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讲

教育写作的秘密

2004年6月,我在讲台上已站满18年,却未有只言片语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是月15日,在网络上寻找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时,无意中点开了一个链接,进入了《中国教师报》“读者论坛”。浏览中,我发现了《人民日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大家谈”的征稿信息,主题是“让校园成乐园”。当时便想,这个话题我思考过呀,为什么不就此写一篇文章参与讨论呢?于是,说做就做,一口气写成一篇2000余字的文章:《打造书香校园过程中的五个“必须”》。

文章寄出后,便有了期待。6月22日一早,便登录人民网,查看稿件是否被录用。在“八方热议”版块,我惊喜地发现了自己的工作单位和姓名。虽然2000余字被删成了142字,只留下了五个小标题的内容,我还是十分兴奋。

首发命中的“佳绩”迅速激活了我的“写作”热情。我立刻依照电子版报纸上留下的话题内容,开始构思新的文章。同时,我还从《中国教师报》“读者论坛”的各类征稿信息中发现了一些可以参与讨论的话题或征文,依照征稿要求写成文章一一寄出。

7月2日,讨论稿《状元背后是艰辛》在《现代教育报》上发表出来;7月6日,讨论稿《我把女儿送下乡》在《人民日报》上发表;7月7日,《减负,教师无能为力》在《中国教师报》上发表,《德育,需要从“心”开始》在《现代教育报》上发表;7月16日,第三次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讨论稿,主题是“孩子追星好不好”;7月21日,散文《说“情”》在《教师报》上发表;8月,第一篇教育叙事作品《垃圾篓前的主题班会》在《教师之友》上发表,全文3000余字;9月,第一篇随感作品《教师第一》在《江苏教育》上发表;11月,第一篇教学论文《主体实践性阅读条件下的文本资源开发》在《中学语文》上发表,全文4000余字……至2004年12月31日,半年时间内,我共发表了各类文字49篇。其中,教学论文《主体实践性阅读条件下的文本资源开发》还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办的《中学语文教与学》全文转载。

罗列这些鸡毛蒜皮的信息,只为了说明一个简单的道理:教育写作绝非想象中的那么神秘。此前的18年间,我也偶尔写过几篇“论文”,但都未能像参与话题讨论那样单刀直入,怎么想便怎么写。我把教育写作看得太神圣,抬举得太高,似乎不在文章中引入一些自己并不明白的深奥理论,便对不起“论文”这两个字。我不过是因为陷入了教育写作的误区,未能简洁明快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才失去了让文字公开发表的机会。

由2004年下半年的这些“成功”,结合此后十多年的写作经验,我归结出这样一些“教育写作的秘密”—— JrcTiiIe5WczXRBgIdOfRLJmbf57FpMsAYrSfb8Rlzp771aiud2zKUi630yBBsb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