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班风不正,怎么办?

李老师:

您好!

今天一放学,就有学生对我说:“刘老师,张强他们几个人又在说怪话,把闫晓琴都气哭了。他们说闫晓琴昨天放学时帮四小组的同学打扫卫生,是图表现,是想得到老师的表扬……”

平日里,像这种针对班级里的好人好事及各种正义行为不见贤思齐,反倒冷嘲热讽的现象,并不鲜见。这也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我们的班风不正,班级舆论导向有问题。对此,我应该怎么做呢?

刘老师

刘老师:

您好!

班主任工作林林总总、纷繁复杂,其实概括起来也就三大块:班级文化建设、班级日常管理、问题学生培养。您今天所提到的,属于班级文化建设的范畴,很有探讨的价值。我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平等探讨,明确责任

我曾经与您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小倩平时说话很呛人,不爱上文化课,但酷爱舞蹈。有一次,在舞蹈课上,她没有好好热身就急于练功,导致开跨时拉伤了大腿内侧的肌肉,上下楼梯很不方便。团支书晓彤和几个同学主动承担起扶小倩行走并为她打饭的义务。不料,仅仅三天的时间,这几个同学就退缩了,原因是有同学讥讽他们做好事是“为了竞争‘郑州市优秀班干部’的名额”。

我当时听了很难过,再联想到佛山小悦悦事件。小悦悦被车撞后,只有拾荒的阿婆陈贤妹抱起了孩子。但是,在各种媒体赞美陈贤妹的时候,却有人怀疑陈贤妹是在炒作自己。所以,我一直认为社会上最大的悲剧不是人们不做好事,而是做了好事的人还被不做好事的人伤害。

思忖良久,我打算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生活中我们多么需要互帮互助。

那是一个早春的下午,我面带微笑地走进教室,边走边脱外套边对学生提出要求:“同学们,像我一样把外套脱掉。”同学们莫名其妙地笑着闹着把外套脱掉了。紧接着我又提出一个要求:“同学们,像我一样用一只手把外套穿上!”同学们百思不得其解,费力地用一只手把外套穿上了。

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接下来我又提出第三个要求:“同学们,再把外套脱下来,现在你们尝试两只手都不动把外套穿上!”这个要求一提出来,全班同学都傻眼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不知怎么办。

过了一会,有些同学主动弯下腰,低下头,用牙齿咬着把另外一个同学的衣领叼起来,你帮我我帮你把衣服穿上。就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形成一个基本的认识:任何人在特定条件下,都可能需要帮助,需要关心。

让学生得到这样的认识不难,但我希望他们思索得更深刻一些,便郑重地提问:“我一向认为,对任何一个弱者的漠视、不公平,都是对所有人的漠视、不公平。同学们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吗?”

学生愣住了。

我说:“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弱者,所以,对需要帮助的人表示冷漠,就是对我们自己的无情。”

学生纷纷点头。

接下来,我若有思索地问:“你们觉得我们是否应该感恩他人、感恩社会?”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我再问:“你觉得怎样做才是感恩社会?”

学生又一下子愣住了,继而回答:“等我们以后发了财,可以捐款,做慈善。”

我问:“那现在呢?现在大家没有发财,能不能做慈善,感恩社会?”

学生纷纷摇头:“现在我们自己都顾不上自己,没办法做慈善啊!”

我说:“不是的,同学们,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慈善来感恩社会。比如,看到别人有困难,如果你没有经济实力帮助他,那就在其他人帮助他的时候,去赞美这种行为,这就是在做慈善;在看到别人行动不便的时候,你没时间和精力帮助他,看到他人去帮助的时候,你只要夸赞这种行为,就是感恩社会。我们万万不要让做好事的人,付出了时间和精力,还要遭受伤害,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相对于别人,每个人都是一个小小的环境,至少,我们不能因为自己的存在,让生存环境越来越恶劣。”

此后,无论大家多么不喜欢小倩说话呛人的毛病,也愿意尽力帮助她。小倩也在反思自己错误行为的过程中改变了说话方式。

二、让学生相互找优点,引导班级舆论

在班风不正的时候,教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少数人固然不可取,但大张旗鼓地表扬少数好人好事也很冒险。

班上的学生平时习惯做八丈高的灯台——只照别人,不照自己。我们不妨开展“我为同学找优点”的活动,抓住学生都想“让别人发现自己优点”的心理,要求他们每天在别的同学身上发现一个优点,通过日记等方式记录下来,定期在班上交流。学生怕别人在自己身上找不到优点,就会严格要求自己,久而久之,身上的缺点慢慢地被克服,那种“无视对方优点,我行我素”的现象就会得到有效改善。

三、开设“道德银行”

为配合前面找优点的活动,我们还可以在班上开设“道德银行”,制订具体的“银行”细则,在班上选拔几个公正、无私、威信较高的同学担任银行工作人员,将同学们每天找的优点存入银行,一周、一月或一季度予以公布,进行评比,给予结息(奖励)。以此鼓励大家进行良好道德行为投资,逐步营造良好的班风。

我的奖品其实很简单,有时候是一个蛋糕,有时候是一个苹果,有时候是一个棒棒糖,有时候甚至仅仅是一个大大的拥抱,但是学生却异常高兴。

四、开设“道德法庭”

为保证“道德银行”执行的公平、公正和客观,为了及时处理班上同学之间发生的冲突、纠纷和日常琐事,我们可配以“道德法庭”等机构。每当学生之间发生打架等大的纠纷和冲突的时候,就交给“道德法庭”公开处理,教师旁听。“法官”在调查事件时,让“肇事者”先找到自己在事件发生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杜绝一味指责他人的习惯,让他们明白“如果自己当时能克服那些缺点和不足,能大度礼让一点,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的道理。然后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不仅可以教育当事人,还可以警示其他同学,更能培养学生“制度管理”和“人文关怀”的自主能力。

五、信任孩子,温柔导航

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不要大惊小怪,而要温柔对待。

比如,为做了好事却受委屈的同学擦干眼泪,让她知道——老师知道她受了委屈,外加一个温暖的拥抱。这样是在暗示她——老师是她的朋友,她帮助别人是对的。

对于爱指责别人的同学,可以声东击西,迂回收服,在办公室以外的任何地方设计巧遇,和他们自然接触。

比如,对第一个同学说:“老师请你帮个忙,今天放学有两个值日生家里有事,我们一起替他们扫地,好吗?”目的是借助共同劳动让他亲师。临走时,老师亲自板书表扬该生助人为乐。目的是唤醒他助人为乐的愉悦感,引导他感受自己心灵的温暖和芳香。

对第二个同学说:“帮我把××的表扬信抄在板报栏里,好吗?谢谢你。”目的是告诉他帮助别人是对的,他也有能力帮助别人。

同时,让全班同学准备:一周内至少帮助别人一次;采访你的同桌帮助别人的一次经历,为他设计一段颁奖词;准备主题为“我帮助别人后的心情”的发言。

这一周里,老师要密切关注学生,暗中观察学生们的表现,不仅教给他们采访和接受采访的仪表和态度,也要引导他们把握做好事的机会和体会做好事的幸福。

最后,是班会环节:(1)宣读颁奖词,发表助人感言。(2)讨论:面对需要帮助的人,我该怎么做?应不应该嘲笑帮助别人的人?(3)一起唱《爱在天地间》。

刘老师,我之所以建议您按照以上做法引导班风,其实有着深厚的理论依据。心理学家柯尔伯格认为人的道德判断按发展顺序,大致可分为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第一种水平是“前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服从和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儿童,对成人或规则采取服从的态度,以免受到惩罚。在小学阶段,许多老师奖励学生小红花,或者作业写得好,老师就画一个笑脸,作业不好,老师就画一个哭脸。帮助了别人,就能得到老师、家长的肯定;欺负了别的小朋友,就要受到批评。这些做法很有效,因为小学生的道德发展多处于第一水平——前习俗水平,他们的规则意识尚未形成,需要服从,以避免惩罚。因此,在这个阶段,老师引导班级舆论以批评和赞扬为主。

小学生、问题生较多的初中班级或职业学校(有的学生年龄已大,但道德发展似乎还停留在避免惩罚阶段),道德银行的做法,是有一定效果的。但对于重点高中的孩子,可能不太适用。

随着学生年龄和心智的增长,孩子们的道德发展将进入前习俗水平的第二阶段——相对论者的快乐主义定向阶段。这时,他们在进行道德判断时开始比较行为和个人的关系,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图和需要。那些看到同学帮助别人,就认为人家“别有用心”的人,就处于这个阶段。老师在这里一定要巧妙地引导,让他们重新生成与以往不同的观点(也就是顺应),如此,他们的道德水平便会得到提高。

那么,文中助人为乐的同学的道德水平处于哪一阶段呢?

我个人认为,他们可能处在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的第二种水平——“习俗水平”的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阶段。儿童认识到必须尊重他人的看法和想法,考虑到他人和社会对一个“好孩子”的期望和要求,并尽量按这种要求去做。在这个阶段,儿童已经开始从关心自己的需求,发展到较全面地关心别人的需求,从而为自己塑造一个社会赞同的形象。

助人的孩子在按照社会对自己的期望做事,如果这样的行为能得到强化,就会内化为优良的品质,养成助人为乐的习惯,道德发展会朝向更高的水平——后习俗水平发展。这也是我们陪伴学生成长的最终目的。但是,最后这样的强化,需要一个较好的班风。所以,我才建议您采用以上一系列做法来扭转班风。

希望这些做法能对您有所启发。

您的朋友 李迪 5zvhjQxiBmOEQa3LJUjOw1G1fRASYndZnpVrXOAQkiVP2WvEW+ppVEFQhs3T38h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