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根据局里安排,贾校长被调到问题较多的第三中学当校长。局里对他寄予厚望。到任不久,贾校长就对原有校纪校规加以研究,发现其中有不少不尽合理之处需要改革。但他觉得先要找到一个突破口,而且要改得公平合理,令人信服。最终贾校长选中了一条规定:本校无论干部还是教师,凡上班迟到者,一律扣当月奖金1元。他认为这条规定貌似公平,其实不然。因为干部们发现自己快要迟到了,就先去局里或商店兜一圈再来学校,有个堂而皇之的“因公晚来”的借口而免于受罚,教师则无借口可依。学校200多人,近半数的女教师家里有孩子要照顾,家务事多,早上还要送孩子上学。学校未建家属宿舍,教师住得远的途中要换乘一两趟车,碰上塞车、停渡,尤其是雨、雪、大雾天气,尽管很早出门,仍难免迟到。有的干部善意地提醒新校长:切莫轻举妄动。此禁一开,纪律松弛,不可收拾。而且别的学校还设有考勤钟,迟到一次罚10元,还是累进式罚款,第二次罚20元,第三次罚30元……我们学校才扣1元,其实也不算什么大的惩罚。但贾校长斟酌再三,认为这条规定一定得改。因为1元钱虽少,可是一旦让教师觉得不公平,不服气,就会影响到工作积极性。于是,在3月末召开的学校教职工大会上,他正式宣布,从4月1日起,教师迟到不再扣奖金,并说明了理由。这一决定立刻引起了全校轰动,教师们报以热烈的掌声。不过贾校长又补充道:“迟到不扣奖金,是因为有客观原因。但早退则不可原谅,因为责在自己,理应重罚。所以凡未到点而提前去吃饭或者回家者,要扣奖金。”贾校长觉得这条补充规定跟取消原规定同样公平合理,但教师们却反应冷淡。
新校规颁布不久,就有四位教师提前去吃饭或者回家。办公室请示校长该怎么办,贾校长断然说道:“照学校规定扣她们奖金。这才能令行禁止嘛。”于是,处分的告示贴了出来。次日中午,贾校长偶然遇上了受罚教师之一的小郭,问她:“罚了你,服气不?”小郭不理而疾走,他追上几步,又问。小郭悻悻地扭头回答:“有什么服不服?还不是你校长说了算!”贾校长默然。当天下午,贾校长让工会主席老梁与四位受罚教师谈话。原来这四位教师,有一位因为孩子在幼儿园尿湿了裤子,提前去了幼儿园;有一位因为肚子不舒服去了医院;还有一位因为爱人生日去了一下花店;最后一位什么也没有说,认为罚就罚吧,认了!下一步该怎么办?贾校长皱起了眉头。
(邱劲松)
思考题
1.作为一个新上任的校长,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贾校长改革校纪校规有错吗?为何效果不尽如人意呢?
3.试评价贾校长后来制定的新校规,指出其合理与不合理之处。
4.分析贾校长对这所学校的管理方式。
5.如果你是贾校长,接下来准备怎么开展工作?
案例分析
作为学校管理者,在管理中一定会遇到许多困惑。在困惑中思考,在思考中困惑,甚至是思考—困惑—痛苦……这些并不是面对一个个问题时的束手无策,而是一种求索,是一种攀越,是寻求最简洁、最科学、最人性化的方式以达到教育管理的理想境地的一种思想磨练。然而,学校管理中也会存在多余的“困惑”。不客气地说,有的学校管理者常庸人自扰。因此,学校管理要抓住重点,让不该困惑的“困惑”走开。
案例中的贾校长到任不久,就发现原有校纪校规中确有不少不尽合理之处需要改革。但作为一个新上任的校长,没能新官上任三把火,反而使老师们产生抵触情绪,不得不说这第一步路没有走好。
在任何一个组织中,新领导上任都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树立形象。新领导给人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将对以后的工作产生长久的影响。一般来说,新领导要给人以决心干一番事业、虚心好学、真抓实干以及民主廉洁等形象。
2.从调查研究入手。无论是以何种方式上任的新领导,都想在上任之初就烧“三把火”,急于大干一场。这种热情是对的,但是切忌急于求成。要烧好“三把火”,一定要先备足“柴草”,即了解学校之前和现在的状况,了解下属的情况,并按照新职务的要求准确分析自己,以扬长避短。
3.选准工作的突破口。经过调查研究了解了学校各方面情况之后,就要综合分析情况,作出判断,选好突破口。突破口选得准,就能旗开得胜,否则,就可能影响以后的工作,造成被动局面。由于各校情况不同,工作重点和矛盾焦点都不一样,所以选择突破口要从实际出发,灵活决定。有的学校适合从健全领导班子抓起,有的适合从制定规划目标抓起,有的则适合从解决教职工最关心的问题开始。
其实,以上三点,案例中的贾校长都注意到了。首先,他想做一件令人信服的事情以获得威信,于是研究了学校的各项校规校纪,发现了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并选择了一个他认为必须改革的地方作为突破口。应该说贾校长的出发点是很好的,但是却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主要原因大概如下:一是贾校长对于突破口的选取过于专断,在制定改革方案的时候没有做好调查研究工作。他没有广泛征求大家的意见,而是自己认为怎么对就怎么来,没能让大家信服。二是新规定的制定和执行过于草率,没有了解老师们的问题所在,比如老师为什么早退,是否有合理原因。在没有了解情况时一概惩罚,其实与之前的老规定一样,是不合理的。三是管理重心有误。教师的工作不是计时计件的工作,在时间上管束教师不是教育管理的重心。因此,我们是不主张在上下班上“管死”教师的。作为学校管理者,在一些非核心的事情上对教师大做文章,再为这些文章做得不好而“困惑”,实属不必。
学校管理管什么?一句老话:应该抓牛鼻子。比如在教学管理这一块,就该着力抓集体备课、基础教案和课堂作业。抓集体备课、基础教案,就要从提前进行集体备课开始,要求主备人与学科组所有教师都要初备课,集体研讨时反对形式主义,提倡“顶真较劲”;强调主备人试教与对基础教案的个性化修改,增加主备教案定稿的严肃性,到集体备课电子档案的建立……一着不让,管出实效。抓课堂作业,从选题的布置,到作业无抄袭,再到导师式辅导,着力于精化、美化、优化。这些才是真正值得管理者困惑的事情。
还有一个“怎么管”的问题。高度的管理应该是刚性与弹性的和谐统一。退一步来说,即使对教师上下班迟到、早退进行考勤管理,也应该分析原因,区别对待。这方面其实早就有过经典的案例。有两位老师都迟到了半个小时,一位到校后立即主动找校长,早已羞得满脸通红,解释自己家里有事耽搁了;另一位到校后却若无其事,等校长找到他,他也丝毫不当回事,甚至振振有词地说自己是家里有事耽搁了。如此情况,如果管理者只注重执行制度的“刚性”,不“困惑”才怪呢!其实,作为学校管理者,至少应该明白:教师的性格各异,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一。在如今这个“人情”缺失的年代,你投之以桃,他却不报之以李,这也很正常。再者,你所投之的,你以为是“桃”,教师却不一定以为那是“桃”。也就是说,尽管你很“人文关怀”,然而也会有投错“桃”的时候。比如,你听说一位教师最近遇上了一件烦心事儿,于是,你特意抽出时间去和他谈谈,极尽关怀之心。然而,这位教师此时此境却不需要你的关心,甚至认为你是在烦他。再比如,在其他教师面前,你对某教师赞不绝口,而在他的家属面前,你却闭口不谈他的先进事迹。前者,你貌似“人文关怀”,其实是为了让其他教师效仿;后者,你不应该“忽略”,其实这正是教师需要你为其对家庭“不负责任”开脱的时候。关于人文化管理,或者人性化管理,也不是管理者一厢情愿的事情。很多时候,管理者往往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看待问题——处理了教师,还要“人文关怀”一下,非得“逼”着被处理者心服口服,比如案例中的贾校长。如此心态,平时的一些人文关怀也就被深深打上了急功近利的色彩。
关心教师的疾苦,本来就是管理者应该要做的事。比如,某位教师生病住院,学校管理者代表学校去看望一下;或者某位教师家庭遇到了困难,学校管理者代表学校送去温暖。在这些时候,急功近利的学校管理者往往期待被关心的教师对他们感恩戴德。案例中的贾校长遇上了受罚教师之一的小郭就马上问她“罚了你,服气不”,而不是问对方为什么会早退。当看到教师不合作的态度时,学校管理者往往深感失望,甚至大为光火,却不反思自己的工作有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