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立德树人:
核心素养的实质

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核心所在、本质要求,揭示、点明并阐释了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目的,倘若不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那么就体现不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目的,也就体现不了党的教育方针所规定的培养目标的本质特点,当然也就不能凸显我国教育事业的特色,势必就无所谓教育的中国道路、中国力量、中国声音。

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我国一直在推行素质教育,而且取得了重大进展。素质教育已成为普遍使用的概念,从口号本身而言,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了。但是,需要深思和追问的是,素质教育更为深层次的价值追求和根本目的究竟是什么。尽管我们都明白素质教育是为了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但学生素质发展中的核心素养究竟是什么,也并不是十分准确和清晰。立德树人,把培养人、发展人作为根本目的,作为核心理念;把通过立德树人,让学生成人成才,作为根本和途径,立德树人的根本价值取向是非常鲜明的。因此,立德树人是新时期对素质教育的新要求,素质教育应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的,并在立德树人引领下,更深入地推进。

立德树人,首先需要立德。习近平总书记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不立德,就不能树人,要通过立德去树人,这是由道德的重要性所决定的。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教育首先是道德事业,一如美国教育家内尔·诺丁斯所说,一个在伦理上有考虑的教师,首先是道德教师。道德事业,超越了教育是科学、教育是艺术的认知,科学、艺术,倘若没有道德的充盈和支撑,就不可能是真正的教育;同样地,道德教师超越了学科,所有学科教师都应该首先是道德教师。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说得好:“教师不是教学科的,是教人的。”

道德这一最高目的,引领着我们去认识以下一些关系。一是道德与幸福的关系。亚里士多德说:“幸福乃是在完满生活中德性的实现。”道德应是幸福的灵魂。二是道德与智慧的关系。智慧必须对人类有益或有害的事情采取行动,不对人类有益,再聪明都不能视作智慧或智者。道德是智慧的本质特征。三是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孟德斯鸠说,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而道德则是最高的法律。正因此,康德才说:“仰望太空,星光灿烂;道德律令,在我心中。”就道德与教育的关系看,首先,道德与人的全面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是照亮全面发展的一切方面的光源。”蔡元培认为:“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其次,道德与教学。第斯多惠指出:“任何真正的教学莫不具有道德的力量。”其实,这就是教育与教学的关系。赫尔巴特坚定地认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无疑,这些关系的阐释,让我们坚定一个信念:教育的幸福、智慧、依法治校、教学改革都离不开道德,立德在树人中起着关键性的支撑作用。

但是,立德树人,又不只是立德的问题,也不只是讨论道德与树人关系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探索、建构育人模式的问题。这一模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注重道德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性,无论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还是仁爱共济、立己达人,还是正心笃志、崇德弘毅,道德始终引领、支撑着人的发展。立德树人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里生长起来的育人模式。同时,这一模式又应和着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回应着时代的召唤。教育就是为了育人,立德树人,把教育的宗旨定在人的发展上,这就超越了知识,更超越了分数,甚至超越了能力。让人成为目的,让学生站在教育的中央,让教师与学生都成为学习者,这些都是全球教育共同面临并正在探索的问题。因此,立德树人是面向全球的一个开放的概念。尽管道德的困境成了世界各国的难题,都在探索如何摆脱困境,而我们国家更重视、更突显道德的力量。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育人模式,将展现巨大的生成、发展力量,也将展现特有的中国魅力和风格。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要保障

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课程管理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这些新的要求,也迫使课程管理来一次变革,在变革中适应,在主动适应中提升,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以下主要保障。

第一,进行整体设计,加强统筹,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立德树人绝不是某一个方面的任务,只有各个方面形成合力,协同作战,才能真正落实好。为此,《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加强五个方面的统筹:加强学段统筹——小学、初中、高中、本专科、研究生教育的统筹,上下贯通,把立德树人的任务落实在各个学段中,使之真正成为“根本”任务;加强学科统筹——所有学科都要以立德树人来引领,把立德树人落实在所有学科教学中,尤其是德育、语文、历史、体育和艺术学科;加强环节统筹——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评价、考试等环节都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要求进行改革;加强力量统筹——教师、管理干部、教研人员、专家学者、社会人士都要将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任务,齐心协力,为建构立德树人这一育人模式而探索;加强资源统筹——课堂、校园、社团、家庭、社会都应成为立德树人的阵地,开发课程资源,在共同建构的平台上育人。

统筹是一种系统思维,着眼全局,整体设计,形成体系;统筹是一种力量,各种力量、资源统整,形成合力;统筹是一种方法和手段,用统筹的方法和手段,把各种因素整合在一起。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提出与落实,要求课程的管理部门,建立统筹思想,加强统筹力度,寻求统筹的有效途径,探索以统筹为特征的立德树人的管理模式。其实,加强这五个方面的统筹,不只是管理部门的事,所有教师既是被统筹的对象,也是统筹的资源,还是统筹的力量,所有教师都应增强意识,积极参与到统筹中去,成为自觉的统筹者。

第二,进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学生发展上。进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是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教育改革面临着新的形势,全球化下人才观的变化、人力资本理论的提出、民主与终身学习理念的进一步确立,提高公民素养,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主题。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在着力开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面对新时代、新趋势,尤其是面临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我国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

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促使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真正走向人的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明晰,让课程改革着眼于学生素养的提升,而不是着眼于知识、分数、升学。这样以学生发展为本,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以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为本。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促使学生发展走向整体素养的提升。各学科素养的培养固然有利于学生素养的发展,但研究、明晰超越学科、跨学科的必备的共同素养,更有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各学科首先要以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为总要求、总任务,这也势必推进课程改革的统筹和课程的综合性。研究、明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促使学生根基性的素养持续发展。核心素养之核心,在于素养的根基性。根基性具有基础性和根本性,因而核心素养具有再生性和发展性。因此,就中小学生而言,核心素养的研究与明晰,促使基础教育的性质、任务和特点更为凸显。研究、明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促使学生核心素养更具时代特点,回应全球化及大数据时代对学生素养的召唤,让学生怀着既有中华文化烙印又有时代气息的核心素养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与明晰,主要是专家学者们的任务,但这绝不意味着教师与此无关。苏州市吴江实验小学近三年来一直在研究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关键性素养”;南京市力学小学近几年致力于学科特质的研究,研究基于学科特质的“关键能力”;常州市武进湖塘桥实验小学以“身体健、智慧脑、中国心、世界眼”为核心领域,研究小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以素质工程来推进素质教育,落实立德树人任务;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提出学科宣言,其实质是对学科核心素养的高度概括;尤其可喜的是,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关于小主人发展的核心素养研究已有重要成果……这些研究与实践告诉我们,围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校长、教师是有所作为的。一是要增强意识,课程改革旨在促进学生发展,旨在提升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教师心中一定要有素养发展概念,绝不能只是知识和分数。二是要关注国内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以此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从中得到启发。三是要从学校课程改革的实际出发,针对问题,进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小课题研究。事实证明,这种校本化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更有效。

第三,努力做道德教师,自觉探索道德课堂的建构。如上所述,教育事业首先是道德事业,教师首先是道德教师。道德教师,绝不是上思想品德课的教师,而是要有较高的道德追求和道德水准,用道德的方式进行教育,同时又能根据学科的性质、任务、特点,自觉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道德教师既立足于学科,又超越了学科。同样,道德课堂,绝不是思想品德这一门学科的课堂,而是要求所有学科、所有课堂都要进行道德教育,让道德之光照亮课堂、道德意义之水在课堂里流淌、学生心田里生长出道德绿芽、学生过有道德的生活。江苏省邗江中学近十年来一直致力于道德课堂的建构,取得了可贵的进展和成果,是值得大家学习借鉴的。

道德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个重要保障,道德课堂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个重要途径。从另一个角度看,立德树人要求教师首先成为优秀的道德教师,要求所有课堂首先建构成道德课堂。当教师成为道德教师、课堂成为道德课堂时,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能得以落实了。

立德树人引领下的主要教育任务

立德树人,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怎么通过立德去树人?我们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理解好、把握好、实践好。

首先,要在学校文化建设、课程教学改革中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用非常生动的比喻来深刻阐明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他说,核心价值观是凝聚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最大公约数,可以达成共识,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团结大家去实现共同的理想。他又说,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帮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关乎学生发展的起步,更关乎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习总书记又说,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论述十分精辟、十分精彩。课程改革、教学改革就是要努力地去寻找最大公约数,建构个人之德和社会公德,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寻找最大公约数,找准第一粒扣子,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价值。大家对价值有许多定义和解释,无论何种解释,有一个问题是和价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理想。南京师范大学的鲁洁教授说:“价值是理想中的事实。”确立起崇高的理想,听从理想的召唤,执着地去追求理想,在理想的光照下去探索、去创造,这就是价值。课程改革就是要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从现在开始,用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地去践行。无论是国家层面的、社会层面的,还是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应成为学生共同的理想,成为永远的追求、永远的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融入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习总书记说,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是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它决定着文化的方向,体现着文化建设的最深层次的追求。学校文化建设绝不是几座雕塑、几面墙壁、一座小桥、一座亭子,也绝不是几句口号、几个要求,而应成为学校的文化软实力,具体体现在学校的精神、教育的核心理念、发展的愿景以及师生的风貌和形象中。当核心价值观植入学生心灵的时候,校园里才会闪耀理想的光芒。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逐步建构起自己学校的核心价值观体系,这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建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融入学校课程建设中。课程是价值观的载体,课程要充分体现并真正落实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在国家课程实施时,一要认真开发课程内容中蕴藏着的核心价值观的因素,不要为知识、技能教学所遮盖,而应让其凸显出来;二要有机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在内容中渗透、在结构中渗透、在评价中渗透、在管理中渗透。此外,校本课程开发,要在充分关注学生兴趣、需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同时,在开发学校和本土文化的过程中,增强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意识,改进融入和渗透的方式,用生动活泼的方式来呈现和实施。

价值是需要澄清的,不澄清定会造成学生的价值困惑,甚至产生价值错乱和迷失。问题是谁来澄清。既要让学生学会澄清,又要充分发挥教师在价值澄清中的引领作用。教师的引领作用,不仅在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中,更应在价值观的判断和选择中。教师引领下的价值澄清,才会使核心价值观的融入真正有效、科学。

其次,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2013年夏天,中央电视台的一档普通节目引起海内外华人的共同关注,几百家媒体予以报道,那就是《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汉字听写”“汉字书写”成了当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这是一种现象,其背后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思考。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中国故事,汉字里满蕴着中华文化的基因,彰显着中华文化的价值和力量。当多元文化、多元价值涌来的时候,当外语教学不断加强的时候,当新媒体、新手段日益成为大家普遍的沟通、交流工具的时候,作为中华文化载体的汉字该怎么办?汉字听写,其实是对中华文化的倾听;汉字书写,其实是对中华文化的书写。听写、书写,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弘扬的手段,它是一种召唤,也是一种期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了鼓舞我们不断前行的力量。余光中在《听听那冷雨》中这么说:“杏花。春雨。江南。六个方块字,或许那片土就在那里面。而无论赤县也好,神州也好,中国也好,变来变去,只要仓颉的灵感不灭,美丽的中文不老,那形象,那磁石一般的向心力当必然长在。”的确,中华文化是磁石,是一种向心力,凝聚着中华民族,鼓舞着中华民族。课程改革是离不开汉字的,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改革应当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总书记作了十分深刻的论述。他说:“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根基,命脉,精神追求,丰厚滋养,突出优势,文化软实力,一个个词闪烁着中华文化的思想光芒,生动、精辟、深刻,这本身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准确地阐明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习总书记用这么一句话作了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对此,教育应有义不容辞的神圣担当。课程既是文化的载体,其本身又是一种文化,同时承担着文化发展的重任。以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重任,课程改革才会寻找到根基,回归那丰厚的土壤,获得最深刻的精神命脉和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形成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突出优势,成为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总之,中国特色的课程改革应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

深化课程改革,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第一,要明确教育的核心:爱国主义教育。热爱中华文化,是热爱祖国的重要表现,热爱祖国就要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认同说到底是文化认同。江苏省太仓市明德初级中学有一座吴健雄墓园,球形的墓前,有一水池,池中两根短柱顶端各有一个石球缓缓转动着,它们象征着吴健雄通过实验来验证杨振宁、李政道“宇称不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模型,圆柱体的斜面上镌刻着墓志铭,最后两句是:“她是卓越的世界公民,和一个永远的中国人。”墓园里充溢着中华文化,弥漫着浓浓的热爱祖国的情怀。课程改革就是要让中小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沐浴下,种下一颗颗爱祖国、爱中华的种子。第二,要明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仁爱共济、立己达人的社会关爱,正心笃志、崇德弘毅的个人修养;小学低年级要以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小学中高年级要以感受力为重点,初中、高中分别要以理解力和理性认识为重点。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引领课程、教材和教学,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彰显中国品格和风格。这需要大家共同来研究和探索,校长、教师,还有专家学者是有创造精神的。锡山高级中学、琅琊路小学等不少学校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成果,因此,我们充满信心,也充满期待。第三,要进一步加强爱祖国、爱劳动、爱学习教育,加强人文素养和审美素养的培养。 0B8zmCo/jDHlDOEF+cTL5OyONnyVftivwRVhZ1WNpmTbAQ04I1Fre0Y4Oex6T69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