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出版说明

《中国思想简史》是武内义雄思想史研究集大成之作,也是他所有著作中最著名的一本,读者极广。有别于传统的以不同哲学体系连续记录中国思想史的其他著作,这本书旨在阐明思想发展的具体过程,同时讲述儒家思想(特别是宋学)对佛教和道教的影响。民主人士、翻译家汪馥泉对此书大为赞赏,悉力翻译成信雅晓畅的中文,从而受到世人很高的评价。本书与其后出版的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并称划时代著作。

武内义雄是三重县内部村小古曾(现四日市)人,字谊卿,号述庵,明治十九年(1886),生于真宗高田派的愿誓寺。父亲义渊是有名的学僧。武内在京都帝国大学文科大学攻读中国哲学史,毕业后,在大阪府立图书馆工作,担任怀德堂讲师,不久,到仙台的东北帝国大学法文学部担任教授,开设中国哲学讲座,历任法学文学部部长、图书馆馆长等要职,后退休,成为名誉教授,同年任日本学士院会员,后又任名古屋大学文学部讲师。昭和三十五年(1960),他以文化功劳者接受表彰,昭和四十一年(1966),以八十岁的高寿过世。“二战”中,昭和天皇为深入了解中国,特以极高礼仪延请武内义雄为其讲授中国思想,连月不歇。其学养之深,名望之高,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武内义雄是最先把日本的中国哲学当作思想史学而建立其方法的学者。他所建立的思想史学,以《中国思想简史》作为代表。

首先,这本书不称哲学史而称为思想史,含有武内义雄特别的用意。那是对以前的著作把哲学书的体系用个别性、列传式的表述方式的不满,也是究明思想本身推移发展之想法的一种表现。他所追求的是对思想本身的历史考察。

从古代期、中古期、近代期章目来看,古代期有“孔门的两个学派”“稷下之学”等多章,中古期有“从儒教到老庄”“从老庄到佛教”和“道教之成立”诸章,近代期有“儒学之新倾向”“佛教之新倾向”等章,可以看出作者是想抓住思想流变本身的特性。这种想法作为当时全新的视点,对以后中国思想史学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影响。

再有,这本思想史引入中国佛教的思想,并论及道教,也是其一大特色。从今天的研究状况来看,这本书当然不十分完备(写到清末止),但它最先把以前那种以儒教为中心的列传式哲学史所不考虑的异端之学作为中国思想史的一环而纳入,意义非凡。这一做法影响了后来冯友兰的写作方法。武内首先开那样的风潮,是因为他出身佛门,具备丰富的佛教知识,更重要的,应该是对思想史的认识方式与以往不同。武内的《中国思想简史》出版后,将中国哲学研究立为思想史学,是十分清楚明确的。

摒除主观恣意性,追求实证科学确实性,《中国思想简史》是一部新思想史学。比起对思想本身的哲学追求,这本书更重视思想的派别和变动的历史研究,以树立科学实证的研究方法。武内所开拓的中国思想史学的方法,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座金字塔。日本当代著名汉学家连清吉先生称武内义雄为日本中国思想史学的始祖。

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引用了大量中国古籍中的段落和语句,译者依据当时的中文版本进行了翻译。此次出版,编者依据现今可考可靠的古籍资料,对引文一一进行了查核与校订,以便读者更准确地理解引文本意。 r5pP6O0PEi1aSELhmVLraMZxOMg16fBfYUSNwyxnq/t7KFTOITqdVXWofUd3kW9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