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被误解的学校教育

一、一流学校的标准:“升学率”还是“成长贡献率”

注重能力培养,关注灵魂成长,是一个优秀校长办学所必须坚持的方向。家长选择学校,其实就是在选择校长。但是中国的家长似乎不怎么看校长,而喜欢看这所学校的升学率。尽管教育部三令五申不许公开学校升学率,不许给学校排名,但是机构和媒体仍旧可以在官网上查到公示的招生数据,编辑成文公开推送。这类信息对家长群体有相当的影响力和择校导向性,并通过家长影响了学校的办学方向。

只有高升学率的学校才是好学校吗?我看不然。一流的学校固然要有一流的升学率,但是只有一流的升学率应该不算一流的学校!一流学校的关键,还是要看校长对学校发展的影响力大小,对孩子们成长的贡献率大小。也就是说,学校有没有向前进步,学生有没有全面发展。

下面,我用“三个定量模型”来说明这一点。

“入口定量”指的是一个在区域中,强、中、弱三类学校因历史原因或政策原因而被定位,生源依照分数高低按顺序分配。如果没有政策上的改变和倾斜,一所弱校很难在短期内变强。姑且称为“入口定量”。

“方法定量”指的是强、中、弱三类学校的管理者都无视学校差异和生源差异,教学方法一律采取拼体力磨时间的方法,姑且称为“方法定量”。

“出口定量”指的是当入口、方法都是定量时,那么出口必然也是一个定量。

“三个定量模型”揭示了中国教育的误区所在,即强、中、弱三类学校升学率的高低,基本上和生源有关,和校长无关,校长对学校的成长贡献率基本为零。

我曾经调侃那些依靠生源发展的强校,是不需要校长也有可能保持升学率的,有了校长,如果思路不清,处事不公,学校制度不明,还真可能把升学率降下去。因为中间类和薄弱类学校所用的方法与强校一致,这些学校对强校根本没有一点竞争力。

要改变这种格局,必须把方法变成一个变量,即从只重视教材和训练,到采用科学的课程体系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从发展学业与培育能力、人格入手,那么出口质量一定会提高,校长对学校也就有了贡献率。

可惜,那些在当地最有名气的学校,往往比较保守,为了保住学校名气,形成生源与升学率的“良性循环”,“应试教育”的特征比较突出,这种现象,不但误导了家长的选择,误导了社会对教育的认识,也把国家最好的学苗给浪费了。

二、一流人才的标准:“学业高分”还是“综合发展”

经过高考选拔出来的高分学生当然优秀,但是这个“优秀”是相对的,而且这个所谓的“优秀”标准很低!

与“钱学森之问”类似的,是20世纪的“李约瑟难题”。英国学者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在《中国的科学与文明》( ScienceandCivilizationinChina )一书中提出:为何在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十六世纪之间,中国在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同时期的欧洲?中国的政教分离现象、文官选拔制度、私塾教育和诸子百家流派为何没有在同时期的欧洲产生?为何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而是在十七世纪的西方,特别是文艺复兴之后的欧洲?这些问题,被称为“李约瑟难题”。学界对这个问题争论不休,我们抛开古代中国的发明发现是“科学”还是“技术”不谈,抛开中国的“经验科学”与欧洲的“实验科学”是不同的发展方向也不谈,一个被共同接受的观点是:顶尖科学家的出现“离不开高度发达的文化,活跃的哲学思想,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古典音乐的普及”(1984年12月21日《文汇报》,学者赵鑫珊)。李政道认为,艺术与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都是与智慧和情感紧密联系的,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艺术与科学实际上是一个硬币的两面。

由此可见,一流的人才,不是一味刷题刷出来的,而是通过阅读滋养,逻辑训练,哲学浸润,艺术熏陶,实验探索,跨学科研学和社会历练所培养出来的,是综合发展的复合型人才。今天中国学生的优秀,仅仅停留在考试考了多少分,竞赛得了几等奖,是否上了名校等方面。刷题和用知识去思考、实践、创造,根本就是两回事。

在现行高考制度下,“唯分数,重理轻文”成为学校的通病,录取学生只见分数不见人,一考定终身;重理轻文忽视阅读;试题奇难偏怪;看重分数,缺少综合评价;忽视创新能力培养;缺乏生涯规划指导。

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对恢复高考以来的三千多名高考“状元”的发展情况进行调研,结果令人诧异,没有一名“状元”是业界精英。2015年的追踪调查发现,竟然有一千多个“状元”生活处境困难。《环球时报》称,他们赢得了高考,却输掉了人生。

在十三亿人当中,这三千多人应该是人才的精华部分,他们应该具有多个优秀的智能,本应承担起国家发展的重任,可惜发展平平,未成栋梁。

三、一流课程的标准:“国家课程”还是“校本化课程”

日本学者左滕学在《静悄悄的革命》中说:所谓课程,一言以蔽之,就是学习的经验。所以,课程就是学习的经历、轨迹,课程领导是课程实践的一种方式,是指引、统领课程改革、课程开发、课程实践和课程评价等活动的行动总称,它的目的是影响课程改革与开发的过程和结果,实现课程改革与开发的目标。而校长则是课程领导的重要承担者。

上海市自1988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影响深远,至今已经形成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包括基础型、拓展型和探究型三类课程和绿色指标评价体系在内的基本的课程体系。

国家课程校本化与校本课程,可以满足本校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具有丰富性、适宜性和选择性。学校还应开发特色课程,办成特色学校。

课程体系化的价值表现在:

1.领域(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包括语言素养、数理逻辑素养、科学与技术素养、人文与社会素养、艺术素养、运动与健康素养和信息素养。

2.创新素养培育,包括质疑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个人品格的培养,包括自我认识与自我调控能力、生涯规划能力、决策与行动能力和抗逆与情绪管理能力。

4.社会性的培养,包括沟通与合作能力、人际适应能力、领导力、公民责任感与社会参与能力和跨文化理解能力。

上海推进的课程改革与学校课程建设,使得上海的学生受益无穷。从全国来看,一些在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接受过培训的校长,开始树立课程意识,来上海学习课程开发的教师团队越来越多,过去一本教材、一套练习册、一支粉笔、一份教案、一张巧嘴的教学模式,开始向合作学习、做中学习、无边界学习转变,向生态课堂转变。

但是,这并未成为学校教育的主流,因为家长怕“浪费时间”,而且传统的教学确实容易提高考试成绩,家长宁愿拿孩子的命运赌一把。而学校担心家长有意见,不敢去尝试。引入综合评价机制的中、高考新政全面推广后,希望这些现象能有所改变。

四、一流教学的标准:学生“辛苦绝望”还是“辛苦快乐”

社会对学校的批评从来就没有断过,这几年尤为激烈。家长群体最为焦虑,一方面,家长希望学生多投入精力在学习上,以考上理想的学校,自己给孩子学习加码,周六、周日送孩子到机构高价补习功课;另一方面,家长又对孩子的综合素养与身心健康有要求,对于学校每日过多的作业表示不满。面对批评,学校也非常无奈,一方面,公办学校被要求减负增效,对每日的课时和作业都有限制,对于课程建设和教师培训有要求;另一方面,学校又要面对学科成绩、升学质量的社会压力。

这样的困境,是一个过渡时期必然出现的。40岁以下家长的教育观念和课程意识已经有所改变,他们既渴望学校提供良好的教学质量,又渴望学校提供更多有价值的课程,而高考的惯性思维在一些大学还顽固存在,新政的价值还未充分体现,困境出现是必然的。

而优质、均衡口号下的学校资源并不均衡,小学户籍入学,初中对口入学,家长因担心孩子进入资源不好的学校而焦虑。优质高中在招生时,重视竞赛成绩,又拔高考试难度,带了坏头。为上名校,初中学生不得不提前学习高中的内容或参加各种竞赛培训,而家长则在孩子综合发展与升学需要的两难处境中挣扎。

学校应该在及早摆脱困境上有所作为。这里有几个认识性的偏差,需要我们重新理解:

1.重新梳理对“减负”的理解。减负不是减去书包的重量,而是减去学生的厌学情绪和无端的外部压力,使得学生喜欢学习,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喜欢学习,书包再重也不沉,厌恶学习,书包再轻也显重。

2.辛苦并快乐地学习,才是学习的常态。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馅饼也不会从田纳西的天空掉下来。从古至今,成大事者都是辛苦学成的。从世界范围看,凡上名校者都要有一番十分辛苦努力的过程。但是,学习本身应该是快乐的,如果学习本身不快乐,从人类学的角度看,那么这个世界上的知识早就消亡了。学习的快乐,源自于从蒙昧无知到通晓事理的快乐,源自于知识有用、能用到会用的快乐。

3.辛苦并痛苦地学习,是今天中国教育所呈现的一个侧面。课堂教学形式单一,除了做题,缺乏运用、体验与研究,对于知识有什么用,如何使用,学生一概不明白。难怪考试一结束,学生会有撕书、烧书的“祭奠式”行为,终生厌恶学习,而不是终身热爱学习。有数据表明连续几年来,中国人的阅读量在世界上始终排在倒数的位置,仅比朝鲜好一点。

怎样的教学才能使学生“辛苦并快乐”地学习?2004年,我在西雅图交流学习,听课期间受到了很深的触动。

有一节课是数学课,学生学习立体几何。教师给出了一道题:

假如你是一名超市的采购经理,全年一共销售了10000条领带和10000条长裤,请问应该采购多少包装纸?

要求:

1.要运用立体几何的相关知识和原理。

2.要运用与之相关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知识。

3.要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严密的思考分析与严谨的表达。

4.要讲效率。

这样的题目,在美国是常态,而在我,则如天书。后来带回中国,考了不少数学老师和教授,没有一个能做出来。

美国老师解释,这类题目着眼于学生的应用能力,模仿成人的“真实性任务”,学会运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而思维能力,即逻辑分析与表达能力的考查为首要任务,具体的数字结论并不重要。

解题的思路大致如下:

1.将领带和长裤折起来,变成一个长方体。

2.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应该满足三点:第一,注意长宽比,考虑美观性;第二,顾客拿着方便,考虑服务性;第三,在满足前两点的情况下,注意用纸量,考虑成本性。

3.领带是标准设计,可以忽略不计。长裤要分类讨论,因为长裤分男长裤和女长裤(只要分到此即可),男女平均身高有差异。设男长裤平均长度和宽度为 Y X ,差异为 Y ' X ',那么,女长裤平均长度和宽度分别为 Y - Y '、 X - X ',然后可以折叠并计算表面积了。

4.男女长裤数量可以随意分配,二者之和等于10000即可。只有考虑到包装纸在包装时会有叠加部分的学生,才能得到A+。

新高考有增加各卷面文字、增加情境题目的建议,中考已经有了30分的综合案例分析题目,这些都是好的开端,教育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了。 CjRI1nc+nXhmIUsCRndbSfHsSDLaGZFbvK6rh4V2rjLT8BhV5ZsHwGY4ht8HaSU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