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埃及帝国的形成与发展(约公元前1550—前1069年)

古埃及是古代东方实行中央集权专制主义管理体制比较典型的国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古埃及国家的势力越来越强,统治范围越来越广。但从早王朝埃及统一之后,经过古王国的发展,到中王国阶段,埃及的疆域都是局限在传统区域,即尼罗河流域。但到了新王国时期,埃及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通过南征北战,建立了一个地跨西亚北非的大帝国,埃及的历史进入到帝国阶段。所谓“帝国”,就是凭借强大的武力,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强制性地结合在一起,实行以征服者(或统治民族)为唯一中心的管理体制。古埃及文明在新王国时期达到了其文明的最高峰。

一、第二中间期与希克索斯王朝

图3-7 第二中间期三角洲

中王国灭亡之后,埃及进入了第二个混乱时期,即第二中间期(约公元前1650—前1550年)。第二中间期包括第14—17王朝,约100年左右的时间。在第二中间期,埃及的历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那就是外族人的入侵,并且建立起王朝统治。在第二中间期的4个王朝中,只有第17王朝是本土王朝,第14、15、16王朝都是外来民族建立的王朝。在这些王朝中,希克索斯人建立的第15王朝实力最为强大,该王朝也被称为喜克索斯王朝。

在第13王朝统治后期,尼罗河三角洲部分地区首先脱离出来,一个叫南赫斯的人在三角洲西北的克索伊斯(Xois)建立了统治,历史上称之为第14王朝。南赫斯是埃及人与努比亚人的混血后代,该王朝的大部分统治者都不是埃及人,有一些是西塞姆人。与此同时,在三角洲东北部地区兴起了一些地方性小王朝。第13王朝的统治可能萎缩到上埃及,也逐步变成了一个地方王朝。

在三角洲东北部的地方性王朝中,希克索斯人所建立的第15王朝逐步强大起来。希克索斯(Hyksos)一词是埃及语“赫卡哈苏特”(意为外国统治者)的希腊语形式。希克索斯这一术语并非是一个种族或民族的名称,希克索斯人起源于何处,属于哪些民族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最新研究成果认为他们是来自巴勒斯坦地区讲西塞姆语的阿摩利人。希克索斯人入侵埃及的方式也有不同的争论,有学者认为是疾风暴雨式地侵入埃及,如马涅托的记载。有学者认为希克索斯人的入侵是长期渗透的结果,最早在第一中间期,他们就在三角洲地区生活,最终在阿发里斯(Avaris)建立第15王朝。希克索斯第3位国王希安统治时期,采用了传统的埃及王衔“拉之子”,选定了名为“地方拥抱者”的荷鲁斯名,表现了他企图主宰全部埃及的野心。此时,埃及与爱琴海的克里特文明、小亚的赫梯保持了密切来往,在这些地方发现了雕刻他的名字的物品。在第4王阿波菲斯统治时期,希克索斯王朝达到全盛,影响力达到上埃及的格柏林,而且通过沙漠绿洲与努比亚地区保持贸易往来。此后,希克索斯王朝开始衰落。

希克索斯虽然属于外来民族建立的王朝,但基本上接受了埃及的文化,采用埃及的政治管理模式,接受了传统的国王头衔、冠冕,利用埃及人担任各种官吏和书吏进行行政管理。希克索斯人也接受了埃及的艺术风格,盗用或者临摹埃及的艺术品。在宗教信仰方面,希克索斯人继承了第14王朝对塞特神的崇拜,也继承了将之与塞姆神明对应的传统,引进了西塞姆的一些神明。对于王权保护神太阳神拉,希克索斯人也非常重视,加以崇拜。在接受埃及文化的同时,希克索斯人也为埃及文化加入了新鲜血液,带来了西亚地区的物质文化,将马与马拉战车引入埃及。希克索斯人还引入了复合弓、青铜短剑和盔甲等新式武器。这些新式武器在第18王朝的对外征服战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希克索斯人由于来自亚洲,因此在对外贸易方面开创了更为广泛的贸易网络,埃及与希腊、小亚、塞浦路斯、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的贸易活动更加频繁。

二、新王国的征服活动和帝国的形成

在希克索斯统治三角洲之后不久,在底比斯兴起了第17王朝。

最初第17王朝与希克索斯王朝保持着长期的和平关系,希克索斯王朝国王阿波菲斯将女儿嫁给第17王朝的国王。但第17王朝末期,底比斯王朝与希克索斯王朝交恶,第17王朝国王塞肯奈拉开始展开了驱逐希克索斯的战争。塞肯奈拉的木乃伊显示,他死于重伤,可能是在与希克索斯人的战斗中负伤去世的。塞肯奈拉的儿子卡摩斯即位,继续展开与希克索斯人的作战,并发动了对阿发里斯的进攻,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卡摩斯的弟弟阿赫摩斯一世继位。阿赫摩斯继续与第15王朝作战,他越过孟菲斯攻占了赫利奥坡里斯,然后占领了哈胡阿,切断了阿发里斯与巴勒斯坦地区的联系,最后进攻阿发里斯。经过激烈的战斗,阿赫摩斯的军队占领了阿发里斯,残余的希克索斯人可能逃到了巴勒斯坦地区。之后,阿赫摩斯攻占了巴勒斯坦城市沙鲁亨,解除了希克索斯人的威胁,完成了埃及的统一。由于阿赫摩斯驱逐希克索斯人的巨大历史功绩,马涅托将阿赫摩斯一世建立的王朝定为一个新的王朝,即第18王朝,阿赫摩斯成为第18王朝的第1位法老,由此埃及进入了新王国时期。

新王国建立之后,埃及诸王继续向外征服。尽管第18王朝初期的战争打着驱逐希克索斯人的旗号,但这时的战争已经变为征服他族的侵略战争。阿赫摩斯在驱逐了希克索斯人之后,又转向南方镇压了努比亚人的暴动。阿赫摩斯的继承人阿蒙霍特普一世时期,埃及继续对亚细亚人和努比亚人发动征服战争。阿蒙霍特普一世膝下无子,女婿图特摩斯第一继位。图特摩斯一世是颇具军功的国王,他对叙利亚发动了远征,为埃及军队进入叙利亚地区打开了缺口。南部他的军队征服到了尼罗河第三瀑布,这是埃及历史上向南所能达到的最远边界。图特摩斯二世短暂的统治后,图特摩斯三世继位。图特摩斯三世年幼,大权被太后哈特什普苏特攫取。哈特什普苏特在其统治的第20年或21年后去世,图特摩斯三世获得了权力,开始进行对外的征服战争。图特摩斯三世首先对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地区进行一系列的军事征服,经过17次远征之后,彻底确立了埃及对巴勒斯坦地区的统治。在南边,图特摩斯三世发动对努比亚的征伐,最远达到了尼罗河第四瀑布,并且在第四瀑布附近的涅帕塔建立了统治中心。通过图特摩斯三世的南征北战,古埃及的疆域达到了空前的庞大,北方的疆域达到叙利亚北部,幼发拉底河上游的卡赫美什城,南部边界达到尼罗河的第四瀑布,从而形成了古代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两大洲的大帝国。图特摩斯三世是古埃及历史上军事能力最强的法老,甚至可以与拿破仑相提并论。

三、帝国时期中央专制主义的强化

古埃及的专制主义萌芽于早王朝时期,确立于古王国时期,发展于中王国时期,到新王国时期,专制主义日臻完善。新王国的专制主义主要体现在国王权威的增大以及政府管理机构的二元化和复杂化。

(一)王权神化加剧,国王的权威进一步增大

埃及进入了帝国时代之后,国王的权威进一步增大,其神化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新王国的国王继续采用传统的五个头衔,以体现国王的伟大神性。为了进一步增大自己的神性,哈特什普苏特和阿蒙霍特普三世诸王竭力宣称他们是阿蒙神与其母亲同床的结晶,在神庙的墙壁上不惜捏造他们的母亲和阿蒙神同房的场景,以宣扬他们神圣诞生的神话。除了宣扬他们是神的子女之外,新王国时期的一些国王还宣扬自己就是活着的神。阿蒙霍特普三世将自己等同于太阳神,拉美西斯二世在下努比亚修建的阿布辛拜勒神庙中,将他自己列入神明之中接受崇拜。

新王国时期的国王们除了神化王权之外,还采用“法老”的尊称来加强自己的权威。“法老”原意为“宫殿”、“房子”的意思。从埃赫那吞开始,“法老”演变成了对国王的尊称。从第19王朝起,在文献中经常可以读到“法老说”、“法老出发”等话语,至此,法老演变成了对国王的尊称,成了国王的一个新头衔。用与国王有关的物品来代称国王,这体现了国王无上的权威以及臣民对国王的无限崇敬。

(二)中央政府呈现二元化特征,政府的管理权限得到了削减

新王国时期,为了防止某些官职的权力过于庞大,国王开始设置两名官员,以使他们互相监督和互相制衡。维西尔是最重要的中央官吏,具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管理权力,从图特摩斯三世开始,中央设置两名维西尔,分别管理上下埃及的事物,并分别向法老负责。此外,国王还新设置了两名高级官吏分别对维西尔进行制衡,一是“库什总督”,专门负责管理努比亚地区的事务;一是“阿蒙第一先知”,是宗教领域的最高官职,主要负责与宗教有关的事务,地位仅次于维西尔。对于其他一些比较重要的官职,也设立两名主事官员,分别负责上下埃及相关事务。国库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民政管理部门,国库设立两名“国库管事”官员,分别负责上下埃及的经济事务,他们协助维西尔执掌税收大权,负责征收谷物、初等加工品以及外国贡品等等。民政部门另外两个比较重要的机构是管理谷仓和牲畜的机构,分别设置两名“谷仓管事”和“牲畜管事”,管理上下埃及的粮食征收、保存及牲畜的管理等事务,级别上低于国库。

军事管理机构也实行二元化,军队设立两名军事指挥官,分别负责上下埃及的军事活动。全国军队分为上下埃及两个战区,长官分别为上下埃及战区的“军队协理”,驻扎在底比斯与孟菲斯。对新征服的领土努比亚和西亚地区,也设立南北两个总督进行管理。管理西亚地区的官员为“所有北方国家的管事”,管理征服地区的附属王国,以及驻在这些地区的埃及军队指挥官。管理南部努比亚地区的是“南方国家的管事”,往往享有库什亲王的头衔,驻在阿尼巴,管理着上下努比亚地区。由于王权借助神权进行统治,以及新王国时代王权与神权的密切关系,宗教事务也被纳入到政府系统中。宗教部门的最高官职为上下埃及(所有神明)的先知管事或阿蒙最高祭司,这个官职有时候由维西尔兼任。阿蒙最高祭司一职也可由其他神庙的祭司担任,不总是由阿蒙神庙的先知出任。宗教部门另外一个重要职务是阿蒙神妻子,往往由王后兼任,这显然是国王控制宗教的重要途径。

四、帝国时期王权与神权的斗争

图3-8 头戴羽毛王冠的阿蒙神

王权与神权的合作与斗争关系是古埃及政治的一个基本内容。最初,王权和神权是一种合作共赢的关系,王权需要借助神权来对其进行神圣化和合法化,神权需要王权给以帮助,而获得政治和经济上的支持。然而,到新王国时期,神权的力量逐渐强大,他们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政治权利和经济力量,他们的实力强大到可以与王权抗衡的地步,法老们感受到了来自神权的严重威胁。这时候,为了维护王权的统治地位,法老们开始逐渐采取措施来削弱神权的势力,王权和神权由合作关系变成了敌对关系,最终演变成了埃赫那吞的宗教改革。

(一)埃赫那吞宗教改革的背景

首先,阿蒙神庙祭司集团获得了强大的经济实力。阿蒙神最初是一个不起眼的小神,最早见于第5—6王朝的金字塔文中,后来在底比斯受到人们的崇拜。随着底比斯城在王国中地位的提升,阿蒙神的信仰也发展起来,第12王朝时期,其地位显著增强,很多国王的名字都包含“阿蒙”字样。新王国时期,阿蒙神的地位进一步提升,阿蒙神和太阳神拉结合变成阿蒙—拉神,凌驾于众神之上,成为帝国的主神。阿蒙神通常呈人形,头戴羽毛王冠,有时又以公羊或鹅的形象出现。阿蒙神又和妻子穆特和儿子孔苏构成了三位一体神。从古王国时期,法老就开始不断向神庙捐赠财富和人力,并形成了传统。帝国时期,随着对外战争的不断胜利,国王对阿蒙神庙的捐赠也不断扩大。法老捐赠给阿蒙神庙的财产非常丰富,从日常食品和用品,到大小牲畜,还有金银财宝、田地、奴隶,甚至还有城市。图特摩斯三世在其统治的第23年,赠给阿蒙神庙1578名叙利亚人,甚至还有西亚的3个城市。在历代法老的捐赠下,阿蒙神庙占有上下埃及最好的土地,具有了强大的经济实力。

其次,阿蒙祭司也获得了强大的政治权力。在帝国时代,阿蒙先知常常出任政府的重要职务,把行政权和神权结合在一人身上。哈特舍普苏特时代的哈普塞尼布不仅是阿蒙最高祭司、南北先知长,也出任了维西尔;图特摩斯三世时代的蒙凯帕列塞尼布,除了担任阿蒙最高祭司外,还控制了国库,担任了府库主事;阿蒙霍特普三世的高僧普塔赫摩斯也担任了维西尔,另一名高僧则担任了财政大臣。这样,在第18王朝时期,形成政府与阿蒙神庙相互渗透的局面。阿蒙神庙第一先知,是全国神庙和僧侣的最高领导,他们在担任行政职务之后,事实上把全国的宗教权力和一部分行政权力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威胁王权统治的强大力量。

王权与神权的矛盾在图特摩斯四世时期开始显现。他在一枚小圣甲虫的纪念物讲述他对外征战时,引领军队前进的是阿吞神,而不是通常的阿蒙神。阿蒙霍特普三世统治时期,他任命了一个军事书吏出身的人为“上下埃及的先知”,这是违背传统的做法的,因为“上下埃及的先知”要从阿蒙高僧中选人。阿蒙霍特普三世还娶平民之女泰伊为后,摆脱了阿蒙祭司对王室婚姻和王位继承人的控制。虽然,上述两名法老开始采取措施,削弱阿蒙祭司的势力,但和阿蒙祭司集团并未决裂,真正和阿蒙祭司公开决裂,进行宗教改革的法老则是阿蒙霍特普四世(公元前1379—前1362年在位)。他在位期间进行了著名的宗教改革,也称阿玛尔那革命。

(二)埃赫那吞改革的主要内容

埃赫那吞改革的核心就是推行太阳神“阿吞”的崇拜,消除阿蒙神。“阿吞”是一位太阳神,其形象是一个太阳圆盘。阿吞神从中王国之后开始经常出现,大约在新王国图特摩斯三世及其子阿蒙霍特普二世时,阿吞神成为古埃及万神殿中的一员,受到人们的崇拜,影响逐渐增强。法老把自己的名字阿蒙霍特普,意为“阿蒙的满意者”,改为埃赫那吞,意为“令阿吞愉快的人”或“服侍阿吞的人”。从其统治的第5年开始,埃赫那吞开始独尊阿吞神,正式地诅咒阿蒙的名字并关闭阿蒙神庙,抹掉了建筑物、雕像上的阿蒙神的名字及其形象。从这时起,凡是写到“神”这个词的时候,都是使用单数,不再出现复数形式,表明他确立了除阿吞神之外,再无其他神的一神信仰。《阿吞大颂歌》中描述了阿吞神的唯一性,“啊,唯一的神,独一无二的神,你在创造了万物后,你是孤独的”。埃赫那吞竭力宣扬阿吞是唯一的和最高的神,是宇宙、人类、动物、植物等一切的创造者。《阿吞大颂歌》写道:“你是万物之主、天空之主、大地之主。……是你让妇女养育婴儿,是你让男人拥有了精子,是你给予仍在母体中的胎儿以生命。”此外,埃赫那吞还把阿吞神敬为自己的父亲,把阿吞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结合在一起,塑造了埃赫那吞的伟大权威,使其成为阿吞在大地上的化身。

图3-9 埃赫那吞和家人崇

埃赫那吞改革的第二个措施是抛弃了旧都底比斯,在埃及中部的沙漠里建造新的都城。这座新城被称为埃赫太吞,意为“阿吞神的地平线”。埃赫太吞现被称为阿玛尔纳,大体上位于底比斯与孟菲斯之间,约16×13平方公里,并在四周树立了14座界标。埃赫那吞离弃底比斯,建立新都,目的是摆脱阿蒙祭司集团势力的影响。在新的首都,埃赫那吞建筑了王宫和阿吞大神庙,大力推广阿吞神的信仰。

第三,埃赫那吞在文学艺术领域也进行改革和创新,形成了求实、求真的艺术风格,被称为阿玛尔纳艺术。在语言上,提倡用贴近生活的口头语书写文学作品,这种语言就是“新埃及语”。阿玛尔纳时期,人们用新埃及语书写阿吞的赞美诗、祈祷文、碑文和爱情诗。在艺术上,倡导现实主义,描写自然。在雕刻艺术上遵循求真原则,如实刻画人物,使得人物的形象鲜明生动。雕像中最杰出的代表是尼斐尔提提半身像。它刻画了尼斐尔提提高雅、雍容华贵的王后形象,一反传统的僵硬模式,赋予了女性以自然的绝妙美感,特别是那鲜红的嘴唇和浓黑的眉毛,更增添了她的无穷的魅力。在绘画艺术上,倡导描述自然风景、活泼的动物和美丽的植物。

(三)埃赫那吞宗教改革失败的原因及意义

埃赫那吞改革维持了15年,最终失败了。公元前1362年,埃赫那吞去世后,其子图坦哈吞(也有人说是埃赫那吞的女婿或兄弟)继位。在其统治的第4年,图坦哈吞发布了一项恢复阿蒙神崇拜的敕令,敕令刻写在石碑上,树立于孟菲斯,被称为《复兴碑》。图坦哈吞恢复了传统的阿蒙神的信仰,并把他自己的名字中的吞去掉,取名为图坦哈蒙(意为阿蒙的活的肖像,也有人译为图坦卡蒙)。图坦哈蒙放弃了新都阿玛尔纳,前往孟菲斯,最终回到底比斯,埃赫那吞的改革彻底失败了。

埃赫那吞改革失败的原因,一般认为在新王国时期宗教还远未发展到一神教崇拜的阶段。古埃及人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宗教思想根深蒂固,他们无法接受只崇拜一神的这一崭新形式。况且阿吞神并不是一位平民大众所熟悉的大神,而是一位名不见经传,人们很陌生的新神。阿吞神明显缺乏信仰基础。埃赫那吞在沙漠中建筑新都,给百姓增加了负担,而对于那些惯于享乐的贵族来说,新都实在是一个糟糕透顶的荒漠之地。此外,埃赫那吞忙于国内的宗教改革,而疏于对外的战争,导致了埃及国际地位的降低,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反对。然而,最新的研究表明,埃赫那吞自身的原因是引起这场不合时宜的宗教改革的主要因素。

图3-10 埃赫那吞法老雕像

19世纪末,埃及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皮特里博士在阿马尔纳遗址挖掘出埃赫那吞法老的雕像时,大吃一惊,因为他们以前从未看到有如此丑陋的法老雕像。千百年来,埃及法老的雕像都是美男子,是充满活力、年轻体健的完美形象。但这位法老的雕像却奇丑无比:长脸厚唇、腹部和臀部肥大而四肢却纤细无比,手指脚趾细长,实在是一个畸形人,毫无法老的威严,活像掉到埃及沙漠里的一个外星人。埃及学家对埃赫那吞身体畸形、性格孤僻、行事怪异的原因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终于向世人揭开了谜底。原来,埃赫那吞从小患上了一种罕见的怪病马凡氏症候群,从小长相奇特,但当时又找不到患病的原因,因此埃赫那吞被认为是一个怪人,被家族人排斥。开罗博物馆里保存有一组雕像,有埃赫那吞父母及兄妹的雕像,而唯独缺乏他的雕像,甚至于所有的王室画像中都没有他的形象。他的四个姐妹都身居高位,他的一个哥哥也是高官,而他什么也不是。当他的兄妹获得各种头衔和表扬时,他什么也没有。当法老领着家庭成员去阿蒙神庙进行献祭及庆祝节日时,他被一个人孤零零留在宫殿里。连阿蒙神也拒绝他,这使埃赫那吞感受到了极强的挫败感。埃赫那吞从小被排斥、孤独、得不到父爱,养成了孤僻叛逆的性格。然而他的运气却不错,他有四个姐妹,却只有一个兄弟,且已经过世。虽然,他还其他竞争者,但只有他具有正统地位,是泰伊王后的唯一亲子。埃赫那吞的父亲阿蒙霍特普三世体弱多病,无法亲政,因此泰伊王后成为呼风唤雨的二号人物,她颇具实力也具有野心,她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小儿子埃赫那吞身上。在泰伊皇后的支持下,从小被抛弃的埃赫那吞反而成为了法老,成了最有权势的人。童年的痛苦经历所留下的阴影势必会使握有权力的埃赫那吞进行疯狂的报复,他彻底抛弃了曾经抛弃过他的阿蒙神及其他神灵,埃赫那吞一切叛逆的行为也都成为了一种必然。

埃赫那吞的宗教改革虽然失败了,但他的这次改革却具有重大意义。他的宗教改革被认为是宗教发展史上最早的一神崇拜,是建立一神教的一次有益尝试,为后来的一神教提供了一个模板。埃赫那吞的一神崇拜对犹太教的产生无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五、帝国的衰亡

埃赫那吞继位时,埃及处于帝国最繁荣、最强大的时期,然而埃赫那吞却丧失了这一发展良机,他的宗教改革,却成为埃及由盛转衰的一大原因。埃赫那吞专注于国内的宗教改革,致使臣服于埃及的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重新独立。国内祭司集团的势力不断增长,地方割据势力也严重威胁着中央王权的统治,最终以新王国的崩溃而告终。

(一)拉美西斯诸王重建帝国霸权的努力

埃赫那吞去世后,年仅9岁的图坦哈蒙继位,大权被老臣阿伊获得。当图坦哈蒙长大成人后,年仅18岁的他却突然死去,其死因一度成谜,最新研究显示,他的死因是打猎时摔落马下,造成了大腿骨折,后引发感染而死。图坦哈蒙死后,王权被军队总司令赫列姆赫布篡夺,他的统治维持了25—30年,最后选定了普拉美斯作为王位继承人。普拉美斯后改名为拉美西斯一世,开创了第19王朝。

图3-11 卡叠什战役双方军队进军路线

第19王朝时,埃及所面临的西亚局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一时期,小亚细亚的赫梯王国崛起,成为当时西亚的一个强国,与埃及在叙利亚、巴勒斯坦地区争夺霸权。第19王朝法老塞提一世远征叙利亚,一度夺取了卡叠什,但是很快又被赫梯夺取。拉美西斯二世(公元前1279—前1213年)继位后,在其统治第5年,即公元前1274年发动了与赫梯争夺卡叠什的争霸战争。拉美西斯二世组织了以阿蒙、拉、普塔、苏太克神命名的四个师团大约2万人的军队进攻卡叠什。拉美西斯二世中了赫梯的计策,轻率地率领阿蒙师团孤军深入。赫梯军队首先将跟在阿蒙师团后面的拉师团从中间截为两段各个击破,然后回过头猛扑阿蒙师团,将阿蒙师团重重包围。幸亏落在后面的普塔师团急速北上赶来增援,赫梯军才退却。卡叠什战役,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虽然埃及文献极力夸大拉美西斯二世取得的伟大战绩,实际上埃及失去了对叙利亚的控制权。卡叠什战役之后,双方都无力再组织大规模的会战。之后,双方在西亚地区进行了长达16年的作战,最终双方筋疲力尽,不得不在拉美西斯二世统治第21年,双方缔结了和平条约。这份合约是第一部完整的国际和平条约,它确定了两国之间的和平和兄弟关系,也划定了实力范围。至此,经历了危机的埃及帝国,逐渐巩固起来。

拉美西斯二世经过自己的征战,重建了埃及的霸权,他是埃及历史上一位具有伟大战功的法老。但他统治的帝国疆域从未超过他的前辈图特摩斯三世,只不过使摇摇欲坠的帝国稳定了下来。这种稳定也不过是昙花一现而已。拉美西斯二世96岁去世之后,帝国陷入了严重的内外交困之中。

(二)利比亚人和海上民族的入侵,帝国灭亡

第19、20王朝,除了神庙祭司集团和地方割据势力从内部瓦解帝国的统治外,利比亚人和海上民族则从外部对帝国进行沉重的打击。利比亚人最早从塞提一世时便开始骚扰埃及边界,在美愣普塔时,利比亚人再次侵入埃及。根据他的以色列石碑记载,在他统治的第5年首次受到利比亚人的入侵,但最后利比亚人的入侵被击溃。拉美西斯三世时,利比亚人大规模地入侵埃及,但拉美西斯三世成功地击溃了这次入侵。据拉美西斯三世的文献记载,这次战役,他杀死敌人2.8万人,除去夸大的成分,拉美西斯三世杀死的人数应该在1.2万—1.3万人之间。

除了利比亚人对埃及的入侵之外,对埃及构成严重威胁的另外一支力量是海上民族的入侵。海上民族是来自小亚细亚和爱琴海诸岛的游牧民族。公元前13世纪,爱琴海诸岛发生了一次大范围、持续时间很长的饥荒。于是海上民族被迫向外寻找生存空间。富裕的小亚细亚、叙利亚和埃及成为他们掠夺的主要目标。不可一世的赫梯在海上民族的打击下崩溃了,从而为海上民族入侵叙利亚和埃及地区提供了长驱直入的机会。拉美西斯三世时期的《麦底奈特-哈布铭文》记载了海上民族对埃及的入侵。拉美西斯三世统治的第8年,七个海上民族部落联合对埃及进行入侵,但被埃及军队击垮。《哈里斯大纸草》也提供了一些关于这次战争的记载。战争首先在陆上打响,但首次战争的具体地点仍然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可能在靠近黎巴嫩海岸的地区。在三角洲尼罗河入海口处的海湾上,埃及人击败了入侵的敌人,战争结束。埃及的文献中记载了众多的“海上民族”:帕来塞特、寨凯勒、塞凯列什、狄念、维舍什等等。虽然埃及的文献都记载了埃及在对利比亚人和海上民族的作战中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但毫无疑问,利比亚人和海上民族对埃及的打击是极其严重的,是帝国崩溃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20王朝末期,国内王权与神权、地方贵族的斗争日益尖锐。阿蒙高僧荷里霍尔实力强大,他在卡纳克神庙的墙壁上,把自己描绘成法老一样。他担任了努比亚总督和将军,控制了上埃及。尼罗河三角洲的地方贵族斯门德斯则以行政长官的身份,管理三角洲一带,控制了下埃及。这样,拉美西斯11世时期,形成了互相制衡的“三头政治”。在内外交困中,新王国走到了尽头。拉美西斯11世去世后,斯门德斯在三角洲的塔尼斯建立了第21王朝。新王国宣布终结,埃及历史进入了后期埃及时代。 gB8xTQdbzSpzpwz2tshG7Gk0Vuc+yVz/EO2qtkhgja3s7H5WbfLGBC4Xz/Fqy9q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