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最早接触苏轼作品是在上小学的时候,我读到了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诗,那“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优美诗句,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淡妆浓抹”都美,那该是怎样的一种极致的美?上中学后,先后学习了《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前后《赤壁赋》等大量诗文,记住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前赤壁赋》)、“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和子由渑池怀旧》)、“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惠崇春江晚景》)、“水清石出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思二僧》)、“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蝶恋花》)、“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西江月》)等诗文名句,在背诵鉴赏的过程中,渐渐地爱上了苏轼。

在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读书时,系统学习了唐宋文学,对苏轼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州)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旷世奇才,卓然大家,是一个可与屈原、李白、杜甫媲美的杰出的文化名人。他思想深邃、品格高尚、才华横溢、文笔神奇、著作辉煌,是中国数千年的文化星空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一座伟大的丰碑!

苏轼22岁进士及第,后服母丧三年(27个月),26岁应制科试,入三等,开始走上仕途。但苏轼的政治仕途充满坎坷。他早年立下了匡时济世的远大理想,并一生为之奋斗。遇事有可尊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他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食,吐之乃已”,他为人坦率正直,表里澄澈,有独立的政治主张,不愿随时俯仰,不肯随风转舵,这就使他既不见容于元丰,又不得志于元祐,更受摧折于绍圣,一生遭受多次挫折,几起几落。得意的时候,曾被擢升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失意的时候则屡遭贬谪,先后被贬到黄州、惠州、儋州,历经磨难,九死一生。

苏轼人格精神的主流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这种思想,塑造了苏轼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仕途顺利时,他身上锐意进取、济世报国的精神十分突出。即使被贬后,他也千方百计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为民创下许多众口皆碑的实绩。苏轼的思想以儒学为主,濡染佛老,他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主儒术而不迂腐,参佛老而不沉溺,把儒、道、释三家哲学有机结合,形成了自己博大精深的人生观。

苏轼博擅众艺,著述繁富,他是中国文化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在文、诗、词、书、画等许多方面都卓有建树,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

苏轼的散文汪洋恣肆,浑涵光芒。他尝自谓:“作文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虽嬉笑怒骂之辞,皆可书而诵之。《宋史·苏轼传》云:“其体浑涵光芒,雄视百代,有文章以来,盖亦鲜矣。”苏轼著述宏富,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一起被后人称为文学上的“唐宋八大家”。

苏轼的诗清新豪健,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赞其“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叶燮(字星期)在《原诗》中说:“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苏轼今存诗2700多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民间有“韩潮苏海”的说法,意思是说:韩愈的诗如钱塘潮水,苏轼的诗像大海一样宽广。

苏轼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代很有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苏轼的词现存340多首。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苏轼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开创了豪放派,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我国词史上有特殊的地位。

苏轼的书法独树一帜,自成一家。苏轼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在继承这些书法名家的基础上,融会贯通,自创新意。苏轼擅长行书、楷书,他的书法深厚朴茂,肉丰骨劲,笔力雄健,豪宕秀逸,在书坛上独树一帜。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苏轼的绘画有奇想远寄,常以枯木怪石警世,米芾曾论其画云:“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心中盘郁也。”论画主张神似,画外有情,有所寄托。他师从文同,是北宋文人画(水墨写意画)的代表画家。

苏轼在科学普及、农田水利、医药养生、烹饪美食、音乐、美学、金石、教育等方面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非常推崇苏轼,他说:“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文学小言》)他将屈原、陶渊明、杜甫、苏轼列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并且将他们的思想、人品、学问、才华、待人接物、立身行事,看成浑然一个整体。这评论极有见地。

元符三年(1100)正月,哲宗驾崩,徽宗即位,向太后垂帘听政。向太后倾向于元祐老臣,于是流放边地的许多人接诏内迁,苏轼也被从儋州召还,朝廷给了他复朝奉郎提举成都府玉局观的虚职,允许他在外州任便居住,他经过反复权衡最终选择了魂牵梦萦的常州。

元符四年(1101)三月,苏轼由虔州出发,经南昌、当涂、金陵、真州(今江苏仪征),六月抵达润州时,与如约而至的程之元(德儒)、钱世雄(济明)同游金山寺,登妙高台烹茶,看到了壁间李公麟(字伯时)所画的苏轼像,目睹自己昔年的英姿潇洒,对比如今的两鬓飞霜,回顾一生,心潮难平,感慨万千,在原画像旁书写下了一首《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哀莫大于心死”。诗人对自己一生波澜壮阔的生命历程进行了回顾。黄州、惠州、儋州是苏轼人生的三个重要驿站,在那些地方,他受尽陷害折磨,几致毙命。他以调侃而又自豪的戏言对自己的一生做了形象深刻的总结,这是诗人饱含辛酸的自嘲,深含着他对于生命苦难的满腔激愤。读之令人扼腕叹息,感慨不已。

建中靖国元年(1101),苏轼病逝于常州。

苏轼辞世后26年,北宋为金所灭,宋室皇族在江南建立了新的政权。高宗皇帝在杭州阅读苏轼的遗著,尤其是那些有关国事的文章,越读越敬佩他的谋国之忠、至刚大勇。为了追念苏轼,他把苏轼的孙子苏符赐封高官。苏轼的名誉得到恢复。

南宋乾道六年(1170),孝宗皇帝赐苏轼谥号文忠公,并颁布圣旨,赐苏轼太师官阶:

敕。朕承绝学于百圣之后,探微言于六籍之中。将兴起于斯文,爰缅怀于故老。虽仪刑之莫睹,尚简策之可求。揭为儒者之宗,用锡帝师之宠。故礼部尚书、端明殿学士、赠资政殿学士、谥文忠苏轼,养其气以刚大,尊所闻而高明;博观载籍之传,几海涵而地负;远追正始之作,殆玉振而金声。知言自况于孟轲,论事肯卑于陆贽?方嘉祐全盛,尝膺特起之招;至熙宁纷更,乃陈长治之策。叹异人之间出,惊谗口之中伤。放浪海外,而如在朝廷;斟酌古今,而若斡造化。不可夺者,峣然之节,莫之致者,自然之名。经纶不究于生前,议论长公于身后。人传元祐之学,家有眉山之书。朕三复遗编,久钦高躅。王佐之才可大用,恨不同时。君子之道暗而彰,是以论世。谠九原之可作,庶千载以闻风。惟而英爽之灵,服我衮衣之命,可特赠太师。余如故。

这道圣旨总结了苏轼一生的辉煌成就、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这是对苏轼的最好的赞词。

进一步了解苏轼后,笔者心里萌生了为苏轼作传的念想,但那时思想修养、知识积累不够,还不敢贸然动笔。之后几十年,随着对苏轼作品及相关资料的阅读日渐增多,对苏轼的了解越来越深,对苏轼的认识逐渐进入更深的境界,欲为苏轼作传的想法也日渐强烈。经过多年的执着努力,终于草成了这本《苏轼传》,以寄托对苏轼的敬仰之情。

本书采用实录笔法,忠于史实,选材严格,力求言之有据,不采用无史料依据的材料,不凭借想象力推理演绎、随意发挥。对于史料,作了精心挑选,选择有意义、有情趣、有教益的内容。有一些逸事、琐事,虽有情趣,但不高雅,也不录用。

本书共二十六章,主要以苏轼的人生经历为线索,每一章都有一个主题,或是人生经历的某一个阶段,或是某一个重要事件,或是与某人的交往始末。

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阅读本书有助于读者对苏轼的坎坷经历、思想品格、横溢才华有进一步的了解。

清代朱依真诗云:“天风海雨骇心神,白石清空谒后尘。谁见东坡真面目,纷纷耳食说苏辛。”(《论词绝句》其二)本书虽经多方考证,字斟句酌,反复修改,呕心沥血,但由于思想修养、知识积累、写作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偏颇、疏漏和不当之处,期盼专家学者不吝赐教,也祈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利笔者更深入地理解苏轼,写出更准确、更全面、更符合历史真实的苏轼。

(本书中苏轼诗文校对以《苏轼全集校注》为准,苏辙诗文校对以《栾城集》为准,或与其他版本有异,谨此说明。)

张国瑞
2013年10月于上海碧林湾 uL4v5A73Bsh7+Q/jO1LIY9YWUP9W3VAJcVFrxYV7pZkhA4IeDwNX6IioapbaOvW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