陈希亮字公弼,天资刚正人也。嘉祐中,知凤翔府。东坡初擢制科,签书判官事,吏呼苏贤良,公弼怒曰:“府判官何贤良也?”杖其吏不顾,或谒入不得见。故东坡《客次假寐》诗:“虽无性命忧,且复忍斯须。”又《九日独不预府宴登真兴寺阁》诗:“忆弟恨如云不散,望乡心似雨难开。”其不堪如此。又《东坡诗案》云:任凤翔府签判日,为中元节不过知府厅,罚铜八斤,亦公弼案也。东坡作府斋醮祷祈诸小文,公弼必涂墨改定,数往反。至为公弼作《凌虚台记》曰:“东则秦穆公祈年橐泉也,南则汉武长杨五柞,北则隋之仁寿、唐之九成,计一时之盛,宏杰诡丽,坚固而不可动者,岂特百倍于台而已哉!然数世之后,欲求其仿佛,破瓦颓垣,无复存者,既已化为禾黍枳棘、丘墟陇亩矣,而况于此台欤?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或者欲以夸世而自足,则过矣。”公弼览之,笑曰:“吾视苏明允犹子也,某犹孙子也。平日故不以辞色假之者,以其年少暴得大名,惧夫满而不胜也,乃吾不乐邪?”不易一字,亟命刻之石。后公弼受他州馈酒,从赃坐,沮辱抑郁抵于死。或云,欧阳公憾于公弼有曲折东坡,不但望公弼相遇之薄也。([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 jbt0YjgoDOFMHUSf6Pu8pH/mkyiA0AONEUrOHZaVGunCa9UJHuHJPnCJlO5GGsm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