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求大求全,内容空乏

越是教育写作中的新手,越容易在主题确立和素材选择上求大求全。新手的论文选题,总是偏好于指向某种宏大的教育意义,试图用一篇三千字的文章便完成对某一重大内容的分析阐释。

2016年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请我指点一篇竞赛论文。论文的题目是“运用修辞写好考场记叙文”。我浏览他的文章后发现,三千余字的作品中,谈了九种修辞格。更重要的是,文章的主体内容,并未具体介绍如何运用修辞手法写作记叙文,而是用将近一半篇幅阐释修辞对于记叙文写作的重要意义。

这样的文章,对于提升中学生的考场记叙文写作能力毫无价值。从读者的需要的角度看,意义分析得再透彻,没有具体可行的方法,说出的道理便全是废话。我给他提出的修改意见,是删除所有意义阐释的文字和八种修辞格,只探究比喻手法在记叙文写作中的运用技巧。我告诉他:你得在文章中告诉读者,记叙文中什么样的内容适宜使用明喻,什么样的内容适合运用借喻,什么样的内容可以使用博喻。为了将道理说清楚,你还得从经典性作品中分别找出不同的例证材料,并对这些例证材料进行对比分析,让读者明白使用了比喻之后文章有了哪些提升。当然,你也得让读者明白,什么样的情况下不能使用比喻……

我给这位老师的建议,概括起来,就是抓住一个具体问题作纵深剖析。任何一篇文章,都无法解决所有的教育教学问题。面面俱到,不如各个击破。 jfyctgQPYIOZ+tanFWng/hYd6nN7fWI7QL1xviP9eRHGaSzN0YyNbR7QifzPk4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