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昆虫越冬

黑蚱蝉

黑蚱蝉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夏季都能见到。它的幼虫在土壤中刺吸植物根部,成虫刺吸枝干。

在那万木繁茂、千花竞放的时节,蜂舞花丛,蝉鸣树梢,昆虫界好一派繁忙景象!曾几何时,它们却像接到紧急通知一样:忽然销声匿迹了!

这芸芸众生果真“绝迹”了吗?不。它们只不过是在严冬来临之前,作了一番乔装打扮,然后躲藏了起来,以便熬过那严酷的冬日,待到春暖花开时“东山再起”罢了。

怎样越冬

人们把昆虫匿藏过冬的现象称为“昆虫越冬”,昆虫越冬的习性是它们长期适应自然条件季节性变迁而形成的,在长期适应的过程中,各种昆虫分别形成了各自的越冬特点,越冬虫态、越冬地点都各不相同:三化螟、二化螟、玉米螟等等以老熟幼虫在寄主残株中越冬;棉铃虫以蛹在棉花、玉米、番茄等田块土下3—10厘米深处越冬;蝗虫以卵在土壤中越冬;山楂红蜘蛛以受精雌成虫,聚集在苹果等寄主的主枝、树干裂皮和各种缝隙中越冬;蚕豆象以成虫在豆粒中越冬;大袋蛾幼虫躲在它自己造的一只袋中越冬;马铃薯甲虫以成虫在土中越冬,而且随着寒流的到来,会深入地下几十厘米处筑巢而居,在那里度过几个月的冬天。

大袋蛾幼虫躲在自己造的袋子中越过冬天。它选了一片树叶,用树叶把自己裹得紧紧的,它在里面安然过冬。在第二年天气转暖,它变成成虫飞走了。

此外,有些昆虫可以两三种虫态越冬。例如蚱蝉以卵和幼虫,黑尾叶蝉以若虫和成虫,水稻象虫以幼虫、蛹和成虫越冬。

昆虫越冬的奥秘

为什么冬季将临时不少昆虫都会纷纷进入越冬状态?为什么处于越冬阶段的昆虫能活到来年春天?对于这些问题科学家曾进行了专门的研究,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中主要是光周期、温度等因子。光周期的变化导致昆虫生理的变化,致使那些在长日照下生长的昆虫进入休眠状态;其次是温度的作用。昆虫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约在10—40℃之间,其中最适宜的温度范围约在25—35℃之间,当温度降到10℃以下时,昆虫便逐渐进入休眠状态。按照昆虫对环境条件的反应,昆虫的越冬可分为停育和滞育,停育是由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和食料等)直接引起的,如果满足昆虫对这些条件的需要,便可逐渐恢复其生长发育。昆虫的滞育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由于光照、温度和湿度等条件不适宜,引起昆虫在某一时期进入滞育状态后,要经过一定的时期才能恢复生长发育,在这一时期,即使给以合适的环境条件也不会很快地恢复其生长发育。昆虫在越冬前,生理上要有一定的准备,主要表现在脂肪、糖等有机物质的积累上,含水量和呼吸强度降低,耗氧量和二氧化碳释放量减少,抗寒、抗水、抗药能力增强,有了这些条件,昆虫便逐渐处于“睡眠”状态了。科学家研究了昆虫的防冻能力,发现昆虫不同于高等动物,其体内循环系统没有动、静脉和毛细血管,唯有通过心脏压缩使体液流通,从而把营养物质带给细胞,维持其生命。经多年研究已知这类体液中含有一种特殊的甘油和一种乙醇,能降低昆虫体内的结冰点,从而使体液在0℃以下时还保持流动状态,被科学家称为含有“防冻液”的“血液”。昆虫可以依赖它的帮助度过漫长的寒冬,待到大地回春,天气回暖,这种防冻术也暂避一旁,虫体也跟着解“冻”了。当然如果遇上突发的严寒和深度的冰冻,昆虫也会被冻死的。

金龟子
(图片来源:全景)

冬虫冬治

越冬是昆虫抵御不良环境求得生存的一种手段,却是人们集中消灭害虫的有利时机。

害虫进入越冬阶段后,活动性大大降低,越冬场所虽然广泛,但相对来说却比较集中,花较少的力量,就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在预测预报的基础上,破坏其越冬场所,使其不能安全越冬。结合冬耕冬翻,清扫田间作物的残枝落叶和地表上的杂物。将禾本科作物,如水稻、玉米、谷子、高粱等残茬中的害虫居室来个大翻身,使害虫暴露在低温严寒之下,这样可加速害虫死亡,一般死亡率可达20%—60%,有的甚至更高。在冬春季节将玉米秸秆处理掉,能消灭在其中越冬的玉米螟等害虫。铲除田间田边杂草也是冬季防虫的一项重要措施。因为害虫的越冬寄主比较广泛,不限于其所为害的主要作物,害虫还可在另外一些作物或野生寄主中越冬,因此必须注意到零星的残留作物及杂草,及早采取烧、沤等方法加以处理,以防止其中潜藏的害虫次春迁移到大田中繁殖为害。

昆虫越冬,各显神通。 NLHHcCZyrHhRueR8A3Mu+rPi4BUHA6wDz0ndnfv79OddpgaPWlkwGJy1pE1rRh3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