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写在前面

非连续性发展:教师成长的超越与平衡

随着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的深化,我们已坚定了这样的信念:谁赢得今天的教师,谁就赢得明天的课程和教育。由这一观念,不难演绎出这样的共识:赢得今天所有的教师,就赢得明天整个课程和教育;赢得今天优秀的教师,就赢得明天卓越的课程和教育。这样的观念同样应该建构起我们的信念。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达成以下共识:教师发展,尤其名师成长是个十分复杂的过程,至今为止,教师究竟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名师究竟是怎么成长起来的,我们还不是十分清晰,教师发展的规律仍然是若明若暗的,有时,我们处在教师发展的“黑洞”之中。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完全有必要对发展的现状作些较为深刻的反思,对发展的规律作些较为深入的研究,以更加准确地把握教师发展、名师成长的“命脉”。

德国著名教育哲学家O.F.博尔诺夫(Otto Friedrich Bollnow,1903—1991)有一部重要的著作《教育人类学》。阅读后,我深切感受到,这部著作对教师发展有诸多的启示,它似乎是为我们思考和研究教师发展开启了另一扇门。

(1)从“非连续性教育”到教师的“非连续性发展”:教师发展理论的想象和迁移。

博尔诺夫吸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中的一些观点,提出了非连续性教育的思想。他说,如果我们回顾一下教育的历史,就会发现有两种典型的教育观点,“人们简称为积极的教育和消极的教育”,前者是“按手工劳动的模式来理解教育的,像手工劳动者根据已有的材料来制造产品一样,教育者也应当按照某种教育目的来造就儿童”,后者则认为“儿童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材料……犹如一种植物是按自身的规律成长那样,如果环境能提供发展的可能性,儿童就能自由地、不受干扰地发展”。他把这两种观点“简单地归结为教育的工艺学观点和教育的器官学观点”,前者称为“连续性教育活动”,而后者称为“非连续性教育形式”。后来,他直接简称为连续性教育和非连续性教育。

接着,博尔诺夫对这两种教育观点作了比较。首先他认为连续性教育活动,即连续性教育“是正确的,它基本上揭示了教育过程的本质”。但紧接着他指出,教育“仅此还不够全面,还需要作一些重要修正”。其主要原因是,连续性教育忽略了对教育的阻碍和干扰的因素,还错误地认为这些障碍和干扰是偶然的,只是来自外部的,而且是可以避免的。博尔诺夫坚定地认为,它们不是偶然的,不只是来自外部的,“而是深深地埋藏于人类存在的本质中”。正是因为这样的观念,才会“使连续性发展的观念趋于破灭或者至少表明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在人类生命过程中非连续性成分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并且,“由此必然产生与此相应的教育之非连续性形式”。

教育理论应当具有迁移性,我们也应具有理论的想象力:连续性与非连续性教育活动,即连续性教育与非连续性教育也可以用于教师发展和名师成长。因为教师与学生都是“人”,具有同样的最高价值,教师的发展也是一种教育活动,教师发展过程中也一定会“遭遇”到学生教育中类似的障碍和干扰,而且对这样的障碍与干扰也会产生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和态度,而不同的观点和态度一定会带来教师发展、名师成长的不同状态和结果。因此,教师连续性发展与非连续性发展的理论命题同样是存在的,同时它又早已是个实实在在的实践性问题。这样的想象和迁移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我们有必要认真对待。

博尔诺夫曾引用谢林的观点说,“艺术作为‘哲学的工具’”,又引用普勒斯纳以此所引发的新观点说,“把各种文化领域理解为哲学人类学的‘工具’”。这就是博尔诺夫所提出的“人类学的工具原则”。我认为,博尔诺夫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理论也是一种工具,这一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撬开教师发展、名师成长的理论之洞,从整体上发现并把握教师发展规律,寻找另一种发展之路。当下,我们尤要关注非连续性发展理论。

(2)超越“打造”的功利和刻意色彩:关注并促进教师的非连续性发展,促进名师的非连续性成长。

无疑,连续性发展理论是正确的,完全可以说它同样揭示了教师发展过程的本质;因此,非连续性理论是具有“根本性的意义”的。非连续性发展的“根本性的意义”究竟在哪里呢?它与连续性发展的“本质”又有什么联系与差异呢?

问题的答案来自多方面。首先来自对教师发展、名师成长现状的反思。“打造”已成为我们使用频率最高,也最为习惯的词语,诸如“打造教师队伍”“打造名师”等。不可否认,“打造”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的,具有中国教师发展的特色。这一“中国式”的发展方式,具有合理性、必要性、紧迫性和有效性,其成效也是十分明显的,是为大家所公认的。但是“打造”还有另一面,那就是它有明显的缺陷,以及由此带来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外部的推动力过强,而内在发展的需求不足、内驱力偏弱;目的性过强,过于刻意,因而产生“目的性颤抖”,往往导致失败;阶段性过强,要求在规定的时间里实现什么目标,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连续性发展,显得过于急促过于匆忙,而自然性、自在性过弱,往往带来发展中的一定的浮躁。显然,这样的“打造”实为“塑造”,看起来是积极的,实质上是被动的、消极的。这是一种连续性发展,难免有刻意性发展和功利性发展的色彩,亟须作重要的修正,以防止缺陷的扩大。

答案还来自对教师发展、名师成长的理论思考。其一,对人的本质与价值的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是最高价值”;马克思认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康德认为,人永远是目的;老子则认为,人是域中四大之一,而且人承天接地,又归于道。他们的观点都指出,人的发展的根本动力,或曰人存在的根据,应是人的自主性、积极性。我们要基于对人的本质和价值的尊重,让教师更主动地发展起来,这样才能进一步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其二,人在发展过程中充满着不确定性,即不可控性、无法预见性。一如博尔诺夫说的,教师发展中一定会有不同的遭遇,甚至会发生危机,这些遭遇和危机不是外来的,而是存在于人类的本质中;也不是偶然的,而是很正常的。这些障碍或干扰,一定会影响人的发展,使人或停滞,或徘徊,或后退,造成发展的断裂,即连续性中断,这正是一种非连续性。其三,从这点生发开去,人不能总是处在一个高水平发展状态上,往往存在一种“后退现象”。但是,这些“后退”以及导致后退的障碍性、干扰性因素,往往会让人产生一种力图扭转的力量,这是伟大的力量。伟大的力量继续推动发展,尽管是非连续性的。归纳起来,这样的发展是一种非连续性发展,它具有目标的不确定性、阶段的模糊性,以及发展的不可控、不可测性。但是,它最为可贵的是,直抵人的心灵深处,回到了人发展的本源性。自然性、自主性、个性化是非连续性的特征。正因为此,非连续性发展对教师发展、名师成长具有“根本性意义”。我以为,粗看起来,它是无规律可言的,恰恰是一种最为深刻的规律。

答案还来自名师成长的实践体验。曾记否,“文革”刚结束,那时还没有提出培养名师的命题,教师专业发展标准也只是前几年的事,但不争的事实是,一批批名教师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文革”严重破坏了、阻隔了教师的发展,对教师发展而言这是他们人生中最大的危机,是发展中最严酷的遭遇。正是在被打断发展的连续性后,他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在新形势的感召和鼓舞下,自发地、自觉地发展起来。比如李吉林,“文革”刚一结束,她就立即进行教育实验和研究。开始是研究情境教学;接着,从情境教学研究发展到情境教育研究;而无论是教学还是教育,都应有载体,于是她研究了情境课程,而且还建构了情境课程体系;这一切都要指向儿童的学习,坚持以儿童学习为课程、教学的核心,于是自然进入了儿童情境学习研究阶段;当脑科学理论研究有了新成果后,她又从新的理论角度切入研究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是什么力量推动李吉林的发展?固然有外部的力量,尤其是改革开放所营造的良好生态和研究的浓郁文化氛围,但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她内心的渴求。她把这些概括为:为儿童研究儿童。研究、实验30多年了,看起来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是连续性的、持续的,但究其实质,仍是顺着内心的需求在走,发展的动力来自她内心对儿童真诚的爱。正因为此,她正视外界的一切,以积极的态度化解矛盾。情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获得国家基础教育成果特等奖,她被誉为儿童教育家都是顺乎自然的,而非刻意的,非预期的,即在本质上,从全程来看,她的发展仍是非连续性发展,具有典型性。

至此,我们自然得出一个结论:教师发展、名师成长的非连续性发展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发展、名师成长需要非连续性发展,很有可能这样的非连续性发展促使他最终成功。长期以来,我们对非连续性发展没有认识、没有发现,让其沉睡这么久,现在该是认识它、发现它、开发它、利用它的时候了。也许,非连续性发展理论会开辟教师发展、名师成长的新路径,促使教师发展、名师成长进入一个新境界。

(3)教师发展、名师成长的超越:让连续性发展与非连续性发展取得平衡。

当我们给予非连续性发展理论特别关注和高度肯定的时候,认识绝不能走向极端。尽管非连续性发展有其突出的优点、优势,但不可避免,它也有明显的不足和缺陷,那就是对外在推动力的排斥、对发展应有目标的否定、对发展中必有的阶段的漠视。教师发展、名师成长是不可预测的,但又是可以规划的;是不可控的,但又是可以调节的;好似没有阶段,但是阶段存在是客观的。对非连续性发展的肯定,绝不是对连续性发展的否定。一如自然主义教育有其独特的合理性、优势,同时也存在对教育任务、对教师引领使命的淡化一样,对非连续性发展理论也应作重要修正,应从整体上和深度上认识、把握。它需要与连续性发展理论相统一、相配合、相融合,取得新的平衡。

应该充分认识“打造”有其特有的内涵。它首先是一种政策制度的设计,为教师发展、名师成长提供政策制度的保障和支持;其次,它是目标要求的设定,让教师发展有总的方向和愿景的召唤,以及对教师发展积极性的激发;再次,它是平台的搭建和条件的提供,有没有平台,有没有必需的条件,发展的状况和水平当然是不同的,平台让教师走得更高,条件让教师走得更放心更踏实;又次,它为教师提供一次又一次发展的机会,机会往往让教师获得进步和成功。从另一个角度说,人总是有一定的惰性和不良的惯性的,而惰性的克服、惯性的摆脱,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同时合适的外部力量肯定会发挥重要的作用,“打造”就是这种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力量。毋庸置疑,“中国式的打造”应该提倡和肯定,连续性发展理论与实践当然也应提倡和坚持。

于是,一个命题自然诞生,即教师发展、名师成长应当将非连续性发展与连续性发展统一起来,通过整合使它们融合起来。这样的统一、整合、融合,新的平衡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回到人的本源上去,坚持用价值引领发展。博尔诺夫在论述中,总是不断地、反复地提到人的本性,并且说,“人似乎不可能像对进步的理解那样直线地向前发展的,而发展一经受挫总是重新返回到本源处”。他又指出,“这种本源并不是时间意义上的本源”。他的意思很明显,回到本源不是回到过去,而是回到本质。

人的本源、本质,总是体现人的价值尊严的。我们要追寻人的价值。一是回到人的意义存在上去。人是意义的存在。意义不是别人赋予的,而是自己创造的,因此,人既可能成为意义的创造者,也可能成为意义的破坏者。教师发展、名师成长当然是对意义的存在再追寻再创造。二是回到人的可能性上去。人是一种可能性,而可能性有不同的方向,积极方向下的可能性促使自己开发人生最大能量,体现人的最高价值。三是回到“明天性”上去。人总是有种“明天性”。那就是对未来的憧憬,对美好人生的追求,希冀明天更加精彩和灿烂。意义的存在性、可能性、“明天性”,产生一种崇高的价值。用崇高的价值来引领,就会使连续性发展更自觉,使非连续性发展更积极,价值把它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其二,回到人的心理准备上去,用积极的准备转化一些遭遇和挫折。事实的确如此,遭遇、挫折、失败、危机总是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对待这些遭遇必须有积极的心理准备,保持一定的敏锐性和警惕性,遇到时才不会慌张、害怕、担忧,也不会放弃、逃避;而是在正视的同时,采取措施转化它们,促使它们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博尔诺夫是将这些心理状态置于非连续性发展框架内讨论的,其实,连续性发展同样会遇到类似的问题。道理很明白,遭遇不会去识别连续性发展与非连续性发展;无论是连续性发展还是非连续性发展,都得有积极的心理来支撑。这两种发展理论与实践始终会在人的心理上聚会,对人的心理发起挑战,积极的心理准备与价值引领是同等重要的。

其三,回到发展的方式上去,在“打造”与自主发展,亦即在连续性发展与非连续性发展上求得平衡。教师发展、名师成长不能没有目标,但目标要适宜,可作调整,防止目的性过强产生“目的性颤抖”;教师发展、名师成长不能一概否定功利,功利主义固然要反对,但合理的、恰当的功利是必要的,会促使人进步和发展;教师发展、名师成长中阶段性过强,会产生浮躁,让刻意遮蔽了发展的自然状态,但阶段性也是客观存在的,人的发展总是由阶段连缀而成的,我们需要一定的模糊的阶段性。这样,连续性发展和非连续性发展就自然地走到一起了。

“打造”也应当有艺术的方式,那就是“打造”正好“击”中了教师内在的需求,促使他们“燃烧”起来。点燃与燃烧的过程,正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发展结合的过程。这样的“打造”是有境界的,当然是有效的。 DztkVVoomLUb9RDCnxLTZVLaom+PjbUiKXv6x2Of+2frWaDHfPIHt3SLy9/8s37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