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加强诚信教育

几年前,为了帮助那些家境贫困的学生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国家出台了助学贷款的政策,一些商业银行也积极响应,加入了这个被他们一致看好的既利国,又利民,也利己的投资大市场。国家和银行的义举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学生和家长们更是欢呼雀跃。事实上,确实有一大批贫困学子因此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几年过去了,现在的情况如何呢?回答是令人尴尬的:助学贷款的“大东家”们——银行——正在纷纷收缩甚至取消这一业务。他们的理由说来让人感到不可思议:贷款无法收回,大学生们(当然不是全部,但却也不少)不讲信用。

一件好事为什么办不下去?只为了两个字:信用!不讲信用,任何好事都不可能做好,何况现在的当事人是天之骄子——大学生,这就格外令人关注。

诚信是一种生活习惯,也是一种品德修养,它需要培养,更需要教育。大学生们不讲信用,说明了我们对公民诚信教育的欠缺。诚信教育应该从小做起,我们的父母们应该从小培养自己孩子诚信的习惯;我们的学校和老师们应该让学生懂得诚信是立人之本;我们的教材应该增加有关诚信的内容,使我们的孩子们从小就从理性上接受诚信的熏陶。

当然,诚信也需要接受监督和约束。针对有些大学生不按期归还贷款的行为,有些银行准备通过媒体公布违约者的姓名。这样做是否妥当可以商量,但是诚信需要有一套完整、可行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却是无可非议和迫在眉睫的。

(原载于《文汇报》2002年1月19日) rEHXah4Z2WA1jIijQ3iw+Px5VekHwb+Izz2pEUDU+jm3MiH0mqOFi2AFp6VtoS4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